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悟显法师:梵网经菩萨戒四十八轻戒,第四十一为利作师戒

发布时间:2025-01-03 03:03:09作者:普门品全文网
悟显法师:梵网经菩萨戒四十八轻戒,第四十一为利作师戒

《梵网经》第四十一、为利作师戒

「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时。菩萨与他人作教戒法师者。见欲受戒人。应教请二师。和尚。阿阇黎。二师应问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现身有七遮罪者。师不应与授戒。若无七遮者得与授戒。若有犯十重戒者。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苦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种种异相。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是人现身亦不得戒。而得增长受戒益。若犯四十八轻戒者。对首忏悔。罪便得灭。不同七遮。而教戒师于是法中一一好解。若不解大乘经律。若轻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义谛。习种性。长养性。性种性。不可坏性。道种性。正法性。其中多少观行出入。十禅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而菩萨为利养故。为名闻故。恶求多求。贪利弟子。而诈现解一切经律。为供养故。是自欺诈。亦欺诈他人。故与人授戒者。犯轻垢罪。」

第四十一条是「为利作师戒」。是说:为了名闻利养去与人说法,与人作师。在现代,在家、出家人都要注意、要知道,哪一些出家人是为利作师,也就是他去「为外道邪见人说戒」。

所以在菩萨戒讲座一开始的时候就对大众宣告:「戒」是无上之宝,绝不为外道恶人邪见人说。因为我们菩萨戒的影音视频、电子书都有放在网络上,但绝对不是针对这些人而说,若你是外道邪见人,纵然听到,也不会得戒,你无法从中得法益。

「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时。」如果佛弟子有信心,想要受戒。「菩萨与他人作教戒法师者。」见到要受戒的人,「应教请二师」二师,一个是可见师,一个是不可见师。「不可见师」就是指请释迦牟尼佛为得戒和尚,文殊菩萨为羯磨和尚,弥勒菩萨为教授和尚等菩萨僧来作师传戒:「可见师」就是指现场传戒的三师和尚,可见师「应问言。汝有七遮罪不。」因为佛菩萨有神通,他知道,所以不用问。所以一定是你的得戒和尚来问,或是羯磨和尚来问「汝有七遮罪不」。

「若现身有七遮罪者。师不应与授戒。」如果现身有七遮罪的,那就不能授。「若无七遮者得与授戒。」如果他没有犯七逆,就可以授。

在《菩萨善戒经》从德行上来说,还要问十种事,如果你具足了方能受戒。第一、具三戒不。就是五戒十戒及具足戒。二、发菩提心不。三、是真实菩萨不。四、能舍一切内外所有物不。五、能不惜身命不。六、能于贪处不贪不。七、能于瞋处不瞋不。八、能于痴处不痴不。九、于畏处不畏不。十、能随我所受一切菩萨戒不。皆应回答能尔。所以传戒要传得圆满,要先问七遮,后问上十德方能受戒。如果是传在家菩萨戒,十德中除第一德,其余的九德都要问。

从第十德来看菩萨戒,是不可以拣择受的,应当具足受一切菩萨戒,才是如法,现在的如果戒场或是戒师教你拣择受戒,这是不正确的,这一点大家要知道。

「若有犯十重戒者。应教忏悔。」如果同修有犯十重戒的,自己要懂得忏悔,同修也要劝勉他忏悔。如果你是人家的和尚,看到弟子有犯十重戒,也应教忏悔。当你们在拜八十八佛时,其实八十八佛的经文当中都有,那都是教怎么发露忏悔。对于求戒者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真正的忏悔,不光只是心理上要忏悔、要转变,事相上也要如是行持,因为理事不二。必须诵十重四十八轻戒,知道犯戒会遭果报,并且「苦到礼三世千佛」,要在佛前求哀忏悔,必须得见好相。或是「一七」,一个七;或是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要见什么好相呢?所谓「好相者。佛来摩顶」,佛会来抚摸你的头顶,给你加持。

「见光见华。种种异相。便得灭罪。」只要有见到这些现象就算是好相,「若无好相。虽忏无益」,如果见不到这些好相,虽然忏也无益,是人现身亦不得戒。如这个人有七遮罪,他想受戒,那他必须要得好相,否则即使参加,现身也不能得戒;如果有犯十重戒,也要得见这个好相,不然再去参加增益戒也没用。有很多人想:我再去参加增益戒。实际上他并没有得好相,再去参加也只是多磕几个头而已,也很好。如你再去的时候忏,要得见好相,方能得戒。你不要听到必须见好相,就刻意去求,刻意去求会着魔,因为你着相。所谓「佛来摩顶」,则是开明本性,知道佛跟我是不二,名为「见好相」。「见光见华」,「光」则是自性的般若智慧;「华」则表六度万行,这些才算是瑞相。

你心里知道罪性本空,并非实有,知道自性本自清净,这就是佛来摩顶,授予顶法,所以叫《大佛顶首楞严经》。也是告诉你,你跟佛的顶本一模一样,都是无见顶相,因为众生本来是佛,都不自见其顶,所以每个众生都有无见顶相,「摩顶」是告诉你这个意思,这就叫「见好相」。你不要在那里着相地求,天天看、天天想,看佛要不要来摸摸你的头,结果招感来的是你的冤亲债主,恶鬼恶神来捉弄你、来扰乱你,所谓摩顶、见光或花都是很自然的,你只要清净心忏悔就能得见;不能得见,那你要作观,业障才能忏除,所谓「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重罪若霜露。慧日能消除。」这才是真正的忏悔。你要求忏悔,就要端坐念实相,再重的罪都能消。如果不能会相归性,不能销归自性,虽忏也无益,所做的都是无益苦行,是人现身也不得戒。

「若犯四十八轻戒者。对首忏悔。」如果是犯四十八轻,只要找一位听得懂你话的人忏悔。你不要跟你家的小狗、小猫讲,这没有用。「对首忏悔。罪便得灭。」最好找懂戒律的人去忏,因为他才能告诉你,你错在哪里,你才能不要再犯。有时候你没错,你自以为错,所以讲「对首忏悔」,是两个人,你是一个,另外一个是清净的,没犯的,你去向他忏悔,这叫对首忏。「不同七遮」,犯四十八轻罪不同于七遮罪要见好相,因为他可能只是起个心、动了念,若真的做了,那就算是犯了前面的十重戒。

前面的「烧山林木」,或是「瞋打报仇」,或把你的仇人杀了,这些都算犯了前面的十重;如果只是起个意念呢?那你就赶快回光返照,或是责心忏悔也可以,自我忏悔,责备自己:怎么可以起这种邪念、恶念,如果真的控制不住,把工具都准备好了,那你就要对首忏。所以要知道怎么忏罪。「而教戒师于是法中一一好解。」跟你讲戒的人要教你怎么忏悔。我们教你的是直接观「业性本空」,这方式消业最快,直接念佛,一切不管,业自然就消掉了。也劝大家都要拜八十八佛,能够消你无始以来的破戒罪,无问轻重一时消灭。念楞严咒也是一样。

「若不解大乘经律。若轻若重是非之相。」如果不懂大乘经律,何者是犯轻,何者是犯重。一般人以为犯轻没关系,犯重比较严重,实际上这是不解第一义谛之人,他错解或是根本不解,作为戒师不解真如实相,那他就不能为人传戒。「不解第一义谛」,佛有规定:你如果只讲戒相,不传戒体,这种人不可以讲戒。

「习种性。长养性。」「习种性」是十住位的菩萨,多修空观,少修假观。「长养性」跟「性种性」都是指十行位的菩萨,多修假观,少修空观。「不可坏性」是十回向位的菩萨,多修中观,少修空、假二观。十地是「道种性」。「正法性」就是指佛。十地里面,从初地到第六地,是修有相观多,无相观少。从第五地到第七地,无相观多,有相观少。七地以后到第十地纯「无相观」。佛则一切都圆满了。所以你如果不解其中怎么修行,那就不可以作师。「其中多少观行出入。」所以要告诉你这当中什么观多?什么观少?多少观行出入。「十禅支一切行法。」是讲修四禅定的次第的行法。这一句「一一不得此法中意。」真的翻译得很好,所谓「解」这些法,不光是解文字、解名相,必须还要识得文字中的义趣,不能只看文字表面意思,不能只着文字相,所以佛说要能「得此法中意」。

经云:「一一不得此法中意。而菩萨为利养故。为名闻故。」如果你明明不解其意,却因人家赞叹你,人家恭敬你,人家觉得你很有修,觉得你戒持得很好,请你去讲戒,你也不管他是不是正法正见、是不是外道?即使你知道他的场所都在提倡那些世间法,你也去他那里为利作师。其实你内心就是因为人家赞叹你持戒持得好,很有修,是律宗的祖师、是大德才去的。这就是为名闻,图清名。这就是不懂「光明金刚宝戒」,才会持戒到最后,犯了这离谱的堕落行为。不能因为人家供养你大红包、包几千万给你、几亿给你,甚至供养一间道场给你,你心中就为了利养、为名闻就去说戒了。别说你对于戒律不懂,纵然你懂,也不能为外道恶人说。

「恶求多求。贪利弟子。」你为了利养,为名闻,心中贪欲炽盛,认为:「到处戒传下去,自己戒子就很多,天下都是我的戒子」,这就是贪心。如果你像少林寺的福裕禅师一样,那就可以,曹洞宗的祖师─福裕禅师,他住持少林寺,是一代高僧。天下有三分之一都是他戒子,在元朝时候,他是真正明心见性的祖师,他传戒说戒当然没有问题。可是,如果你不解经律,也不会修行,想的是:希望多一点人来供养,多一点人来护持,这就是心中贪利弟子。「而诈现解一切经律。为供养故。」不懂装懂叫「诈现」,你诈现自己通宗通教,在讲台上、戒坛上胡说八道。「是自欺诈。亦欺诈他人。」不光是自己骗自己,自己修行不会成就,更是欺骗他人,也让人不能成就。目的是骗人家的恭敬、供养,牟取这些名利。

所以在佛门里要会看,哪一些人是贪名图利在做这种败坏佛教的事情。他们根本也不管请他的人到底是不是正知正见,是不是如法。即使对方是在提倡人间佛教、讲世间法、学《弟子规》、《了凡四训》……行这些不如法的单位,人家请他,他也去,这就是为利养故,为名闻故,贪利弟子,诈现解经,为外道恶人邪见人说戒。正犯了这「故与人授戒者。犯轻垢罪。」所造的是菩萨恶作罪。

为那些外道恶人、邪见人说戒者,犯菩萨恶作;若为利养故去说,也是菩萨恶作,这一定要注意。如果你们遇到外道邪见人,他不信佛法,你就不能为他说戒,不然他会毁谤正法。既害了他,也毁坏了佛法,这点比较偏重在出家人,因为一般会请讲戒的,都是请出家人去讲,那身为出家人就应当小心,自己到底懂了多少、学了多少,如果不懂或是你真懂,你也不能为外道去说戒,更不能为利养。反正不管你是什么理由,或是发什么好心,佛告诉你不能为外道恶人说戒就是不能说,所以要懂。

~~出处节录:《梵网经菩萨戒正说》一书,悟显法师讲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