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这样看经典,心态完全不一样

发布时间:2024-05-30 03:04:12作者:普门品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这样看经典,心态完全不一样

底下这两句,还是《行愿品》里面的话,「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剎。」三世讲时间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剎土在哪里?在我们毛端。一毛端,一毛端如是,身上全身每一个毛端都如是。佛菩萨什么时候离开你,从来没有离开过,而是我们自己粗心大意从来没有想到。我们起心动念想什么?全在打妄想。学《华严经》、学佛要怎么个学法?入佛境界。佛境界在哪里?佛境界在我们意念里面,在我们的心念里面。你要晓得,佛的境界,菩萨境界,声闻、缘觉境界,诸天境界,饿鬼、地狱境界,都在我们念头里头。我们就好好的反省反省,我这一天起这些什么念头?果然常常想到,微尘、毛端里面有微尘数的佛剎,一一佛剎里面有微尘数的诸佛如来,这是什么?这是华严境界,这是普贤境界。一个佛剎就庄严无比,无量无尽的佛剎,你想那是什么境界?没有法子形容。记住《金刚经》上佛说的,「如来是真语者、如语者」,真是决定没有说假话,如是事实真相是什么就说什么,没有加一点也没有减一点,如实的把信息传递给我们,我们应该相信。我们起心动念去想不要想别的,想这些,把这些经句常常念着,这真正叫念经,心里常常有。把外面这些境界慢慢把它忘掉,用佛境界取而代之,我们跟佛菩萨就亲近。那我们看到全身的细胞,细胞是一粒一粒微尘组成的,毛端,我们这身体是小宇宙,这是事实真相。

我们放眼看世界,世界上所有一切物质现象都是量子群聚集的,量子群就是微尘聚集成的,佛在那里。

我们自自然然就会想到,普贤菩萨教导我们修行的原则十大愿王,「礼敬诸佛」。中国古人所写的《礼记》,那个时候佛法还没传到中国,我们能看到老祖宗的智慧,《礼记》我们翻开第一篇,「曲礼」第一句,「曲礼曰,毋不敬」。我们想想这句,跟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第一愿礼敬诸佛,是不是不谋而合?没有一样不恭敬。这个恭敬心是什么?是性德,自然流露。表现在外面,对一切人的恭敬,不是虚伪的,从真诚里面流出来的恭敬,礼敬诸佛。对一切动物的恭敬,对蚊虫蚂蚁的恭敬,你要晓得,那个蚊虫是多少微尘聚集现的现象。你要是想到「一一尘中有尘数剎,一一剎中有难思佛」,你还敢一巴掌把蚊子打死吗?你毁灭了多少佛剎,你杀了多少佛,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从这些地方才真正体会到十大愿王,所以对所有的动物恭敬。我们对牠恭敬,牠对我们也恭敬;我们不会伤害牠,牠绝对不会伤害我们。不要以为这传染病,这些东西带着有病毒,我一定要把牠消灭掉,错了,牠没有带病毒。带病毒是什么?我们的念头上有毒。我们心念没有毒,外面所有物质世界都没毒,都是从念头产生的变化。我们为什么不用正念来化解问题,要用意识去化解问题错了,意识不行,要用正念,离心意识就是正念。心,我们今天讲的记忆,意识是分别,末那是执着。只要你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就是自性起用,不要落在心意识里头。

交光大师註《楞严经》主张「捨识用根」,这是佛陀在楞严会上提倡的。但是一般人不容易做到,我们做不到,要知道这个事情,认真努力去学习,不要害怕。害怕是什么?了解得不够彻底。真彻底明瞭,你的心就定,你不再怀疑;了解不够透彻,有怀疑,有怀疑就有恐惧,就不敢做。这些现象我们不难理解,从我们自己认真努力,那就是决定不能离开大乘经典。我们是凡夫,我们要依靠大乘经典的教诲认真努力去奉行,肯定经典教诲全是性德的流露;诸佛如来的性德跟我们自己性德是一不是二,换句话说,是自性的流露。我是不是跟着释迦牟尼佛走?不是,是跟着我自己自性走,生佛不二,你得有这种概念,有这个认知。我敬佛是敬自己的自性,我爱佛是爱自己的自性,诸佛如来、法身菩萨没有别的,全是自性流露。清净、庄严、圆满,这是我们应该要修习的,我们不是被人牵着鼻子走,不是的,我们肯定是自他不二,一切诸佛如来是自己自性变现的,离开自性没有佛菩萨。我们这样看经典,心态完全不一样,经典上写的是什么?写的是自己,字字句句全是自己,你才能够跟经典融合成一体,跟诸佛菩萨融合成一体,才把恭敬心流露出来。这是前面清凉大师举的这些例子,正显此义。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57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