普门品全文网

广超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记 第八章 辩音菩萨

发布时间:2024-11-26 03:03:49作者:普门品全文网
广超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讲记 第八章 辩音菩萨

第八章

辩音菩萨

于是辩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稀有!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令悟实相。”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于是辩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稀有!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种修习?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令大家觉悟诸法实相。

尔时,世尊告辩音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修习,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辩音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尔时,世尊告辩音菩萨言:“很好!很好!善男子,你们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这些修习方法,你如今净心恭听,当为你说。”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一切都是如来的圆觉清净,根本没有所修的法,以及能修的人。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皆依于还没有觉悟时的幻化心境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因为众生迷惑,见到有修行,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的修法。“轮”是摧碾的意思,“定”是决定的意思。二十五种修法都决定可摧断二障——事障、理障,以证悟菩提、涅槃之果,所以叫做清净定轮。

修菩萨道的修行者的习性及能力千差万别,应当依照前面所讲的三种法门:一、奢摩他,二、三摩钵提,三、禅那,选与自己相应的来修行。

在修菩萨道的过程中,有些菩萨先断除烦恼,有些菩萨先以神通力度化众生,有些菩萨就住在定中不动。一般上,人们只认为以神通变化度化众生的修行者,才叫做菩萨,也认为修菩萨道需时三大阿僧祇劫,本经并不如此说;本经说,一切都在觉中,时间、空间、众生、佛都是如幻如化;因为菩萨觉悟到众生与佛是不可得,度众生事业是幻化的事业,菩萨一念便可摄收三大阿僧祇劫。所以本经不说度化众生的事业及三大阿僧祇劫的菩萨道,只说修行菩萨道的各种修行方式,而各种修行方式是以三件事情来论断:一、以净觉心在定中观圆觉妙心,二、以净觉心在幻化中观圆觉妙心,三、以净觉心直接观圆觉妙心。

菩萨的清净心有知见和定力之别,在知见方面是以圆觉妙心为清净见。至于定心清净,一般是以入定的程度越深,心就越清净,当身心还在世间时,灭尽定的心是最清净的。然而不是所有阿罗汉能入灭尽定,不能入灭尽定的阿罗汉虽然断除烦恼而心与见皆清净,但是还有一些定的障碍,其心的清净程度就不如那些入了灭尽定的圣者(能入此定者可能是三果或四果或七地菩萨),身在世间而心出世间,有如在涅槃的状况。菩萨修奢摩他使心清净,并不像小乘人入灭尽定,而是能够证悟到定中见十方诸佛境界,如此智慧与定才是菩萨的清净境界。菩萨的能力有好多种,断除烦恼后的菩萨,并不一定能在定中见十方诸佛;一个能够神通变化的菩萨,也不一定十方诸佛现前;能够变现多身到不同的地方去度化众生的菩萨,也不一定十方诸佛现前;有些菩萨能够在定中与十方诸佛世界一起出现,同时种种示现来度众生,这类菩萨的心比其他菩萨清净。

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自此以下二十五段,分别说明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即依于前面三种法门而开示单、复修习的方式。即:修奢摩他以达到清净自心、修三摩钵提以起如幻如化的菩萨行、修禅那以断除烦恼,来区分成二十五种的修行法。

(一)说明单修

一、此明单修奢摩他。如果诸菩萨取静为其修行(修定),达到“静极”则烦恼无由生起,即是以静力而使烦恼永断,所以说“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烦恼永断,即证悟圆觉,所以说“究竟成就”。我们看前面的经文:“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这样,此菩萨就能够觉悟到佛所觉悟的圆觉。这并非一般取静舍动的禅定,有动静执取的定都未悟圆觉。此菩萨先明了一切法都在圆觉中,圆觉妙心本清净极静,然后唯取心的极静本质,如此在定中观圆觉妙心,最后觉悟到一切都在觉中。

“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此菩萨从此什么都不做,就进入涅槃,这是单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

二、此明单修三摩钵提。如果诸菩萨只是观世间如幻,意思是说修慧不修定,只观一切都是圆觉妙心所幻化。不但如此,再加上佛力加持,更有能力变化世界种种作用。此菩萨在观幻化中,知道一切都是心的幻化,都是圆觉所幻现,进一步有能力在里面幻化,幻化出种种世界,在种种作用里面“备行菩萨清净妙行”,具备菩萨度化众生的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陀罗尼——咒,是法的总持,使用咒法是菩萨在幻化中不可思义的清净妙行。咒的音、字母、种种形相,菩萨都能幻化使用,以幻化的咒包含一切修法,称为总持。比方说“阿”的字(梵文的种子字)与声,对不同众生就有很多不同的含义,其音波能影响身心。对于这些法的总持,菩萨都能够知道使用,而且念念不失寂念,以及能够保持清净的智慧。

“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此菩萨是以净觉心在幻化中观圆觉妙心,修幻化的菩萨行,知道幻化现象,而作种种神通变化。虽然变化度众生,却没忘失圆觉妙心——慧,也没忘失本寂静——定,但不入涅槃。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三、此明单修禅那。此菩萨的修行以净觉心直接观圆觉妙心,以此净觉心直接灭诸幻化,不依幻化的定慧等法门,专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觉悟到一切都在圆觉中。此菩萨者单修禅那。

(二)说明复修

以下四至十是以奢摩他为首之复修: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四、如果诸菩萨先修奢摩他,完成定心清净。由清净心生起智慧而修三摩钵提的如幻观行,照见诸世界及众生悉皆如幻,从此起度众生的幻化菩萨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五、如果诸菩萨以静慧故证至静性,即是菩萨先修奢摩他,完成定心清净。就此更进一步修禅那而断烦恼出生死。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并不度化众生。

有些菩萨还未断烦恼,便做度化众生的幻化事业,就是在三界中变化示现生死。有些菩萨断烦恼后,不再做度生的幻化事业,然后就永远出离生死。有些即使断了烦恼,还是做度生的幻化菩萨行。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后断烦恼而入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六、如果诸菩萨先修奢摩他的寂静慧, 先完成定心清净,然后以清净心修三摩钵提的幻化力,并未断烦恼,却种种变化度诸众生。度化了种种众生后,才修禅那断烦恼而入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然后入灭了。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断烦恼已。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七、如果诸菩萨以至静力先修奢摩他,完成定心清净。接着修禅那,证悟圆觉心而断烦恼,不入涅槃。然后修三摩钵提的菩萨妙行,度化种种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心断烦恼,复度众生建立世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八、如果诸菩萨以至静力,修奢摩他完成定心清净。然后一面修禅那断除烦恼,一面修三摩钵提以幻化度众生,建立世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九、如果诸菩萨随其修奢摩他所得之至静力,同时以定力发起神通变化来修三摩钵提。然后进修禅那以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后起作用,变化世界。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十、如果诸菩萨以修奢摩他所得的至静力,同时以定力进一步修禅那以断烦恼而证寂灭。然后进修三摩钵提的变化作用,起菩萨妙行。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以下十一至十七是以三摩钵提为首之复修: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而取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十一、如果诸菩萨以修三摩钵提所成就的神通变化力,然后随着种种变化的菩萨行而修奢摩他的清净心。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而取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十二、如果诸菩萨以修三摩钵提所成就的变化力,幻化种种境界以度化众生。然后在种种境界中,修禅那断烦恼而证涅槃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静。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十三、如果诸菩萨先修三摩钵提所成就的变化力,作种种利生事业。然后才安住寂静修奢摩他。最后修禅那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断烦恼故。安住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十四、如果诸菩萨以修三摩钵提成就的变化力,后起无碍度生作用。然后修禅那而断烦恼。最后安住奢摩他的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至静、寂灭二俱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十五、如果诸菩萨先成就三摩钵提的变化力,作菩萨的度生事业。然后修奢摩他的至静,同时修禅那的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十六、如果诸菩萨以修三摩钵提成就的变化力,同时用神通变化力量资助于修奢摩他的至静。然后乃修禅那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后住清净无作静虑。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十七、如果诸菩萨以修三摩钵提成就的变化力,同时以变化力来资助于修禅那之寂灭。然后住于奢摩他清净的无造作心。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以下十八至而十四是以禅那为首之复修: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至静,住于清净。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十八、如果诸菩萨先修禅那的寂灭力——断除烦恼。然后安住至静的奢摩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十九、如果诸菩萨先修禅那断除烦恼,证得寂灭力。然后修三摩钵提起变化度化众生的作用,三摩钵提既依寂灭力而起,所以于一切境都有寂灭与幻化的力用。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安于静虑。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二十、如果诸菩萨先修禅那断除烦恼,证悟寂灭力。有了寂灭力的种种自性,自然就安于奢摩他的静虑。然后菩萨就进一步修三摩钵提的神通变化来度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无作自性,起于作用。清净境界归于静虑。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二一、如果诸菩萨先修禅那断除烦恼,证悟寂灭力。由于寂灭力无作,进修三摩钵提种种变化作用度化众生时依然无作。后依此寂灭的清净境界安住于奢摩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清净,而住静虑,起于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二二、如果诸菩萨先修禅那断除烦恼,证悟寂灭力。然后安住寂灭的种种清净而修奢摩他,同时修三摩钵提幻化度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至静。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二三、如果诸菩萨修禅那断除烦恼,证悟寂灭力;同时以寂灭力资于至静的奢摩他。然后再起变化修三摩钵提。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变化。而起至静清明境慧。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二四、如果诸菩萨修禅那断除烦恼,证悟寂灭力,同时以寂灭力资于三摩钵提的变化。然后再进修至静清明境慧的奢摩他。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下面这种菩萨是圆修三种法门。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二五、如果诸菩萨以圆觉的智慧,以圆融合修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于一切诸性相变化都不离觉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本章所名二十五种定轮,都是于圆觉法门的修习方式。此中诸菩萨等,都指悟入圆觉而能随顺的人。所谓“圆觉慧”,是指有此随顺圆觉的智慧。

善男子,是名菩萨二十五轮,一切菩萨修行如是。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轮者,当持梵行,寂静思惟,求哀忏悔。经三七日,于二十五轮各安标记,至心求哀,随手结取,依结开示,便知顿渐。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本经以菩萨修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三种法门前后次第来区分,说有二十五清净定轮差别,一切菩萨的修行都不出这二十五轮。

如果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要依照此二十五轮而修行,“当持梵行”即持好戒,“寂静思惟”即修定止息妄情,思惟是一心正念。“求哀忏悔”,求哀是于三宝前虔诚恭敬请求哀悯加被,忏悔是发露先罪,不可覆藏,发誓后不再造。经二十一日后,“于二十五轮各安标记”,以二十五条布或纸个别写下定轮名字,再结布或纸为团“至心求哀,随手结取”,然后虔诚地将二十五轮的结混合,随取其一,“依结开示,便知顿渐”,依结所开示,便知道自己的根机,是顿是渐,决定应该修哪一个定轮。“一念疑悔,即不成就”,如果一念疑悔,便于圆觉不得成就。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辩音汝当知, 一切诸菩萨,

无碍清净慧, 皆依禅定生:

所谓奢摩他, 三摩提禅那。

三法顿渐修, 有二十五种。

十方诸如来, 三世修行者,

无不因此法, 而得成菩提。

唯除顿觉人, 并法不随顺。

一切诸菩萨, 及末世众生,

常当持此轮, 随顺勤修习;

依佛大悲力, 不久证涅槃。

辩音菩萨你应当知道,一切诸菩萨得无碍的清净智慧,皆依禅定生:所谓奢摩他、三摩提、禅那都与定相关。“三法顿渐修”,有些人修这三法的任一法就能很快成就——顿;有些人要慢慢地修——渐,总共有二十五种。“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一切十方诸如来,过去、现在、未来的修行者,没有不因为这修行法,而得成菩提。

依二十五种清净定轮修行的菩萨,不论顿渐,所修的法是属于有修证次第,“唯除顿觉人,并法不随顺”,顿觉人不假修行次第,直成佛道,所以不须依二十五轮修习。顿觉人就是指最上根菩萨,只要听闻文殊师利菩萨章的“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就能顿修普贤菩萨章中的“菩萨如幻三昧”,直接觉悟幻化中的圆觉妙心,过去禅宗大德就是这类觉悟者。

一切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当持此轮,随顺勤修习”,应做决定:自己应先修何法,后修何法;依佛大悲力,不久证涅槃。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