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法无定性

发布时间:2024-05-24 03:04:59作者:普门品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法无定性

六道里面的状况,给诸位说,也不是一定的,随著众生念头在转变。阿鼻地狱,堕在那个里头,那个时间是以劫数论的,能不能很快就出来?能,只要你一念善心就出来了;你要是坚固执著,一念善心生不起来,那你时间就长了。这没有定法,这个要知道,法无定法。所以佛有没有定法可说?佛没有,佛也无有定法可说,活的。所以佛说法的原则是应机施教,你念头怎么转他怎么教你,活的,不是死的,这叫真实智慧,不是呆板东西,活活泼泼的。可是恶道里面的众生,他有坚固的执著,有遇到佛菩萨的,佛菩萨劝他,他听不听?不听、不接受,不接受就继续受罪。他只要有一念后悔,佛菩萨马上就现前,慈悲到了极处。你一念「我想学」,想学菩萨就来教你;没有这个念头,不会现前。没有这个念头,偶尔现一现,在引导你、诱导你。你一看,我真想学,真想学他就来了。所有一切诸佛菩萨从哪里来?给诸位说,自性变现的。你们在三时系念中峰本子里面所看到的,「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你就知道,阿弥陀佛从哪里来?阿弥陀佛是自己心里变现的。你的心从来没离开你,一切时、一切处从来没有离开你,所以你那个一念,佛就现前。我们今天念阿弥陀佛,这个念头是,怎么阿弥陀佛没现前?阿弥陀佛现前了,真现前了,受到感应了,为什么说看不到?我们自己本身有业障,本身有业障这个要知道。这些事情都是早年章嘉大师告诉我的。业障消除了的话,那真的你想看什么相他现什么相。

我记得我第一次到香港讲经,一九七七年,那个时候讲经没这么大的讲堂,中华佛教图书馆诸位去参观参观就晓得,是一个住家的房子,是在客厅。那么个小房子大概比我们摄影棚稍微大一点点,挤一百多人,挤得密密麻麻的,走路都不能走。香港那个时候许多法师都来听经,圣一法师也常常来听经。大陆还没有完全开放,可以进去了,他到大陆去。九华山仁德法师请他讲《地藏经》,他来问我可不可以去,他害怕。我说难得!如果有这个缘分你就去,也许以后就没有缘分了,把机会抓住,赶快去。他去了,讲了一个月,很小心、很谨慎,怕说错话。他讲经全部写成讲稿,依照讲稿来讲。这个讲稿给我看过,我也很喜欢。他曾经有三个同参道友,出家人,到普陀山,第一次到普陀山,去拜观音菩萨,到潮音洞,他们三个人在洞门口拜。他说拜了半个小时观音菩萨出现了,三个人都看到。回来之后在路上就谈起,每一个人都欢喜,我看到了,你看到没有?我看到了。你看到什么样子?

三个人看到三个样子,不一样。圣一法师看到的就像地藏菩萨带的毗卢帽,全身是金色的,现的是这种相;他说另外一个法师看到是像白衣观音,常常画的白衣观音;第三位看到的是出家比丘相,是出家相。三个都看到,三个不同的现相。菩萨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每个人的心不一样,诚恳不一样、清净不一样、慈悲不一样,感应就不一样了。这是相无定相,三个人看的不一样,所以这是我们要知道的。你知道一切法没有定法,千变万化,你还执著它干什么?你还分别它干什么?所以佛教导我们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是正观,那是正确的看法。就是没有自己一点意思,你才看出外面那个浮动,外面每个人念头在浮动,他现的相不一样。这就是法无定性。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六十六集)2010/6/23 檔名:02-039-0066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