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周泳杉老师: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发布时间:2024-06-30 03:03:47作者:普门品全文网
周泳杉老师: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财物轻。怨何生。】这是轻财。
【言语忍。忿自泯。】这是息争,这两条如果能够守住,兄弟之间必然能够团结。我们看到李毓秀夫子为什么提这两条?不是说兄弟之间,悌道的障碍就是这两条,不是的。而是告诉我们这两条最主要,而这两条能够化解掉,几乎兄弟之间的问题就能解决大半,其它的都是小问题。而我们看到“财物轻,怨何生”,这个古人也有这样的例子。有一个人叫严凤,他非常友爱他的兄长,严凤他在朝廷里面当官,当到了很高的地位,后来因为我们知道六十岁就要告老还乡,所以他告老还乡之后回到乡里。因为他在朝廷里面的官位很崇高,所以到了乡里面,所有人都对他很尊敬,如泰山北斗。这是朝廷里面做大官退休回来的,乡里的士绅,每个人都很尊敬他。他在回家的时候,他的哥哥因为能力不是很强,所以一直就在严凤的家,等于说是住在他家,吃穿一切的用度都是严凤供应他的,就养了这个哥哥。结果告老还乡之后,有一次宴请宾客,就把乡里面的族人就找来,还有亲戚朋友找来,宴请宾客,严凤就跟着哥哥一桌一桌敬酒。大家要晓得,严凤虽然是当大官的,回到家里面还是以哥哥为主。不是说自己我了不起,我在朝廷里面当大官,哥哥还是我在养的,所以自己做主人到处去敬酒,把哥哥晾在一边,他不是这个样子。他是请哥哥在前面敬酒,他自己在后面陪着哥哥敬酒。

那我们都知道,敬酒难免要怎么样?配一些酒菜,所以他就在后面就准备一双筷子递给他的哥哥,哥哥在喝酒的时候,递筷子给哥哥夹菜。没有想到敬酒敬到一半的时候,因为他的筷子递得太慢了,这个哥哥回头没有拿到筷子,一下子怎么样?脾气就来了,当着所有客人的面打了严凤一巴掌,那个一巴掌就过去。我们要知道,严凤是告老还乡的士绅,在乡里面怎么样?名声还有各方面的这种知名度都很高,很多人都很尊敬他。可是他的哥哥居然当着所有的客人面前,毫不留情的打了他一巴掌。一般的人受不受得了?一般人肯定受不了,不要说他有那么高的社会地位。就是没有那么高的社会地位,就是一个乞丐,他还觉得我要面子对吧?但是严凤一丝一毫的不悦之情都没有,照常的陪着他的哥哥敬酒,好像就没有发生任何事一样。而且那一天晚上因为哥哥喝多了,那天晚上扶哥哥到寝室里面睡觉,安寝之后他自己才去睡。而且他哥哥还没醒来之前,隔天他就已经醒来了,还到哥哥的床前问候,问说昨天喝多了,今天身体有没有不舒服?还去床前问候,就像昨天那一巴掌的事情,完全没有发生过一样,他是这么样爱他的哥哥,爱护他的哥哥。我们就要说,我们看到他的修养怎么样?功夫到家了,那个忍辱的功夫到家了。我们真能肯定过去的读书人,他那种修身的功夫,那种心平气和的功夫到家,处处都提得起来。这是我们的学处,我们研究经文都在这个地方下功夫,我们就功不唐捐。

因为他的悌道出了名,他们那个家乡里面有一对兄弟,叫做施左跟施右这一对兄弟,他们也是年老了,年老了之后,这两个兄弟还有一个特征,就是他们都是做官的,也都是告老还乡的。可是居然这两个人为了分家产起了冲突,两个兄弟起了冲突,你看都是读书人。就想到什么?想到了严凤。弟弟就是有一次,可能在一个渡船里面遇到严凤,就是两个人在渡船的时候,两个人就正好搭同一艘船,看到严凤,因为严凤是一个乡绅,大家都很尊敬他,去跟他打招呼,然后就谈到这件事情。谈到这件事情的时候,施右就很激动,就说他的哥哥多没有道理,很没有道理跟他争财产,这个话就跟严凤就讲,说哥哥侵占我的土地,抢我的田地,很抱怨。说完了之后,你看一般人抱怨完了,他想要得到答案是什么?认同有没有?没想到他看到严凤神情非常的凝重,就问他说,“您老怎么回事?这其实是我们家的纷争,为什么您老这么样的凝重?”没问还好,一问严凤的眼泪就掉下来,他就说“你有所不知,你看我这一生最担心的,就是我的哥哥非常的懦弱,我的哥哥年纪这么大了,他还这么的懦弱,我一辈子操心的就是这个事情。我的哥哥,如果能像你的哥哥那样跟你争财产,我不知道有多高兴。他如果能跟我争财产,我还巴不得把我所有的财产都给他,那表示什么?表示他很有能力,他还会来跟我争。可是你看我唯一担心的,就是我的哥哥这么的懦弱。”

说完了之后痛哭流涕,他就是巴不得,我的哥哥像你哥哥那样多好,还能跟你争多好!我真羡慕你有这样的哥哥,你的哥哥还是这么身强力壮的。结果施右一听到这个话,你看都是读书人,他怎么样?他有良知,他这两个人在船上就哭起来了。这个施右回去之后,就跟他的哥哥跪下来忏悔,就把严凤的这一番话跟哥哥来讲,就说你看我们还是当过官的,愧对读圣贤书,你看严凤这样的德行。所以哥哥听到了,施左听到了这样的话,两个兄弟就一起手牵着手,到了严凤家去跟他叩谢,两个兄弟就变成了乡里面,非常要好的一对兄弟,而且不分家了,相保如初,友爱终身。你看“财物轻,怨何生”,那个怨从哪里来的?如果把财物看得轻一点,哪里有怨?再来,两个人不分家,这个家道怎么样?更加的兴旺,一加一大于二。一分家,你看两个人虽然分了,可是那个团结的力量大幅度的削弱,家族的兴衰就在那一念之间。

下面“言语忍,忿自泯”,你看兄弟之间的纷争,有时候都是来自于很琐碎的小事。什么意思?争一口气,赌气,都是很小的小事,争到最后都变成了行同陌路,变成了仇人、仇敌,比没有血缘关系的人,那个怨恨还要深刻。在明朝有一个读书人,万历年间有个读书人叫做陈世恩,陈世恩有三兄弟,他排行老二,上面还有个哥哥,下面有个弟弟不务正业,哥哥还好,哥哥也是一个士绅。弟弟不务正业,喜欢跟不良少年一起交游,所以天天很晚才回家,有时候喝得酩酊大醉回家。一回到家,哥哥总是责备这个弟弟,用很粗暴的言语责备这个弟弟,久而久之,我们就知道结怨了,你看言语不能忍,整个家庭就结怨。这个我们就要知道,其实讲老实话,我们对于成年人,真的不要用责备的态度,因为你说他坏,他会说:好,我坏我就坏给你看,我就更坏。那个对立一形成于事无补。于是陈世恩就劝他的哥哥,他说“这样子再他骂下去,也怎么样?也没有改善,那倒不如我们换一个方式。哥哥,以后弟弟回来的时候,你就在房间不要出来,让我来劝一阵子,看看有没有效果?没有效果你再来骂”。结果陈世恩每一次就在家里等他的弟弟,不管到多晚,都等到他回家。

回到家的时候,不但没有责备这个弟弟,反而百般的慰问弟弟:“喝酒喝多了,肚子会不会饿,吃点东西垫垫肚子,胃比较不会那么伤,哥哥去帮你煮一碗面,帮你煮点东西,热点东西。”这样子天天在等弟弟,这个弟弟有一天回来的时候,就在他的哥哥面前跪下去,就跟哥哥说,“哥哥,你这一大段时间以来,弟弟不是说不知道你的苦心,而是怎么样?我的面子拉不下来,所以还是放纵堕落。但是看到哥哥您这样子对我,我实在是不好意思,我不好意思再这样子堕落下去。”你看浪子回头了,所以救了这个弟弟。“言语忍,忿自泯”,一个家庭为什么吵吵闹闹的?都是来自于言语不能够忍,就控制了!我们都觉得说,你一定要照我说的来做,我才会高兴;你不照我说的做,我就愤怒。其实那个不是真正的为对方着想,也不是真正的想为对方好,而是什么?而是对方不顺我的心,不顺我的意,我就愤怒,我就对立。事实上你说谁没有修养?是自己没有修养,不是对方的过失。

所以在《德育故事》里面,有记载一个故事,叫“少娣化嫂”。这个女子姓崔,崔少娣,我们叫做妯娌之间的关系,在这里都能得到很好的启发。一般妯娌的关系不好,为什么?也是来自于言语不能忍,还有财物不能轻。崔少娣不然,她还没嫁到那个家之前,因为那个家有五个兄弟,这五个兄弟前面四个兄弟都已经成家了,还是住在一起,可是这四个兄弟,妯娌之间相处的关系很不好,非常的不良。整个乡里都已经出名了,四个妯娌之间经常为了小事在那边纷争。所以还没有嫁过去之前,家里的人就很担心她,因为过去的婚姻都是媒妁之言,有时候很早就已经订了,以前人守信用,即使知道他们那个家不安宁,四个嫂嫂很厉害,可是这个婚约能不能中止掉?不能中止掉,因为他是很讲信用的。可是大家很担心,说少娣将来嫁过去之后,将来会不会吃亏?这四个嫂嫂这么厉害,会不会被欺压?少娣一点都不担心,很轻松,就安慰她的这些亲戚,她说“人不是铁石心肠,只要我真诚的对待她们,她们都会真诚的回报给我。”她很有信心!

结果她就嫁过去,果不其然,这四个嫂嫂真的很厉害,可是崔少娣抱着一个心就是吃亏到底,你看一个人愿意吃亏,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得倒他。人所有的灾难,所有的困难,都来自于我不愿意吃亏,我为什么要吃亏?殊不知古人有一句话,我不认识什么是君子,但看事事愿意吃亏的便是;我不认识什么叫小人,但看事事都要占便宜的就是小人。君子跟小人从哪里分辨?从吃亏,还有占便宜当中去分辨。讲老实话,吃亏难道真的吃亏了吗?吃亏就是占便宜,这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吃亏就是占便宜。所以少娣进到这个家里面,事奉这四位嫂嫂执礼甚恭,非常的有礼,而且所有不好的这些差事,她都揽在身上做。我们现在人家不愿意去干的事情,扫厕所、挑水、劈柴,统统她都去做。人家问她说为什么都是妳做?她说:因为我是最小的媳妇,我不做谁做?在这个家庭,我是资格最资浅的,所以就应该我去做,没有计较。所有的妯娌看到这个状况,久而久之,做一天人家觉得说应该的,做一个月人家也觉得应该的,做一年你看惭愧心就起来,怎么每次都她做?所有的人都起惭愧心,她这个做法就是教育,她的教育的效果就形成。

后来少娣就是在家里面,渐渐得到了四位嫂嫂的信任跟尊重,因为她是真的,她是真诚的。有一次在抱孩子,少娣在抱她嫂嫂的孩子,就发现到这个孩子尿在少娣的身上,这个嫂嫂一看到孩子尿了,赶快要去把孩子给抱过来,让少娣去换衣服,少娣就说:不要,妳不要过来,这样会把孩子给惊吓到。那种关怀就像是在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没有两样,把嫂嫂的孩子,当成是自己孩子一样在关爱,这看在人家父母眼里怎么样?很温馨。自己的孩子在妯娌的怀抱里,就像是她在爱自己的孩子一样,所以感化了她的嫂子。她完全没有说我这个衣服被尿湿了,一点面有难色,一点都没有。所以后来这四个嫂子很感慨的,非常感慨,因为所有搬弄是非的事情,到了少娣这里就没有了。你看东家长西家短,四个嫂子,每个人到了少娣面前讲,大嫂怎么样,二嫂怎么样,三嫂怎么样,所有的话到了少娣这里,都没有再传出去,完全不搬弄是非,谣言止于智者。少娣的仆人,只要一去传其它嫂子的坏话,少娣就严厉的处罚他们,不准他们去传别人的谣言。久而久之,所有的人来跟她告状,来跟她搬弄是非,“言语忍,忿自泯”,她统统都没有一句,我们叫加油添醋都没有。

后来这四个嫂嫂自己很惭愧,就讲“五婶大贤(五婶大贤人),我等非人(我们四个都不是人)。”你看惭愧我等非人。所以大家就晓得,人不能够感化别人,都是自己真诚心不够所致。我们从少娣的故事里面,我们就了解到确实“言语忍,忿自泯”。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