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法师:赵朴初表达了中国人民和平的愿望
发布时间:2024-06-13 03:04:00作者:普门品全文网导语:和平是人类社会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自从人类有了纠纷与战争以来,以和平来对治战争始终是世界爱好和平人们的一个重要法宝,佛教是讲和平的宗教,主张不杀生与非暴力,要求信众热爱生命,强调人身难得,人人平等,告诫信众要慈悲为怀,用广博的胸怀来包容世间的一切。二千余年来,世界佛教徒一直在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正义事业中做了不少工作,为世界和平做出重要的贡献。
在20世纪上半叶,赵朴初先生就一直从事佛教的慈善工作,他曾经担任过当时中国佛教慈善会秘书,专门负责佛教慈善脤济的工作。长期与孤苦无助的弱势群体打交道,使他深深体会到这些人的感情无奈与生活艰辛,特别是那些因受战争影响,到处逃难的人们,过着担惊受怕的生活,给他留下了深深印象。1937年日本军队侵略上海,十九路军奋起反击,遍地都是逃难的人们。当时曾经担任 上海市慈善团体联合救灾会 常务委员,兼任 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 收容股主任的赵朴初先生在回忆这段难忘的往事时,曾感慨地说:8月14日,由郊区进入租界的难民挤满了济仁堂前的云南路。下午,我因办事离开办公室,刚走上楼梯时, 大世界 上空落下一颗炸弹,訇然巨震。工作人员全部都趴在桌子底下, (国民党)社会局的工作人员都从桌下爬出后全往外跑,我就喊 你们跑了,外面的难民怎么办? 他们不理我,只顾自己逃命。
我出大门一看,千余难民们拥挤在街头,哭声响成一片。而此时天色已暗,正在紧张之际,吴大琨(也是佛教徒)来了。我说: 你来的正好,我们把难民们组织起来。 我和吴大琨各执一面红十字小旗,走出去对难民说: 跟我们走,我们找地方安置你们。 这时天色已黑,我俩带着难胞沿着云南路、西藏路一直往北走。一路上不见行人,连巡捕(警察)也没有,头顶上枪炮弹如流星飞过,成千的难民默默地跟着我们走 这一夜,就这样找到了十多个收容难民的地方。
著名的弘一法师在抗战期间,提出了 爱国不忘念佛,念佛必须爱国 的口号,这是中国佛教徒爱国爱教的鲜明表现。上海保卫战是20世纪中国抗战史上的一次重大的事件,为了维护国家领土和民族存亡,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浴血奋战,积极反抗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佛教界也在这一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上马杀贼,下马念佛是佛教界人士参与抗战的最好证明。一些比丘尼为前线将士缝制军衣,或到医院看护病人,以及成立佛教医院,募集医疗器材和药品,使一些人很快康复,重返前线杀敌。中国佛教会还成立僧侣救护队,队长是宏明法师,救护队归赵朴初先生的慈联会领导,负责给衣食及救护用品,他们在抗战期间救护难民和伤兵方面做出了突出成就,受到国民政府的表彰,赵朴初先生也认为 难民工作离开他们是不行的,写历史应该给他们记上一笔。
中国佛教认为,每个生活在现世的佛教徒要 报四恩 。四恩就是 国土恩 、 佛恩 、 父母恩 、 众生恩 。国家是每个中国公民赖以生活的国土,报 国土恩 就是报效祖国,具体地说,就是将国家建设的更美好,佛教称之为 庄严国土 。佛教教主佛陀给予每个教徒精神信仰,使佛教徒有了充实的精神生活,知道怎样去作人,怎样去生活,因此要报答 佛恩 。人之身躯来自于父母之精血,父母对每人都有养育之恩,报 父母恩 就是孝敬父母兄长,长幼有序,尽后代应有的责任。众生就是群体,人人生活在一个互相依靠,互相帮助的社会中,报 众生恩 就是要去关心每一个人。 报四恩 是中国佛教徒根据中国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以及精神伦理道德准则而提出的,也是印度佛教思想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社会思想相结合的具体反映。热爱和平,关怀众生,是每一个佛教徒不可推卸的责任,赵朴初先生践行中国佛教的报恩精神,在枪林弹雨中不顾自己的安危,努力安置难民,实践了一个佛教徒的社会责任,为全体中国佛教徒做出榜样!
二
赵朴初先生是当代中国佛教的领袖。作为一名正信的佛教徒,他一直站在爱好世界和平的前列。为了世界和平他竭尽全力,呼吁奔走,受到了国内外爱好和平人士的尊敬,授予他世界和平奖章,表彰他对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
早在50年代初,赵朴初先生就开始他的世界和平友好活动。1951年,赵朴初先生代表中国佛教界送象征慈悲和平的观音像给日本佛教界,打开中日民间友好交流的大门。随即,日本佛教界发起护送中国二战时期在日殉难烈士骨灰归回祖国活动,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赞扬。赵朴初先生多次以中国佛教代表团团长身份出席禁止原子弹氢弹保卫和平大会。1961年3月,他赴印度新德里出席世界和平理事会,会前应邀参加泰戈尔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当场义正词严地驳斥了某些反华势力突然发动的恶意攻击。他维护国家尊严的举动,赢得场内一片掌声和各代表团的热烈祝贺,陈毅副总理也给予高度评价。1962年,赵朴初居士倡议中日佛教界共同纪念鉴真和尚逝世1200周年,日本佛教界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纪念活动,广泛宣传中日友好传统,促进中日邦交正常化。
20世纪下半叶,中国政府实行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的国策,重新全面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中国佛教界开始恢复活动,再次走上世界。作为中国佛教协会的领导人会长赵朴初先生,提出 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我们佛教徒看来这是千载、万载难逢的殊胜因缘,是 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的殊胜事业。我们佛教徒要继承和发扬法显、玄奘、鉴真被鲁迅赞之为 中华民族的脊梁 的献身精神,在这一殊胜因缘和殊胜事业中尽心竭力,多作功德。 特别是他在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上指出: 在历史上,中国和亚洲许多国家的高僧大德,曾梯山航海,往来于陆上和海上的 丝绸之路 ,传播友谊的种子,交流中外文化。我国法显、玄奘、义净、鉴真等大师们的西行和东渡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 积极进行同各国佛教界的友好往来。继续扩大同日本佛教界各宗派朋友们的交往与合作,不断促进中日友好事业的巩固与发展。加强同其他各国特别是东南亚国家佛教界的往来,促进相互间的友谊。对于一切尊重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国际佛教组织和国际宗教和平组织,我们要在独立自主的原则下,恢复和发展同他们的友好合作关系。要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和对国际佛教情况的资料工作和研究工作。 为此,他在世界各国奔走,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运动。1980年,他推动和组织鉴真和尚塑像回中国探亲活动,掀起了中日民间友好交流往来的高潮,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奠定了群众基础。1993年,赵朴初居士提出佛教是中韩日三国友好交流 黄金纽带 的构想,得到韩国和日本佛教界一致认同,决定轮流在中国、韩国和日本召开了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如今这项活动已经进行了十三届。这些活动,充分发挥宗教在国际交往中具有联系广泛的积极作用,向世界人民宣传了中国政府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加深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为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做出贡献。日本佛教传道协会为赵朴初先生授予传道功劳奖,日本庭野和平财团、佛教大学、龙谷大学以及韩国东国大学等也赠予赵朴初先生奖金和授予名誉学位。
赵朴初先生说: 我国五大宗教拥有数十个民族的数千万乃至上亿信徒,有十几个民族,其中多数分布在边境地区,基本上全民信教;有四个教是世界性宗教,而世界三分之二的人口是宗教信仰者。宗教对我国历史文化有过重要贡献,留下了丰富灿烂的文化遗产。宗教涉及政治、经济、文化领域,涉及群众关系、民族关系、国际关系,并将长期存在。实践证明,贯彻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团结好广大的宗教徒,调动起宗教徒爱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使我国宗教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相协调,实是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之经常的和长期的需要,对于深化和加快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持续稳定地发展国民经济,对于振兴中华,统一祖国,争取世界和平,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和重要的意义。 中国佛教一直有农禅并重,注意学术研究和国际友好文化交流的三个优良传统,其中发扬国际友好交流传统是历史上中国佛教徒作出的最大贡献之一。 中华民族的脊梁 的法显、玄奘、鉴真等一代高僧,就是推动我国对外文化交流,致力于与南亚和东亚各国友好与和平的先驱之一,他们的献身精神至今仍然受到了包括广大佛教徒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和赞扬。
作为一名佛教徒,赵朴初先生热爱佛教,宣传佛教和平思想。面对当前世界的不安定局面,佛教的慈悲的和平思想就显示得更加重要。为了世界和平与安宁,他把解救众生苦难放到相当高的地位。他说: 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Sakyamuni)宣布他的学说的时候就以 涅槃寂静 (Sant m Nirvanam)作为最高目标。 涅槃 (Nirvana)的解释很多,我们中国佛教徒的理解是 没有苦难、悲伤和痛苦 的精神境界。 寂静 (Santih) 的意义就是内外 和平 即内心的和平和外界的和平。为了达到这个崇高目的,他制定了许多原则,要求信徒们遵守。其中基本的一条,就是 自利利他 ,即佛教徒不仅要自己追求达到这个目标,而且要 普济众生 。中国佛教最流行的两部经典,《般若心经》(PrajnaParamitah,idaya)和《金刚经》(Vajra - cchedika) 就教导人要做到 度一切苦厄 ,和 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 (asesanirvana) 而灭度之 。 无余 是 全面 、 彻底 的意思。这就是说,佛教的目的是要解脱人类的一切痛苦和灾难,使一切有情悉能安享全面而彻底的无忧无恼的和平生活。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根本教义。近两千年来,我们中国佛教徒就是这样理解和奉行的。 赵朴初先生正确地指出了佛教在历史上的作用,把 度一切苦厄 作为中国佛教徒的神圣责任之一,这其中也包括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的目标,而且正是由于战争与灾难,特别是人祸,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加不得安宁, 使无数人民遭受家破人亡、背乡离井,妻离子散的惨祸。尤其是我们这产生以和平为宗旨的各宗教的地区遭受的战争祸患更为剧烈,受难的人数人也最多。 所以赵朴初先生强调要把这一 令人不能容忍的历史颠倒 给搬过来,强调 尤其是我们亚洲宗教徒,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尽一切努力,反对霸权扩张,制止侵略战争,保卫亚洲以至世界和平,改变当前这种惨绝人寰的现实。佛教是广泛流行于亚洲许多国家的宗教,和各国人民形成精神上的联系。我们佛教徒应该站到这个队伍的前列,发扬教祖释迦牟尼佛倡导的 大无畏 精神,为制止侵略争取和平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做出有力的贡献。 赵朴初先生还提出,让世界和平,首先是要做到人的内心和平,认为 我们各个宗教都认为外界的和平是以内心的和平为基础的。没有内心的和平,外界的和平是不巩固的。在强调内心的和平方面,我们各个宗教团体都具有特殊的优势。 所谓 内心的和平 ,放在当前环境下,就是 如何从各宗教的教义出发,积极做好净化人心、净化社会的工作,以巩固每个人内心的和平,从而促进外界和平的实现 。这个想法,正确表述了宗教内涵,指出了宗教在改善人心中能取得的重要作用,所以这个想法被人们接受,是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 提出的 和谐世界,从心开始 的先驱。
总之,赵朴初先生表达了中国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在他的努力下促成了1994年7月在北京的 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 成立。谋求人生的幸福与世界的和平,是中国各宗教人士共同的愿望,中国宗教界参与世界和平事业, 是我国宗教界在维护人类尊严与世界和平事业方面迈出的新步伐 。一个拥有13亿人的大国,对当今世界和平的建立有着重要地位和至深影响,可以说,世界和平离不开中国,中国佛教界可以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赵朴初先生生前主张 佛教是热爱和平的宗教。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是一体同心、平等不二的。
佛教以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为襟怀,以息灭贪、嗔、痴,破除我执为途径,以利乐有情、庄严国土为目的。佛教希望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帮助,反对任何贪婪、歧视和仇杀。佛教这种超越国界的以世界为本位的平等慈悲精神,是人类文明史上永远值得我们珍惜的宝贵财富。 今天,在赵朴初先生诞生一百周年之际,我们重温他的和平观,仍然感到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生前所寄予的世界和平和佛教在促进世界和平事业中的作用之理想,是永远值得我们珍惜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