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怨一定要化解

发布时间:2024-05-30 03:05:07作者:普门品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怨一定要化解

出自净空法师《华严经讲记》

正邪的标准就是印光大师讲的“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这八个字可以说是绝对的标准,邪法与这八个字肯定是完全相背。这八个字不好懂,什么叫“敦伦尽分,闲邪存诚”?我初出家的时候,还有一位老和尚问我,因为我们那个时候也写一点小文章,引用印光大师这两句话,老和尚跟我说:这两句话太深了,没有人懂!我想对的,有汉学根底的人没有问题,现在人已经不念文言文了,所以这八个字的意思,很少人能够理解,因此我们不能不做详细的讲解。“敦”就是敦睦,用现在的话来讲,和睦相处;“伦”是伦常,伦也是同类。“敦伦”狭义的来说,就是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要和睦相处,要互相尊敬、互相忍让,你这家就和了,社会也和谐了,国家也和谐了,这是狭义的。

广义的来说,我们与同类世间所有一切人都要和睦相处,这是敦伦的广义大意。把自己内心一切分别执著,要把它化开,“不念旧恶,不憎恶人”。我们自己本身也是一样,我本身是个好人吗?一桩错事没做过吗?不可能。夫子讲那圣贤都做不到,除了诸佛如来是完人,一丝毫过失都没有,菩萨还免不了。什么原因?菩萨无明没有断尽。他是分别执著断了,无明没有尽,所以还有微细的过失。那个过失我们是完全看不出来,佛看得出来,所以他还要努力去进修,把最后一品无明也断掉,那就完全没有过失了。所以古人讲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圣贤的功夫是什么?改过。自己常常反省,有过就要改。

古大德闻谤则喜,人家毁谤来了,他欢喜,为什么?自己过失不容易看到,别人毁谤来了,自己要认真反省。他这毁谤,我是不是真的有过失?真有过失他提醒了,我赶紧要改;如果他的毁谤,我确实没有这过失,没有过失也好,更好。好在哪里?消无始劫的业障。你的业障从哪里消?这就是六波罗蜜里面修忍辱波罗蜜,修禅定波罗蜜,修般若波罗蜜。所以我们看看菩萨,对于毁谤侮辱一切的加害陷害,没有一样不能忍,佛经上讲的忍辱仙人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所以我在五年前离开台湾,写了六条“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我告诉我们家里所有的同学,对别人无论是恶意或者是无意的这些毁谤侮辱,我们统统要接受,不能够反驳。听到之后,看到之后,要认真的反省检讨有没有过失?我们对于这些人永远存着感恩的心,为什么?他要不提醒我,我自己不知道,即使我没有过失,他是无根的表演、有意的伤害,对我还是有好处。为什么?我要更努力、更精进提高自己的德行,这就是说这些东西来了,我们德行不够!我们修行的功夫还差得很远,这些讯息给我们的是资料,帮助我们认真努力向上提升。

记住藕益大师的教诲,“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楞严经》上佛所说的“若能转境,则同如来”,重要的就是要会转。像忍辱仙人遭歌利王割截身体,这是极其严重的苦难,也是最大的侮辱,没有比这更大,忍辱仙人功夫到家了,他能转境界。他这一转,这是好境界,不是恶境界,像什么?像学生遇到很严厉的老师来考你,看你能不能通过,这老师来考你!果然忍辱仙人不生瞋恚心,一丝毫瞋恚心没有,忍辱波罗蜜圆满了;对境界现前确实能够“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禅定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圆满了;没有一丝毫报复的念头,持戒波罗蜜圆满了;而且还存感恩的心,将来自己成佛先度这些人,布施波罗蜜圆满了。诸位想想,这一转六波罗蜜圆满了,这叫修行人,这是真正佛弟子。

如果这资讯传来,心里面有不平,心里头有懊恼,你没有转境界,你被境界转了。这境界转了,你生怨恨心,这怨就愈结愈深,那生生世世冤冤相报,彼此都苦。这一转过来彼此都乐,同成佛道。所以佛菩萨在这世间教化众生,对一切众生的根性很清楚、很明了,“遍知根”!对于根性不善的要化解,用什么化解?布施恩德。化解关键是在心里,心里头要觉悟,要有智慧,不能有丝毫迷惑。现在这世间人迷惑的多觉悟的少,佛菩萨在世间示现,必然像忍辱仙人一样,什么样的毁谤能忍,什么样的侮辱能忍,什么样的灾害能忍,一心向道。只念别人的好处,不要念别人的过失,我们受人家一天的恩德,古德常讲“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涌泉为报”。现在的社会如果大家能够知恩报恩,这社会上哪里会有灾难?

我们佛弟子读圣贤书的人,要给这社会带来祥和,不能加重灾难了,要帮助众生觉悟,不能帮助众生迷惑,这道理要懂。佛法是觉悟的方法,佛教是觉悟的教学,我常说佛教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释迦牟尼佛真正是聪明到极处,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世间所有的方法都做不到,唯有教育。所以他老人家把王位辞掉了,舍弃掉了,舍弃掉权位,舍弃荣华富贵,一生从事于社会教育工作。只有这工作直接觉悟人心,天天在劝导,归过劝善,一生干这事情。劝导大家回头是岸,他所说的话他全部都做到了,他落实了,这就是他德行的表现。

没有逆境,没有恶缘,从什么地方勘验你自己修学的功夫?这时候你就晓得了,逆境恶缘是善知识,这时候真正自己了解这功夫到什么个阶层。但是不能中止还要向上提升,为什么?你没有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要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肯定还要遭遇更严厉的考验,像忍辱仙人遇歌利王一样,要通过这样严厉的考核,心里头对立没有了,叫起心动念没有了,一片祥和,定慧等持。这我们常常讲的真诚心遍法界虚空界,清净心遍法界虚空界,平等心、正觉心遍法界虚空界,慈悲心遍法界虚空界。

世出世间圣人给我们讲“仁者无敌”,在中国世法里面讲,仁者是称圣贤,仁慈的人;在佛门里面讲,仁者是菩萨,仁慈的人。怎么知道他仁慈?他无敌,这敌是敌对,对立,他心里头永远没有敌对的。别人敌视他,他不敌视别人,对不起来。别人要打你,这一拳打过去,你那个地方不还手,他的一拳打空了;你要还手的时候,这两个拳头正好对上了。不还手!我们初学佛的人要在这地方用功夫,别人骂我不还口,听到就好。别人打我们不还手,别人杀我们也不还手。忍辱仙人不是让人杀吗?决定不躲避。为什么?清清楚楚,这身舍了之后,境界提升了,杀害我的人这冤仇化解了,来生相见的时候好朋友了。

怨不能结,怨一定要化解,佛菩萨知道这道理,了解事实真相。不可以逃避,逃避那是不仁不义,为什么?你看看人家这帐已经到结帐的时候了,你躲避,躲不了!

下一次碰到还是要来,不如现在赶快把它了了。我们读安世高大师的传记,大师在没有以法师身份到中国来从事译经之前,他来过两次,两次都被人杀了,他知道他是欠命债的,两次还命债。欠人的钱要还钱,欠人的命要还命,菩萨清清楚楚,这不能不还,不还你愈拖久等于说是利息愈多,赶快还掉好。他是两次还命债,第三次到中国来从事于翻经就一帆风顺了,在中国没有怨家对头了。菩萨能做到,普通人做不到,这都是属于遍知众生根性。知道众生根性,你才晓得怎样去帮助他,怎样去教化他。

生命永恒的,一切众生都没有生死。众生跟佛菩萨差别在哪里?佛菩萨知道,知道生从哪里来,死到哪里去;凡夫不知道,不晓得生从哪里来,死到哪里去,所以对于死亡恐惧。佛菩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地方死了,哪里是死?身舍掉了。身不是我,身就像一件衣服一样,衣服穿破了、穿脏了、穿坏了,把它脱掉,这衣服就死掉了,不要了,再换一件新的,没有死!诸位都晓得六道轮回,你这身舍掉了,在一般讲法,四十九天你又得一个新的身体了,绝大多数四十九天他就投胎了。

这四十九天是中阴身,也有心地善良的。这大善大恶他不要经过四十九天,大善大恶的人没有中阴,佛经上讲得很清楚,他们这里一断气,马上大善的人生天了,没有中阴,大恶的人堕地狱了,无间地狱,那个立刻就去了。小善小恶那还要跟阎罗王跟这些判官见见面。投胎,佛家讲往生,时间长短不一定,但是一般最长四十九天,七个七,大概都是去投胎去了,又换一个身体。心行善的人那个身体愈换愈好;心行不善的人、造恶的人,那他换的这身体就愈换愈差了,换畜生身,换饿鬼身,比人身还要差。我们明白这道理,了解事实真相,真正从心地上转过来了,果报自己清清楚楚。

——摘自《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053卷)【或名遍知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