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崇道往往同抑佛相联系,来了解一下吧!
发布时间:2024-08-27 03:04:42作者:普门品全文网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今天小编带大家来说一说这个故事吧!在我国历史上,崇道往往同抑佛相联系,例如南北朝时期北朝的齐武帝、唐代的唐武宗等就是如此(宋朝徽宗也是如此,那是后话了)。也有崇道而不抑佛的,唐明皇(唐玄宗)即是,宋真宗也属于崇道不抑佛的一类。
在我国历史上,尊崇佛教、道教的君主或政治家中,有不少是三教同源、三教同流论的赞同者和鼓吹者,宋真宗也是其中之一。事实上,儒学自从汉代以后,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已经牢牢地扎了根,任何别的意识形态包括宗教要想取代儒学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各代君主和政治家中,排佛、斥道者均不乏其人,唯独没有公开反对儒学的,就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这些人中凡尊佛而不抑道或尊道而不抑佛的,大抵都是赞同三教协调的公元1006年(景德三年),儒生孙奭向宋真宗提出,最近寺庙修得太多了,僧人数量也增加得太快,应该加以限制。
宋真宗反驳说:“释、道二门,有助于对世人的教化,人们有时持有偏见,对它们有不公正的诋毁。即使有少数僧人、道士行为不检点,怎能就因此对佛教、道教一概排斥呢!”宋真宗这样讲并不是认为儒学不重要,而是主张三教并存。关于宋真宗如何尊儒,我们将在下文专门叙述。
宋真宗天书降后去泰山封禅、去汾阴祭祀以及此后的各种活动中,都努力贯彻兼顾三教的原则。例如,封禅时宋真宗让不少僧人参加典礼,在宫观行礼后不久,就去朝孔祭孔。在尊玉皇的同时,又要求臣下读《孟子》,还去开宝寺瞻拜佛舍利。他一直坚持让儒臣宣讲经书,可是又时时到寺院、宫观向玉皇佛顶礼膜拜。
宋真宗于是发表了如下议论:“三教之设,其旨一也,大抵皆劝人为善,惟达识者能总贯之。滞情偏见(指受情感牵引而陷于偏见),触目分别(指不假思索就下判断),则于道远矣。”宋真宗对儒、释、道三家经典的整理,也表示出同样重视。他命令将杜镐、邢呙、孙爽、崔颐正等宿儒组织起来校订和注释经书,今存宋版十三经注疏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在宋真宗时期形成的。
他同时又支持传法院继续翻译佛经,组织人整理道经公元1018年(天禧二年),他命人将从佛、道三家经典中精选出一部分汇为一编,刻板印刷,分送京城各宫观、寺院。也就在这一年,宋真宗完成了他的《三教诗》的写作,所谓三教诗,是以儒、释、道三教教义为内容的诗各100首,毋庸置言,宋真宗的《三教诗》是鼓吹三教同旨、三教并存论的。
宋代有一则流传颇广的故事,讲宋太祖有一次与名僧赞宁一同来到佛像面前,宋太祖问赞宁:“朕该不该拜佛?”赞宁机智地说:“如来是过去佛,陛下是现在佛,可以不拜。”这个故事开了皇帝们把自己说成是佛的先河,以致清朝的慈禧太后也要人家称她为“老佛爷”然而这一传说却使僧人感到不快,早在北宋中期就有僧人提出这一传说不可靠,原因是赞宁是吴越僧人,吴越是宋太宗时才被北宋兼并的,所以宋太祖不大可能见到赞宁。不管宋太祖是否与赞宁有过上述对话,宋太祖是有与佛并立的气魄的。
有一次,宋太祖准备举行祭天大典,但连日下雨不止,宋太祖竟派人到龙门广化寺无畏三藏塔前向神宣言:如果届时雨不止,他将令人拆毁此塔。又一次,宋太祖打仗得胜凯旋而归,京城百姓全都出来欢迎,当有人告诉他僧人辉文不来欢迎他而“携妇酣饮”时,他勃然大怒,不但将辉文杖杀,而且将僧人首领(僧录)及有关僧人17人一并杖打后流放。
所以,宋太祖以现代佛自许是可能的。但宋真宗却没有这样的气魄,他是很畏惧神的。王旦看到宋真宗每次到寺院、宫观逢神必拜,拜的次数太多,曾建议请宋真宗只在正殿下拜,其他各殿让执政大臣代为行礼。宋真宗开始不同意,经王旦等再三请求,宋真宗才命令礼仪院讨论适当裁减。宋真宗的拜佛使僧人们对他颇有好感应当承认,在天书降、圣祖临等事发生以前,宋真宗对佛教的热衷或许超过道教。早在宋真宗即位后不久,他就为新译佛经写了《续圣教序》(他父亲宋太宗曾著《圣教序》。他还写了专门研究佛教的《释教论》。
在书中他提出:佛经的内容,“与周、孔、荀、孟迹异道同,大指劝人之善、禁人之恶”。佛经讲的不杀就是仁,不偷窃就是廉,不迷惑就是正,不胡言乱语就是信,不喝醉酒就是庄,这同儒学的主张是一致的。主管财政的陈恕曾建议,翻译佛经每年耗费太大,应该裁撤译佛经的传法院,尽管陈恕再三请求,还是被宋真宗干脆拒绝了。
公元1003年(咸平六年),宋真宗命令僧录司组织仪仗队、乐队,把原存于大相国寺的佛牙舍利转送开宝寺塔下保存,他亲自撰写了赞偈:“西方有圣释迦文,接物垂慈世所尊;常愿进修增胜果,庶期饶益富黎元。”口气俨然像个佛门弟子,据说在宋真宗亲自到塔下烧香致敬时,几次出现了佛舍利,这大约是对宋真宗诚意的回报罢。
公元1007年(景德四年),有大臣提出,佛教对社会蠹害很大,应当禁止。宋真宗不同意,说:“佛教在民间流行很久了,下子哪能禁绝!另外佛教讲究修心,如果能让人们都能由此悟出正理,对国家是有很大益处的。佛教提倡忍耐,做国君的应当宽容,也与佛理相通。国君若是相信佛理,只要忧勤政治,爱护百姓也就可以了,大可不必自己去拜佛求功德。”言语中,显示出宋真宗对佛教是肯定的,而且他本人也相信佛理,不过他自认为自己信佛层次较早、不同凡庸罢了。
大约在公元1008年(大中祥符元年),苏州僧人道元向宋真宗献上了他编撰的《传灯录》一书,此书汇录了几代名禅僧的语录。宋真宗对此书很重视,下令让翰林学士杨亿、知制诰李维、太常丞王曙对此书进行修订,让宦官首领刘承珪监管此事。
公元1009年2月(大中样符二年正月),此书修订完成,宋真宗下令将此书刻板发行。这就是后来佛教经典《五灯会元》的第一部分(第一“灯宋真宗也有一些佛教界的友人。他在京城令人建智海寺,请本逸禅师主持,逸禅师入宫拜见,宋真宗同他谈得颇投机。宋真宗把自己写的《阅华严偈》赐给逸禅师,此偈写道:“寂寂太虚空,湛湛如秋水;拂拭本无尘,不属张王李。”让逸禅师应和逸禅师一口气写下四首和偈,宋真宗大喜,当即赐予逸禅师“正觉大师”的称号。
四川峨眉山僧人茂贞也同宋真宗关系密切,茂贞多次进京拜见宋真宗,公元1012年(大中祥符五年)茂贞去世,宋真宗对执政大臣们说:“茂贞修炼的功夫很到家。
他每次见到王公贵戚,都根据各人的秉性进行劝导,主要让人洁身为善,尽忠于君,就能福寿双全。”宋真宗破例加给茂贞谥号为明果”。宋真宗还曾召浮石崇矩法师等进宫,讲解《四十二章经》,双方也谈得十分欢洽。宋真宗不但对佛教表示尊崇,而且还有佛学著作。除前文言及的《续圣教序》《法宝录序》外,他又著有《静居集》3卷《注四十二章经并序》《注遗教经》《释典文字法音集》30卷等其中大部分都编入了佛教大藏经。《释典文字法音集》写成后,宋真宗命杨亿等人和学僧21人共同加入注解,在当时影响较大。
公元1019年(天禧四年),宋真宗又把他关于佛学的文章汇集起来,编为《释教御集》,命翰林学士晏殊和僧人们一起加入笺注,于次年完成,共30卷(一说33卷)。如果这些著作确为宋真宗本人所撰,则或许可以说,宋真宗还是一位对佛教颇有研究的学者。今天小编的故事就先讲到这里吧,最后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喜欢这篇文章吗?欢迎留言,喜欢本文的话,给小编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