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掉贫穷,你会吗
发布时间:2024-06-30 03:02:49作者:普门品全文网
富贵是人人所希望求到的,贫穷是人人所厌恶的,假若贫穷可以卖得掉,按照道理说,凡是贫穷的人,哪一个不愿意把贫穷卖掉?然而世间上却真有不肯卖掉贫穷的人,而且继续贪求贫穷,同时又深恨贫穷,这就是众生之所以为众生,佛说是为最可怜的人。有人可能不会相信,贫穷怎么能够卖得掉?事实上,不但可以卖得掉,而且很容易卖掉,只看人肯不肯卖,有没有卖的决心。其实有心求富,必须先卖掉贫,不相信,且先讲一段卖贫的故事,作为证明:
这事发生在佛陀住世的时代,当时的阿阇提国,有一位大富长者,家中有一位做粗活的老仆妇,经常是衣不遮体,穿得破破烂烂的,吃的也是粗糙的食物,并且还要时常挨打受骂。有一天,她捧着瓶子,独自到河边去取水,因想起自己的苦命,不禁悲从中来,就坐在河边,放声大哭,十分凄惨。这时佛陀的一位大弟子迦旃延尊者,恰好从那里经过,听到老妇哭得这般伤心,非常怜愍,就走过去对老妇说:“你既然这般厌恶贫穷,为什么不把它卖掉呢?
”老妇真是闻所未闻,心想世间哪有这等事,于是哭着说:“有谁愿意买贫穷啊?”迦旃延说:“贫穷确是可以卖掉的。”老妇看见他是出家人,未免半信半疑,就问:“怎么卖法呢?”迦旃延告诉她说:“你若是想卖掉贫穷,必须要完全听我的话,现在,你先把瓶子洗干净,然后用这瓶子盛水,布施给僧伽。”老妇说:“这瓶子是主人的东西,怎么可以用来布施?”迦旃延说:“瓶子虽然是主人的,但是河里的水,你也有份,可以自己作主呀!”老妇听了这样的解释,觉得很对,于是欢喜地照办,就以水供养,迦旃延欣然接受。随即为她说三皈五戒,又教她念佛,老妇回去后,当天夜里就死了,她的神识就升到忉利天宫,享受天福去了。这则故事,既不是哪一位虚构编造的,也不是什么寓言,而是出自佛经里的真实故事,由此可以证明,贫穷确实可以卖掉,卖贫的方法,就是供养布施。从因果律来说,人之所以贫穷,是由于悭吝招致的苦果。世间凡夫俗子,多以悭吝为致富之道,而不知这正是招致贫穷的主要原因。就以世俗的企业来说吧,也必须先行投资,然后才可以创立赚大钱的大事业。谁都知道,在投资的初期,是只有付出而没有收入,若舍不得投资,决不可能创立赚钱的事业。假如有人将百金收藏起来,即使百年,仍然是原数,假若用它作为资本,善自营业谋生,几年以后,可能化为千万,也可能赔得一无所有。可见金钱的价值,在于流通运用。以世间法说是如此,以佛法说,也是如此。布施这种投资,不但比生意投资更为稳当,甚至有一本万利的收获,这在古往今来,多的是例证。就如前面所说的老仆,只不过是布施了一瓶子水,就获得享受天福的果报,何止一本万利。也许有人说,这是天上事,有谁看见过。现在就再说一件人间的故事吧!福建省的林氏,人口最多,大富大贵也不少,原因是从前的莆田林氏,先世有一位老母,乐善好施,常作些粉团施给饥饿的人,凡有人来求取,一律照给,从来没有厌倦的时候,后来有一仙人,化作一位老道士,每天都向她索取六七个,老母也每日照给,这样持续了三年之久,没有二心。仙人知道她布施心诚,不能动摇,于是告诉她说:“你屋子后有块空地,死后若葬在那里,你的子孙,将来有一升芝麻数目那样多的官爵。她的儿子,以后真的按照仙人所指的地点葬母,果然,她身后第二代,就有九人登第,累代为政的甚多。从前福建,有“无林不开榜”之说,可见林氏的兴盛。难道这不是一本万利吗?
同样的布施,由于施与的对象和作用不同,所得的果报也不尽一样。布施的对象,如果仅仅布施一般需要救助的人,可获得人天的福报,这种福报,不论有多大,总是有穷尽的一天,假若施予的对象是佛法僧三宝,就成了无漏之因,福报没有穷尽,永远享受不完。因为三宝可使人超生死,出轮回,所以造寺斋僧,供养三宝,功德最大。至于用心的纯正与否后果也有差别,如《菩萨本行经》上说:“若有众生,不能至心施,不能以恭敬心施,不能以欢喜心施。或贡高自大而施,或受施者,信邪倒见,比如耕于薄地,下种虽多,所收甚少”。又说:“若布施之时,能以欢喜心与恭敬心,与清净心,与不望报,与或与者,值菩萨圣僧,如彼良田,下种虽少,所收甚多。”又《业报差别经》上说:“若有众生,因劝布施,后还追悔,以是因缘,先富后贫。复有众生,因劝少施,施已欢喜,生在人间,先贫后富。”这些都是因布施的心理或对象不同,而产生果报上的差别。有心卖贫求富的人,不可不特别留意。
由上所说,布施可以卖贫致富,那么礼敬三宝,一定可以卖下贱而致尊贵,戒杀放生,当然可以卖短命而得长寿,参禅念佛,诵经研究教理,一定可以卖愚痴而得智慧。果能如是,宜发大勇猛心,将世间一切不如意事,用佛法的大智慧,一齐卖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