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
发布时间:2022-05-06 11:19:28作者:普门品全文网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
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述
菩萨比丘温陵道昉订
梵网合注缘起
大哉梵网经心地品之为教也。指点真性渊源。确示妙修终始。戒与乘而并急。顿与渐而同收。约本迹。则横竖俱开。兼华严法华之奥旨。约观行。则事理俱备。揽五时八教之大纲。文虽仅传一品。义实统贯全经。缅惟智者大师之时。人根尚利。故既广宣教观法门。乃仅疏此下卷戒法。而大师精谙律藏。文约义广。点示当年之明律者则易。开悟今时之昧律者则难。千有余年。久成秘典。我莲池和尚。始从而为之发隐。此其救时苦心。诚为不可思议。特以专弘净土。律学稍疎。故于义疏。仍多阙疑之处。又下卷虽获流通。而上卷犹未开阐。呜呼。四依大士。于法岂有吝心。直是众生缘薄。罕能遘于稀有法门耳。智旭幼崇理学。即以千古圣贤道脉为己任。但恨障深慧劣。往往执东鲁而谤西干。后因闻自知录序。并阅良知寂感之谈。始发信心。嗣又闻地藏本愿。并听大佛顶经。猛图出世。于是矢志参禅。逃家行脚。虽亦数发悟解。柰何克证无期。赖有一点惭愧正因。断不敢错下承当。生增上慢。以蹈迩来大妄语之覆辙。爰念夙因力薄。应须兼戒兼教。以自熏修。先从阇梨古德法师。遵学戒之法于莲老遗规。次探法华玄义。摩诃止观等书。私淑台家教观。而毗尼一藏。细阅三番。梵网一经。奉为日课。遂于发隐所阙之疑。涣然冰释。即上卷文古义幽。昔人所称不能句读者。亦复妙旨泠然现前。因拟一为合注。以补前人之缺。而此志虽发。缘障多端。六七年来。悠悠未遂。客岁藉大病为良药。方遂入山本志。适如是昉公。远从闽地。携杖来寻。为其令师肖满全公。请讲此经。以资冥福。复有二三同志欢喜乐闻。予繇是力疾敷演。不觉心华开发。义泉沸涌。急秉笔而随记之。共成玄义一卷。合注七卷。注既成。叙厥本末。以告来哲。盖虽不敢谓凡夫心力。实能超越前贤。而夙有微因。今复久诵。半生淹浃。自不无千虑之一得。故于理观事相。不惜一一指陈。诚可勷开解笃行者之半臂也。后之览者。尚勿以繁琐而厌忽之。俟解行双圆。廼归诸筏喻可耳。
时岁在丁丑后安居第一褒洒陀日菩萨戒弟子智旭撰于九子别峰之梵网室中。
梵网合注凡例
一古人经疏必各别行。一则不敢以疏混经。二则经疏文义各有血脉。不宜间断夹杂故也。后代根钝。对阅为难。于是为师匠者。每每从而会之。虽巧被初机。慈心殷厚。而割裂纷缪。亦觉不少。今欲仍古式。恐后人复加割会。乃曲殉时机。合经成注。但经文顶格书之。注低一字。科低二字。即卷首缘起。亦低一字。所以表示尊重佛语弗敢滥混也。
一古人既不以疏杂经。故甚至有字字句句而为科者。以科即是疏。即能表诠经旨。故不厌其繁也。会之者亦字字句句而科之。几使经文不成句读。亦可慨矣。且末法根钝多畏繁科。今乃止设大科。其余子科。悉皆从略。设有一二不能免者。即于疏中出之。使经文不至支离割截。
一古人著述每多破立。如玄义。悬谈等。必先出旧解。方事折衷。今此经上卷。虽有一二家解。不足流通。下卷则惟义疏发隐一书。其中缺略虽多。纰缪则少。纵有一二出入。亦不复辨别是非长短。但自据理直释而已。若欲委知古今同异。请以义疏发隐对阅。自当知之。
一戒相结罪重轻。一一本于大小经律。深思细择。融会贯通。方敢组织成文。使其言简意尽。并无片言只字。敢任私臆。但不复如毗尼集要。逐节标其出某处耳。倘不相信。请徧阅大藏。极其精通。然后料简予所不及。赐以教正。予深望焉。
一大乘律法。虽是一切律之所朝宗。然既通于七众。故于比丘五篇七聚名义。仍须隐而不说。盖菩萨比丘。及比丘尼。自应习学毗尼集要。及律藏全书。即于彼中通晓篇聚名义。此中不必更宣。若菩萨沙弥。菩萨优婆塞等。只须依此修学。而篇聚名义。尚非分内之所应知。万万勿求先知。致成盗法重难。高明之士。信之慎之。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卷第一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注
菩萨比丘温陵道昉订
(甲)入文为三。从品初至光为何等相。有九行经。为放光发起分。从尔时释迦擎接大众。至下卷心心顶戴欢喜受持。为正示法门分。从尔时释迦牟尼佛说上莲华台藏至卷终。有八行经十四行偈。为流通益世分。虽是六十二品中之一品。序及流通。自在全经。而就兹一品。三分宛然。
(乙)初放光发起为三。初总标法会时处。二释迦放光警众。三菩萨放光集问。
(丙)初总标法会时处又二。初明时处主伴。二指所说法门。
(丁)今初
尔时释迦牟尼佛。在第四禅地中摩醯首罗天王宫。与无量大梵天王。不可说不可说菩萨众。
诸经通序。皆具六种成就。此是一品别行。略无信闻。以信闻二义。文在初品。理贯全经故也。今但出四种。尔时二字。标时成就。释迦牟尼。标主成就。第四禅地。标处成就。梵王菩萨。标伴成就。既主伴同时同处。必闻妙法。既闻妙法。必如理信解。文虽标四。义乃具六。言尔时者。时无实法。长短惟心。但据师资道合。机教相符。总名尔时。言释迦牟尼佛者。乃我本师万德嘉号。佛有无量德。应有无量名。今且就此土示生之姓。及父王所立之字。人共称之。梵语释迦。此翻能仁。亦翻能儒。亦翻直林。此即是姓。梵语牟尼。此翻寂默。繇菩萨为太子时。躬临释种大会。释众咸皆默然。父王为立此字。姓字合称。立兹嘉号。约义释者。寂默故不住生死。能仁故不住涅槃。悲智双运。乃称大觉。在第四禅地者。法身无在无不在。为众生故。示现住处。有云暂时名在。久居名住。此偏举耳。久亦名在。暂亦名住。在之与住。字别义同。今约住释义。佛有四住。一者天住。二者梵住。三者圣住。四者佛住。五戒十善。名为天住。四禅八定。慈悲喜舍。名为梵住。戒定慧脱。名为圣住。首楞三昧。十力无畏不共等法。名为佛住。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恒不离此一切法门。以天住应欲界机。以梵住应色无色机。以圣住应三乘机。以佛住应一乘机。佛为能住。四法为所住。又四法为能住。天王宫为所住。以此四法摄众生故。示有住处。住本无住。非似凡夫。于无住中随业住也。第四禅名为地者。于三界九地中。即舍念清净地。佛既在此。应同梵住。而意在敷心地门。接众见本。则是住于佛住也。摩醯首罗。此翻大自在。居于色究竟天。为大千世界尊主。亦名大梵天王。大千界内。惟有一王。今言无量。则他方云集众也。菩萨义见玄义。不可说不可说者。大数极名。大梵为异生众。菩萨为同生众。若异若同。总是夙闻大教。成就大根。应闻此大法者。恺与此大会耳。观心释者。介尔有心名尔时。此心与一切众生同体名释迦。此心本性空寂名牟尼。此心本自灵觉名佛。此心本自平等清净。名四禅地。此心本来自在。无所系属。名摩醯首罗宫。此心具一切清净差别功德。名无量大梵天王。此心具一切无差别智慧不可穷尽。名不可说不可说菩萨众。
(丁)二指所说法门
说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品。
海众云攒。欲闻大法。随机演示。意在归源。如此心地法门。乃卢舍那佛所说。而净满本尊。乃居莲华台藏世界。今为众宣说。俾知厥本。以为下文擎接礼觐之先容也。此华藏虽名报土。而称法垂报。体即寂光。寂光理性。藉报乃彰。如此指点。正欲令人自悟耳。观心释者。此心体无染污。具妙因果。名为莲华。此心坚实高显。一切法之中道名台。此心广含诸法名藏。此心竖穷名世。横徧名界。此心离过绝非名净。具尘沙德名满。一心徧喻诸心名说。此心众法之所集起名心。此心众法之所依持名地。此心堪作轨持名法。此心徧通诸法名门。略释梗概如此。下文不复委出。可以意知。
(丙)二释迦放光警众
是时释迦身放慧光。所照从此天王宫。乃至莲华台藏世界。其中一切世界。一切众生。各各相视。欢喜快乐。而未能知此光。光何因何缘。皆生疑念。无量天人。亦生疑念。
前已说示华台世界。舍那本尊所说法门。恐人不信。故又放光彻照其境。俾悟本源也。慧光者。色心不二。故身光即是慧光。说智及智处。皆名为般若也。所照乃至华藏等者。本迹不二。故能照穷法界海也。相视快乐者。以生佛体同。故不觉受熏之易。未知何因何缘者。未知本源心地之因。开迹显本之缘也。皆生疑念者。众生则久在沉迷。天人则但秉权迹。故一时开悟为难也。
(丙)三菩萨放光集问
尔时众中玄通华光主菩萨。从大庄严华光明三昧起。以佛神力。放金刚白云色光。光照一切世界。是中一切菩萨。皆来集会。与共同心异口问此光。光为何等相。
众既生疑。理须发悟。非藉当机。孰为请主。而发迹显本。乃是不思议大事因缘。故必放光警集海众同致问也。菩萨名玄通华光主者。玄微通彻。即该因彻果之称。华表于行。光表于智。此行此智。成佛本源。故名为主。玄则华光皆玄。智行之性甚微妙故。通则华光皆通。智行之法徧因果故。梵语三昧。此翻正定。所住三昧。名大庄严华光明者。此智行乃称性所起。还庄严性。故名大也。以佛神力者。本住三昧。触佛光而起定。随承佛力。而放光召众也。所放光名金刚白云色者。究竟坚固。故名金刚。表法身德。净无瑕玷。名之为白。表般若德。万德丛集。名之为云。表解脱德。又三德皆坚固。三德皆无瑕。三德皆集法。如此光明。全是三德秘藏。一切世界菩萨之所同修同证。故蒙照皆来集会也。同心异口问此光者。还问前来佛所放光因缘相也。
(乙)次正示法门二。初舍那说心地法。次释迦宣菩萨戒。
(丙)初中三。初问答标名。次正说义趣。三付嘱弘传。
(丁)初又二。初释迦腾问。二舍那垂答。
(戊)初复二。初摄众见本。二为众请法。
(己)今初
是时释迦即擎接此世界大众。还至莲华台藏世界。百万亿紫金刚光明宫中。见卢舍那佛。坐百万亿莲华赫赫光明座上。时释迦及诸大众。一时礼敬卢舍那佛足下已。
华藏是本源世界。犹如故乡。故言还也。前虽放光照彻斯境。而大众但承光远见。未曾亲履。今始面奉本尊。知本迹之非隔。一时礼敬。正表以迹合本也。
(己)二为众请法
释迦佛言。此世界中。地及虚空一切众生。为何因缘。得成菩萨十地道。当成佛果。为何等相。如佛性本源品中。广问一切菩萨种子。
前既两番放光。动其疑念。令其发问。故今代众启请。重问因缘深义。俾各从本佛亲闻也。地及虚空一切众生者。五趣。及四王忉利二天。为地居众生。余四欲天。及色。无色界。为空居众生。是诸众生。皆悉当成佛果。但未知繇何因缘耳。十地为分果。佛为满果。成之必藉因缘。而若因若果。必有其相。今直略问而已。若广问者。具如佛性本源品也。此即结集家语。悬指彼处全经。后皆仿此。
(戊)二舍那垂答二。初以定示答。次诫听言答。
(已)今初
尔时卢舍那佛。即大欢喜。现虚空光体性本源成佛常住法身三昧。示诸大众。
将演法门。先以定示者。略有三义。一者为显法体。以此法门。非语言文字之所能宣。惟是圣智所行境界。然佛既亲证此法。则常时在定。那有出入。当体即是。亦何隐现。但众生久沉迷网。惟同体大悲能以不思议称性方便而开晓之。故名为现也。二者为顺悉檀因缘。自有众生闻说法而得四益。亦自有众生见入定而得四益。故须以定示之。三者为显如来一语一默。无非妙道。所作佛事。皆悉不虚。先以定示。了知此法。不滞言诠。复以语答。了知此法不堕暗证。相貌音声。皆为教体。而此三昧名虚空光体性等者。虚空则荡无纤尘。光则徧照法界。体性则实相真源。亦三德秘藏之异名耳。此秘密藏。一切众生本来具足。为成佛之真因。诸佛如来究竟圆证。成常住之极果。今和盘托出。直使大众当下见其若因若果之相。亦可谓直捷痛快者矣。
(已)次诫听言答二。初诫修三慧。次委答所问。
(庚)今初
是诸佛子谛听。善思修行。
佛法虽妙。非慧莫悟。妙悟虽多。三慧收尽。听不谛审。则闻慧不生。思不如理。则思慧不生。行不努力。则修慧不生。闻慧在名字。思慧在观行。修慧在相似。繇闻慧故。得伏五住。繇思慧故。得净六根。繇修慧故。得开秘藏。此犹次第为语。若称性者。三慧并在一心之中。
(庚)次委答所问二。初总答因果本迹。二广示心地名相。
(辛)初中又四。初明因。二明果。三从本垂迹。四摄迹归本。
(壬)今初
我已百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为因。
以身为证。明是自行真实法门也。梵语阿僧祇。此云无数。不言三阿僧祇。而言百阿僧祇者。被界外机。须知因地如斯遥旷也。
(壬)二明果
初舍凡夫。成等正觉。号为卢舍那。住莲华台藏世界海。
生相无明永尽。名为初舍凡夫。果德究竟圆极。名为成等正觉。等则双照二边。正则契会中道。于十号中。即是正徧知号也。卢舍那者。此云净满。如望夜之月。黑相都净。光体圆满。从德立号。报智冥法之极称也。住莲华台藏世界海者。实报无障碍土。诸佛所感称实果报。色心不二。依正重重。又此世界。繇于众生心性显现。还依众生心性安住。众生心性。名为莲华。在污不染。因果同时。繇此心性妙莲华故。乃使世界亦如莲华。即此心性为万法之宗极故名台。含无边之刹网故名藏。竖无终始故名世。横绝方隅故名界。深广难思故名海。究竟契合故名住也。
(壬)三从本垂迹
其台周徧有千叶。一叶一世界。为千世界。我化为千释迦。据千世界。后就一叶世界。复有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百亿四天下。百亿南阎浮提。百亿菩萨释迦。坐百亿菩提树下。各说汝所问菩提萨埵心地。其余九百九十九释迦。各各现千百亿释迦亦复如是。
周徧千叶者。圆表千法。别应二地。略如玄义所明也。千释迦者。正起信论所明于色究竟天。示现世间最高大身。乃带劣胜应。通机所见者也。据者。统摄化导之义。百亿者。千万为亿。共是十万万数。乃大千世界之区域也。须弥。此云妙高。四宝所成。居四洲大海之中。腹细上广。顶为忉利所居。腰为日月所绕。如起世经广明。阎浮提者。四洲之一。在须弥南。为诸佛示生之处。此洲有一大树名阎浮提。余洲所无。故以为名。亦名赡部洲也。菩萨释迦者。初坐菩提树下。未示成佛。犹名菩萨。化复现化。徧千百亿界者。广摄群机。曲垂方便。正起信论所明自然而有不思议业。能现十方利益众生。乃人间劣应。藏机所见者也。各各现千百亿释迦。千字疑衍。以合计乃成千百亿故。
(壬)四摄迹归本
千叶上佛。是吾化身。千百亿释迦。是千释迦化身。吾以为本源。名为卢舍那佛。
从本垂迹。则不异而异。摄迹归本。则异而不异。指两重化。归于一真。正欲人各悟本源觉性。元自清净圆满耳。
(辛)次广示心地名相二。初正列四十法门。次结示得入果相。
(壬)今初
尔时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广答告千释迦千百亿释迦所问心地法品。诸佛当知。坚信忍中。十发趣心向果。一舍心。二戒心。三忍心。四进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护心。九喜心。十顶心。诸佛当知。从是十发趣入坚法忍中。十长养心向果。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舍心。五施心。六好语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慧心。诸佛当知。从是十长养心入坚修忍中。十金刚心向果。一信心。二念心。三回向心。四达心。五直心。六不退心。七大乘心。八无相心。九慧心。十不坏心。诸佛当知。从是十金刚心入坚圣忍中。十地向果。一体性平等地。二体性善慧地。三体性光明地。四体性尔焰地。五体性慧照地。六体性华光地。七体性满足地。八体性佛吼地。九体性华严地。十体性入佛界地。
坚信忍者。从外凡位。仰信中道佛性之理。修习坚固。得成于忍。乃证发趣位也。发趣心者。从假入空。开发趣向登菩提路。向果者。一一心皆向佛果。又一一心中。各具向果二义。趣入名向。住位名果。如四果四向等。此十心即是十波罗密。亦即十住法门。深达空法而修十度。十度皆是无相法门。护即力度。喜即方便。顶即智度。次第与通途稍别者。各有取义。不可定执也。又十波罗密。皆有长养善法。金刚坚固义。皆亦体性法门。而但云发趣者。且就似解位中。即生心而本无住言之耳。坚法忍者。从发趣法。修习坚固。得成于忍。乃证长养位也。长养心者。出空入假。以如幻三昧。长养善法。此即四等四摄。定总于等。慧总于摄。亦即十行法门。又四等妙定。四摄妙慧。皆有开发趣向。金刚坚固义。皆亦体性法门。而但云长养者。且就似解位中。即无住而常生心言之耳。坚修忍者。修长养心。坚固成忍。乃证金刚位也。金刚心者。习中观。伏无明。犹如金刚。不可沮坏。此心名义。大似圆家十信。亦即十回向法门。又信等亦皆有发趣长养义。亦皆是体性法门。而但云金刚者。且就似解位中。无住即生心。生心即无住言之耳。坚圣忍者。金刚心中。以中道观。修习圣法。发真智断。成坚固忍。乃证十地位也。断十重障。证十真如。犹如大地。荷负一切。舍凡入圣。顿同佛体。灼见佛性。故一一皆名体性地也。此与通途十地。义意颇同。名字迥别。至后方释。又十地皆有发趣长养金刚之义。而直云体性地者。前约相似解行。故地地皆名为心。此约证真履实。故心心皆名为地耳。
(壬)二结示得入果相又二。初以自身证。二转授众生。
(癸)今初
是四十法门品。我先为菩萨时修。入佛果之根源。
正觉如果。此法如根。正觉如海。此法如源。佛所先修。决定非谬也。
(癸)二转授众生
如是一切众生。入发趣长养金刚十地。证当成果。无为无相。大满常住。十力。十八不共行。法身智身满足。
入发趣等四十法门。方能证当成果。正显理虽性具。心藉修成。不可高谈理性而生邪慢也。无为无相者。诸漏永尽。大满者。万德圆极。常住者。不变不迁。力不共满足故大满。法身满足故常住。智身满足故无为无相。又无为即自在我德。无相即净德。大满即乐德。常住即常德。力不共亦无为。无相。大满。常住。法身亦无为。无相。大满。常住。智身亦无为。无相。大满。常住。三德各具四德也。
(丁)二正说义趣二。初菩萨问义。二舍那详答。
(戊)今初
尔时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赫赫大光明座上千华上佛。千百亿佛。一切世界佛。是座中有一菩萨。名华光王大智明菩萨。从坐而立。白卢舍那佛言。世尊。佛上略开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名相。其一一义中。未可解了。唯愿说之。唯愿说之。妙极金刚宝藏一切智门如来百观品中已明。
于诸佛大会中而菩萨启问者。正属所被之机故也。华光王。即华光主义。大智明。即玄通义。前文放光集众。表示繇本智而起妙行。故名玄通华光主。此文问义秉修。表示资妙行而趣大觉。故名华光王大智明。
(戊)二舍那详答四。初明十发趣。二明十长养。三明十金刚。四明十地。
(已)初中三。初总征。二别释。三结指。
(庚)今初
尔时卢舍那佛言。千佛谛听。汝先言云何义者。发趣中。
但告千佛者。此是如来本所修行无上法门。故令千佛转相传授也。发趣义略如前释。此以十波罗密。心心开发。趣向真道。名十发趣。别则一心分对一住。圆则住住修行此心。乃至妙觉圆满此心。今就义便。且约从假入空为解。若利根者。既见于空。亦见不空。见不空故。开发趣向证妙真谛。此真即中。亦复即俗。三谛圆融。不可思议。一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十段文中。每露此旨。读者须善悟之。
(庚)二别释十。初舍心。(至)十顶心。
(辛)今初
若佛子。一切舍。国土城邑田宅金银明珠男女己身。有为诸物一切舍。无为无相。我人知见。假会合成。主者造作我见。十二因缘。无合无散无受者。十二入。十八界。五阴。一切一合相。无我我所相。假成诸法。若内一切法。外一切法。不舍不受。菩萨尔时名如假会观现前。故舍心入空三昧。
若佛子者。绍佛家业。当践佛位。故名佛子。一切舍者。总标修舍。谓舍内外物。乃至舍我法执也。国土下。先明舍内外物。无为下。次明舍我法执。谓但观无为无相之理。了知一切我人知见。皆是假会合成。彼外道妄计有主者。造作者。及神我见。乃至二乘妄计有十二因缘实法。其实缘起亦无有合。缘灭亦无有散。亦无有受合受散者。举凡十二入十八界五阴等法。一切凡夫所计一合之相。本无我及我所之相。不过是假成诸法耳。是以若内一切法。外一切法。本无故不须舍。本无故不可受。此则从假入空。名为如假会观。此观现前。任运入空三昧矣。此亦可别对发心住者。弃妄故名舍心。发真故名发心住也。又发真即是别义。发中即是圆义。一切法不受。是遮俗照真。一切法不舍。是遮真照俗。又不受即双遮。不舍即双照。双遮双照。中道宛然。
(辛)二戒心
本文
若佛子。戒。非非戒。无受者。十善戒。无师说法。欺盗乃至邪见。无集者。慈良清直正实正见舍喜等。是十戒体性。制止八倒。一切性离。一道清净。
戒之一字。标无作体。此无作戒。永离二边。契中道。非非戒下。先明离有。慈良下。次明离空。制止下。结明德用。非戒者。外道邪戒。及凡夫取相持戒。虽善恶不同。咸非入道正门。故名非戒。今菩萨戒体。非同凡外之非戒。以其了达无受者故也。此十善戒法。虽师师相授。而实无师能说此法。所谓和尚是戒耶。阿阇梨是戒耶。乃至白四羯磨是戒耶。即所对治欺盗等十恶法。亦本无集者。以此恶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又未生无藏处。欲生无来处。正生无住处。生已无去处。则法性本无染污也。但法性中本自具足慈良等一切性德。即是十戒体性。谓慈即不杀体性。良即不盗体性。清即不淫体性。直即不两舌体性。正即不恶口体性。实即不妄言。不绮语体性。正见即不痴体性。舍即不贪体性。喜即不嗔体性也。制止八倒者。一切性离。即无受乃至无集。能制止凡外四倒。一道清净。即慈良等体性。能制止二乘四倒。盖凡夫及外道。不论恶戒善戒。咸生取著。无常计常。苦谓是乐。无我执我。不净计净。故成有漏因果。二乘虽证无漏。不达性体。常谓无常。乐谓是苦。我谓无我。净谓不净。故入涅槃时。戒善随废。大乘从性起修。全修在性。以性德为所依体。以无作色为当体。始从初受。极至佛身。不坏不失。任运止恶行善。性德即法身。无作色即报身。所谓诸佛究竟色也。于律仪上。法尔有摄众生义。即应化身。此戒心亦可别对治地住者。地是所治。戒是能治也。
(辛)三忍心
若佛子。忍。有无相慧体性。一切空。空忍。一切处忍。名无生行忍。一切处得。名如苦忍。无量行一一名忍。无受无打无刀杖。嗔心皆如如。无一一谛。一相。无无相。有无有相。非非心相。缘无缘相。立住动止。我人。缚解。一切法如。忍相不可得。
有无相慧体性者。谓菩萨三忍。咸以无相慧为体性也。下别释三忍。即约三苦境明之。观一切坏苦。皆知本空。故名空忍。观一切处行苦。皆本无生。名无生行忍。观一切处苦苦。得其实相。知即法身。名如苦忍。若非三忍之力。一切行门。皆不成就。故无量行一一名忍。此总结上文也。下重明三忍观慧。以谛观坏苦境界。内无能受之我。外无能打之人。中间无所用之刀杖。故嗔心皆如彼真如之理而不动摇。所以名空忍也。以谛观行苦境界。了知无苦集等一一差别之谛。惟是一真实相。虽无一一谛。而并无无相。虽有一真实相。而亦无有相。亦非心与非心之相。亦无缘与无缘之相。是名无生行忍也。以谛观苦苦境界。了知若立若住若动若止若我若人若缚若解。一切法当体皆如。即一切皆如。则忍相亦不可得。是名如苦忍也。一切法如。即上文所谓一切处得耳。此三苦繇于三受。若别对者。乐受是坏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若通论者。三受皆坏苦。必变坏故。三受皆行苦。迁流造作性故。三受皆苦苦。生死恶法故。此亦可别对修行住者。以三忍力。修无量行也。
(辛)四进心
若佛子。若四威仪一切时行。伏空。假会。法性。登无生山。而见一切有无如有如无。天地青黄赤白一切入。乃至三宝智性一切信。进道空无生无作。无慧。起空入世谛。法亦无二。相续空心。通达进分善根。
无相精进。常时无间。不拘行坐。故云一切时行。行何等法。谓常伏习空观。假会观。法性观也。以三观力。故能登无生山。而见一切有无之法。有亦真如。无亦真如。总不背于法性。故于天地等世间法。乃至三宝等出世法。一切信其皆是真如。即于此世出世法中修习进道。皆与空无生无作三解脱门相应。亦并无三脱之慧可得。乃至起真空观。入世谛法。亦与空法无二。惟以相续真空观。通达进分善根。是名无相真精进也。此亦可别对生贵住者。登无生山。即是入如来种。
(辛)五定心
若佛子。寂灭无相。无相。无量行。无量心三昧。凡夫圣人。无不入三昧体性相应。一切以定力故。我人作者受者一切缚见性。是障因缘。散风动心。不寂而灭。空空八倒。无缘假静慧观一切假会。念念寂灭。一切三界果罪性。皆由定灭。而生一切善。
寂灭无相。标定体也。无相下。先明定能生善。一切下。次明定能灭罪。无缘下。结示观慧功能。先明生善者。言此定虽则无相。而能具无量行。所谓四无量心。三昧。一切凡夫圣人。无不入此三昧相应。以大慈故。与一切圣乐。以大悲故。拔一切凡苦。以大喜故。于一切凡圣等生庆悦。以大舍故。于一切凡圣等心无二。又此四无量定。三乘圣人固所共修。一切凡夫亦皆曾证。以劫尽时。火水风灾将起。一切有情。法尔成就此定。乃生四禅处故。次明灭罪者。言一切我人等缚著邪见之性。凡属障道因缘。散风动心。以定力故。皆不须作意求寂而自永灭。灭。故空凡夫四倒。不寂而灭。故空二乘四倒也。次结示功能者。言用此无缘假静慧。观一切假会之法皆即念念寂灭。所以三界苦果。及其罪性。皆繇定力而灭。而罪性既灭。法尔生得慈悲等一切善也。静慧即是静虑。梵名禅那。无缘假者。谓一切假名诸法。当体全空。本无可缘。今达假法性空。故名无缘假静慧。此定心亦可别对方便具足住者。三昧体性。凡圣无不相应。如胎已成。人相不缺也。
(辛)六慧心
若佛子。空慧。非无缘。知体名心。分别一切法假名主者。与道通同。取果行因。入圣舍凡。灭罪起福。缚解尽。是体性功用。一切见常乐我净烦恼。慧性不明。故以慧为首。修不可说观慧。入中道一谛。其无明障慧。非相。非来。非缘。非罪。非八倒。无生灭。慧光明焰为照。乐虚方便。转变神通。以智体性所为慧用故。
空慧者。标第一义空真慧之体也。此之妙慧。非同二乘断空。一无所缘而已。当知即是灵知之体。亦名真心。外道迷此真体。故分别一切法假名主者。然即此外道恶慧。亦本与觉道通同。二乘不了此体。故但取果行因。入圣舍凡。灭罪起福。一切缚著。皆悉解尽。然即此二乘偏慧。亦是此体性之功用。但彼外道。及二乘人。于一切知见常乐我净烦恼等法。慧性不明。是以或生执著。或欲舍离耳。故今以慧为首。修不可说观慧。双破二执。双照二理。入于中道一谛。中道既显。方知其无明之障慧者。本非有相。非有来处。非有生缘。非有罪累。本非八倒。原无生灭。是以慧光明焰。独为照耀。而随其意乐。虚融无碍。起诸方便。以种种转变神通。化导含识。此皆以真智体性所为。而慧即其用故也。此亦可别对正心住者。入中道一谛。则容貌如佛。乐虚方便。则心相亦同。
(辛)七愿心
若佛子。愿愿。大求。一切求。以果行因。故愿心连。愿心连相续百劫。得佛灭罪。求求至心。无生空一。愿观观入定照。无量见缚。以求心故解脱。无量妙行。以求心成菩提。无量功德。以求为本。初发求心。中间修道。行满愿故。佛果便成。观一谛中道。非阴。非界。非没生见见。非解慧。是愿体性。一切行本源。
愿愿者。随所发愿。数数无尽。不止一发也。大求者。惟为菩提。不向二乘。不向三有也。一切求者。心无限剂。不舍一法也。以果行因故愿心连者。先达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理。称果觉之性而行妙因。故所发大愿。相连不绝。永无退悔。至于百劫之久。犹如舍那本所修行。则觉道必得究竟。灭罪必得无遗矣。人谓愿求之心。属于散动。而不知求求至心者。却与无生空一。所谓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故修此愿时。观观皆入正定。照明佛法也。次重明得佛灭罪。谓无量见缚。皆以求心故得解脱。无量妙行。皆以求心乃成菩提。无量功德。皆以求心而为其本。是以初发求心。中间修道。以行填愿。但令行满愿故。佛果便得成也。若无求心。如担麻弃金。岂脱见缚。紫光劣愿。岂成无漏。但念三脱。岂乐神通耶。次更明观观入定。谓观于一谛中道。非阴。非界。非没见生见之见。非二乘之解慧。当知是愿即是中道体性。乃一切行之本源也。没生见者。没即无见。生即有见。此亦可别对不退住者。愿愿相连。故身心日益增长也。
(辛)八护心
若佛子。护三宝。护一切行功德。使外道八倒恶邪见不娆正信。灭我缚见缚。无生照达二谛。观心现前。以护根本无相护。护空无作无相。以心慧连。慧连入无生空道。智道皆明光。明光护观入空假分分幻化。幻化所起如无。如无法体。集散不可护。观法亦尔。
此即力波罗密也。护三宝者。不为外道邪见四倒所娆。护一切行功德者。不为二乘偏空四倒所娆。故于佛道。具足正信。能灭我法二执。而无生观慧。照达真俗二谛。使观心常现前也。此妙护心。名为根本无相之护。即以此护根本无相之护。护于空无作无相三解脱门。繇此心中智慧。相连不绝。则能证入无生空道。令其能观之智。及所观之无生空道。皆悉明光。又以此明光智道。护持观智。入于空假二境。分分幻化法中。悉知一切幻化所起如无。谓皆即第一义空。而此如无法体。集亦非集。散亦非散。若集若散。皆不可得而护。所护之境。既不可得。则能护之观法。亦尔不可得也。能护所护皆不可得。乃名根本无相护。若有少法可得。则为八倒之所娆矣。此亦可别对童真住者。以善护故。离一切过。灵相具足。
(辛)九喜心
若佛子。见他人得乐常生喜。悦及一切物。假空照寂。而不入有为。不无寂然大乐。无合有受。而化有法。而见云假。法性平等一观。心心行多闻。一切佛行功德。无相喜智心心生念。而静照乐心。缘一切法。
此即方便波罗密也。繇善知同体巧方便故。不但自修功德以益众生。但见他人得于世出世乐。常生随喜之心。而即以此随喜功德。又能普悦及一切物。盖以即假即空。即照即寂。而虽不入于有为之法。不无寂然法性大乐也。以不入有为故无合。以不无大乐故有受。以无合故。而化有法。令其忘相。以有受故。而见云假。令互得益。此正以心佛众生。法性本来平等一体之观。故成此善巧方便也。此修巧便菩萨。心心行于多闻。使观智增益明了。乃至三世一切佛行功德。皆以无相随喜之智慧方便。于念念中摄取现前。生随喜念。而恒以此静照乐心。徧缘法界一切诸法。使其互为庄严。重重无尽。此则以法界中乐。还复普施法界众生。所谓惠而不费者也。亦可别对法王子住者。方便最巧妙故。
(辛)十顶心
若佛子。是人最上智。灭无我轮见疑身一切嗔等。如顶观连。观连如顶。法界中因果。如如一道。最胜上如顶。如人顶。非非身见。六十二见。五阴生灭。神我主人动转屈伸。无受无行可捉缚者。是人尔时入内空值道。心心众生。不见缘。不见非缘。住顶三昧。寂灭定发行趣道。性实我人常见八倒生缘。不二法门。不受八难。幻化果毕竟不受。唯一众生去来坐立。修行灭罪。除十恶。生十善。入道正人正智正行。菩萨达观现前。不受六道果。必不退佛种性中。生生入佛家。不离正信。
此即智波罗密也。以差别智。徧知诸法。善达法界如如顶法。名最上智。此智徧能灭无利钝诸使。所谓我轮见疑身一切嗔等。能令如顶观智。相连不断。繇此观智相连。观于如顶法故。了知法界中若因若果。皆即如如一道。更无二如。故此名为最胜上如顶法。犹如人之顶相也。然虽喻以人顶。实乃非非身见。亦非六十二见可见。亦非五阴生灭之法。亦非外道所计神我主人能动转屈伸者。亦自不受诸法。亦无行相可得。既是第一正受。心行处灭。又安可捉缚哉。非非身见者。上非字。是遮拂之辞。下非字。连身字为义。谓凡外非身计身。故名为非身见。或疑衍一非字。亦通也。是人尔时既证顶法。灭于身见。乃至无受无行。便入内空三昧。亲值于道。名为见道。是时虽心心以度众生为事。而不见有缘相。亦不见有非缘相。住是顶三昧中。从寂灭定发起妙行。进趣佛道。一切外道所执性实我人常见。及八倒生缘等。皆入不二法门。所谓行于非道。通达佛道。故不受邪见八难之报。及三界中一切幻化果报。亦皆毕竟不受。然既无我人。亦无果受。将谁修行而成佛道耶。惟有一种八识心心所之法聚。假名众生。去来坐立。非断非当。法尔展转相续。修行灭罪。除恶生善。入于正道。证于正忍正智之法。发起正行。尔时菩萨通达观智。常得现前。既不受六道有漏之果。亦复不退佛种性中而堕二乘之地。生生入于佛家。不复离正信矣。此亦可别对灌顶住者。以住顶三昧故。
(庚)三结指
上十天光品广说。
(已)二明十长养三。初总征。二别释。三结指。
(庚)今初
舍那佛言。千佛谛听。汝先问长养十心者。
四无量定。四摄法慧。最能增长佛道。养育众生。名十长养。别则一心分对一行。圆则位位具修此心。乃至妙觉满足此心。今就义便。且约从空入假为解。既二谛平等。则中道自圆彰矣。又四等非无观慧。四摄非无定力。今以定慧分摄。亦一往语耳。
(庚)二别释十。初慈心。(至)十慧心。
(辛)今初
若佛子。常生慈心。生乐因已。于无我智中。乐相应观入法。受想行识色等大法中。无生无住无灭。如幻如化。如如无二故。一切修行成法轮。化被一切。能生正信。不由魔教。亦能使一切众生得慈乐果。非实。非善恶果。解空体性三昧。
慈以与乐为义。故常生慈心。能生乐因。然或不与无我智相应。便属情爱。故必于无我智中。以乐相应之观。而入一切诸法。所谓观于受想等大法中。一切即空即假即中。无生住灭。即空也。如幻化。即假也。如如无二。即中也。如此一切修行满足。成就法轮。化被一切。能使一切众生咸生正信。不由魔教。此则成于乐因。亦能使一切众生得于究竟慈乐之果。而此慈乐果。非二乘所证实灭。亦非世间善恶果报。乃是解空体性三昧。诸佛菩萨大法乐耳。此亦可别对欢喜行者。化被一切。即十方随顺之义。
(辛)二悲心
若佛子。以悲空空无相。悲缘行道。自灭一切苦。于一切众生无量苦中生智。不杀生缘。不杀法缘。不著我缘。故常行不杀不盗不淫。而一切众生。不恼发菩提心者。于空见一切法如实相。种性行中生道智心。于六亲六怨。亲怨三品中。与上乐智。上怨缘中。九品得乐果。空现时。自身他一切众生。平等一乐起大悲。
以悲空空无相者。了知大悲之体。本自空空无相。今欲证此体。故以悲缘而行菩萨之道。先自灭一切苦因。随于一切众生无量苦中生拔济智。设自身未免苦轮。则安能广度一切也。无量苦者。因则见思为苦。尘沙为苦。无明为苦。果则恶道为苦。有漏为苦。沉寂为苦。迷中为苦。生智者。生真谛智。拔见思苦因。拔恶道有漏二种分段苦果。生俗谛智。拔尘沙苦因。拔沉寂苦果。生中谛智。拔无明苦因。拔迷中变易苦果。以要言之。即是一念圆修三种大悲。繇修生缘大悲。故拔恶道之苦。亦拔沉寂之苦。俗谛三昧成。是名不杀生缘。观一切众生皆我父母等也。繇修法缘大悲。故拔有漏分段之苦。真谛三昧成。是名不杀法缘。观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也。繇修无缘大悲。故拔迷中变易之苦。中谛三昧成。是名不著我缘。观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不缘假名。不缘实法。惟缘中道佛性。无缘而无不缘也。若约次第释者。藏教持性重戒。是不杀生缘。通教体色入空。是不杀法缘。别教修行中道。是不著我缘。圆教三悲一念中修。故能圆拔无量众苦。然悲观虽深。总以事戒为所依境。若无事境。理观不发。故常行不杀不盗不淫。而一切众生。不恼发菩提心者。我不以杀盗淫事恼人。人亦自不恼我。互不相恼。斯即永拔苦因。而此圆悲。不惟拔苦。随即与乐。良繇菩萨不但见空。亦即于空见一切法如实之相。故于种性行中。随生道种智心。于亲怨三品。一一皆与上乐智果。乃至上怨缘中。亦令其九品得于乐果。如是修习。乃至空空无相之体现在前时。则自身及他一切众生。皆平等使归一乐。而还起佛地之大悲矣。此亦可别对饶益行者。善能利益一切众生故也。
(辛)三喜心
若佛子。悦喜。无生心时。种性体相道智空。空喜。心不著我所。出没三世。因果无集。一切有入空观行成。等喜。一切众生起空入道。舍恶知识。求善知识。示我好道。使诸众生入佛法家。法中常起欢喜。入佛位中。复是诸众生入正信。舍邪见。背六道苦。故喜。
悦者畅适。喜者欢欣。此总标无量三昧之体相也。无生下。别出四喜。谓此悦喜。不同世情欲乐所起。特以自悟无生心时。则一切种性体相。以道智照之。无不皆空。故于空法而生欢喜。此即以自解空理。不受生缚故喜也。既达空法。心不著于我所而但求自度。惟为化度众生。示现出没三世。而非从业牵。故一切因果。悉皆无集。恒于一切二十五有之中。随处令其入空观行成就。故得平等欢喜。此即以善解无著。游戏度生故喜也。于一切众生起真空智。入慈悲道。各各舍恶知识。求善知识。还示我以好道。互相得益。使诸众生入佛法家。故于法中常起欢喜。此即以庆他行因。展转度脱故喜也。既入佛位之中。复使是诸众生皆入正信。舍邪背苦。此即以度他得果。广化众生故喜也。此亦可别对无嗔恨行者。即是自觉觉他。得无违拒义故。此与发趣中喜心差别者。发趣是随喜方便。此是无量三昧也。
(辛)四舍心
若佛子。常生舍心。无造无相空法中。如虚空。于善恶有见无见罪福二中。平等一照。非人非我所心。而自他体性不可得。为大舍。及自身肉手足男女国城。如幻化水流灯焰。一切舍。而无生心常修其舍。
无分别。无执著。其心平等。名之为舍。无造下。明离一切分别。故为大舍。及自身下。明离一切执著。名一切舍。而无生下。结明常生舍心。即是无住生心之义也。无造即无作。于此三解脱门法中。观一切法如虚空等。若善若恶。若有若无。若罪若福。无不平等一照。知其体性。本不可得。故于内身外物。了达如幻化非实。如流焰无住。脱然放下。永无悋惜也。此亦可别对无尽行者。平等一照。即所谓三世平等。十方通达。
(辛)五施心
若佛子。能以施心被一切众生。身施。口施。意施。财施。法施。教道一切众生。内身外身国城男女田宅。皆如如相。乃至无念财物。受者施者。亦内亦外。无合无散。无心行化。达理达施。一切相现在行。
此四摄法中之布施摄也。发趣施度。以到彼岸为义。此中施摄。以化众生为旨。故云被一切众生也。菩萨所有身口意业。无不摄取众生。而摄取之方。不过财法二施。三业为能施。财法为所施。能所并列。以此五施教导众生。又观内外身等。皆如真如之相。乃至无有一念分别财物。受者施者。如此了达三轮体空。亦内修理观。亦外行布施。理观亦无合。布施亦无散。终日无心。终日行化。达即事之理。达即理之施。以此一切种种相貌。而现在行施。即佛顶所谓种种法门。得无差悞者也。故亦可别对离痴乱行。
(辛)六好语心
若佛子。入体性爱语三昧。第一义谛法语义。一切实语言皆顺一语。调和一切众生。心无嗔无诤。一切法空智无缘。常生爱心。行顺佛意。亦顺一切他人。以圣法语。教诸众生。常行如心。发起善根。
欲明好语。先言入体性爱语三昧者。以说法度生。最为难事。自非悟入妙法体性。则不能以四悉因缘。巧作随智随情等说。惟入此体性三昧。了知一切法性。皆不可说。而有因缘故。亦可得说。其所说法。善逗群机。能使众生爱乐欢喜。故名体性爱语三昧也。既入三昧。则或说第一义谛法之语义。或说一切种种真实语言。究竟皆顺入于一乘真语矣。第一语义者。随自意语。随智语也。一切实语言者。随他意语。随情语也。虽善巧随情。种种权说。毫无欺诳。譬如长者等与诸子白牛大车。终无虚妄之咎。故名一切实语言也。随智固顺一乘。随情亦方便渐令入实。故云皆顺一语。以此二语。调和众生。不吝真法故无嗔。常随物机故无诤。盖繇一切法空之智。虽无扳缘。而常于众生生慈爱心。是以随所说语。上则行顺佛意而契理。下亦随顺一切他人而契机。恒以圣人法语。教诸众生。常行如心。而不离第一义谛。发起善根。而不舍方便说法。是谓菩萨爱语摄也。自他二语。一往分释者。随智为上契佛理。随情为下契群机。具足释者。二语即佛权实二智。故皆上合佛心。二语徧接利钝众生。故皆下顺他人。此亦可别对善现行者。于一法性。作二种说。即是同中显现群异。虽二种说。皆顺一语。即是一一异相。各各见同也。
(辛)七益心
若佛子。利益心时。以实智体性。广行智道。集一切明焰法门。集观行七财。前人得利益。故受身命。而入利益三昧。现一切身。一切口。一切意。而震动大世界。一切所为所作。他人入法种空种道种中。得益得乐。现形六道。无量苦恼之事。不以为患。但益人为利。
此即利行摄也。此之摄法。全用权智。而权智全以实智为体。故即以实智体性。而广行权智之道。集一切智慧光明。集一切功德法财。福慧并严。乃使前人得益。故自虽久离生缘。为众生故。示受身命而入利益三昧。以三昧力。现三轮不思议化。震动大千。举足动步。无非佛事。皆使他人悟三观门。得现在益。得究竟乐。又复现形六道。广应群机。虽六道中有无量苦恼。不以为患。但以益人为利耳。七财者。一信。二进。三戒。四惭愧。五闻。六舍。七定慧。三观者。法种为中观。空种为空观。道种为假观也。此亦可别对无著行者。现身口意。震动世界。即所谓现尘现界。不相留碍也。
(辛)八同心
若佛子。以道性智同空。无生法中。以无我智。同生无二。空同源境。诸法如相。常生常住常灭。世法相续。流转无量。而能现无量形身色心等业。入诸六道。一切事同。空同无生。我同无物。而分身散形。故入同法三昧。
此即同事摄也。前之利行。虽亦现形六道。犹为一切导首。今则异类中行。行于非道。通达佛道。善权化物。尤为不可思议。良以了达道种性智。同于真空。所谓即俗而真。故证入于无生法中。而以二种无我妙智。同一切众生无二。在天而天。在人而人。不知其为菩萨所化也。盖既悟此毕竟空寂万法同源之境。一切诸法真如实相。故能于无生无住无灭性中。示现常生常住常灭。随彼世法相续。流转无量。而能现无量形身色心等业。入诸六道。一切善恶事业。皆与其同。正以毕竟空故。虽示生而同无生。证无生故。虽现我而同无物。而分身散形与其同事。导归佛乘。故入同法三昧。此亦可别对尊重行者。种种示现。咸导归于第一波罗密多故也。
(辛)九定心
若佛子。复从定心观慧证空。心心静缘。于我所法识界色界中而不动转。逆顺出没故。常入百三昧。十禅支。以一念智作是见。一切我人若内若外众生种子。皆无合散。集成起作。而不可得。
复从定心者。善修慈悲喜舍三昧。成就奋迅超越等殊胜妙用也。前发趣中第五定心。以寂灭无相为体。此则以逆顺出没而为功能。盖繇观慧证入空理。故心心寂静。而常能徧缘一切三昧境界。不为我所法识界色界之所动转。于九次第定。随意自在。逆顺出没。遂入百三昧。及十禅支。以一念相应智慧。见一切根身器界。现行种子。因缘和合。虚妄有生而无合。因缘别离。虚妄名灭而非散。惟是妄心之所集成。名为现行。妄心之所起作。名为种子。而当体了不可得也。盖四禅八定。凡外亦能修习。但繇未证空理故。每为禅法所用。而不能巧用禅法。既为禅法所用。则未免随禅受生。是被我所法识界色界所动转也。识界即四空天。但有四蕴而无色蕴。故名识界。虽灭受想定。二乘亦能证得。但未达妙空。便取灭证。不复能现诸威仪。今言逆顺出没者。起定为出。入定为没。从灭受想定起。入非非想定。乃至从二禅起。入于初禅。名逆出没。从初禅起。入二禅。乃至从非非想定起。入灭受想定。名顺出没。若次第顺逆出没。名师子奋迅三昧。若间隔出没。名超越三昧。乃至百大三昧。总依九次第定为本。而九次第定。又总依十禅支所成。十禅支者。支是分义。谓繇分分心心所法。成于禅定。初禅有五支。一觉。二观。三喜。四乐。五一心。二禅有四支。一喜。二乐。三一心。四内净。三禅有五支。一乐。二一心。三舍。四念。五慧。四禅有四支。一一心。二舍。三念。四不苦不乐。今弃复存单。总名十支。此亦可别对善法行者。逆顺出没。三昧禅支。能成十方诸佛轨则也。
(辛)十慧心
若佛子。作慧见心。观诸邪见结患等缚。无决定体性。顺忍空同故。非阴。非界。非入。非众生。非一我。非因果。非三世法。慧性起光。光一焰明明。见虚无受其慧方便。生长养心。是心入起空空道。发无生心。
慧见心者。即是四摄巧慧。作者。起也。前发趣中第六慧心。明于空慧心体。此明起空方便。方便不背真空也。邪见是利使。结患是钝使。本无决定体性。菩萨于顺忍中。既证空理。观利钝使。咸与空同。非阴界入。及三世法。从真慧体。起光照相。用一智焰。彻照万法。无不明了。见其本皆虚寂。无有受者。而此慧方便。不惟是四摄之本。亦是十长养心之本。繇慧方便。生长养心。繇长养心。入于起空空道。便能发中道无生心。入于十金刚矣。慧方便者。慧即实慧。方便即权慧。权实二慧。非二体也。起空空道者。从空出假。假不碍空也。此亦可别对真实行者。所谓观一切法。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
(庚)三结指
上千海眼王品。已说心百法明门。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卷第一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卷第二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注
菩萨比丘温陵道昉订
(己)三明十金刚心三。初总征。二别释。三结指。
(庚)今初
卢舍那佛言。千佛谛听。汝先言金刚种子有十心。
金刚种子者。修习中观。能为金刚十地而作种子。又三十心皆是种子。惟此十心。倍为坚固。故名金刚。别则一心分对一向。圆则位位具修此心。乃至妙觉究竟此心。今就义便。且约次第中观为解。又复大似圆家十信。一信。二念。第六不退。名义皆同。深心回向。即精进义。达即慧义。直即定义。大乘不异护心。无相还同回向。慧心与戒。不坏与愿。取义稍殊。亦不甚远。良繇界外机宜不同。或接或借。致成异趣。圆人称性修观。总皆揽入一念心中。无违妨也。
(庚)二别释十。初信心。(至)十不坏心。
(辛)今初
若佛子。信者。一切行以信为首。众德根本。不起外道邪见心。诸见名著。结有造业必不受。入空无为法中。三相无。无无。生无生。无住住。无灭灭。无有一切法空。世谛第一义谛智。尽灭异空。色空细心。心空细心。心心空故。信信寂灭。无体性和合。亦无依然主者我人名。用三界假我。我无得集相。故名无相信。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以信力故。不起外道邪见心。及一切世间种种妄见。名字计著。能结三有果报。能造善恶诸业者。亦必不受。入于真空无为法中。生住灭相。当体皆无。亦并无无相可得。所谓生即无生。无生即生。无住而住。住即无住。无灭而灭。灭即无灭。不惟无一切法。亦无一切法空。惟以照了世谛第一义谛之权实妙智。尽灭凡外所计异色之空。及色界空界之微细心想。二乘心空之微细心智。如是心心皆空故。方生中道实信。信于中道寂灭之理。了知诸法不自生。故无体性。不共生。故无和合。不无因。故无依然。依然即是自然。不他生。故无主者我人名。但用三界假名之我。而此我实无得集之相。故名无相信也。此亦可别对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者。入空无为法中。即纯洁精真义。不起邪见。不受结业等。即远诸留患义。用三界假我。我无得集相。即当度众生。灭除度相义。心心空故信信寂灭。即回无为心向涅槃路义。
(辛)二念心
若佛子。作念六念。常觉乃至常施。第一义谛。空。无著无解生住灭相不动不到去来。而于诸业受者一合相。回向入法界智。慧慧相乘。乘乘寂灭。焰焰无常。光光无无。生生不起。转易空道。变前转后。变转化化。化转转变同时同住。焰焰一相。生灭一时。已变。未变。变变。化亦得一。受亦如是。
作念者。能念之观慧。六念者。所念之谛境也。能念无非一心三观。所念无非一境三谛。常觉下。先释所念。回向下。次释能念。常觉者。心外无佛。佛即是心。乃至者。略指法僧戒天。心外无法。法即是心。名常法。心外无僧。僧即觉法和合。名常僧。无作妙戒。究竟色相。名常戒。第一义天。法尔性德。名常天。三轮体寂。究竟大施。名常施。名虽有六。实惟第一义谛。此总明三谛圆融之境也。空字。别明真谛。无著无解。别明俗谛。生住灭相。现在不动。不到过去未来。别明中谛。既所念之境。三谛一谛。不可思议惟一合相。则于六念诸业。及受用此法者。当知亦皆是法界一合相也。回向入法界智者。若念佛时。佛为法界。一切法趣佛。乃至若念施时。施为法界。一切法趣施。此总明三观圆融之念也。慧慧相乘等。别明即空妙观。焰喻于慧。无常即相乘义。光喻于乘。无无即寂灭义。生生不起等。别明即假妙观。谓虽是生生不起。而复转易空道。所谓变前转后。变转化化。化转转变。无尽重重。不可思议也。变者。指能念之慧。化者。指所念之境。因佛法等境。生于能念之慧。故名为变。因于念慧。复成佛法等境。故名为化。同时同住等。别明即中妙观。谓虽变化转易。而复同时同住。犹如灯炷。焰焰一相。生灭一时。所谓过去已变。未来未变。现在变变。无不同时同住也。言同时者。如生住灭三相。一往谓是三世。然生相生时。灭相则灭。住相生时。生相则灭。灭相生时。住相则灭。住相灭故。住亦名灭。灭相生故。灭亦名生。生相灭故。生亦名灭。住相生故。住亦名生。又正生时。生亦名住。正灭时。灭亦名住。则一相中皆具三义。皆具三名。故同时也。言同住者。义无实性。名无实体。生不自生。亦不他生。亦不共生。不无因生。住不自住。亦不他住。亦不共住。不无因住。灭不自灭。亦不他灭。亦不共灭。不无因灭。四性推检。求于生住灭之异相。了不可得。惟一无生无住无灭之法性。故同住也。焰焰一相。喻于同住。生灭一时。还喻同时。既能念之慧。三观一观。不可思议。惟是一相一时。则所念化境。亦得一相一时。而受用此法者。亦复如是一相一时矣。此亦可别对不坏回向者。若非一境三谛。一心三观。皆为可坏之法。以离真言俗。离俗言真。离真俗而言中。总非法界究竟了义。今悉离此诸离。故名不坏也。
(辛)三回向心
若佛子。深心者。第一义空。于实法空智。照有实谛。业道相续因缘中道。名为实谛。假名诸法我人主者。名为世谛。于此二有谛。深深入空而无去来。幻化受果而无受。故深深心解脱。
题称回向。文名深心者。回二边。向中道。理极渊微故也。此深心者。即是第一义空。谓于真实法空智中。双照有实二谛。咸归一实。有即世谛。实即真谛。何谓真谛。即是业道相续十二因缘中之道理是也。业从惑起。必招苦果。举一该二。成大缘起。其中道理。所谓菩提涅槃元清净体。能生诸缘。缘所遗者。虽是所遗。不在缘外也。何谓世谛。即假名诸法我人主者是也。本无实法。惟依世俗假说凡外不了。乃成二执耳。此二谛者。实谛情无理有。世谛理无情有。故同名有谛。深深入于第一义空而无去来者。所谓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也。幻化受果而无受者。所谓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也。此亦可别对等一切佛回向者。本觉湛然。觉齐佛觉。故名深深心解脱也。
(辛)四达心
若佛子。达照者。忍顺一切实性。性性无缚无解。无碍。法达。义达。辞达。教化达。三世因果。众生根行。如如不合不散。无实。用无用。无名。用用用。一切空。空空。照达空。名为通达一切法空。空空如如。相不可得。
精真发明。名为达照。以此菩萨所证忍法。顺于一切实性。知彼性性。皆本无结缚。亦无解脱。故能发生四无碍辩。所谓法达。能知种种法相。义达。能知所诠义趣。辞达。能知名句文身。教化达。能作种种庄严乐说。惟其心轮通达。所以口轮无碍。盖既了知三世因果。及众生根性业行。皆悉如于真如。不合不散。本无实法。故能用于无以为用。而作随智说。亦本无名。故能用于用以为用。而作随情说。如是若实若名。一切皆空。能空之智亦空。照达此第一义空之理。名为通达一切法空。彼空空之智。如如之理。其相皆不可得也。此亦可别对至一切处回向者。达照即是真精发明。地如佛地之义。
(辛)五直心
若佛子。直者。直照取缘神我入无生智。无明神我空。空中空。空空理心。在有在无而不坏道种子。无漏中道一观。而教化一切十方众生。转一切众生皆萨婆若。空直。直性。直行。于空三界生者结缚而不受。
正念真如。名为直心。真如徧一切法无所不在。故以直心照了彼取缘神我入无生智也。无明。即指取缘。取缘神我本空。空中亦空。即是双遮。而此空空理心。在有在无而不坏中道种子。即是双照。以此无漏中道一观。教化众生。令其皆入萨婆若海。梵语萨婆若。此翻一切智智。三智一心中得。名一切智智。即究竟果觉也。繇达无明神我本空。而证中道一实之理。故内秉直性。外行直行。内外一如。则于空华幻梦之三界。所有生者结缚。虽随意游戏出没。而不受其颠倒矣。此亦可别对无尽功德藏回向者。教化众生皆萨婆若。即所谓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挂碍也。
(辛)六不退心
若佛子。不退心者。不入一切凡夫地。不起新长养诸见。亦复不起集因相似我人。入三界业亦行空。而不住退。解脱于第一中道一合行。故不行退。本际无二故。而不念退。空生观智如如。相续乘乘。心入不二。常空生心。一道一净。为不退一道一照。
三不退位。繇于三不退智而成。初句总标。不入下。别释三不退位。空生下。别明三不退智。常空下。总结三智一心中修。三位一心中证也。不入凡夫地。是位不退果。不起新长养诸见我人等。是位不退因。新者。谓行人已伏故惑而入禅那。若于禅那中不善观察。发起爱见宿习。名之为新。今善修不退心故。故惑消灭。新惑不生。见爱二习。皆悉寂灭。虽示现入三界业。亦常行于空理。故得证位不退。言不住退。即是位不退也。此位不退。虽似与二乘共。然二乘岂能入三界业。故知圆位殊胜。空非但空。只须明此一种不退。已非权小境界。况具明三不退耶。次明所证解脱。乃于第一中道一合而行。不同二乘解脱。故不行退。次明了知生死本际。即涅槃本际。烦恼本际。即菩提本际。更无二际。念念恒与萨婆若智相应。而不念退。此三不退。理趣甚深。良繇三智所证。空生观智如如。即是位不退智。相续乘于大乘。即是行不退智。心入不二本际。即是念不退智。如此三智一心中修。名为常空生心。即是无住生心之义。善契心体。名为一道。不染二边。名为一净。是为不退一道一照。乃理智一如之极致也。此亦可别对随顺平等善根回向者。谓于同佛地中。各各生清净因。取涅槃道。故能圆证三不退理。然三不退若分属者。别教位不退在第七住。行不退在十回向。念不退在欢喜地。圆教位不退在初信心。行不退在第十心。念不退在发心住。今合明之。正显随顺平等善根义故。
(辛)七大乘心
若佛子。独大乘心者。解解一空故。一切行心名一乘。乘一空智。智乘。行乘。乘智心。心任载任用。任载。任一切众生度三界河结缚河生灭河。行者坐乘。任用。载用智乘。趣入佛海。故一切众生未得空智任用。不名为大乘。但名乘。得度苦海。
惟一佛乘。无二无三。自成佛道。转化一切皆令成佛。故名独大乘心。所谓若二乘解。若菩萨解。究竟皆归第一义空。达此毕竟第一义空。所以一切行心。皆名一乘。谓乘于一空之一切种智也。而此独大乘心者。亦名智乘。亦名行乘。以乘此一切种智之心。此心堪任载诸众生。堪任用趣佛海。故得名为智乘及行乘也。何谓任载。谓任荷众生。令度三界苦果之河。惑业结缚之河。无明生灭之河。而此行者。不居此彼二岸。不住中流。常坐是乘而行济度。所以名行乘也。何谓任用。谓所载众生。皆用智乘。令其悉得趣入佛海。不令一人堕二乘地。所以名智乘也。故使一切众生。设有一人未得此空智任用者。则不名为大乘。但名为乘。得度苦海而已。此即反显独大乘心。必能等观一切众生。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也。空智任用者。即是中道应本。亦即无住生心之义。若不令众生同得此道。不名大乘。盖不惟声闻缘觉。缺此大心。即藏通二佛。究竟止归灰断。亦不得名为独大乘心。此亦可别对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也。
(辛)八无相心
若佛子。无相心者。妄想解脱。照般若波罗密无二。一切结业三世法。如如一谛。而行于无生空。自知得成佛。一切佛是我等师。一切贤圣是我同学。皆同无生空故。名无相心。
无生死相。无涅槃相。无烦恼相。无菩提相。无十界差别相。无十界平等相。名无相心。所以若妄想。若解脱。照之以般若波罗密而皆无二。一切结业三世法。皆即如如一谛。结者。烦惑。惑即般若。业者。善不善不动有漏业。业即解脱。三世法者。去来现在三界苦果。苦即法身。三德秘藏。惟一实理。如理妙智。名为无生空智。行于此智。了了自知作佛。佛即我师。贤圣即我同学。以诸佛菩萨。同修同证此无生空故。此亦可别对真如相回向者。想脱无二。所谓即一切法。如如一谛。所谓离一切相。行无生空。所谓惟即与离。二无所著也。
(辛)九慧心
若佛子。如如慧者。无量法界。无集无受生。生生烦恼而不缚。一切法门。一切贤所行道。一切圣所观法。所有亦如是。一切佛教化方便法。我皆集在心中。外道一切论。邪定功用幻化。魔说佛说。皆分别入二谛处。非一非二。非有阴界入。是慧光明。光明照性入一切法。
发趣中慧。虽明知体名心。而入空义强。故标空慧。长养中慧。虽亦发无生心。而出假义强。故云作慧见心。今则正显契合中道之慧。故云如如慧也。此慧不落凡情。不著圣解。何谓不落凡情。谓达无量法界。无有集者。亦无有受生者。虽似有生生不停之烦恼。而实不缚也。何谓不著圣解。谓一切法门。贤所行。圣所观。所有诸法。亦复如是不缚著也。既凡圣二法。永无执著。则能善用凡圣诸法。故一切诸佛教化方便。皆集心中。乃至外论邪定等。皆悉分别入二谛处。谓佛法是真谛。魔外是俗谛。又魔佛差别是俗谛。魔佛一如是真谛。真不违俗故非一。俗不违真故非二。既达斯致。则五阴亦非阴。十八界亦非界。十二入亦非入。清净本然。惟是真慧光明。而此光明照性。普入一切法中。即所谓真得所如。十方无碍。故亦可别对无缚解脱回向也。
(辛)十不坏心
若佛子。不坏心者。入圣地智。近解脱位。得道正门。明菩提心。伏忍顺空。八魔不坏。众圣摩顶。诸佛劝发。入摩顶三昧。放身光。光照十方国土。入佛威神。出没自在。动大千界。与平等地心无二无别。而非中观知道。以三昧力故。光中见佛无量国土现为说法。尔时即得顶三昧。证虚空平等地总持法门。圣行满足。心心行空。空空慧中道无相照故。一切相灭。得金刚三昧法门。入一切行门。入虚空平等地。
十金刚心。皆以不坏为义。此居最后。独膺不坏之名。此心乃是能入圣地之智。已近解脱之位。得中道之正门也。入圣地智。是般若德。近解脱位。是解脱德。得道正门。是法身德。入圣地智。即明实智菩提。近解脱位。即明方便菩提。得道正门。即明真性菩提。又入圣地智。即明了因慧心。近解脱位。即明缘因善心。得道正门。即明正因理心。故曰明菩提心也。此为地前伏忍极位。顺于第一义空之理。第一义空。不住生死。故界内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所不能坏。不住涅槃。故界外苦无常无我不净四魔所不能坏。分满众圣。一时摩顶。十方诸佛。咸皆劝发。遂入摩顶三昧。放光普照。亦能入佛威神。出没自在。动大千界。俨然与登地者无别。而犹不名为初地者。以其尚在伏忍。犹属相似中观。非以真实中观知道故也。但以摩顶三昧力故。光中见佛闻法。即得入顶三昧。此于凡位之中。最为尊上。犹藏教所谓世第一位。入此位已。无间即证虚空平等地门。总一切法。持一切义。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性具功德。任运现前。无作妙行。当下满足矣。然菩萨所以能舍凡入圣者。良繇三十心法门。心心皆行于空理。以此空空之慧。中道无相照故。所以一切诸相。皆悉寂灭。乃能得是金刚三昧门。入一切行门。入虚空平等地也。此亦可别对法界无量回向者。性德圆成。法界量灭。是真不坏义故。
(庚)三结指
如佛华经中广说。
(己)四明十地二。初总征。二别释。
(庚)今初
卢舍那佛言。千佛谛听。汝先问地者有何义。
上荷佛法。下荷众生。功德智慧之所归趣。慈悲巧便之所从生。故名为地。别则平等慧即欢喜地。乃至入佛界即法云地。圆则欢喜乃至法云十地。地地皆悉具平等义。具善慧义。具光明义。具尔焰义。具慧照义。具华光义。具满足义。具佛吼义。具华严义。具佛界义。又理即平等。乃至究竟平等。理即佛界。乃至究竟佛界。中间例知。今就义便。且约分证法身为解。至于一地一切地。一切地一地。行布圆融。双照无碍。入斯地者。当自知之。
(庚)二别释十。初平等地。(至)十入佛界地。
(辛)今初
若佛子。菩提萨埵入平等慧体性地。真实法化。一切行华光满足。四天果。乘用任化无方。理化神通。十力。十号。十八不共法。住佛净土。无量大愿。辩才。无畏。一切论。一切行。我皆得入。生出佛家。坐佛性地。一切障碍凡夫因果。毕竟不受。大乐欢喜。从一佛土入无量佛土。从一劫入无量劫。不可说法为可说法。反照见一切法。逆顺见一切法。常入二谛。而在第一义中。以一智知十地次第。一一事示众生。而常心心中道。以一智知一切佛土殊品。及佛所说法。而身心不变。以一智知十二因缘。十恶种性。而常住善道。以一切智见有无二相。以一智知入十禅支行。三十七道。而现一切色身六道。以一智知十方色色分分。了起入受色报。而心心无缚。光光照一切。是故无生信忍空慧。常现在前。从一地二地。乃至佛界。其中间一切法门。一时而行。故略出平等地功德海藏行愿。如海一渧毛头许事。
前标名中称体性平等地者。乃是依理立位。亦显全性起修。今此名为入平等慧体性地者。乃是摄位归体。亦显全修在性也。此地从真实性中。出生法化。故一切行华光。皆悉满足。华表解脱。即是行行。光表般若。即是慧行。三十心中。虽亦具有二行。但是相似解行。今乃真实法化。所谓直法身非法身。法身必具二德。乃称性满足也。既证三德三身。即能随意示现。于第四天而成佛果。乘此平等大慧之用。任运教化。无有方隅。所有神通变化。非关作意。惟是理性所起。名为理化神通。即所谓无记化化通也。言四天者。或指欲界第四兜率天宫。如千百亿释迦等。或指第四禅色究竟天。如千释迦等。此初地菩萨。已得中道应本。故皆能示现。乃至十力。十号。十八不共。一时具足。安住实报无障碍土。亦复分证常寂光土。举凡大愿辩才等佛地功德。我皆得入。舍凡夫性。入如来性。大乐欢喜。故亦名为欢喜地也。知刹土平等无性。一即无量。故能横徧十方。知时劫亦平等无性。无量即一。故能竖穷三世。彻证不可说之法性。而以四悉檀因缘。善巧方便。为众生说。不背法性。知一切法即是中道性德。名反照。知一切法皆空。名逆见。知一切法皆假。名顺见。地前仰修中道。犹谓迥出二边。今知中道徧一切法。故常入二谛。而即在第一义中。了知即事即理。故以十地事示众生。而心心中道。了知差别即无差别。故知佛土说法殊品。而身心不变。深达性恶即是性善。故知因缘十恶。而常住善道。双照有无二相。名一切智。故非偏空。虽行出世道。而不住涅槃。故现一切色身六道。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故于色色支分。虽了其起处入处。及受报处。而心心无缚。光光照一切。此则证于念不退位。入于无功用道。故无生信忍空慧。常现在前。于一地中。通达一切诸地法门。故能一时而行。良繇教道虽别。证道同圆。故功德海藏。非言所罄也。
(辛)二善慧地
若佛子。菩提萨埵善慧体性地。清净明达一切善根。所谓慈悲喜舍慧。一切功德本。从观入大空慧方便道智中。见诸众生。无非苦谛。皆有识心。三恶道刀杖一切苦恼缘中生识。名为苦谛。三苦相者。如者如身初觉从刀杖身色阴二缘中生觉。为行苦缘。次意地觉。缘身觉所缘。得刀杖及身疮肿等法。故觉苦苦缘。重故苦苦。次受行觉二心。缘向身色阴坏疮中生苦觉故。名为坏苦缘。是以三觉次第生三心故。为苦苦苦。一切有心众生。见是三苦。起无量苦恼因缘。故我于是中。入教化道三昧。现一切色身。于六道中。十种辩才。说诸法门。谓苦识苦缘。刀杖缘具。苦识行身。疮肿发坏。内外触中。或具不具。具二缘中生识。识作识受。触识名为苦识。行二缘故。心心缘色。心触触恼。受烦毒时为苦苦心缘识初在根觉缘。名为苦觉。心作心受。触识觉触。未受烦毒时是名行苦。逼迮生觉。如斫石火。于身心念念生灭。身散坏转变化。识入坏缘。缘集散。心苦心恼。受念后缘染著。心心不舍。是为坏苦。三界一切苦谛。复观无明集。无量心作一切业。相续相连集因。集因名为集谛。正见解脱空空。智道心心。名以智道道谛。尽有果报。尽有因。清净一照体性妙智。寂灭一谛。慧品具足名根。一切慧性起空入观。是初善根。第二观。舍一切贪著。行一切平等空舍。无缘而观诸法空际一相。我观一切十方地土。皆吾昔身所用故土。四大海水。是吾故水。一切劫火。是吾昔身故所用火。一切风轮。是吾故所用气。我今入此地中。法身满足。舍吾故身。毕竟不受四大分段不净故身。是为舍品具足。第三次观于一切所化众生。与人天乐。十地乐。离十恶畏乐。得妙华三昧乐。乃至佛乐。如是观者。慈品具足。菩萨尔时住是地中。无痴。无贪。无嗔。入平等一谛智。一切行本。游佛一切世界。现化无量法身。如一切众生天华品说。
此中子科分三。初菩提下。总标德本。次从观下。释三品观。三菩萨尔时下。结显德用。初中言善慧者。此地亦名离垢。垢是所离。慧是能离。又垢是所治。善是能治也。以善慧而离垢秽。垢离故善根清净。慧朗故善根明达。言一切者。即指十善之法。乃是五乘根本。具如华严二地所明。而十善又不出慈悲等五品观也。次释三品观者。对治痴贪嗔三毒根本。良以三毒为十恶之源。故须三品妙观治之。慈品具足。则悲喜在其中矣。复分为三。初释慧品。次释舍品。后释慈品。初中又三。从观入大空慧方便道智中句。为总标。见诸众生下。为详释。慧品具足下。为总结。标中总明繇观行力。入大空慧体。起方便道智差别之用。具足观于三界四谛。次详释复四。初观苦谛。二观集谛。三观道谛。四观灭谛。初观苦谛者。谓一切众生。皆有识心。彼于三恶道。及诸刀杖。乃至人天一切苦恼缘中。生于受苦之识。名为苦谛。而此苦谛。具有三相。所谓三苦相者。三界皆悉有之。今就眼前易见之事而为指点。故云如者。且如于身未触境时。本初有觉知之性。即是第五身识。从彼刀杖。及身色阴之二缘中。生于觉知。未受烦毒。为行苦缘。次意地觉。即是同时意识。缘此身觉所缘。乃得刀杖。及身疮肿等法。具受烦毒。故觉苦苦缘。以苦恼重故。名为苦苦。次从受苦觉。及行苦觉二心缘于向来身色阴坏疮中。复生苦觉。名坏苦缘。受苦觉。即同时意识之所引生。行苦觉。即五身识之所引生也。是以从身觉。意地觉。受行觉之三觉。次第生行苦。苦苦。坏苦之三心故。总名为苦苦苦。此于三受之中。且但约苦受以明三苦。于苦受中。又且约生时名行苦。住时名苦苦。灭时名坏苦。实则三苦徧于三时。亦复徧于三受。亦复徧于三界也。一切众生。见是三苦境界。不达其因。不知其缘。展转迷乱。更起无量苦恼因缘。可悲可悯。故意轮入教化道三昧。身轮普现一切色身。口轮以十无尽辩才说诸法门。说何等法。谓一切众生。苦识为本。生于苦缘。彼刀杖缘具。触于苦识行相所缘之身。而疮肿发坏。虽意家内触。及五根外触。或时有具不具。但令具根尘二缘中。生分别识。本从识作。识还自受。即此觉触之识名为苦识。繇行于根尘二缘故。心心缘色。彼心相应之触心所。触于恼害境界。受烦毒时为苦苦。彼心中缘虑之识。初在根门。觉于尘缘。名为苦觉。本从心作。心还自受。即彼触识。觉于触尘。尚未受烦毒时。是名行苦。因于境缘逼迮。复生觉观。如斫石火。念念生灭。不稍停住。身既有散坏转变。其识入于坏缘之中。随此缘之若集若散。心苦心恼。而领受之念。仍于后。缘染著。心心不舍。是为坏苦。此名三界一切苦谛也。二观集谛者。无明即是集谛。谓以无量无知染污之心。作一切有漏善恶不动等业。为六道相续相连之集因。即此集因。真是苦因。更无异因。是名为集谛也。相续者。前后不断。谓无始至今。常如轮转。相连者。一即一切。谓六道因果。更互牵连。三观道谛者。以正见破无明惑。则诸业解脱。果报空空。惟有智道。心心现前。名以智道道谛。道谛虽多。智慧为首。智道心心。犹言心心智道也。四观灭谛者。尽诸有之果报。尽诸有之生因。惟是清净一照之体性妙智。名为寂灭一谛。言体性妙智者。本来具足之不动智也。清净是解脱德。一照是般若德。体性是法身德。妙智者。契如之智。不言如而言智者。无如外智。无智外如。故也。三总结者。谓如是观于四谛。则慧品具足。名为慧根。于一切慧性。起空体而入观用。是名初善根也。次释舍品。舍四大而证法身。乃名具足舍品。后释慈品。随众生根性。次第与乐。必以佛乐为要归。乃名具足慈品。言离十恶畏者。愚夫痴狂。不畏恶业。初心菩萨。深畏十恶。未能究竟远离。二地以无作妙戒。顺无染性。永离违犯。得无怖畏。故成大乐。妙华三昧者。上上品十善业道。为第一最妙庄严。三结显德用者。慧品具足故无痴。舍品具足故无贪。慈品具足故无嗔。无痴即般若德。无贪即法身德。无嗔即解脱德。三德即是三谛。三谛即是平等一谛。平等一谛即是一心三智。又无痴即入一切空行。无贪即入一切中道行。无嗔即入一切有行。三行为万行本。以此智行二种庄严。便能徧游佛界。徧现化身。一一化身。即报即法。三身一体。不可思议。如一切众生天华品说。结略指广也。
(辛)三光明地
若佛子。菩提萨埵光明体性地。以三昧解了智。知三世一切佛法门。十二法品名味句。重颂。记别。直语。偈。不请说。律戒。譬喻。佛界。昔事。方正。未曾有。谈说。是法体。性。名。一切义别。是名味句中。说一切有为法分分受生。初入识胎。四大增长色心。名六住。于根中起实觉。未别苦乐。名触识。又觉苦乐识。名三受。连连觉著受无穷。以欲我见戒取。善恶有。识初名生。识终名死。是十品现在苦因缘果。观是行相中道。我久已离。故无自体性。入光明神通总持辩才。心心行空。而十方佛土中现劫化转化。百劫千劫国土中养神通。礼敬佛前。咨受法言。复现六道身。一音中说无量法品。而众生各自分分得闻心所欲之法。苦空无常无我一谛之音。国土不同。身心别化。是妙华光明地中。略开一毛头许。如法品解观法门千三昧品说。
以三昧解了智者。从三昧所起之智。所谓静极明生。名发光也。名味句。亦称名句文。味即文也。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文即是字。为名句之所依。十二法品者。一重颂。即是祗夜。二记别。即是授记。三直语。即修多罗。四偈。即孤起颂。亦名伽陀。五不请说。即无问自说。六律戒。亦名因缘。因有犯缘。方制戒故。七譬喻。八佛界。亦名本生。九昔事。亦名本事。十方正。亦名方广。十一未曾有。十二谈说。即是议论。是法体性名一切义别者。体即当体。谓文字经卷。又他方六尘皆得为体。如玄义所明。性。即所依理体。谓小乘三印。无常无我印于生死。寂灭印于涅槃。大乘一实相印。生死涅槃。无二际故。名。即通别二名。一切义。即宗用教相等。如此名味句中。虽说无量法门。要不出于十品因果。谓有为受生之法。虽分分差别。无不皆具十支。初入识胎为识支。四大增长名六住。为名色六入两支。实觉未别苦乐名触识。即触支。三受。即受支。连连觉著受无穷。即爱支。以爱欲心。起我见而生戒取。即取支。感善恶有。即有支。于后有识初名生。即生支。识终名死。即老死支。除无明行二支为过去因。此即是十品现在苦因缘果。而此十品迁流造作之相。既不自生。复不他生。亦不共生。不无因生。当体即空。举体即假。全体即中。有佛无佛。性相常住。非天人修罗梵魔外道所作。亦非罗汉辟支菩萨诸佛所作。名为法界。亦名法位。亦名法性。亦名法住。亦名甚深中道第一义谛。观是中道。则能永离生缘。故了知十品皆悉无自体性。入于光明神通总持辩才。何谓光明神通。谓虽心心行空。而于十方佛土中现劫化转化。百劫千劫中长养神通也。劫化者。延促自在。转化者。净秽随心。何谓总持辩才。谓即徧十方界。尽百千劫。上咨法言。下诏含识。说法不同。身心别化也。是妙华下。结略指广。
(辛)四尔焰地
若佛子。菩提萨埵体性地中。尔真焰俗。不断不常。即生即住即灭。一世一时一有。种异异现异故。因缘中道。非一非二。非善非恶。非凡非佛。故佛界凡界。一一是名为世谛。其智道观无一无二。玄道定品。所谓说佛心行初觉定因。信觉。思觉。静觉。上觉。念觉。慧觉。观觉。猗觉。乐觉。舍觉。是品品方便道。心心入定果。是人住定中。焰焰见法行空。若起念。定入生心。定生爱顺。道法化生。名法乐忍。住忍。证忍。寂灭忍。故诸佛于入光光华三昧中。现无量佛。以手摩顶。一音说法。百千起发。而不出定。住定。味乐定。著定。贪定。一劫千劫中住定。见佛莲华坐说百法门。是人供养听法。一劫住定。时诸佛光中摩顶。发起定品。出相进相去向相故。不没不退不堕不住。顶三昧法上乐忍。永尽无余。即入一切佛土中。修行无量功德品。行行皆光明。入善权方便。教化一切众生。能使得见佛体性常乐我净。是人生住是地中。行化法门。渐渐深妙。空华观智。入体性中道。一切法门品满足。犹如金刚。上日月道品。已明斯义。
尔真焰俗者。尔即真谛。焰即俗谛。俗即真故不断。性无断故。真即俗故不常。相无常故。又真即俗故不断。非断空故。俗即真故不常。性空寂故。谓一切法即生即住即灭。同在一世。同在一时。同在介尔一念有心。是故不常。然而种子各异。异于现行之各异故。又即不断。如是因缘法之中道。当知非一。以双照故。亦复非二。以双泯故。乃至善恶凡圣。性不可得。故佛界凡界。一一皆是假名建立。总名世谛。其智道观。了知无一无二。乃是玄妙中道定品。所谓诸佛往昔心中行道。初始觉悟之定因。凡有十品。是十品觉支方便之道。心心入于定果。故名为定因也。然十觉止是七觉支法开出。信觉慧觉观觉。总属择法一支。思觉念觉。总属念支。静觉即是定支。上觉即精进支。猗觉即轻安支。亦名除觉。乐觉即是喜支。舍觉即舍支也。是人既住定中。焰焰照见诸法而行于空。若于定中善能起念。便定入于无住生心境界。然初获此定者。必定生于爱顺也。彼于此中道法中变化生起。是名真法乐忍。亦名住忍。亦名证忍。亦名究竟寂灭之忍。倘终坐爱顺境界。便为永失。故诸佛于此菩萨正入光光华三昧时。必皆现无量佛。以手摩顶。一音说法。百千方便而起发之。光光华三昧。即所谓焰焰见法行空。而此菩萨生爱顺故。犹不出定。亦住。亦味。亦著。亦贪。乃至一劫千劫住定。然繇本愿善根力故。虽久住定。亦不毕竟入于涅槃。仍能见佛。闻百法门。是人即于定中供养听法。又更一劫住定。是故诸佛再于光中摩顶。令其发起定品。善知出相。进相。去相。向相。知出相故不没。知进相故不退。知去相故不堕。知向相故不住。便于顶三昧法上乐忍永尽无余。不为顶堕菩萨。即入一切佛土。乃至行化法门。渐渐深妙。空华观智。同入体性中道。一切法门。皆得满足。犹如金刚。无有缺少矣。空者真谛。华者俗谛也。日月道品。结略指广。然华严明八地菩萨。深证无生。诸佛为设三桥七劝。今四地即云尔者。界外机缘。不可思议。惟应仰信而已。
(辛)五慧照地
若佛子。菩提萨埵慧照体性地法。有十种力生品。起一切功德行。以一慧方便。知善恶二业别行。处力品。善作恶作。业智力品。一切欲求。愿六道生生果。欲力品。六道性分别不同。性力品。一切善恶根一一不同。根力品。邪定正定不定。是名定力品。一切因果。乘是因。乘是果。至果处。乘因道。是道力品。五眼知一切法。见一切受生故。天眼力品。百劫事一一知。宿世力品。于一切生烦恼灭。一切受无明灭。解脱力品。是十力品智。知自修因果。亦知一切众生因果分别。而身心口别用。以净国土为恶国土。以恶国土为妙乐土。能转善作恶。转恶作善。色为非色。非色为色。以男为女。以女为男。以六道为非六道。非六道为六道。乃至地水火风非地水火风。是人尔时以大方便力。从一切众生而见不可思议。下地所不能知觉举足下足事。是人大明智渐渐进。分分智光。光无量无量。不可说不可说法门现在前行。
慧照者。十力妙慧。照一切法悉皆通达。世出世道无与等者。亦名难胜。此十种力。繇善修习之所生成。故名生品。此能徧起一切功德之行。云何为十。一者以一慧方便。了知善恶二业别行。所谓作善得善报。斯有是处。若得恶报。无有是处。作恶得恶报。斯有是处。若得善报。无有是处。是名为处力品。二者于一切众生善作恶作。业缘果报。皆悉徧知。是名业智力品。三者于一切众生所有欲求。谓喜愿六道生生果等。名为欲解力品。四者知六道种性分别不同。名性力品。五者知六道一切善恶根。上中下一一不同。名根力品。六者知众生邪定正定不定。是名定力品。七者知一切世出世因果之法。乘是因。乘是果。如人乘为因。还以人乘为果。乃至佛乘为因。还以佛乘为果。其得至果处者。正繇乘此因道。是名道力品。八者以五眼知一切法。见一切众生受生差别故。名天眼力品。九者于百劫事一一皆知。名宿世力品。言百劫者。犹所谓百劫修行是心地。实非止于百劫而已。十者于一切招分段生死之烦恼灭。一切受变易生死之无明亦灭。名解脱力品。即是漏尽智力。是十力品智。能知自修因果。亦知一切众生因果分别。而身心口。能各各别用。了达净秽平等。故应折伏。则以净国土为恶国土。应摄受。则以恶国土为妙乐土。知善恶性空。故垂诫则转善作恶。垂劝则转恶作善。知色空不二。故为著有者令见色为非色。为著空者令见非色为色。知男女无真实相。故应以女身得度。则以男为女。应以男身得度。则以女为男。乃至随意转现。如维摩室中天女等。知凡圣平等。故应从圣解得度。则以六道为非六道。应就凡情解脱。则以非六道为六道。知四大无性。本如来藏。故乃至地水火风。非地水火风。是人尔时以大方便力。观一切众生界。即是佛界。随举一法。皆见其不可思议。举足下足。下地莫知。乃至不可说不可说法门现在前行。所以亦名难胜。亦名慧照也。
(辛)六华光地
若佛子。菩提萨埵体性华光地。能于一切世界中。十神通明智品。以示一切众生种种变化。以天眼明智。知三世国土中微尘等一切色。分分成六道众生身。一一身微尘细色成大色。分分知。以天耳智。知十方三世六道众生苦乐音声。非非音非非声。一切法声。以天身智。知一切色。色非色。非男非女形。于一念中。徧十方三世国土劫量大小国土中微尘身。以天他心智。知三世众生心中所行。十方六道中一切众生心心所念苦乐善恶等事。以天人智。知十方三世国土中一切众生宿世苦乐受命。一一知命续百劫。以天解脱智。知十方三世众生解脱。断除一切烦恼若多若少。从一地乃至十地灭灭皆尽。以天定心智。知十方三世国土中众生心。定。不定。非定非不定。起定方法。有所摄受三昧。百三昧。以天觉智。知一切众生已成佛。未成佛。乃至一切六道人心心。亦知十方佛心中所说法。以天念智。知百劫千劫大小劫中。一切众生受命命久近。以天愿智。知一切众生。贤圣。十地三十心中。一一行愿。若求苦乐。若法非法一切求。十愿百千大愿品具足。是人住地中。十神通明中。现无量身心口别用。说地功德。百千万劫不可穷尽。而尔所释迦。略开神通明品。如观十二因缘品中说。
十通智品起种种用。故名华光。无为真如。性净明露。故名现前。繇真性现前。遂得十通成就。妙华光明以自庄严也。非非音非非声者。指无情声。一切法声者。指出世音。灭灭皆尽者。位位断惑究竟皆尽。非定非不定者。所谓不起灭定。现诸威仪。有所摄受三昧者。谓三昧各有种种功用。六道人心心者。谓人心中具有佛心。若求苦乐。若法非法者。凡夫求苦。圣人求乐。凡求非法。圣人求法。又愿生浊世是求苦。愿生净土是求乐。愿现善道是求法。愿现恶趣是非法也。此十通亦止是六通开出。天身智。还属天眼。眼见色相分分差别。身知色相无差别也。天人智。天念智。同属宿命。天人智。知众生宿命差别。天念智。知劫数增减差别也。天解脱智。即漏尽通。天定心智。天觉智。天愿智。并属他心。皆如文可知。
(辛)七满足地
若佛子。菩提萨埵满足体性地。入是法中。十八圣人智品。下地所不共。所谓身无漏过。口无语罪。念无失心。离八法。一切法中舍。常在三昧。是入地六品具足。复从是智生六足智。三界结习毕竟不受故。欲具足。一切功德一切法门所求满故。进心足。一切法事。一切劫事。一切众生事。以一心中一时知故。念心足。是二谛相。六道众生一切法故。智慧足。知十发趣人。乃至一切佛无结无习故。解脱足。见一切众生。知他人自我弟子无漏无诸烦恼习故。以智知他身六通足。是人入六满足明智中。便起智身。随六道众生心行。口辩说无量法门品。示一切众生故。随一切众生心行。常入三昧。而十方大地动。虚空化华。故能令众生心行。以大明具足。见过去一切劫中佛出世。亦是示一切众生心。以无著智。见现在十方一切国土中一切佛一切众生心心所行。以神通道智。见未来中一切劫一切佛出世。一切众生从是佛受道听法故。住是十八圣人中。心心三昧。观三界微尘等色。是我故身。一切众生。是我父母。而今入是地中。一切功德。一切神光。一切佛所行法。乃至八地九地中一切法门品。我皆已入。故于一切佛国土中。示现作佛。成道。转法轮。示入灭度。转化他方过去来今一切国土中。
具足十八不共之法。尽真如际。故名满足。亦名远行地也。八法者。利衰苦乐称讥毁誉。亦名八风。一切法中舍者。亦名无不知已舍。此须四句分别。谓不知不舍。知而不舍。不知而舍。知已而舍。凡夫于一切法不了元繇。妄想执著。是不知不舍。解行菩萨虽知诸法真实之相。惑种未断。未能脱然永离。是知而不舍。二乘无差别智。不知诸法种种体性。但能永无贪著。是不知而舍。惟佛究尽诸法实相。如圆镜照物。了了现前。永无粘著。是无不知已舍也。常在三昧者。即四威仪中无不定心。欲具足。亦名欲无减。结习都尽。而常欲度生也。进心足。亦名精进无减。任运度众生也。念心足。即念无减。智慧足。即慧无减。开化众生。总不出真俗二谛。依于二谛。作随智随情等说。具足一切法品。开化六道也。解脱足。即解脱无减。智知他身六通足。即解脱知见无减。谓佛于一切解脱中。知见明了。分别无碍也。便起智身等。是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口辩说等。是一切口业随智慧行。随众生心行等。是一切意业随智慧行。能令众生心行者。合是转化之义。以大明具足等。是智慧知过去世无碍。以无著智等。是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以神通道智等。是智慧知未来世无碍。过去名大明。无昬昧忘失故。现在名无著。如镜普照故。未来名神通。不可思议故。实则三世皆大明。皆无著。皆是神通道力也。从此数数示成八相。转化十方三世。无所不徧。名为满足。亦名远行。不亦宜乎。
(辛)八佛吼地
若佛子。菩提萨埵佛吼体性地。入法王位三昧。其智如佛。佛吼三昧故。十品大明空门常现在前。华光音入心三昧。其空慧者。谓内空慧门。外空慧门。有为空慧门。无为空慧门。性空慧门。无始空慧门。第一义空慧门。空空慧门。空空复空慧门。空空复空空慧门。如是十空门。下地各所不知。虚空平等地不可说不可说神通道智。以一念智。知一切法分分别异。而入无量佛国土中。一一佛前咨受法。转法度与一切众生。而以法药施一切众生。为大法师。为大导师。破坏四魔法身具足。化化入佛界。是诸佛数。是诸九地十地数中长养法身。百千陀罗尼门。百千三昧门。百千金刚门。百千神通门。百千解脱门。如是百千虚空平等门中而大自在。一念一时行。劫说非劫。非劫说劫。非道说道。道说非道。非六道众生说六道众生。六道众生说非六道众生。非佛说佛。佛说非佛。而入出诸佛体性三昧中。反照。顺照。逆照。前照。后照。因照。果照。空照。有照。第一中道义谛照。是智惟八地所证。下地所不及。不动。不到。不出。不入。不生。不灭。是地法门品。无量无量不可说不可说。今以略开地中百千分一毛头许事。罗汉品中已明。
一真如心。故名不动。与佛同体。从胜定出。复名佛吼。证于平等法性真无生忍。故名入法王位三昧。华光音者。诸佛七劝之音。具如华严第八地中所明。本从七劝起定。而言入心三昧者。既受诸佛加被。方证一心妙用。出入无非三昧也。空慧者。慧即大明之体。繇真实慧。证法性空。故名大明空门。内空者。观内色净相不可得。外空者。观外色净相不可得。有为空者。五阴法中我我所不可得。无为空者。对有为。说无为。有为既空。则无为亦不可得。性空者。有为无为皆无自性。无始空者。世间众生无有始相。第一义空者。诸法中最上第一。名为涅槃。而亦无相。空空者。第一义虽空。能空之理犹在。今能空亦空。空空复空者。空理虽空。空理之智犹在。今空空之智亦空。空空复空空者。理智皆空。空空之空犹在。今空空复空亦空。是诸佛数者。已证法身。堕在佛位九地十地。不过任运长养其法身耳。陀罗尼。此翻总持。总一切法。持一切义。依此能发无碍辩才。反照者。内照身心。顺照者。观流转门。逆照者。观还灭门。前照者。观于过去。后照者。观于未来。因照者。照诸法因。果照者。照诸法果。空照者。照于真谛。有照者。照于俗谛。第一中道义谛照者。照于中谛。不动者。攀缘永息。不到者。言思路绝。不出者。无不照时。不入者。非入定照。不生者。照性无生。不灭者。照性无灭。罗汉品者。结略指广。此地永舍藏识之名。亦名阿罗汉位。而界内界外。义类不同。若欲委知。须阅四教仪集注。
(辛)九华严地
若佛子。菩提萨埵佛华严体性地。以佛威仪。如来三昧自在王王定。出入无时。于十方三千世界。百亿日月。百亿四天下。一时成佛。转法轮。乃至灭度。一切佛事。以一心中一时示现一切众生。一切色身。八十种好。三十二相。自在乐。虚空同。无量大悲光明相好庄严。非天非人。非六道。一切法外。而常行六道。现无量身。无量口。无量意。说无量法门。而能转魔界入佛界。佛界入魔界。复转一切见入佛见。佛见入一切见。佛性入众生性。众生性入佛性。其地光。光光照。慧慧照。明焰明焰。无畏。无量。十力。十八不共法。解脱。涅槃。无为一道清净。而以一切众生作父母兄弟。为其说法。尽一切劫得道果。又现一切国土。为一切众生。相视如父如母。天魔外道。相视如父如母。住是地中。从生死际起。至金刚际。以一念心中现如是事。而能转入无量众生界。如是无量。略说如海一渧。
以佛庄严而自庄严。名佛华严。发真如用。善能说法。故又名善慧地也。自在王王定者。此自在王三昧。为一切三昧中王也。即出即入。即入即出。乃至东方入定西方起等。故名出入无时。一切佛事。以一心中一时示现者。谓不惟次第示成八相。又相相之中互具八相。所谓或见住胎。或见初生。或见出家。乃至或见巳涅槃等。其地光者。指其光明之体。光光照。慧慧照者。明其无尽无尽。明焰明焰者。显其互彻互融。一念心中现如是事者。所谓始终不出刹那际三昧。转入无量众生界者。谓普于一切世界。现凡现圣也。余悉如文可知。
(辛)十入佛界地
若佛子。菩提萨埵入佛界体性地。其大慧空空复空空复空。如虚空性平等智。有如来性十功德品具足。空同一相。体性无为。神虚体一。法同法性。故名如来。应顺四谛二谛。尽生死轮际。法养法身无二。是名应供。徧覆一切世界中一切事。正智圣解脱智知一切法有无一切众生根故。是正徧知。明明修行。佛果时足故。是明行足。善逝三世佛法。法同先佛法佛。去时善善。来时善善。是名善善。是人行是上德。入世间中教化众生。使众生解脱一切结缚故。名世间解脱。是人一切法上。入佛威神。仪形如佛。大士行处。为世间解脱。调顺一切众生。名为丈夫。于天人中教化。一切众生咨受法言故。是天人师。妙本无二。佛性玄觉常常大满。一切众生礼拜故。尊敬故。是佛世尊。一切世人咨受奉教。故是佛地。是地中一切圣人之所入处。故名佛界地。尔时坐宝莲华上。一切与授记欢喜。法身手摩其顶。同见同学菩萨。异口同音。赞叹无二。又有百千亿世界中一切佛。一切菩萨。一切云集。请转不可说法轮。虚空藏化导法门。是地有不可说奇妙法门品。奇妙三明三昧门。陀罗尼门。非下地凡夫心识所知。惟佛佛无量身口心意可尽其源。如光音天品中。说十无畏与佛道同。
受佛职位。堕在佛数。故名入佛界地。慈阴妙云。覆涅槃海。故亦名法云地。前八地中第十空门。名为空空复空空慧门。今并并此大慧而复空之。证如虚空性平等智。故得十号功德。皆悉具足也。空同一相等者。真空之智。与实相之理无二。其体性即是无为。其神虚通。其体一实。此三句明于如义。所有一切诸法。无不皆同法性。此句明于来义。应顺四种四谛。及真俗二谛。尽二种生死之轮际。法养之智。与法身之理无二。此则恒受第一法供养乐。名应供也。正智者。即根本智。圣解脱智者。即差别智。根本即正义。差别即徧义。明明者。上明字是始觉。下明字是本觉。始觉合本。故曰明明。修者。称性力用。行者。性具功德。从性起修。以修显性。故曰修行。初地分证。今归究竟。故称为足。善逝三世佛法者。逝是入义。法同先佛法佛者。谓虽应化无方。而其仪则轨式。皆同先佛法身无二。或示入涅槃为去。或示生人世为来。无不契理契机。是故善而又善。问。理无来去。来去随机。但可契机。那云契理。答。理无来去。亦无不来不去。但令契机。即是契理。又示来示去。故契机。来无来相。去无去相。故契理也。若藏教菩萨。惟能来度众生。不能去至涅槃。纵令契机。终不契理。若二乘之人。惟能去至涅槃。不能来度众生。纵令契理。终不契机。若夺而言之。既不契理。亦不契机。不能接界外机故。既不契机。亦不契理。以未达无住涅槃。惟证偏空。不尽理性故。又权教大士。虽徧能示去示来。但出假须起空。入空须弃假。亦不得名善善。今。不起灭定。现诸威仪。四威仪中。心常在定。如明月之在天。水清影现而非来。水浊影亡而非去。乃名去来皆善善也。大士行处为世间解脱。应云为无上士。文错误耳。妙本无二者。谓始觉妙合本觉而无有二。常常大满者。所谓究竟满足。一切世人咨受奉教。故是佛地者。谓此地自下地视之。亦名为佛。是一切圣人之所入处。故名佛界地者。谓此地乃是成佛近因。亦复名菩萨也。尔时坐宝莲华等。是初登此地。正受佛职事。又有百千亿等。是既受佛职后事。是地有不可说等。是结显德业。如光音天品下。结略指广。
(丁)三付嘱弘传二。初舍那付嘱。二释迦弘传。
(戊)初中二。初结示付嘱。二放光付嘱。
(己)今初
尔时卢舍那佛。为此大众。略开百千恒河沙不可说法门中心地如毛头许。是过去一切佛已说。未来佛当说。现在佛今说。三世菩萨已学。当学。今学。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号吾为卢舍那。汝诸佛转我所说。与一切众生开心地道。
本源心地。一切众生之所共有。但无明障蔽。久成闭塞。今转此法门。令得开发。故云开心地道也。
(己)二放光付嘱
尔时莲华台藏世界。赫赫天光师子座上卢舍那佛放光。光告千华上佛。持我心地法门品而去。复转为千百亿释迦及一切众生。次第说我上心地法门品。汝等受持读诵。一心而行。
既结示付嘱。复放光普告者。正显心地法门。若本若迹。若因若果。无不以智为前导也。故始则释迦放光发起。表本觉之性明。能熏始觉。次则菩萨放光集众。表始觉之智德。能寻本觉。今则舍那放光嘱授。表于从果起因。妙彰理本。后复释迦放光诵戒。表于即因成果。善修事迹。光光互映。了知始本不二。修性同源矣。
(戊)二释迦弘传三。初受法将辞。二旋归本界。三遵敕利生。
(己)今初
尔时千华上佛。千百亿释迦。从莲华台藏世界赫赫师子座起。各各辞退。举身放不可思议光。光皆化无量佛。一时以无量青黄赤白华。供养卢舍那佛。受持上说心地法门品竟。
举身放不可思议光者。迹光与本光无异。同是三德秘藏微妙智明也。光皆化无量佛者。此智是诸佛之母。诸佛繇此而出生也。无量华供养者。华表妙因。妙因从果德起。还用庄严果德也。
(己)二旋归本界
各各从此莲华台藏世界而没。没巳。入体性虚空华光三昧。还本源世界阎浮提菩提树下。从体性虚空华光三昧出。
三昧名体性虚空华光者。谓彻证本来如虚空之体性。则华光任运自现。体性即法身德。华即表解脱德。光即表般若德也。还本源世界阎浮提菩提树下者。若据下卷初文。应云还至四禅摩醯首罗天王宫。先说魔受化经。方乃下生人间。示现出家。诣菩提树。今径明菩提树下。从三昧出。正显八相成道。始终皆不离此三昧也。又前接至华藏。既称为还。今复至南洲。亦名还本源世界者。前表理为事本。今表事为理本。故皆得称还。称本源也。何谓理为事本。谓本惟圆教一实之理。而众生迷有深浅。悟有难易。故更设别教通教藏教以开示之。又本惟一行是如来行。而众生根有利钝。修有巧拙。故更立五行万行等以收罗之。又本惟真常法身。而众生久在轮转。不能自见。故更现胜应劣应等身以觉悟之。又本惟寂光净土。而众生违背日久。证入无繇。故更垂实报方便同居等土以摄受之。是名理为事本也。何谓事为理本。谓只此因缘生法。此法即空即假即中。总不得离此正因缘境而别谈理性。又只此施戒等行。或达其三轮体空。或知其庄严无尽。或了其体是法界。总不得废此六度事行而高谈理观。又只此丈六常身。名为境本定身。界内利根。即见其坐天衣座。转无生四谛法轮。界外钝根。即见其相好无量。徧坐道场。界外利根。即见其一一色相。当体无非真实法身。故法华经云。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何处别有四佛。为四人说四教耶。又只此同居一土。断见思者。便能横见方便。破无明者。便能横见实报。无明尽者。便能横见寂光。方便一土。犹可云别在界外。实报寂光。则未有隔于此土者。是名事为理本也。
(己)三遵敕利生又二。初且明一界佛。二例结余界佛。
(庚)今初
出已。方坐金刚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说十世界海。复从座起。至帝释宫说十住。复从座起。至焰天中说十有。复从座起。至第四天说十回向。复从座起。至化乐天说十禅定。复从座起。至他化天说十地。复至一禅中说十金刚。复至二禅中说十忍。复至三禅中说十愿。复至四禅中摩醯首罗天王宫。说我本源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品。
方者。正也。安住正法。故云方坐也。金刚千光王座。下卷名华光王座。千字即华字之误。金刚表法身德。华表解脱。光表般若。全以三德秘藏正法而为其座也。妙光堂。即普光明殿。华严七处九会。多云不起本处。此云复从座起。机宜不同。所见各别。略如玄义中辨。帝释宫。即忉利天宫。在须弥山之顶。此云三十三天。以四方各八天臣。并中间天主。为三十三。焰天。亦云夜摩天。此云时分。不假日月光明。但以莲华开合分昼夜故。第四天。即兜率陀天。此云知足。生此天者。于五欲皆知足故。中有内院。即一生补处所居。复至四禅。乃说此心地法门者。本从四禅中放光发起。接至华藏世界秉受此法。故今仍于四禅说之。又帝释宫等。分说此心地法。四禅宫中。合说此心地法。分说表于行布。合说表于圆融。又显此心地法。虽位位差别。总趣极果也。
(庚)二例结余佛界
其余千百亿释迦。亦复如是。无二无别。如贤劫品中说。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卷第二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卷第三(下卷初)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注
菩萨比丘温陵道昉订
(丙)次释迦宣菩萨戒三。初叙说戒原繇。二例重轻戒相。三劝大众奉行。
(丁)初中二。初覆叙垂迹传法。二正明树下劝发。
(戊)初中又二。初长行。次偈颂。
(己)初中复二。初正述迹佛弘法。二方明以戒摄生。
(庚)今初
尔时释迦牟尼佛。从初现莲华台藏世界。东方来入天王宫中。说魔受化经已。下生南阎浮提。迦夷罗国。母名摩耶。父字白净。吾名悉达。七岁出家。三十成道。号吾为释迦牟尼佛。于寂灭道场。坐金刚华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其中次第十住处所说。时佛观诸大梵天王网罗幢。因为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别异无量。佛教门亦复如是。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为此娑婆世界。坐金刚华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罗天王宫。为是中一切大众。略开心地法门竟。
从初现莲华台藏世界者。指上卷初。于四禅天中放光彻照。乃至擎接还归事也。东方来入天王宫者。谓既秉受心地法门。入体性虚空华光三昧。即于三昧之中。还来此土摩醯首罗天王宫中。此土在华藏之东。故云东方来入也。说魔受化经者。别为通教利根。示现于第四禅天降魔已竟。方更下生。如玄义中所明。不同三藏所见。直至树下方降魔也。迦夷罗。亦云迦维罗卫。具云迦毗罗皤窣都。翻为黄色所依处。上古有黄头仙人。依此修道。西域记云劫比罗伐窣堵。此翻赤泽。或名婆兜释翅搜。或名释翅瘦。此翻能仁住处。摩耶。具云摩诃摩耶。此翻大术。或翻大幻。谓以大愿智幻法门。为如来母也。白净。或云净饭。或云真净。梵称首图驮那。或称阅头檀也。悉达。具云萨婆悉达。此翻顿吉。以太子生时。诸吉祥瑞皆悉具故。大论翻为成利。西域记云萨婆曷刺他悉陀。唐言一切义成。旧称悉达。讹略也。七岁出家。犹言出家七岁。谓初出家时。先学不用处定。不久得证。知非究竟。次学非非想定。又不久得证。知其亦非究竟。次复游行诸国。凡经一年。次更苦行六年。至年三十。乃成正觉。齐此以前。皆是体性虚空华光三昧中事。示成佛已。名为从三昧出。即坐金刚华光王座。及妙光堂。说十世界海。次方复徧历忉利。夜摩。兜率。化乐。他化。初禅。二禅。三禅。及摩醯宫。共有十个住处。说于十种法门。说法已周。更为说喻。令知所被之机。能被之教。皆如梵网。皆不出于心地法门也。寂灭道场。即菩提道场。菩提是智。寂灭是理。繇坐此处。以菩提智。证寂灭理。故名为菩提道场。亦名寂灭道场。来此世界八千返者。特指示成正觉之事。非谓其余化身。如玄义中已明。略开心地法门竟者。结指上文。
(庚)二方明以戒摄生
复从天王宫。下至阎浮提菩提树下。为此地上一切众生。凡夫痴暗之人。说我本卢舍那佛心地中。初发心中常所诵一戒。光明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当当常有因故。当当常住法身。如是十波罗提木叉出于世界。是法戒。是三世一切众生顶戴奉持。吾今当为此大众。重说无尽藏戒品。是一切众生戒。本源自性清净。
十会既毕。随说戒品者。以此住行向地等一切微妙法门。虽人人性具。而沉迷日久。方坐痴暗之地。何繇得入。然虽痴暗凡夫。亦自有入门方便。只恐不发心耳。只如卢舍那佛。本亦曾为痴暗凡夫。但初始发心。便受戒品。受戒之后。便常诵习。所以克证心地法门。直至成佛。皆以此一戒为最胜因缘。此戒是古先诸佛展转相传。非是创立。即是第一最上微妙之戒。破诸黑暗。名为光明。摧诸烦恼。喻若金刚。广具一切功德法财。目之为宝。又照一切法。名为光明。摄善戒也。体是无漏。名为金刚。律仪戒也。济物利用。名之为宝。摄生戒也。盖不惟舍那繇此成佛。举凡一切诸佛。无不以此戒为本源。一切菩萨。亦无不以此戒为本源。以离此戒。则三十心十地法门。皆不成就。乃至佛地一切功德。亦不成就故也。佛性种子者。此戒本以正因佛性为种子。起信所谓以知法性无染污故。随顺修行尸波罗密。而缘了佛性。又以此戒为种子。涅槃所谓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见。因见佛性。乃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一切众生既皆有佛性。佛性徧一切法。则若意若识。若色若心。但凡是情是心。无不入于佛性戒中。此戒的的是常有真因。此戒的的是常住法身妙果。如是十波罗提木叉出于世界。普被群机。故此法戒。乃三世一切众生。皆应顶戴受持者也。思量名意。别指第七。了别名识。别指前六。集起名心。别指第八。五根四大名色。是情者。拣非无情。是心者。拣非无心。谓除非木石无心。不堪受戒。但有心者。皆有佛性。有佛性者。即入佛性戒中。以此妙戒。全依佛性理体所起。还复开显佛性。庄严佛性。故名佛性戒也。当当。犹言的的确确。既是全性所起。的是常有真因。既繇此开显庄严佛性。的是常住法身妙果。所谓十无尽戒。一切戒之根本。保任行人到解脱岸。故名波罗提木叉。此戒即是无尽之藏。繇于本源自性清净为所依体。廼成无作妙戒体故。 出此无作戒体。复为三意。初正出无作律仪。二兼明定道二戒。三更明三聚戒法。 初正出无作律仪者。天台师云。戒体者。不起而已。起即性。无作假色。磐公释云。谓此戒体。不起则已。起则全性。而性修交成。必有无作假色。假色者。性必假色法以为表见也。无作一发。任运止恶。任运行善。不俟再作。故名无作。此菩萨无作律仪。应以七句胜义而诠显之。一者本源清净以为其性。二者增上善心以为其因。三者三种胜境以为其缘。四者三番羯磨以为其体。五者无漏妙色以显其相。六者极至佛果以为其期。七者妙极法身以为其果。一清净为性者。所谓诸法真实之相。不生不灭不常不断等。乃此戒所依之理体也。二增上因心者。所谓发菩提心。被四弘铠。上求下化。情期极果。又须别圆二教初心。乃感此戒。若藏通二教之心。不能发此无上戒也。三胜境为缘者。璎珞经云。诸佛菩萨现在前受。名上品戒。菩萨法师前受。名中品戒。千里无师。于经像前自誓而受。名下品戒。自誓受戒。复有不同。此经即须得见好相。璎珞地持。皆惟贵发菩提心。或重内因。或重外缘。各有所以。须自审量耳。四从羯磨得者。磐公云。初番羯磨时。十方世界妙善戒法。繇心业力。悉皆震动。二番羯磨时。十方世界妙善戒法。如云如盖。覆行人顶。三番羯磨时。十方世界妙善戒法。从行人顶门。流入身心。充满正报。尽未来际。永为佛种。义疏云。大乘所明。戒是色聚。凭师一受。远至菩提。随定随道。誓修诸善。誓度含识。以情期极果。此心力大。别发戒善。为行者所缘。止息诸恶。涅槃经念戒中云。虽无形色。而可护持。虽无触对。善修方便。可令具足。故知别有此无作体。从羯磨得。若自誓受者。亦从三白时得。或从见好相时得也。五无漏色相者。谓初受戒竟。即于法界有情边得不杀色。于法界情非情边得不盗色。于法界有情边得不淫色。于法界有情边得不妄语色。乃至于法界有情边得不嗔色。于法界三宝边得不谤色。又众轻戒中。于法界师友边得不慢色。于法界酒得不饮色。于法界肉得不食色。乃至于法界法门得不破坏色。此不杀不盗等法。虽无形相可见。而借色表显。所谓非眼处色。是法处色。又杀盗等是有漏法。不杀等即无漏法。故名无漏色法。是以未受戒时。虽杀盗等事。未必念念徧造。而十方世界。无非我杀盗淫妄之场。十方有情。无非我杀盗淫妄所行之境。甫受戒已。则十方世界。无非我慈良清直之地。十方有情。无非我慈良清直所被之机。故一念中。成就无漏微妙善色。一一徧于法界一切诸念。亦复如是。名为无尽戒品。不亦宜乎。六佛果为期者。璎珞经云。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不得故杀生。乃至不得故谤三宝藏。菩萨戒羯磨文云。若诸菩萨。虽复转身徧十方界。在在生处。不舍菩萨净戒律仪。设转受余生。忘失本念。值遇善友。为欲觉悟菩萨戒念。虽数重受。而非新受。亦不新得。不同其余戒法。惟以尽寿为期也。七妙极法身果者。据义疏论兴废中。谓方便求受。其体则兴。至佛乃废。以佛果位中。诸恶永净。更无可止。万善圆极。更无可行。持犯两忘。故名为废。然此无作戒体。既是全性起修。宁不全修在性。既全在性。那可论废。又既是无漏色法。即是诸佛究竟常色。又安可废。若戒体可废。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亦应可废。又卢舍那名净满。恶无不净。善无不满。正是究竟戒体。故曰惟佛一人持净戒。其余皆名破戒者。又岂有废。然此戒体。虽至佛地乃称究竟。而初心所受。更无异体。故曰。若人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以与三世诸佛同一戒体故也。如太子初生。即入王位。位同于王。真是王子。虽治国平天下事。尚未谙练。不得言其非是王种。菩萨受戒。亦复如是。顿同诸佛戒体。名真佛子。虽定慧解脱力无畏不共法等。尚未修习。不得言其非是佛种。如太子长成。绍继王位。止是父母所生之身。更无异身。菩萨成佛。亦复如是。功德满足。坐于道场。止是初发心时所得戒体。更无异体。如此妙体。那得论废。如太子生后。若寿命应尽。若九横因缘。其身则死。不复堪能绍继王位。菩萨受戒。亦复如是。若退失大菩提心。若毁犯十重禁法。其戒则失。不复堪能成就菩提。防此二缘善巧修习。直至菩提。成究竟戒。故言妙极法身以为果也。 二兼明定道二戒者。大小乘中。皆有定共戒。及道共戒。谓繇定力。自然止息诸恶。名定共戒。繇于道力。自然永离诸恶。名道共戒。定道与律仪并起。故称为共。前明律仪从师受得。今则藉定道力。自能发得无作律仪。还以无作为其体也。此定道二戒。若先已受律仪戒者。止因定道。倍增明净。更无异体。若先未受律仪戒者。随定道力。即发律仪。又定共亦名禅戒。道共亦名为无漏戒。或定共通于欲界地定。禅戒惟指初禅已上。道共通于方便道中。无漏惟指发真已上。若发真无漏。则永无退失。若方便道。及诸禅定。容有进否也。 三更明三聚戒法者。璎珞经云。律仪戒。谓十波罗夷。摄善。谓八万四千法门。摄生。谓慈悲喜舍。化及众生。令得安乐。今明此三。并是菩萨戒法。亦并以无作为体。律仪备列重轻诸相。而止言十波罗夷者。以四十八轻。皆是十重戒之等流眷属。十重戒法。摄一切戒罄无不尽。是故名为十无尽戒也。八万四千法门。即无作体所具众善。慈悲喜舍。即无作戒妙用功能。所以同名为戒。又菩萨戒法。弘誓无尽。若不摄善摄生。即是戒体有缺。故八万四千法体。慈悲喜舍定体。总皆揽之以为戒体。戒为法界。一切法趣戒也。律仪戒是法身德。摄善戒是般若德。摄生戒是解脱德。摄律仪能成法身。摄善法能成报身。摄众生能成化身。又繇律仪戒成于断德。繇摄善戒成于智德。繇摄生戒成于恩德。小乘心希自度。见苦断集。故但有律仪。不慕佛地称性功德。故无摄善法戒。不思济度一切众生。故无摄众生戒。菩萨初发心时。便以上求下化为怀。上求摄善。下化摄生。三聚净戒。一时圆发。更非先后也。
(己)次偈颂三。初颂舍那始授。二颂释迦转授。三劝信受奉持。义疏云。三序悉是此土释迦所说。杂有经家之辞。
(庚)初颂舍那始授
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如是千百亿。卢舍那本身。千百亿释迦。各接微尘众。俱来至我所。听我诵佛戒。甘露门即开。
甘露者。不死之药。喻持戒者。能得涅槃常乐我净。永无老死也。门为能通。教能通理。繇教戒力。通至大涅槃城。
(庚)二颂释迦转授
是时千百亿。还至本道场。各坐菩提树。诵我本师戒。十重四十八。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是卢舍那诵。我亦如是诵。汝新学菩萨。顶戴受持戒。受持是戒已。转授诸众生。
本师。指舍那也。如明日月璎珞珠者。日消罪雾。月照夜幽。珠疗贫穷。律仪义也。日长善法。月得清凉。珠富法财。摄善义也。日月丽天。无不瞻仰。璎珞在身。观者爱敬。摄生义也。既劝受持。即劝转授。使灯灯相续。化化无尽。
(庚)三劝信受奉持
谛听我正诵。佛法中戒藏。波罗提木叉。大众心谛信。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大众皆恭敬。至心听我诵。
佛法中戒藏者。一乘无上戒法。不但拣异外道凡夫等戒。亦复拣异声闻缘觉戒也。此戒即是诸戒之藏。以一切八戒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无不从此大戒流出。又一切八戒及具戒等。无不摄入此大戒中。故清净毗尼方广经云。菩萨毗尼。犹如大海。所有毗尼。无不纳受也。大众心谛信者。佛法大海。惟信能入。若不信自身决得成佛。则有所戒品。不能牢固。若谛信自身有成佛分。谛信舍那繇戒成佛。自然念念护持妙戒。不使毁缺也。余如前释可知。
(戊)二正明树下劝发二。初经家叙事。二释迦自说。
(己)初中三。初佛欲结戒。二放光表瑞。三大众愿闻。
(庚)今初
尔时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正觉巳。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上文言示成佛道。十处说法已竟。复至菩提树下说戒。今言初坐等者。意显成道不久。即宣此戒。非待他时。所谓先务之为急也。初结木叉。顿制五十八事。不同声闻随犯随结者。理论关机宜。事论凡有三义。一者大士深信。顿闻不逆。二者大士不恒侍左右。不得随事随白。三者舍那为妙海王子授菩萨戒。即顿说此五十八条。古制应尔也。又声闻随事随结。皆悉集十句义。今顿制诸戒。亦应戒戒具足十义。经虽不出。理必应然。略出名相。俾知利益。一摄取于僧。谓制此重轻诸戒。摄受众生。令归大乘僧宝数中。令取大乘僧宝果位。二令僧欢喜。谓繇摄取力故。能令大地菩萨。欢喜畅悦。三令僧安乐。谓繇禁戒力故。能令菩萨种族。利益增长。得安乐住。四未信者令生信。谓繇禁戒力故。性遮清净。发起一切众生正信之心。五已信者令增长。谓繇清净律仪。能令久淹佛法者。益其坚固。不退悔故。六难调者令调顺。谓有一类假名菩萨。及一类虽发大心。烦恼习强者。今以重轻诸戒调之。忏悔诃责。令不敢违法律故。七惭愧者得安乐。谓繇调顺诸难调者。则惭愧僧无扰乱故。八断现在有漏。谓制止三业十支。令不漏落业烦恼故。九断未来有漏。谓永断漏种。不以染污心受生死故。十正法得久住。谓繇大乘僧宝种性不断。建立弘通正法轮故。孝顺父母等者。戒相虽多。孝顺摄尽。故总提孝顺二字。以为其宗。父母生我色身。依之修道。师僧生我戒身。繇之成佛。三宝生我慧命。成就菩提。故一一须孝顺也。尔雅释善事父母为孝。大史叔明以顺释孝。孝即是顺。孝顺父母。有三差别。一者冬温夏清。昏定晨省。奉养无方。服劳靡间。二者立身行道。不辱所生。三者善巧方便。喻亲于道。孝顺师僧。亦应准此。师僧者。独指授戒之师。其余僧众。自属三宝中摄。孝顺三宝。亦有三义。一者供养承事。不厌疲劳。二者如说修行。不污法化。三者革弊防非。弘通建立。若约法门解者。方便为父。智度为母。不离深义以为和尚。自心觉悟名佛。自心理体名法。理智一如名僧。如理作意观察名孝。如理证入无背名顺也。繇斯事理二种孝顺。决至无上大菩提道。故云至道之法。孝即名之为戒。亦即名为制止。以孝则自不作恶故也。
(庚)二放光表瑞
佛即口放无量光明。
瑞者。信也。欲说大事。故放胜光。广召有缘。同来听也。口放者。一表此戒金口敷扬。二表受者从佛口生。
(庚)三大众愿闻
是时百万亿大众。诸菩萨。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国王。合掌至心。听佛诵一切诸佛大乘戒。
百万亿者。总叙有缘同集众也。诸菩萨。别指三十心十地位人。十八梵天。别指色界。一梵众。二梵辅。三大梵。此三总名初禅。四少光。五无量光。六光音。此三名第二禅。七少净。八无量净。九徧净。此三名第三禅。十福生。十一福爱。十二广果。此三属第四禅。凡夫所居。十三无想。亦属四禅。外道所居。十四无烦。十五无热。十六善见。十七善现。十八色究竟天。此五亦属四禅。三果圣人所居。此十八天。虽凡圣不同。皆离欲秽。得清净定。故名梵天。六欲天子。别指欲界。一四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化乐天。六他化自在天。此六欲天。虽尚有男女五欲。而果报自然。不假营求。故皆名天。十六大国王者。西域诸国最多。举其甚大。有十六国。一史伽。二摩竭提。三迦尸。四拘萨罗。五跋祗。六末罗。七支提。八跋沙。九尼楼。十槃阇罗。十一阿湿波。十二婆蹉。十三苏罗。十四乾陀罗。十五剑浮沙。十六阿槃提。合掌者。身业肃恭。至心者。意业专精。听者。口业寂静。摄耳谛听也。
(己)二释迦自说三。初举自诵劝人。二明放光因缘。三劝大众习学。
(庚)今初
佛告诸菩萨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诵诸佛法戒。汝等一切发心菩萨。乃至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诸菩萨亦诵。
半月半月者。望日为白月十五。晦日为黑月十五。白表智德渐满。黑表断德渐尽。故于此日。诵此戒法。名为布萨。正呼为褒洒陀。褒洒是长养义。陀是净义。言长养善法。净除不善也。佛尚自诵。何况余人。佛既自诵。益知至佛乃废之说。非尽理矣。
(庚)二明放光因缘
是故戒光从口出。有缘非无因故光。光非青黄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无。非因果法。是诸佛之本源。行菩萨道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
初句直说放光之缘。此光即表无作戒体。此无作戒。全以性德为其本因。故非无因。既是全性所起。即复全体是性。是故非青非黄。乃至非因果法。非青黄等色。非分别识心。不堕凡愚妄情妄境果也。非有非无。不堕邪见断常果也。非因果法。不堕权小有修有证果也。不堕此等诸果。乃是法身妙果。既是法身妙果。亦即成佛真因。故诸佛菩萨。大众佛子。皆以此为本源。
(庚)三劝大众习学
是故大众诸佛子。应受持。应读诵。应善学。佛子谛听。若受佛戒者。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黄门。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人。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
领纳名受。坚执名持。口演其文为读诵。躬行其事为善学。黄门。此云不男。凡有五种。谓生。犍。变。姤。半。八部二解或云。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或云。四天王各领二部。东方持国天王。领乾闼婆。及毗舍阇。南方增长天王。领鸠槃茶。及薜荔多。西方广目天王。领龙。及富楼那多。北方多闻天王。领夜叉。及罗刹。金刚神。亦名执金刚神。亦名金刚力士。持金刚杵。随侍诸佛者也。变化人。谓天龙等变作人形。解法师语。拣去不解语者。不解。则不能发菩提心以为胜因。故须拣之。不拣种类。以其同具佛性故也。解则尽受得戒。拣不解者。虽受亦不得也。未受戒前。容有净秽差别不等。一受此戒。咸成最上法器。故皆名第一清净也。
(丁)次列重轻戒法二。初十重。二四十八轻。
(戊)初中三。初总标。二别解。三总结。
(己)今初
佛告诸佛子言。有十重波罗提木叉。若受菩萨戒。不诵此戒者。非菩萨。非佛种子。我亦如是诵。一切菩萨已学。一切菩萨当学。一切菩萨今学。已略说菩萨波罗提木叉相貌。应当学。敬心奉持。
十重名波罗提木叉者。犯之则永弃佛海。持之则保取解脱也。既受须诵。诵则知持知犯。知轻知重。知善护持。不诵则日就遗忘。现在失菩萨之位。将来失成佛之种。甚明其不可不诵也。相貌者。戒虽无形。繇持犯而表示。广即十重四十八轻。略说即是孝顺。若不敬心奉持。便非孝顺矣。
(己)二别解十。第一杀戒。(至)第十谤三宝戒。
(庚)第一杀戒(此等皆是后人科文。不宜杂入经文读诵。)
佛言。若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释此重轻戒法。须用十门明义。一随文释义。二性遮重轻。三七众料简。四大小同异。五善识开遮。六异熟果报。七观心理解。八忏悔行法。九修证差别。十性恶法门。诸条悉具十门。可以意得。不复委标。惟今初戒总出其意。 初随文释义。若佛子者。发菩提心。受菩萨戒。绍佛家业。住佛律仪。不狂。不乱。不病坏心。不隔他阴。自知我已受菩萨戒也。若理即佛子。未秉此戒。无罪可结。止得性罪。若相似分证究竟佛子。烦惑已断。永不犯戒。但有清净戒体常在。今所指者。即是名字观行二种佛子耳。自杀者。或用内色。谓手足等。或用外色。谓刀杖木石等。或双用内外色。谓手执刀杖等。令前人命断。名之为杀。教人杀者。或面教。或遣使。或作书等。方便杀者。即杀前方便。束缚捉系等。或指示道路。令前人捕获。亦名方便。赞叹杀者。前人本无杀心。赞誉令起杀心。随喜杀者。前人先有杀心。奖劝令其成就。乃至咒杀者。作起尸咒。及伏弩火坑等种种恶事。具如五戒相经广明。杀因者。心欲前人命断。杀缘者。方便助成其事。杀法者。刀剑坑弩毒药咒术等。杀业者。前人命根不得相续。乃至一切有命者。下及微细有情。如蜎飞蠕动等。不得故杀者。拣非误伤。常住者。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其性常住。慈悲心者。同体大哀。若保赤子。惟思拔苦与乐。孝顺心者。尊重佛性。视同父母。不敢轻于一切。方便救护者。慈悲孝顺之实事。反者。明其不应。恣心者。因贪起杀。不知制止。快意者。因嗔起杀。泄其怨恨。是菩萨者。繇本受戒。故有此名。波罗夷罪者。此云弃罪。犯此戒者。永弃佛海边外。永失妙因妙果。亦云堕罪。犯此戒者。堕落三涂。亦云他胜处法受菩萨戒。本欲破坏烦恼。摧伏魔军。今犯此戒。反被烦恼所胜。又被魔军所胜。亦云是极恶法。亦云是断头法。亦云如断多罗树心。如针鼻缺。如大石破二分等。夫律中明一人受比丘戒。地神空神。展转传告。顷刻声徧初禅。魔则震恐。若一人破比丘戒。护身神出大叹息之声。亦复展转传告。徧于初禅。魔则欢喜。今菩萨戒羯磨文。明一人受戒。则十方佛菩萨前。法尔相现。繇是诸佛菩萨。忆念怜愍。倘一人破戒。宁不徧令法界圣贤。咨嗟悲悼耶。持戒者审思之。 二性遮重轻。此戒具二业成罪。一性业。二遮业。性业者。虽不受佛戒。世间法尔有罪。如轮王十善。亦制杀生。国制杀人。会须偿命。遮业者。佛制之所遮止。犯者得破戒罪。此之杀业。不受戒人。但得性罪。已受戒者。兼得性遮二罪也。问。同一杀盗淫妄等事。未受戒人。止得一罪。已受戒人。反得二罪。则受戒乃招罪之途。有损无益。答。受佛戒即入佛位。皆名第一清净。功德岂可思议。惟其持者功德力大。所以破者罪业倍深。功德力大。必宜秉受。罪业倍深。必宜莫犯也。此戒备四缘成重。一是众生。二众生想。三有杀心。四前人命断。一是众生者。略为三品。上品谓诸佛圣人。父母师僧。佛不受害。但令恶心出其身血。即犯逆罪。害罗汉。犯逆。害三果以下。但犯重。菩萨取发趣以上。害者犯逆。害外凡位未入毕定性者。但犯重。杀父。杀母。杀和尚。杀阿阇梨。同犯逆罪。中品谓一切人天。害皆犯重。下品谓四趣众生。修罗鬼神畜生等。此有两解。一云同重。大士防杀严故。文云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即其证也。二云但轻垢。在重戒中兼制。以非道器故。文云有命者。举轻况重耳。今更推详其致。比丘戒法。局在人伦。故谓余趣非器。杀天亦止结轻。今菩萨戒法。全收五道。则鬼神畜生。咸堪载道。害心断命。那得结轻。然使故杀一蚊蚋等。便成重罪。便失菩萨无上律仪。则害及人天者。又将以何罪判之。若以义斟酌。畜生等解语受戒者。害则犯重。不解语者。害则犯轻。又菩萨重戒。有二分别。一失戒。二不失戒。害人天等。犯重失戒。害蚊蚋等。但犯重罪。不失戒体。或数数故伤都无惭愧。烦恼增上。不知厌舍。亦可失戒也。二众生想者。有当。有疑。有僻。共成六句。谓实是众生。实众生想。实非众生。非众生想。二句为当。实是众生。心中疑为是众生耶。非众生耶。实非众生。心中疑为是众生耶。非众生耶。二句为疑。实是众生。心中决谓非众生想。实非众生。心中决谓是众生想。二句为僻。若众生。众生想。众生疑。杀者犯重。若众生。非众生想。如见蛇误以为绳。见虫误以为土。虽斫之捻之。本无杀心。无犯戒罪。若非众生。作众生想。及疑。如见绳误以为蛇。见土误以为虫。斫之捻之。虽无所害。具有杀心。犯轻垢罪。若非众生。非众生想。此全无罪。又圣人圣人想。父母父母想。师僧师僧想。人天人天想等。各有六句。结判逆与非逆。若重若轻。可以例知。三杀心者。谓恼害前境。愿其命断。正是业主。繇此恶心。或自身行杀。或教他遣使等。杀心复二。一通心。二隔心。通心者。如漫作坑弩。漫为烧斫。随有死者。皆悉犯罪。都无死者。犯方便罪。亦名不遂轻垢。隔心者。本为此人作杀方便。误伤彼人。于彼人都无杀心。故不结罪。仍于此人边结方便罪。四前人命断者。色心连持。相续不断。名为命根。今使不得相续。故成杀业。此有两时。一者于现生中。见彼命断。二者作杀方便已。先自舍命。彼方命断。现生见彼命断。复有二句。一者自身有戒。二者自身舍戒。若有戒时。前人命断。结重。若舍戒后。前人命断。止于舍戒之前。结方便罪。后命断时。不复结罪。但有世间性罪也。先自舍命彼方命断。复有两种。一者后生自忆宿命。二者不忆。若自忆宿命者。彼人或任势命断。或更加方便令断。皆结重罪。若不忆宿命者。彼人任势命断。结重。以菩萨死后。戒体不失故。或更加方便令断。当知不因前方便死。但结轻垢。后加方便。繇夙业牵。不自忆知。譬如比丘痴狂心乱。及病坏心。故不犯也。又菩萨未登不退。或繇业报因缘。得痴狂心乱等病。当知有五因缘。令狂病生。一亲里死尽故狂。二财物失尽故狂。三田业人民失尽故狂。四或四大错乱故狂。五或先世业报故狂。有五因缘。令心散乱。一为非人所打。故心散乱。二或非人令心散乱。三或非人食心精气。故心散乱。四或四大错。故心散乱。五或先世业。故心散乱。有五因缘。令心病坏。或风发故病坏心。或热发故病坏心。或冷发故病坏心。或三俱发故病坏心。或时节气发故病坏心。虽有如是狂乱等病。若自觉是受菩萨戒者。杀心害命。仍犯重罪。若见火而捉。如金无异。见屎而捉。如栴檀无异。如是狂乱。都不自忆有菩萨戒。犯戒无罪。若菩萨未狂乱时。作杀方便。狂乱之后。彼人命断。犯重。若菩萨狂乱时。作杀方便。得本心后。彼人命断。无犯。若得本心后。更加方便令命断者。犯重。又菩萨本所受戒。极至佛身。舍身他世。戒体不失。若忆知宿命作杀生者。犯重。若不忆宿命。虽作杀生。不名犯戒。与狂乱心坏同科。 三七众料简。七众者。一比丘众。二比丘尼众。三式叉摩那众。四沙弥众。五沙弥尼众。六优婆塞。七优婆夷。前五是出家弟子。后二是在家弟子。此戒七众同制。犯者皆得重罪。 四大小同异。大者。大乘七众。小者。声闻七众也。此戒与声闻不全同。同者。同不得杀。异者。大士见机得杀。如下所明。又大士害二师成逆。声闻但结重罪。大士杀天犯重。声闻非重。大士杀四趣。如上料简。声闻杀鬼神与杀天同。杀傍生又略轻。大士舍身不失戒。结罪如上说。声闻舍身。戒亦随尽。不复结罪也。 五善识开遮。唐译菩萨戒本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善权方便。为利他故。于诸性罪。少分现行。繇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谓如是菩萨。见劫盗贼。为贪财故。欲杀多生。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复欲造多无间业。见是事已。发心思惟。我若断彼恶众生命。堕那落迦。如其不断。无间业成。当受大苦。我宁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间苦。如是菩萨。意乐思惟。于彼众生。为当来故。深生惭愧。以怜愍心而断彼命。繇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解曰。此则大悲增上。纯以代苦之心而行杀业也。深生惭愧。明其不自以为功能。以怜愍心。明其实无一念嗔忿。故虽甘受犯戒之罪。而究竟无违犯耳。倘私忿未忘。或贪图功德。驾言于大士弘规。岂能免性遮二业哉。 六异熟果报。异熟者。异时而熟。异性而熟。异处而熟。异时者。今生造业。或现生受报。或来生受报。或无量生后受报。异性者。造业通于三性。谓善。不善。无记。受报惟属无记之性。异处者。人中造业。六道酬偿也。此杀生罪。果报如何。华严二地品云。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解曰。三涂是正报。人中是余报也。上杀堕地狱。中杀堕畜生。下杀堕饿鬼。或约前文三品众生分上中下。或约杀心猛弱分上中下。或虽造上罪。殷勤悔过。转成中下。虽造下罪。护过饰非。不知惭愧。转成中上。三义互成。事非一致。故业性差别。惟佛穷尽耳。持不杀戒。复得何报。十善业道经云。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解曰。十离恼法是花报。自在寿命是果报也。又大乘理趣六波罗密经净戒品云。此十善业。一一皆感四种果报。一现在安乐。二烦恼怨贼。势力羸弱。三于当来世。常得尊贵。无所乏少。四精勤修习。当得无上正等菩提。离杀四者。一菩萨于诸众生。不起害心。能施无畏。亦不恐怖。以无怖故。一切众生亲近供养。尊重赞叹。菩萨于彼。生怜愍心。繇慈心故。过去所有一切怨恨。自然心息。二嗔恚害心。悉皆羸劣。以慈甘露用涂其心。而能蠲除嗔等热恼。睡眠安隐。恒无恶梦。以慈心故。药叉诸鬼食血肉者。舍离害心。及诸恶兽。常相守护。三者于未来世。获三果报。一寿命长远。常无中夭。二所生之处。常无病苦。三大富饶财。恒得自在。四者以不杀故。得佛法分。于五趣中所生之处。于世自在。随意能住。乃至坐于菩提树下。诸魔鬼神。不能为障。成等正觉。无量圣众之所围绕。解曰。此四果报。二属现在。二属当来。约之即是转三障义。除恶生善。即是先转业障。因业障转。能令报障亦转。兼能进转烦恼。盖业繇惑造。报繇业感。不了业因。复从报法起惑。繇业现行。亦熏烦恼种子。故三法展转不离。如恶叉聚。今先断其业。不复熏于惑种。又既令后报不起。亦令先报渐薄。此中初种即转现报。第二是转烦恼。第三是转生报。第四是转后报也。夫以杀业苦报。其剧如彼。不杀善报。其大如此。金口诚言。纤毫无谬。奈之何不信受奉行哉。 七观心理解。有事杀。有理杀。事杀如上所明。理杀者。凡夫外道。执常执断。破害真谛。藏教析色观空。破害俗谛。通教虽达无生。终归灰断。不知常住真心。是杀中谛。别教仰信中道。谓是迥出二边。修中观时。复杀二谛。惟圆人了达一心三观。全体法界。不动法界。始从名字。终于究竟。皆不犯理杀也。 八忏悔行法。犯此事理二杀。既各有轻重。则欲令罪灭。须知三种忏法不同。先明事理二杀轻重差别。事杀有三差别。一逆。二重。三轻。重复分二。一失戒。二不失戒。一失戒者。又分为二。一须见好相。如此经云。若有犯十戒者。应教忏悔。要见好相。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也。二堪任更受。如羯磨文云。若诸菩萨毁弃净戒。于现法中。堪任更受。又云。若上品缠。违犯他胜处法。失律仪戒。应当更受。不云须见好相也。今会通其意。此经虽一往偏指十重。而理须独归前四。以善生经中无后四戒。地持经中无第五第六戒故。羯磨文虽似独指后四。而前六等流。亦可例通。以杀盗等必有上中下别。非可一概论故。故失戒重罪。须通途作此二类也。二不失戒者。如羯磨文云。非诸菩萨暂一现行他胜处法。便舍菩萨净戒律仪也。轻戒复二。一染污起。或称重垢。二非染污起。或称轻垢。今经总名轻垢。直对十重言之。实则轻戒之中。复有重轻差别。兼有方便等流之不同。故今合而明之。共有六聚。一逆。二失戒重。不任更受。欲受须见好相。三失戒重。堪任更受。四不失戒重。五染污犯。及方便重垢。六非染污犯。及方便轻垢也。此戒于六聚中。杀上品是逆。杀中品是失戒重。须见好相。杀下品是失戒重。堪任更受。或是不失戒重。又方便罪者。三品杀因杀缘皆轻垢。或上品缘即属重垢。三品杀法皆重垢。或上品杀法。应同不失戒重也。理杀有四差别。一杀真谛。二杀俗谛。三杀中谛。四双杀二谛也。次明三种忏法。一作法忏。二取相忏。三无生忏。此三种忏。前不兼后。后必具前。作法忏又有三种。一向一人悔过。二向三人悔过。三向众僧悔过。非染污犯。及方便轻垢。但向一人悔过。罪便得灭。染污犯。及方便重垢。须向三人悔过。或无三人。止向二人一人。亦可得灭。不失戒重。须向众僧悔过。或无众僧。向三二人亦得。设总无清净大小乘众。堪向悔过。但殷重自誓。终不复犯。罪亦得灭。若有人可向悔过。不得自誓灭也。失戒重罪堪任更受者。须向众僧悔过重受。失戒重罪不堪更受者。即须用取相忏法。取相忏者。所谓日夜六时诵重轻戒。苦到礼三世千佛。二七三七。乃至一年。以见好相为期。此须十科行道。备极精诚。仍复内资理观。外假坛仪。凡法华方等大悲占察等一切行法。皆属取相忏摄。能灭根本重罪。令净戒复生。亦能灭七逆罪。使重报轻受。但不云使得戒耳。无生忏者。正灭理杀之罪。亦除七逆重愆。此复四种。一析观无生。谓观此身六分所成。所谓地水火风空识。微细推求。实无有我。及以我所。二体观无生。谓观此身如幻如化。如镜中像梦中物等。当体不实。彼六分法尚自不有。云何复有我及我所。三次第无生。谓虽知中道佛性。含灵本具。繇迷强故。不能顿观。先观一切假名诸法。从因缘生。无有实性。从假入空。得见真谛。既见真空。不住于空。从空出假。徧观俗谛。二谛既明。遮照和融。方归中道。四一心无生。谓了知中道佛性。徧一切法。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此心即空假中。三谛既是天然性德。三观亦非造作修为。一心之中。法尔具足。如此观智。全即谛理。深达罪福相。徧照于十方。是名实相忏悔。以迷则全实相而为罪相。悟则全罪相而即实相故。是中析观无生。能除凡外杀真谛罪。亦除七逆。令得无根信。堕狱即出。不复受一劫苦。如阿含经中阿阇世王是也。但不能令现身证初果耳。体观无生。能除藏教杀俗谛罪。亦除七逆。例同阿含。次第无生。能除通教杀中谛罪。亦除七逆。如阿阇世王转重受轻。身生恶疮。照以月爱三昧光明。令免痛苦。得无根信。但不云得菩萨戒耳。一心无生。能除别教双杀二谛之罪。亦除七逆。如阿阇世王悟无生忍。发迹显本。即是不可思议大菩萨也。 九修证差别。别圆观行位人。善伏烦恼。能防故杀。相似初心。先断见惑。与藏通初果齐。得道共力。能断故误二杀。如释种宁死不战。是断故杀。初果耕地。虫离四寸。是断误杀也。华严二地。云性不杀生者。此约教道。二地戒波罗密增上。或约理杀。二地即是界外须陀洹果故也。藏教外内二凡。能防杀真谛罪。初果以上。永断杀真之罪。通教干慧性地。能防杀俗谛罪。八人以去。亦复永断。别教初心仰信中道。能防杀中谛罪。十住十行。犹未永伏。十向永伏。初地永断。兼断双杀二谛之罪。以证道同圆故。圆教初心了知法界。不坏一法。能防双杀二谛之罪。故名第一清净。亦复论于名字清净。观行清净。乃至究竟清净也。 十性恶法门。善恶之法。皆是性具。达其性。则能用善用恶。而不被善恶所用。不达其性。则被善恶所用。不知称性功能。以被善恶所用。故全性德而成逆顺二修。感于苦乐二报。以能巧用善恶。故即二修咸合平等一性。成于折摄二门。今明性恶。复约二义。一用事杀。如古昔圣王。杀仙豫婆罗门等五百人。乃是与其无量寿命。此亦可称为善识开遮。又如无厌足王。幻作恶人而行治罚。沙弥吞食外道。度令出家证果等。皆巧用事杀也。二用理杀。所谓弑无明父。害贪爱母。护生须是杀。杀尽始安居也。前明不杀。必至佛果方得究竟清净。此文明杀。亦至佛果方得究竟杀尽耳。
(庚)第二盗戒
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盗。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不与而取他物。名之为盗。自盗有八种。或灼然劫取。或潜行窃取。或诈术骗取。或势力强取。或词讼取。或抵谩取。或受寄托而不还。或应输税而不纳。是名八种。教人盗者。教人为我劫取。乃至为我偷税也。若但教人作八种盗。利不入己。不结重罪。是此戒兼制耳。方便盗者。彼物自来。方便藏举。如攘羊之类。咒盗者。以种种咒术取他物。或遣役鬼神等。盗因者。兴心故取他物。或以谄心。或以曲心。或嗔恚心。或恐怖心。是名盗因。盗缘者。穿窬窥阚等缘。盗法者。发钥拣取等事。盗业者。举他物离本处。乃至等者。举轻况重。佛性者。一切众生。皆有当果之性。性是不改为义。即前戒中常住之意。盗人财物者。意显从人边结重也。 此戒亦具性遮二业。以侵他依报。夺他外命。令他忧苦。王法亦治罪故。五缘成重。一是有主物。二有主想。三盗心取。四直五钱。五举离本处。主有三品。若佛物。法物。现前僧物。四方僧物。父母师长物。名上品。若人天物。名中品。若鬼神畜生物。名下品。盗上品。及中品中人物。则重。盗中品中天物。及下品物。结轻。或虽重。不失戒。二有主想。亦具当疑僻六句。有主。有主想。有主疑。二句结重。无主。有主想。有主疑。二句结轻。有主。无主想。无主。无主想。二句无犯。又人物。人物想。人物疑。二句结重。人物。非人物想。及非人物。非人想。人物疑。非人物想。四句结轻。三盗心者。非与想。非己物想。非粪扫想。非暂用想。非亲厚想。正是业主。四直五钱者。西国一大钱。直十六小铜钱。若取五钱。若取直五钱物。结重。四钱以下。结轻。或虽重。不失戒。若二番三番。共取五钱物。有意相续者。数满结重。无相续意者。逐次结轻。若所取物。此处不直五钱。取处直五钱者。结重。若此处直过五钱。取处不直五钱。结轻。五举离本处者。他物置在此处。移动令出本界。或自移。或教他移。或方便移。或咒移。从此时结成盗罪。详如五戒相经中说。若抵债不还。前人决作失想时结罪。若受寄不还。亦于前人决作失想时结罪。若偷税已过关津。不复受诘时结罪。若教人盗。前人受教。取离本处时结罪。若教人取某处某物。彼人于异处取。或取异物。彼人结重。教者结方便罪。若教者是盗心。受教者无盗心。谓是取彼所应取物。取离处时。教者犯重。受教者无犯。若教者非盗心。受教者谓是盗心。取离处时。受教者犯重。教者无犯。若教令盗五钱物。受教者取得四钱以下。二俱结轻。若教盗四钱以下。受教者取得五钱以上。受教者结重。教者结轻。若本意不论多少。随取离处时。二人同其轻重。若二人共盗取物。离本处。直五钱。虽分时各得减五钱。然各犯重。若但教人盗。本无心欲取其分。离处时。不结重。后受其分。知是所盗物者结罪。不知者无罪。此生有戒无戒。后生忆不忆等。具如杀戒中辨。不犯者。与想。已物想。粪扫想。暂用想。亲厚想。若痴狂。若心乱。若病坏心。若转生不自忆知。 七众同犯。 大小乘不全共。同者。同不得盗。异者。大士见机得盗。如下所明。旧云。声闻于佛灭后。盗佛物。轻。菩萨恒重。今据僧祗律中。寺主用塔物供僧。直五钱。即结重。况自用耶。又毕陵伽婆蹉。于贼舟上取檀越二子还其父母。以无盗心。不名犯戒。亦是见机得作之意。未必一向与大乘异也。 开遮者。菩萨戒本云。又如菩萨。见有增上增上宰官。上品暴恶。于诸有情。无有慈愍。专行逼恼。菩萨见已。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力所能。若废若黜增上等位。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萨。见劫盗贼。夺他财物。若僧伽物。窣堵波物。取多物已。执为己有。纵情受用。菩萨见已。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力所能。逼而夺取。勿令受用如是财物。当受长夜无义无利。由此因缘。所夺财宝。若僧伽物。还复僧伽。窣堵波物。还窣堵波。若有情物。还复有情。又见众生。或园林主。取僧伽物。窣堵波物。言自己有。恣情受用。菩萨见已。思择彼恶。起怜愍心。勿令因此邪受用业。当受长夜无义无利。随力所能。废其所主。菩萨如是虽不与取。而无违犯。生多功德。解曰。前条是夺他名位。后条是夺他财宝。以怜愍心。能生功德。然僧伽物。还复僧伽。乃至有情之物。还诸有情。故无犯也。倘分毫沾染。是名贼复劫贼矣。 果报者。华严二地品云。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解曰。盗亦三种三品。牵堕三涂。例如杀戒所明。共财者。世间财物。五家所共。谓王。贼。水。火。不肖子孙。惟功德法财。乃不共他有也。十善业道经云。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叹。五不忧损害。六善名流布。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天。若能回向菩提。后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净戒品云。离不与取。亦四果报。一者于现生中。得离贪嫉。身心安乐。二者以离贪嫉。一切众生之所信向。委寄任用。无复疑惑。与诸有情而作伏藏。三者于未来世。得大富饶。豪贵自在。所有珍财。王贼水火。无能侵夺。四者能与殑伽沙等一切诸佛主功德藏。所谓十八不共法等清净法财。二乘之人。耳尚不闻。何况得见。 观解者。有事盗。有理盗。理盗者。未达性具法门。心外取法。取非其有。故名为盗。凡夫盗有。外道盗空。二乘盗真。菩萨盗俗。别教盗取中道。惟圆人了达性徧性具。不于心外别取一法。不犯理盗。 忏悔者。若盗三宝父母师长物。失戒。先须偿还。方行取相忏法。盗人道物。失戒。偿与不偿。随时斟酌。忏须取相。盗天及鬼神畜生物。须向众生僧悔过。或向三人悔过。又三品盗因盗缘。向一人悔。上中二品盗法。向三人悔。或向众僧。下品盗法。向一人悔。或向三人。盗有盗空。忏以析观无生。盗真盗俗盗中。皆悉忏以一心无生。又一心三观妙无生忏。通灭一切事盗理盗也。 修证者。别圆观行位人。能防故盗。相似初心。位齐初果。永断故盗。华严二地中义。如杀戒辨。藏教内凡外凡。伏于空有二盗。初果永断盗空。四果永断盗有。圆教观行。圆伏盗真盗俗盗中之罪。初住分断。妙觉究竟断尽。别教登地。证道同圆。亦能分断理盗。 性恶者。事盗如开遮所明。理盗则菩提无与者。然我取菩提。三世诸佛。乃称究竟大盗耳。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卷第三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卷第四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注
菩萨比丘温陵道昉订
(庚)第三淫戒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无慈悲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淫者。污秽交遘。鄙陋堪耻。名非梵行。亦名为不净行。正是生死根本。自淫者。自作污行。教人者。劝他作污染行。如媒嫁等事。自无迷染。但结轻垢。是此戒兼制。不同杀盗。一概结重。或有一种别异烦恼。教人于自身行淫。此则结重。淫因者。染污之心。淫缘者。瞻视随逐等事。淫法者。摩触称叹等事。淫业者。二根交接。入如胡麻许。即成淫罪。不论精之出与未出。乃至畜生女等。举劣结过。非道者。如善生经云。若于非时。非处。非女。处女。他妇。若属自身。是名邪淫。释曰。此六皆不顺世间道理。故名非道也。非时者。或在日中。或月六斋日。年三斋月。或八王日。或自妻娠妊产后等。非处者。除小便道。或于大便道。及口中。非女者。或是男子。或黄门二根。处女者。未曾嫁人。又非己所摄受。他妇者。属他所摄。自身者。令他人于自身或大便道。或口中。作不净行。净法与人者。应教人精持梵行。永离生死苦本也。 此戒旧云非性惟遮。以男女居室。世法所不禁故。今言正淫可尔。若邪淫事。国制强奸者斩。和奸者笞。淫男者杖。安得无罪。又前朝古制。和奸者男女皆坐宫刑。罪亦不轻。况出家人既不娶妇。触境皆邪。故知亦具性遮二业。若在家菩萨受八关斋。一日一夜断于正淫。可云惟遮业耳。三缘成重。一是道。二淫心。三事遂。一是道者。小便道。大便道。口道。若于人女。天女。修罗女。鬼神女。畜生女。三道中行淫欲。皆波罗夷。若于人男。天男。修罗男。鬼神男。畜生男。大便道及口中二道行淫。皆波罗夷。若于人黄门。乃至畜生黄门。二道中淫。皆波罗夷。若于人二根。乃至畜生二根。二道中淫。皆波罗夷。乃至一切已死者。但令三道未坏。于中行淫。皆波罗夷。若令一切男子。于自身二道行淫。皆波罗夷。二淫心者。心生喜乐。如饥得食。如渴得饮。非如热铁刺身。三事遂者。于三道中。男根得入如胡麻许。据此时结重罪。失戒体。未入而中止。结方便罪。不犯者。为怨家所执。如热铁刺身。惟苦无乐。或熟睡不知。或狂乱坏心。或转生不自忆。 七众者。出家五众。全断淫欲。在家二众。惟制邪淫。就己妻妾。复制非时非处。又月六斋日。年三斋月等。若受八关戒时。无复邪正。一切俱制。犯者皆结重罪。 大小乘略不同。小乘梦中失精不犯。或云但自责心。大乘若梦行淫。寤应生悔。诃责烦恼。倍于声闻也。 开遮者。菩萨戒本云。又如菩萨。处在居家。见有女色。现无系属。习淫欲法。继心菩萨。求非梵行。菩萨见已。作意思惟。勿令心恚。多生非福。若随其欲。便得自在方便安处。令种善根。亦当令其舍不善业。住慈愍心。行非梵行。虽习如是秽染之法。而无所犯。生多功德。出家菩萨。为护声闻圣所教诫令不坏灭。一切不应行非梵行。解曰。处在居家。则断非出家人事。现无系属。则断非他所守护。继心来求。则断非自起染心。方便安处。则断是以礼摄受。故无犯而有功也。出家菩萨护圣教诫。岂容稍借口哉。 果报者。华严二地品云。邪淫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眷属。解曰。邪淫亦三品分别。母女姊妹六亲行淫。名上品。余一切邪淫。名中品。己妻非时非处等。为下品。又约心猛弱论三品。又约悔不悔论三品。致感三涂也。十善业道经云。若离邪行。即得四种智所赞法。一诸根调顺。二永离喧掉。三世所称叹。四妻莫能侵。若能回向菩提。后成佛时。得佛丈夫隐密藏相。净戒品云。离欲邪行。亦四种报。一者于现生中。一切人天之所称赞。亦无疑阻。人所敬重。远离恶名。二者六根调顺。令染欲火。势力微劣。三者未来生处。父母宗亲。妻子眷属孝友贞顺。纯一无杂。离于女人所有过失。令诸众生无复染爱。四者为离邪淫而得马王阴藏之相。乃至成就无上菩提。 观解者。淫名耽染。有事淫。有理淫。色界凡外。耽著味禅。无色凡外。耽著空定。二乘耽著涅槃寂灭。菩萨耽著游戏神通。别教弃于二边。耽著中道。惟圆人了达一心三观。性修不二。理智一如。亡能所。绝对待。不犯理淫。 忏悔者。淫因向一人悔。或自责心。淫缘向三人悔。或向一人。淫法向众僧悔。或向三人。淫业失戒。须取相忏。又弄阴失精。触女身。向女人作粗恶语。或赞身索供。或为媒嫁事。比丘自依僧法出罪。余众向众僧悔过。若弄未出精而中止。若触黄门二根男子身。若向黄门二根男子作粗恶语。赞身索供。若媒嫁事未成等。向三人悔。或向一人。若耽著色无色定。用析观无生忏治之。亦可用后三无生忏。若耽著涅槃。用体观无生治之。亦可用后二无生忏。若耽著游戏神通。用次第无生忏之中观治之。亦可用一心无生妙忏。若耽著中谛。惟用一心无生妙忏治之。 修证者。初果永断邪淫。三果永断正淫。乃至梦中不复失精。别教初住同初果。五住同三果。圆教初信同初果。五信同三果。理淫者。藏四果。通已办。别七住圆七信。永断色无色爱。通教菩萨分三根。上根三地四地出假。中根五地六地出假。下根七地八地出假。永断涅槃法爱。别教十向习中观。永断神通法爱。圆教五品。善知法界。伏中道爱。初住分断。妙觉究竟断尽。 性恶者。用事淫。如释迦以化人度淫女。菩萨以分身应魔女。令发菩提心。婆须密多以淫女身。令人证解脱门等。用理淫。则法喜为妻。佛得第一无上法喜之乐。名为究竟受五欲人。
(庚)第四妄语戒
若佛子。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妄语。妄语因。妄语缘。妄语法。妄语业。乃至不见言见。见言不见。身心妄语。而菩萨常生正语正见。亦生一切众生正语正见。而反更起一切众生邪语邪见邪业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虚而不实。欺凡罔圣。回惑人心。名为妄语。此有四别。一妄言。谓见言不见。不见言见。闻觉知等亦尔。共称八种妄语。眼根名见。耳根名闻。鼻舌身三名觉。亦名为触。鼻亦可名为闻。意根名知。又实有言无。实无言有。乃至法说非法。非法说法等。但令违心而语。皆名妄言。二绮语。谓一切华靡浮辞。无义无利。及一切世间王论贼论饮食论等。三两舌。谓向此说彼。向彼说此。互相离间。令成乖诤。四恶口。谓粗重骂詈。忿怒咒咀。令他不堪。此戒正制大妄语罪。余一切妄言绮语。是此戒兼制。若两舌恶口。重者自属说过毁他二戒。轻者自属十三十九戒制也。自妄语者。自言我得十地。辟支。四果。四向。四禅。四空。成不净观。成安般念。六通。八解。天来。龙来。修罗鬼神。悉来问答。或言已断结使。或言永离三涂。如是等虚而不实。图致名利。名大妄语。教人妄语者。教人为我传扬美德。以致名利。同重。若教人自言是圣。名利自属彼人。但结轻垢。此戒兼制。方便妄语者。作种种显异方便。或借鬼神仙乩。或用咒术。令人得梦境等。妄语因者。起心欲诳他人。以取名利。妄语缘者。行来动止。语默威仪。种种方便。以显圣德。妄语法者。即十地四果等法。妄语业者。了了出口。前人领解。乃至等者。举轻况重。兼制小妄言也。身心妄语者。身业表相。亦名妄语。如问其得果。点首示相。问清净不。默然不答等。繇欺诳心表示身相。令前人领解。口虽不言。亦名妄语也。正语者。如实而语。正见者。为生死。为菩提。为众生。不为名利。邪语邪见。反此可知。邪业者。依于邪语邪见。必成邪命恶业也。 此亦性遮二业。五缘成重。一是众生。二众生想。三欺诳心。四说重具。五前人领解。一众生者。上中下三品如前说。上品境中。向父母师僧妄语。犯重。向诸圣人妄语。此人不惑。又能以神力遮余人令不闻。但结方便罪。若圣人中未证他心智者。向说仍重。向中品境天人等同重。正是回惑之境。或诸天有他心通。不受其惑。亦止结方便罪。向下品境。或云同重。义疏结轻。今言下境既有解语受戒之机。向说亦应犯重。以鼓惑鬼畜。尤堪作名利媒故。或可失戒。犹许重受。或可结不失戒重耳。二众生想。亦当疑僻六句。二重。二轻。二无犯。如前可例。又圣人。圣人想。圣人疑。为说妄语。结轻。圣人。非圣人想。为说妄语。稍重。非圣人。非圣想。非圣疑。为说妄语。结重。非圣人。圣人想。为说妄语。稍轻。又人。人想。人疑。为说妄语。结重。人。非人想。稍轻。非人。人想。人疑。稍重。非人。非人想。更轻。上文众生想六句。约无情为非众生。与有情相对。故有二句无犯。此指鬼畜为非人相对。故但论重轻。无不犯者。三欺诳心。谓希图名利。非增上慢。亦非戏笑假说。正是业主。此仍分通心。隔心。若通欲一切人闻。随有闻者结重。若本惟欲此人闻。此人不闻而彼人闻。于彼无欺诳心。总不结罪。还于此人结方便罪。若增上慢。亦犯轻垢。戒本经云。菩萨见味禅以为功德。是染污犯也。四说重具。谓十地辟支等。虽四禅四空。凡外亦能修证。而是世间胜法。故亦同重。不净安般二观。乃佛法二甘露门。今言成就。即是有证有得。天龙等来。正是彰其圣德。断结使。离三涂。皆属果证中事。故皆犯重。若欲说初果。误说二果。欲说二果。误说初果等。既不遂妄语本怀。止结方便罪。若言成就总别相念。暖顶等法。干慧性地。别十信。圆五品。既是凡夫法。似不结重。或虽重。亦不失戒。若言旋风土鬼。来至我所。若言持戒清净。善通三藏。能习禅思等。虚而不实。皆犯轻垢。五前人领解。或自说。或教人说。或作书说。但令彼人领知信服。据此时结重。若对面不解。且结方便。后追思前言忽解时。结重。若人汝得果得道否。若点首自肯者。结重。默然不言非者。结轻。其余小妄言等。随一一语。结一一轻垢。随多人领解。结多多轻垢。若增上烦恼。数数违犯。无惭愧心。失菩萨戒。失戒后更说。止得性罪。若深生惭愧。永断相续。亦许更受。未必须见相也。不犯者。狂。乱。病坏心。后生不自忆。及戏笑说。误说。独说。或向人说十地四果等法。不言自证。又绮语亦此戒兼制。戒本经中。别有绮语戒云。若菩萨。掉动。心不乐静。高声嬉戏。令他喜乐。是犯染污起。若忘误。犯非染污起。不犯者。为断彼故。起欲方便。摄受对治。性利烦恼更数数起。又不犯者。他起慊恨。欲令止故。若他愁忧。欲令息故。若他性好戏。为摄彼故。欲断彼故。为将护故。若他疑菩萨慊恨违背。和颜戏笑。现心净故。又有世论戒云。若菩萨。以染污心。论说世事经时者。是犯染污起。若忘误经时。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见他聚话。护彼意故。须臾暂听。若暂答他问未曾闻事。 七众同犯。 大小乘俱制。 开遮者。戒本云。又如菩萨为多有情解脱命难。囹圄缚难。刖手足难。劓鼻刵耳剜眼等难。虽诸菩萨为自命难。亦不妄语。然为救脱彼有情故。知而思择。故作妄语。自无染心。惟为饶益诸有情故。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信乐倡妓吟咏歌讽。或有信乐王。贼。饮食。淫荡。街衢。无义之论。菩萨于中。皆悉善巧。于彼有情。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现前作倡妓吟咏歌讽。王。贼。饮食。淫。衢。等论。令彼有情。观喜引摄。自在随属。方便奖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如是现行绮语。无所违犯。生多功德。又大般涅槃经云。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见。因见佛性。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说言。佛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烦恼覆故。不知不见。是故应当勤修方便。断坏烦恼。作是说者。当知不犯四重。若有说言。我已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以有佛性故。有佛性者。必定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因缘。我今已得成就菩提。当知是人。犯波罗夷。何以故。虽有佛性。以未修习诸善方便。是故未见。以未见故。不能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果报者。二地品云。妄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他所诳。绮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言无人受。二者语不明了。解曰。大妄语亦分三品。对父母师僧人天为上品。对鬼畜等为中品。对佛菩萨圣人为下品。以不受惑故也。又欺诳心强弱分三品。又悔不悔分三品。以此牵堕三涂。小妄语。及绮语。则对上境为上品。罪在欺侮故。对中境为中品。对下境为下品。又亦约心约悔论三品。牵三涂也。十善业道经云。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一口常清净。优鉢罗香。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三发言诚证。人天敬重。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若能回向菩提。后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若离绮语。即得成就三种决定。一定为智人所爱。二定能以智如实答问。三定于人天威德最胜。无有虚妄。若能回向菩提。后成佛时。得如来诸所授记皆不唐捐。净戒品云。离虚诳语。亦四种报。一者现行实语。诸天怜念。常共守护。二者既无虚诳。众生信受。若说法时。人皆谛信。无劳功力。乃至断妄语者。不复造作恶业。何以故。以他问时。如实答故。若在闲静。不起妄念。何以故。若人问我。汝闲居时。生妄念否。若言无者。是虚诳语。若言有者。羞愧他人。以是因缘。能令妄心渐渐微薄。三者所生之处。口中常出青莲华香。苏曼那香。一切有情之所爱敬。不疑他人有虚诳语。亦令他人信己实语。能令众生永断疑网。四者所有言辞。人皆信受。能令众生闻法欢喜。乃至当得无上菩提。离无义语。亦四种报。一者现在世中。智人赞叹。心无卒暴。而得安乐。二者所出言教。人皆信受。粗恶微薄。三者未来生处。恒闻种种如意音声。四者渐次能得无上菩提。获无碍辩。设彼大千世界。一切天龙人非人等。来诣佛所。同于一时。各各别问自所疑事。时佛于一刹那。以一言音。悉能酬对。皆契本心。断除疑网。 理解者。违如实理。有所言说。皆名妄语。凡夫说有。违于本空。外道说无。违于缘起。二乘说真违俗。菩萨说俗违中。别教说中。双违二谛。惟圆人了达法界。如理而说。名不妄语。亦名非无义语。 忏悔者。大妄语成。失戒。须取相忏。小妄语绮语等。增上频犯。失戒。应须更受。余一切等流。及方便罪。随其轻重。用三种作法除之。复有法说非法等一切妄语。或破法轮僧。或破羯磨僧。若破法轮事成。犯逆罪。不可悔。惟得用无生忏。转重令轻耳。不成。犯方便重垢。须向一切僧悔过。若破羯磨事成。据声闻律。不犯逆罪。今观此经云。破羯磨转法轮僧。均名七逆。似非专指破法轮僧。以大士绍隆义胜。故破羯磨亦成逆也。不成。亦方便重垢。向一切僧悔过。若违理妄语。凡外用真谛无生忏。二乘用从空出假忏。菩萨用中道无生忏。别教用一心无生忏。又一心无生忏。除一切事理妄语罪。无有不尽。 修证者。藏通初果。别住圆信。永断事妄。藏通初果。断违空违缘起妄。出假菩萨。断违俗妄。别十回向。伏违中妄。登地永断。圆五品位。伏违二谛之妄。初住永断。 性恶者。用事妄。如开遮所明。用理妄。则生生不可说。作生生说。生不生不可说。作生不生说。不生生不可说。作不生生说。不生不生不可说。作不生不生说。法非言说。言说皆妄。法非默然。默然亦妄。以四悉檀因缘。用妄言说。及妄默然。巧诱众生。出魔入佛。名大妄语。亦最绮语。
(庚)第五酤酒戒
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缘。酤酒法。酤酒业。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缘。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明达之慧。而反更生一切众生颠倒之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酤者。货卖求利。酒者。饮之醉人。是无明药。自酤者。身行货卖。教人者。令他为我卖酒。同重。若教他自酤。利不入己。结轻。乃此戒兼制。因者。求利之心。缘者。种种器具。法者。斤两价直。出纳取与等事。业者。运手卖酒授与前人。一切酒者。西域酒有多种。或华或果。皆可造酒。但令饮之醉人。皆不得酤。起罪因缘者。四分律明饮酒十失。一颜色恶。二少力。三眼视不明。四现嗔恚相。五坏田业资生法。六增致疾病。七益斗讼。八无名称。恶名流布。九智慧减少。十身坏命终。堕三恶道。大论复明三十五失等。 此惟遮业。以王法所不禁故。然是恶律仪所摄。虽不受戒人作此业者。亦招苦报。故特为大士设此厉禁。倘总无罪报。又何须结戒。令大士掣肘哉。五缘成重。一是众生。二众生想。三希利货卖。四是真酒。五授与前人。众生三品如上说。上品者。卖与无醉乱人则轻。卖与有醉乱人则重。中品人天。正是所制。犯重。下品旧云结轻。以乱道义弱故。今云酤与受戒鬼畜等亦重。众生想者。有醉乱。醉乱想。疑。犯重。余四句轻。又中品。中品想。疑。二句则重。中品。下品想。及下品三句。皆轻。又下品有戒。有戒想。疑。二句则重。余四句轻。希利货卖者。正是业主。出家菩萨。一切眅卖求利都制。在家菩萨。止许如法求财。不许作此恶律仪也。是真酒者。酒色。酒香。酒味。饮之醉人。犯重。虽无酒色酒香。而有酒味醉人。亦重。虽似酒色酒香。而无酒味。饮不醉人。无罪。药酒虽亦希利。不能乱人。在家菩萨酤者无罪。又在家菩萨。或在淫舍。或卖净肉。皆犯轻垢。以招呼引召。不能如酒故也。授与前人者。从授受时结重。 七众同犯。 大小乘不全同。小乘作酒。止结不应。酤者同于贩卖。大乘作时结方便罪。酤犯重也。 徧观律论。惟遮不开。 果报者。过酒器与人饮酒。尚云五百世无手。况复酤酒。 理解者。有三毒酒。散乱酒。禅定酒。无知酒。无明酒。三毒。散乱。迷醉欲界中人。禅定。迷醉色无色界中人。无知。迷醉二乘。无明。迷醉菩萨。自醉结轻。招呼同伴结重也。 忏悔者。酤酒业成。失戒。据此经中。例须取相。若约地持为例。或向众僧殷重悔过。堪任更受。以是遮业故也。若未成酤业。及卖净肉。在淫坊等。或向众僧。向三人一人等。例得悔除。若三毒酒。散乱酒。禅定酒。治以析观。体观。次第。一心。四种无生。无知酒。治以次第。一心。二种无生。无明酒。惟以一心无生治之。 修证者。初果得道共力。永断事酤。凡外酤三毒。散乱。禅定等酒。初果亦永不酤。未免自饮。四果永不复饮。若无知酒。二乘但饮不酤。出假位中。更不复饮。若无明酒。地前菩萨。亦酤亦饮。登地但饮不酤。妙觉永不复饮也。 性恶者。事恶。惟用饮。不用酤。用饮如末利夫人事。理恶。亦酤亦饮。谓法性理水。陶然真乐。名为真酒。诸佛菩萨。自既醉饱。亦广饮人。又中谛酒。俗谛酒。真谛酒。三昧酒。十善酒。以中谛酒。酤与别圆菩萨。以俗谛酒。酤与藏通菩萨。以真谛酒。酤与藏通二乘。以三昧酒。酤与色无色界。以十善酒。酤与人天。各令醉饱。又中谛药酒。治菩萨病。俗谛药酒。治二乘病。真谛药酒。治凡夫病。三昧药酒。治散乱病。十善药酒。治十恶病。既酤与人。亦示自饮。又一切众生醉三毒酒。与其同事。亦复示饮。又如婆薮仙人。示酤三毒酒。为众作诫。
(庚)第六说四众过戒
若佛子。口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教人说罪过。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过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说者。向未受菩萨戒人。说大乘七众罪过。向未受具戒人。说比丘比丘尼二众罪过也。出家在家菩萨。即通指大乘七众。比丘比丘尼。即别指小乘二众。以住持僧宝。关系法门。故亦同重。罪过因等。应云说因。说缘。说法。说业。因者。说罪之心。缘者。欲说时庄严方便。法者。轻重罪相。业者。了了出口。前人领解。二乘名恶人者。执一定之规绳。疑大人之作略。不知大乘妙用。故斥之为恶人。佛法中罪过者。拣非外道罪过。亦拣非犯边罪已失戒人罪过也。 此亦性遮二业。六缘成重。一众生。二众生想。三说罪心。四所说过。五所向人。六前人领解。众生者。上中二境。有菩萨戒。有比丘比丘尼戒者重。无戒者轻。下境。旧云有戒无戒皆轻。今云有菩萨戒者宜重。但未必失戒耳。若前人实犯重罪。已失戒者。说但犯轻。或虽犯重。而未失戒。或虽失戒。如法重受。说皆犯重。众生想者。有戒无戒六句。二重。四轻。说罪心者有两。一陷没心。欲令前人失名利等。二治罚心。欲令前人被系缚等。此二心正是业主。不论是实是虚。皆犯重。若奖劝心说。及僧差说罪。皆不犯。所说过者。或说罪事。或说罪名。各有当疑僻六句。罪事者。杀盗淫妄饮酒食肉等事。罪名者。大则七逆十重轻垢。小则五篇七聚等名。若重名重事。作重想重疑而说。犯重。作轻想说。犯轻。若轻名轻事。作轻想轻疑而说。犯轻。作重想说。犯重。所向人者。上中二境。无菩萨戒。为说菩萨七众罪过。犯重。无比丘比丘尼戒。为说二众罪过。犯重。若向有大乘戒。有具戒者。如法说实举过。令其忏悔。不犯。若所说不实。自属谤毁戒也。下境。不论有戒无戒。向说皆轻。毁损不深故。前人领解者。口业事遂。据此时结罪。随语语结。随人人结。若未解时。止结方便。 七众同。 大小异。小乘说第一篇。犯第二。说第二篇。犯第三。说第三篇以下。悉犯第七聚。大士宜掩恶扬善。故说重同重。说轻同轻。 开遮者。惟除僧差。及奖劝因缘。余悉不开。 果报者。若所说是实。即上品两舌。亦兼恶口。若所说不实。复是妄语。华严二地品云。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眷属乖离。二者亲族弊恶。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闻恶声。二者言多诤讼。解曰。两舌恶口。约境。约心。约悔不悔。亦各三品。牵堕三涂也。十善业道经云。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若能回向菩提。后成佛时。得正眷属。诸魔外道。不能沮坏。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辞美妙。五言可承领。六言则信用。七言无可讥。八言尽爱乐。若能回向菩提。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净戒品云。不离间语。亦四种报。一者现在能令自他无诤。所在安乐。二者以和合故。众人爱敬。过去所有离间语罪。悉得销灭。于三恶趣。心无忧惧。三者于未来世。得五种果。一能获金刚不坏之身。世间刀杖。无能损坏。二于所生处。得善眷属。无诸乖诤。不相舍离。三于所生处。设不遭遇善友知识为说法者。自然觉悟无二法门。于佛法僧。深生信向。无有退转。四令诸有情一心一事。欢喜相向。速能证得慈三摩地。五能劝发一切有情修习大乘。令不退转。四者由远离间。常和合语。得善眷属。随顺调伏。乃至涅槃。不相舍离。离粗恶语。亦四种报。一者现在世中。心常清净。兴大悲云。降慈心雨。灭妄贪欲。止恚风尘。令得清净。二者輭语之人。一切爱敬。赞叹随顺。令粗恶者。渐得调伏。六根清净。三业无染。三者于当来世。永离三涂。常生善处。四者渐次能得无上菩提。具梵音声。说法之时。随类各解。而生念言。今薄伽梵。为我说法。不为余人。所说妙法。皆契我心。除我身心烦恼习气。 理解者。如大涅槃经云。佛禁无常。汝犹说者。即破佛禁。又云。我等皆应善覆无常。说于常住。以此为例。即是隐恶扬善之义。若隐覆常住。说于无常。是说佛过。亦是说四众过。 忏悔者。犯重失戒。应须更受。或复取相。弥善。犯轻作法。随事斟酌。犯于理说。惟用一心无生。 修证者。初果以去无事说。圆人初心无理说。 性恶者。说佛菩萨为究竟五逆。究竟大盗。究竟五欲。究竟大妄语人。
(庚)第七自赞毁他戒
若佛子。自赞毁他。亦教人自赞毁他。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自赞者。称己功德。毁他者。讥人过恶。彼此互形。显己德而彰人短。使名利归于自身。故犯重也。若但以贪心自赞。但以嗔心毁他。各各结染污犯。戒本经中别有此条。今经亦此戒兼制也。教人者。或教人赞我毁他则重。或教彼自赞毁人则轻。因者。贪利之心。缘者。作诸方便。法者。陈其善恶。业者。前人领解。 此亦性遮二业。五缘成重。一众生。二众生想。三赞毁心。四说赞毁具。五前人领解。众生者。上中二境重。下境轻。众生想者。上中。上中想。疑。二重。余四句轻。或下境作上中想。亦重也。赞毁心者。欲彰彼短。使名利悉归于己。非为折伏。非为利益也。说赞毁具者。一种姓。或尊。或卑。二行业。或贵。或贱。三伎术工巧。或上。或下。四过犯。或有。或无。五结使。或轻。或重。六形相。或好。或丑。七善法。或具。不具。前人领解者。口业事遂。随语语结重。羯磨文云。若以上品缠犯。失菩萨戒。应须更受。中品缠犯。应向三人。或过三人。悔过除灭。下品缠犯。向一人悔。以下三戒并同。又不随喜他善。亦应此戒兼制。戒本经云。知他众生有实功德。以慊恨心。不向人说。亦不赞叹。有赞叹者。不唱善哉。是犯染污起。若懒惰懈怠放逸。犯非染污起。不犯者。知彼少欲。护彼意故。若病。若无力。若以方便令彼调伏。若护僧制。若令彼人起烦恼。起溢喜。起慢。起非义。除此诸患故。若实功德似非功德。若实善说似非善说。若为摧伏外道邪见。若待说竟。 七众同。 大小异。大士利安为本。故重。小乘自赞犯第七聚。毁他犯第三篇。不合结也。 开遮者。戒本经云。若轻毁外道。称扬佛法。若以方便令彼调伏。舍离不善。修习善法。又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广。 果报者。自赞若实。即如淫女为一钱故而现戏笑。若复不实。自得大妄语报。毁他若实。名为恶口。不实。复兼妄语。所有果报。悉如上说。 理解者。菩提为自。烦恼为他。涅槃为自。生死为他。菩提是道谛。烦恼是集谛。涅槃是灭谛。生死是苦谛。若生灭四谛。即具赞毁。无生四谛。即无赞毁。若无量四谛。即具赞毁。无作四谛。即无赞毁。又二乘以真为自。以俗为他。菩萨以俗为自。以真为他。别教以中为自。二谛为他。皆具赞毁。圆无自他。故无赞毁。又对待妙。即具赞毁。绝待妙。即无赞毁。 忏悔者。事中赞毁。如羯磨文所云。理中赞毁。即用体观。一心。二种无生。 修证者。初果以上。永断事恶。八人见地。永断界内理恶。别地圆住。永断界外理恶。 性恶者。用事赞毁。则摧邪显正。弹偏斥小。叹大褒圆。用理赞毁。则法性为自。无明为他。无明之性。即是法性。无可赞毁。而炽然赞毁。
(庚)第八悭惜加毁戒
若佛子。自悭。教人悭。悭因。悭缘。悭法。悭业。而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与。而菩萨以恶心嗔心。乃至不施一钱一针一草。有求法者。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许法。而反更骂辱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吝惜所有。名之为悭。或吝财。或吝法。皆所不应。教人者。或使人为我拒毁。则重。或教人自行悭毁。则轻。因者。鄙吝之心。缘者。庄严方便。法者。示秘惜打骂等相。业者。前人领纳。贫穷人者。或贫于财。或穷于法。又空乏名贫。空乏则手足无措名穷。财法皆有贫穷二苦也。随前人所须者。财则若多若少。法则若大若小。皆应与之。恶心者。悭吝鄙惜。嗔心者。不喜其人。明非见机折伏也。决定毗尼经云。在家菩萨。应行二施。一财。二法。出家菩萨行四施。一纸。二墨。三笔。四法。得忍菩萨行三施。一王位。二妻子。三头目。皮骨。义疏云。当知凡夫菩萨。随宜惠施。都杜绝。故犯也。 此亦性遮二业。五缘成重。一众生。二众生想。三悭毁心。四示悭毁相。五前人领纳。众生者。上中二境。及下境。有戒者悉重。余轻。众生想六句。三重。三轻。如上说。悭毁心者。谓恶嗔吝惜财法。欲以打骂拒绝。是犯。若彼不宜闻法得财。宜见诃辱。皆不犯。二悭毁相者。或隐避不与财法。或言都无。或手杖驱斥。或恶言加骂。或自作。或使人打骂。皆重。前人领纳者。知我吝惜之相。受我打骂之辱。随事随语结重。若彼遣使。求财请法。对使人悭惜。遥作诃骂。既非对面。损恼稍轻。皆不结重。或虽重。不失戒也。不犯者。戒本经云。若自无。若求非法物。若不益彼物。若以方便令彼调伏。若彼犯王法。护王意故。若护僧制。此明不与财不犯也。又云。若外道求短。若重病。若狂。若知不说。令彼调伏。若所修法未善通利。若知前人不能敬顺。威仪不整。若彼钝根。闻深妙法。生怖畏心。若知闻已。增长邪见。若知闻已。毁呰退没。若彼闻已。向恶人说。此明不与法不犯也。又菩萨善戒经云。求者三至。若不施者。是名犯重。不犯者。若以方便善语慰喻。令彼求者不生恨心。求者二种。一者贫穷。二者邪见。不施贫者。则便得罪。不施邪见。则不名犯。又菩萨摄受徒众。即应以二事将护。所谓法及衣食。亦应此戒兼制。戒本经云。若菩萨摄受徒众。以嗔恨心。不如法教授。不能随时从婆罗门居士所。求衣食卧具。医药房舍。随时供给。是犯染污起。若懒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以方便令彼调伏。若护僧制。若病。若无力。若使有力者说。若彼有力。多知识大德。自求众具。若曾受教。自己知法。若外道窃法。不能调伏。 七众同。 大小异。大乘不拣亲疏。求者皆施。不与加毁悉犯。以本誓兼物故。小乘惟弟子不教法。犯第七聚。不与财。不制。加毁随事各结。不合为重。 开遮者。戒本经云。观众生应以苦切之言。方便利益。恐其忧恼而不为者。是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观彼现在少所利益。多起忧恼。 果报者。悭毁之罪。亦在三涂。又悭财余报。生生贫穷。悭法余报。世世愚钝。当知不悭。即是无贪善根所摄。十善业道经云。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自在。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夺故。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嫉故。若能回向菩提。后成佛时。三界特尊。皆共敬养。净戒品云。离贪嫉者。亦四种报。一者现在世中。于他富贵。起堕喜心。不舍毫厘。获大功德。二者一切爱敬。身心安乐。威德自在。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三者所生之处。六根圆满。财宝丰足。众人爱敬。常行惠施。无碍辩才。处众无畏。四者乃至证得无上菩提。众圣围绕。功德最上。一切众生。同受教命。 理解者。秘真妙法名悭。令获陋果名毁。法华经云。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则堕悭贪。是事为不可。 忏悔者。事悭悔过。例前可知。理悭须用一心无生。法华云。惟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 修证者。初果断事悭。亦断真谛悭。菩萨不悭俗谛。别人不悭中谛。圆人不悭。法性。名字不悭。乃至究竟不悭。 性恶者。不舍一法名悭。破相归性名毁。
(庚)第九嗔心不受悔戒
若佛子。自嗔。教人嗔。嗔因。嗔缘。嗔法。嗔业。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顺心。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乃至于非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嗔不解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因者。忿恨隔绝之心。缘者。嗔隔方便。法者。示相发口。业者。前人领解。非众生者。变化幻人等。彼虽无情。作有情想而行嗔辱。亦犯轻也。 此亦性遮二业。五缘成重。一众生。二众生想。三嗔隔心。四示不受相。五前人领解。众生者。上中二境重。下境轻。或有戒者亦重。但不失戒也。众生想六句。如上。嗔隔心者。心怀忿恨。不欲和解。正是业主。示不受相者。或关闭断隔。发口不受。前人领解者。知彼不受。随身口业多少结重。不犯者。戒本经云。若以方便。令彼调伏。若彼不如法悔。其心不平。不受其忏。无罪。又云。若不慊恨。性不受忏。是犯非染污起。又云。若菩萨侵犯他人。或虽不犯。令他疑者。即应忏谢。慊恨轻慢。不如法忏谢。是犯染污起。若懒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以方便。令彼调伏。若彼欲令作不净业然后受者。不谢无罪。若知彼人性好斗讼。若悔谢者。增其嗔怒。若知彼和忍。无慊恨心。恐彼惭耻。不谢无罪。解曰。此轻垢罪。亦应此戒兼制也。 七众同。 大士接取众生为务。以乖化他之道。故重。小乘自利。嗔他犯第七聚。 开遮者。戒本经云。见有众生应诃责者。应折伏者。应罚黜者。以染污心不诃责。若诃责不折伏。若折伏不罚黜。是犯染污起。若懒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彼不可治。不可与语难可教诲。多起慊恨。若观时。若恐因彼起斗诤相违。若相言讼。若僧诤。若坏僧。若彼不谄曲。有惭愧心。渐自改悔。又云。若菩萨成就种种神力。应恐怖者而恐怖之。应引接者而引接之。欲令众生消信施故。不以神力恐怖引接者。是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彼众生。更起染著。外道谤圣。成就邪见。若彼发狂。若增苦受。一切不犯。又唐译戒本云。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为行越路。非理而行。出粗恶语。猛利诃摈。方便令其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如是以饶益心。于诸有情。出粗恶语。无所违犯。生多功德。解曰。以饶益心。则非嗔隔心明矣。 果报者。二地品云。嗔恚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长短。二者恒被于他之所恼害。十善业道经云。若离嗔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一无损恼心。二无嗔恚心。三无诤讼心。四柔和质直心。五得圣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七身相庄严。众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若能回向菩提。后成佛时。得佛无碍心观者无厌。净戒品云。离嗔恚者。亦四种报。一者现世六根聪利。仪容可观。人所亲附。二者心无嗔恚。一切恼害打骂诃责。尽皆不起。譬如有人持迦噜罗咒。一切诸毒。无能害之。以无恚怒增长慈心。以慈真言。令三十六俱胝天魔鬼神。悉皆摧伏。奉慈真言。无所损害。三者于未来世。以慈心梯。上生梵世。一劫安乐。令诸众生。断恶修善。四者渐次能得无上菩提。具足庄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炽然炳著。无量功德。蕴集其身。 理解者。凡外隔真。二乘隔俗。出假隔中。但中隔于二谛。 忏悔者。事嗔作法。例前可知。隔真用析体等四种无生。随一皆得。隔俗。于体观等三。随用其一。隔中。于第一心二忏。亦随用一。隔二谛者。惟用一心无生。 修证者。三果断事嗔尽。初果不隔真。出假不隔俗。别向不隔中。别地圆住不隔二谛。又圆信圆观。皆伏一切理嗔。 性恶者。现忿怒大明王相。是用事嗔。一法不取。名为理嗔。
(庚)第十谤三宝戒
若佛子。自谤三宝。教人谤三宝。谤因。谤缘。谤法。谤业。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况口自谤。不生信心孝顺心。而反更助恶人邪见人谤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此戒亦名谤菩萨藏。说相似法。或云邪见邪说戒。谤者。乖背之称。凡解不称理。言不审实。异解异说。皆名为谤。因者。邪见之心。缘者。邪说方便。法者。言说著述等事。业者。前人领解。 此亦性遮二业。邪见为本。复加口过也。五缘成重。一众生。二众生想。三欲说心。四正吐说。五前人领解。众生者。向上中二境谤则重。向下境轻。众生想六句。如前可知。欲说心者。谓邪见推画。惟此是实。余皆虚妄。既心存谬解。喜向人说也。邪见虽多。大端有四。一上邪见。二中。三下。四杂。上者。拨无因果。如阐提等。中者。谓三宝不及外道。若心中计成。失戒。若心知三宝胜。口说不如。既未翻归。不失戒体。语语结重。下者。弃大取小。计成。失菩萨戒。计若未成。犯轻。属下文心背大乘戒摄。杂者。或偏执。或杂信。或系念小乘。或思义僻谬。偏执又二。一执大谤小。如戒本经云。若菩萨如是见。如是说言。菩萨不应听声闻经法。不应受。不应学。菩萨何用声闻法为。是犯染污起也。二偏谤一部。于方等中。偏言某部非佛说。亦犯轻垢。如戒本经云。若菩萨闻菩萨法藏甚深义。真实义。诸佛菩萨无量神力。诽谤不受。言非利益。非如来说。是亦不能安乐众生。是犯染污起也。杂信者。不背因果。及三宝大乘。但言外道鬼神。亦有威力。奏章解神。或复劝他。悉犯轻垢。系念小乘者。知大乘高胜。且欲先取小果。后更修大。此名念退。犯轻垢。亦下文暂违菩提心戒摄。思义僻谬者。如今人义浅。三五家释。是智力不及。此应非罪。若轻辄去取。复有知他为是。强欲立异。皆犯轻垢。又有说相似法。如戒本经云。若菩萨如是见。如是说言。菩萨不应乐涅槃。应背涅槃。不应怖畏烦恼。不应一向厌离。何以故。菩萨应于三阿僧祗劫久受生死。求大菩提。作是说者。是犯染污起。何以故。声闻深乐涅槃。畏厌烦恼。百千万倍不及菩萨。彼习不染污心。胜阿罗汉也。正吐说者。若自说。若令人传说。若作书著述等。前人领解者。纳受邪言。随语语结罪。披书发解。亦语语结罪。 七众同。 大小异。大士化人为任。故重。小乘说杀无果报。淫不障道。世界有边无边等。均名恶见。语语犯第七聚。三谏不舍。结第三篇。更或不舍。作恶见不舍举羯磨。虽非灭摈。而治法最严。冀令永舍恶见故。然终不结重也。 惟遮不开。 果报者。二地品云。邪见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生邪见家。二者其心谄曲。十善业道经云。若离邪见。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二深信因果。宁殒身命。终不作恶。三惟归依佛。非余天等。四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五常生人天。不更恶道。六无量福慧。转转增胜。七永离邪道。行于圣道。八不起身见。舍诸恶业。九住无碍见。十不堕诸难。若能回向菩提。后成佛时。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净戒品云。离邪见者。亦四种报。一者于现世中。离恶知识。亲近善友。闻法信受。未生不善。令永不生。已生不善。令尽除断。未生善法。修习令生。已生善法。修令增长。此正见者。一切善法之根本也。二者能闭不善行门。于大众中。名称普闻。心无疑悔。三者未来生处。遇善知识。得善伴侣。顺于正见。归佛法僧。更无异向。于菩萨行。无退转心。除灭罪愆。增长福聚。有漏无漏。生死涅槃。过患利益。能善分别。了达诸法无我我所。无有执著。正见力能究竟清净。四者所有三乘胜妙功德。人不能测。正见之力。皆悉圆满。能为众生作归依处。度脱有情出生死苦。悉皆安置无上大乘。乃至处于法王之位。 理解者。凡外谤真。二乘谤俗。出假谤中。但中谤于二谛。 忏悔者。事谤作法。例前可知。谤真。于四无生。随用一忏。谤俗。于体观等三。亦随用一。谤中。于次第一心。亦随用一。谤二谛者。惟用一心无生。 修证者。藏不谤真。通不谤俗。别不谤中。圆不谤二。各于外内二凡永伏。分证永断。 性恶者。用事谤。如婆薮仙人。用理谤。四句即为四门。门门皆入道。
(己)三总结
善学诸仁者。是菩萨十波罗提木叉。应当学。于中不应一一犯如微尘许。何况具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得现身发菩提心。亦失国王位。转轮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亦失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堕三恶道中。二劫三劫。不闻父母三宝名字。以是不应一一犯。汝等一切菩萨。今学。当学。已学。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八万威仪品当广明。
此十重戒。与璎珞经同。若善生经。单明在家六重。则无后四。若地持经。单明出家八重。则无酤酒说过二戒。又地持羯磨文中明受戒法。亦通在家。今此经及璎珞。去复存单。合成十重。然善生经意被界内。不制后四。犹之可也。地持被界外机。胡不制酤说二戒耶。若谓出家不妨酤酒说过。此决不然。若谓在家不妨赞毁乃至邪说。此尤不可。盖或各就僧俗易起过边制之。实则十戒皆通僧俗也。不得现身发菩提心者。直指此生为语。亦失国王位等者。现在既失其义。未来必并失其名也。问。犯前四戒。则一切戒体俱失。犯后六戒。止是失菩萨法。何云亦失比丘比丘尼位。答。此是一往乘势之语。又或如从高处坠。法尔至底。理无中止。所以身子六心中退。仍向五道轮回。亦其验也。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卷四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卷五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注
菩萨比丘温陵道昉订
(戊)二明四十八轻戒三。初总标。二别释。三总结。
(己)今初
佛告诸菩萨言。已说十波罗提木叉竟。四十八轻今当说。
初句结前。次句示后也。
(己)二别释四十八。第一不敬师友戒。(至)第四十八破法戒。
(庚)第一不敬师友戒
若佛子。欲受国王位时。受转轮王位时。百官受位时。应先受菩萨戒。一切鬼神。救护王身百官之身。诸佛欢喜。既得戒已。生孝顺心。恭敬心。见上座和尚阿阇梨大德同学同见同行者。应起承迎礼拜问讯。而菩萨反生憍心慢心痴心嗔心。不起承迎礼拜。一一不如法供养。以自卖身国城男女七宝百物而供给之。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一切受佛戒人。皆应敬重师友。以有爵位者易生憍慢。故偏举王及百官为诫也。受戒则福庇幽明。所以鬼神救护。又能弘护法化。故诸佛欢喜。上座有三。一生年上座。戒腊在先。二福德上座。众所推敬。三法性上座。证入圣位。和尚。或云邬波驮耶。此翻亲教师。或翻力生。繇此人力。生我无漏妙戒身故。阿阇梨。或云阿遮梨耶。此翻轨范师。谓教授威仪。示我轨式。即下文所称教诫法师也。大德者。总叹具大功德。同学者。宗同一师。同见者。心同一解。同行者。身同一业。憍者。亢己。慢者。忽人。痴者。不知贤圣。嗔者。心怀忿恚。以自卖身等者。举重况轻。谓尚应如此供养。况迎拜之仪而不为耶。此四十八轻戒。准十重法。亦应有不敬因。不敬缘。不敬法。不敬业。饮因。饮缘。饮法。饮业。乃至破法因。破法缘。破法法。破法业等。但以众轻垢。成与未成。同称恶作。故不复委明耳。 此亦性遮二业。四缘成罪。一师友。谓上座及同行等。二师友想六句。二重。二轻。二无犯。三不敬心。戒本经云。若憍慢嗔恨。不起迎拜等。是染污犯。若懒惰懈怠。或无记心。或忘误。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重病。若乱心。若睡眠不知。若听法。若说法。若在说法众中。护说者心。若以方便令彼调伏。若护僧制。若护多人意。四应迎不迎。应供不供等。事成。随事结罪。 七众同。 大小共。 惟遮不开。或方便令调伏。亦得名开。 果报者。师友知识。是得道大因缘。是全梵行。不敬则永失法利。魔所摄持。敬则常遇善缘。成就佛法。 理解者。外道不敬真谛。二乘不敬俗谛。藏通不敬中谛。别教不敬二谛之友。 忏悔者。慢人。作法忏。慢法。如次用四种无生。 修证者。初果得不坏净。及净心地菩萨。永断事慢。四教分证人。如次断四种理慢。 性恶者。瑜伽法中作观音慢。是观行慢。十地品云。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等。是分证慢。天上天下。惟吾独尊。是究竟慢。
(庚)第二饮酒戒
若佛子。故饮酒。而酒生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亦不得教一切人饮。及一切众生饮酒。况自饮酒。一切酒不得饮。若故自饮。教人饮者。犯轻垢罪。
故饮者。明非不知误饮。一切众生。指异类也。余如酤戒中释。 此是遮业。四缘成罪。一是酒。谓饮之醉人。二酒想六句。二咽咽结罪。二轻垢。二无犯。三有饮心。四入口咽咽结罪。若教他饮。咽咽二俱结罪。不犯者。病非酒不疗。 七众同犯。 大小乘俱制。 开者。如末利夫人事。 果报者。饮酒之罪。有五五百果。第一五百世在咸糟地狱。二五百在沸屎。三五百在曲蛆虫。四五百在蝇蚋。五五百在痴热无知虫。文云五百世无手。或但举最后五百也。 理解如酤酒中说。 忏悔者。事饮。作法。理饮。无生。 修证者。得法自在人。饮无迷乱。 性恶者。用事饮。如济颠等。用理饮。即法性真酒。耽荒无厌。
(庚)第三食肉戒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众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故食者。明非不知误食。一切众生肉者。不论水陆空行。但是有情身分。悉遮止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与我同体。而今食啖其肉。残惨之甚。故云断大慈悲佛性种子。准此。则蚕口兽毛。亦所不忍。是以鸯掘经云。若丝绵绢帛。展转传来。离杀者手。施于比丘。亦不应受。受者非悲也。 此是遮业。四缘成罪。一是肉。谓有情身分。二肉想。二重。二轻。二无犯。三有食心。正是业主。四入口咽咽结罪。 七众同。 大小不全共。小乘初听三种净肉。一不见杀。二不闻杀。三不疑为己杀。又有九种十种不净肉等禁食。余非所制。大士怀慈。一切悉断。又知水有虫。或疑有虫。不看不漉。辄饮辄用。大小俱制。又蚕绵大小俱制。大乘为众生故。得畜憍奢耶等。而非自用。兽毛小乘不制。大乘亦无特制。而佛顶经中亦兼及之。不用弥善。 开遮者。或鹿角虎骨等。制入药中。此应非犯。若为药故伤生命。同得杀罪。 果报者。楞伽经云。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是恶业。死堕呌呼狱。若无教想求。则无三净肉。彼非无因有。是故不应食。佛顶经云。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又云。杀彼身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经微尘劫。相食相诛。犹如转轮。互为高下。无有休息。又云。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 理解者。凡外食断常瘜肉。二乘食偏真枯肉。菩萨食出假脂肉。别教食但中顽肉。 忏悔者。事食。作法。理食。用四种无生。 修证者。别初住。圆初信。永断事食。四教分证。断四理食。 性恶者。用事食。如释迦本生。现恶罗刹形。怖人令受归戒。用理食。则中道法性。名为第一美肉。恣意饱啖。
(庚)第四食五辛戒
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辛。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茖葱。即韭。慈葱。即葱。兰葱。即小蒜。兴渠。此方所无。一切食中杂有此辛。亦不得食。非但戒单食也。 此是遮业。臭秽妨于净法。故制。四缘成罪。一是辛。二有辛想。二重。二轻。二无犯。三有食心。四入口咽咽结罪。 七众同。 大小共。大乘防过义深。较小略重。 开遮者。病非蒜等不愈。须处僻静别室食之。不得入佛塔僧堂。不得入僧浴室。不得上都圊内。俟断食更七日后。臭气都尽。沐浴浣衣。香熏入众。具如律明。 果报者。佛顶经云。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舐其唇吻。福德日消。长无利益。修三摩地。善神不护。魔王得便。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 理解者。见思辛。尘沙辛。无明辛。 忏悔者。事食。作法。理食。无生。 修证者。事辛为修行第一渐次。最初应断。初果断见辛。四果断思辛。出假断尘沙辛。别地圆住。分断无明之辛。 性恶者。辛是薰染为义。以法界辛。徧熏法界。如击涂毒鼓。置毒乳中等喻。既以毒喻圆理。亦可以辛喻也。
(庚)第五不教悔罪戒
若佛子。见一切众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毁禁。七逆。八难。一切犯戒罪。应教忏悔。而菩萨不教忏悔。同住。同僧利养。而共布萨。一众说戒。而不举其罪。不教悔过者。犯轻垢罪。
八戒者。八关斋法。又地持八重。五戒者。清信士女所受。十戒者。十善戒。沙弥十戒。又此经十重。毁禁者。总明犯一切戒。即毁三世诸佛明禁。七逆。现在下文。八难。乃犯戒果报。一地狱。二畜生。三饿鬼。四盲聋喑哑。诸根不具。五生邪见家。世智辩聪。六佛前佛后。七北洲。八无想天。一切犯戒罪者。若大若小。若重若轻。若因若果。皆教忏悔。教忏悔者。以见闻疑三根举事。令改往修来。舍过迁善也。梵语忏摩。是此方请忍请恕之意。即表除于往愆。悔乃此方之语。义称恶作。谓追责前来所作是恶。决志改途易辙。即表修于来善。同住同利。是共食味。布萨说戒。是共法味。理应如法举罪。故不举不教者犯也。 此是遮业。四缘成罪。一有罪。二有罪想。若实谓无罪者非犯。三不教心。戒本经云。嗔心不举。是染污犯。懒惰懈怠。非染污犯。四默然同住。不教悔是一罪。同食味复一罪。同法味又一罪。随事各结。不犯者。戒本经云。若狂。若知不说令彼调伏。若护他心。若护僧制。又云。见众生造今世后世恶业。以慊恨心不为正说。是染污犯。不犯者。若自无智。若无力。若使有力者说。若彼自有力。若彼自有善知识。若以方便令彼调伏。若为正说。于我憎恨。若出恶言。若颠倒为。若无爱敬。若复彼人性弊(忄+龙)戾。又自不悔过。亦应此戒兼制。戒本经云。若菩萨不护不信之言。不护讥毁。亦不除灭。若实有过恶不除灭者。是染污犯。实无过恶而不除灭。非染污犯。不犯者。若外道诽谤。及余恶人。若出家乞食。修善因缘。生他讥毁。若前人嗔狂而生讥毁。解曰。不教人悔。惟是遮业。自过不悔。兼得性业也。又善生经云。若优婆塞见他四众毁所受戒。心生憍慢。言我胜彼。彼不如我。得失意罪。解曰。斯亦此戒兼摄。亦具性遮二业。亦通七众同犯也。 七众不全同。比丘应举七众罪。比丘尼得举六众罪。不得举比丘罪。若与比丘亲里知识。私相劝谏。无罪。式叉摩那得举五众罪。不得举比丘比丘尼罪。沙弥得举四众罪。不得举上三众罪。沙弥尼得举三众罪。不得举上四众罪。在家二众得举自类罪。不得举出家五众罪。若亲厚知识。私相劝谏。皆悉无罪。又在家二众。无同利养事。惟有不举。及同布萨二过。 大小乘俱制。 开遮者。僧祇律云。若彼人凶暴。若依王力。大臣力。凶恶人力。或起夺命因缘。伤梵行者。应作是念。彼罪行业。必自有报。彼自应知。尔时但护根相应。无罪。又四分律云。内有五法应举他。以时。不以非时。真实。不以不实。有益。不以减损。柔软。不以粗犷。慈心。不以嗔恚。 果报者。大涅槃云。若善比丘。见坏法者。置不诃责。驱遣举处。是人佛法中怨。若能责遣。当知得福无量。不可称计。菩萨善戒经云。旃陀罗等。及以屠儿。虽行恶业。不能破坏如来正法。不必定堕三恶道中。为师不能教诃弟子。则破佛法。必堕地狱。优婆塞戒经云。宁受恶戒。一日中断无量命根。终不养畜弊恶弟子。不能调伏。何以故。是恶律仪。殃齐自身。畜恶弟子不能教诲。乃令无量众生作恶。能谤无量善妙之法。坏和合僧。令多众生。作五无间。是故剧于恶律仪罪。 理解者。前人破于理戒。应教理忏。又观心释者。前念起恶为罪。后念觉意观察。名为教悔。 忏悔者。事不教。用作法。理不教。用无生。 修证者。他人犯戒。于四诤中即是犯诤。若举过不服。即是觅诤。若复有人不知戒相。不决重轻。即是言诤。若于三诤事发。又即事诤。此之四诤。具十法者乃能灭之。一持戒。二多闻。三诵毗尼极利。四广解其义。五言辞了了。堪任问答。六诤起能灭。七不爱。八不恚。九不怖。十不痴。又僧祇明成就十四法。名为第五持律。所谓善能灭诤。大约是无疑解脱阿罗汉也。教悔理罪。位在圆住。通教见地。亦灭界内理诤。 性恶者。维摩经云。外道六师。是汝之师。汝师所堕。汝亦随堕。则非惟不教令悔。又从而和之矣。此亦具有事理二堕也。
(庚)第六不供给请法戒
若佛子。见大乘法师。大乘同学同见同行。来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来者。即起迎来送去。礼拜供养。日日三时供养。日食三两金。百味饮食。床座医药。供事法师。一切所须。尽给与之。常请法师三时说法。日日三时礼拜。不生嗔心患恼之心。为法灭身。请法不懈。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日食三两金者。极势之语。三时者。中前。中后。初夜。嗔心者。恚彼法师。患恼者。恐己侈费。为法灭身者。举重况轻。 此是遮业。丧资神之益。故制也。四缘成罪。一是法师。二法师想。若不知者非犯。三不请心。若嗔。若恼。是染污犯。懈怠。忘误。非染污犯。四漠然空过。随事结罪。又不受师教。亦应此戒兼制。戒本经云。欲求定心。慊恨憍慢。不受师教。是染污犯。若懒惰懈怠。非染污犯。不犯者。若病。若无力。若知彼人作颠倒说。若自多闻有力。若先已受法。 七众同。 大小不全共。小乘未满五夏。未谙律藏。见有持律人来。应请。余非所制。大乘求法无厌。一切应请。 开遮者。若知不请令彼调伏。 果报者。不请则失闻熏益。障智慧种。请则常能不离正法。 理解者。观慧不现前。名不供给请法。 忏悔者。事不请。作法。理不请。无生。 修证者。入净心地菩萨。常法供养一切三宝。事请理请俱无犯。 性恶者。事恶。则如阇王之女。见大声闻而不起迎礼敬。理恶。则观于绝待法性。不得能供所供。能请所请。
(庚)第七不往听法戒
若佛子。一切处有讲法毗尼经律。大宅舍中有讲法处。是新学菩萨。应持经律卷。至法师所。听受咨问。若山林树下。僧地房中。一切说法处。悉至听受。若不至彼听受咨问者。犯轻垢罪。
一切处者。通指僧坊俗地。大宅舍。别指俗地。山林等。别指僧地也。法毗尼经律者。法名轨持。毗尼名灭。意指所诠。经律二字。意指能诠。谓经诠法。律诠毗尼。然毗尼正翻为律。经亦训法训常。文言似复。义理须明。谓经律二种。世间共有。而世间之经。未必诠于正法。世间之律。未必诠于毗尼。惟佛经佛律中。明五种远离行相应。名之为法。亦名毗尼。亦名佛所教诫。所谓是出离。非世法。是越度。非有爱。是无欲。非有欲。是无结。非有结。是不亲近生死。非亲近。又五种出要行相应。名之为律。亦名为法。亦名佛所教诫。所谓令少欲。不多欲。令知足。不无厌。令易护。不难护。令易养。不难养。令智慧。不愚痴。是故名为法毗尼经律。此法毗尼。大小齐奉。七众同修。非局在声闻也。 此是遮业。四缘成罪。一是讲法律。二讲法律想。三不往心。若嗔慢。是染污犯。若懈怠。非染污犯。四不往听。日日结罪。善生经中制四十里内须往。此亦应尔。不犯者。若不解。若病。若无力。若彼颠倒说。若护说者心。若数数闻。已受持。巳知义。若多闻。若闻持。若如说行。若修禅定不欲暂废。若钝根难悟难受难持。不往者皆不犯。 七众同。 大小略异如前说。 开遮者。佛藏经云。若比丘说法。杂外道义。有善比丘勤求道者。应从座去。若不去者。非善比丘。亦复不名随佛教者。 果报者。地持经云。菩萨于善知识。听受经法。于说法人。有五处不应忆念。净心专听。一者不念破戒。谓不念言。此犯律仪。不应从彼听受经法。二者不念下性。谓不念言。我不从彼下性之人听受经法。三者不念丑陋。谓不念言。我不从此丑陋之人听受经法。四者不念坏味。谓不念言。我不从彼不正语人听受经法。但依于义。不依于味。五者不念坏美语。谓不念言。我不从彼粗言说人听受经法。如是五处不忆念者。是菩萨勤摄正法。于说法人。不起嫌想。若下根菩萨。起人过心。退不乐听法。当知是菩萨不能自度。智慧退减。解曰。智慧退减。不听之失也。能至心听。则如沙弥戏掷。堪证四果。况实说正法耶。 理解者。不历法观心。即是不往听法。 忏悔者。事不往。作法。理不往。无生。 修证者。事往。应如常啼善财。理往。如石室观空。又菩萨成就游戏神通。能徧至十方听法。成就念不退法。能念念永不离法。 性恶者。不应以法更听于法。
(庚)第八心背大乘戒
若佛子。心背大乘常住经律。言非佛说。而受持二乘声闻外道恶见一切禁戒邪见经律者。犯轻垢罪。
心背者。明非口说。言非佛说者。意言分别计度。受持者。拟欲受持也。 此具性遮二业。计二乘。惟遮业。计外道。兼性业。以是邪见故也。直制犹豫未决。是中下二邪见之方便。以其计尚未成。故且结轻。若计成。则失菩萨戒矣。 七众同。 大小不全共。小是本习。故非犯。计外。得责心罪。发心欲往。步步结应忏罪。闻外道说法。不入其心。悔还。尚许忏除共住。若片语入心。奉行其法。乃至拔一发等。失比丘戒。成重难。现身不复许入僧数。 惟遮不开。 果报者。计外。成邪见。堕三涂。计小。障大菩提。 理解者。除一乘圆理。其余皆名邪小。 忏悔者。事背。作法。理背。须一心无生。 修证者。位不退人。永不计外。行不退人。永不计小。念不退人。永不背理。 性恶者。用外用小接外小机。示同其计。
(庚)第九不看病戒
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若父母师僧弟子病。诸根不具。百种病苦恼。皆供养令差。而菩萨以嗔恨心不看。乃至僧坊城邑旷野山林道路中。见病不救济者。犯轻垢罪。
八福田者。一佛。二圣人。三和尚。四阿阇梨。五僧。六父。七母。八病人。七是敬田。病兼悲敬。故名第一。 此是遮业。四缘成罪。一有病。二有病想。三不看心。嗔恨。是染污犯。懈怠。非染污犯。四应看不看。随事结罪。不犯者。若自病。若无力。若教有力随顺病者。若知彼人自有眷属。若彼有力自能经理。若病数数发。若长病。若修胜业不欲暂废。若闇钝难悟难受难持难缘中住。若先看他病。如病。穷苦亦尔。又云。见诸众生有亲属难。财物难。以慊恨心。不为开解。除其忧恼。是染污犯。若懒惰懈怠。非染污犯。亦应此戒兼摄。 七众同犯。 大小不全共。小乘惟师友同法共房。及僧尼须看。此外不制。大士弘誓兼物。一切应看。 开遮如不犯中说。又复应知看病法则。四分律云。有五法能看病人。一知病人可食不可食。可食能与。二不恶贱病人大小便吐唾。三有慈愍心。不为衣食。四能经理汤药。乃至差若死。五能为病人说法令欢喜。根本律云。不应令无智人为看病者。必有他缘。须自出外。于不善解看病之人。当可教示。勿令病者非理损害。堕水火。食诸毒。持刀斧。堕岩壍。或升高树。食所忌食。皆应遮止。律摄云。若病人贫无药直者。师主知识等应为办之。或施主边求。或用僧伽物。或塔物。或旙盖等庄严之具。依价卖之。以供药直。若后病差。应偿。若无力者。不还无罪。大师之子。是父财故。若看病苾刍供给病者。除性罪已。余皆应作。 果报者。不看。失慈心益。失悲敬二田。自有病苦。亦无人看。能看。则成就第一福田。 理解者。众生具有见思尘沙无明等病。不以四教法药治之。名不看病。 忏悔者。事不看。作法。理不看。无生。自于四种无生善通达已。乃能以法药疗他。 修证者。生缘慈。能看身病。法缘慈。能看见思病。无缘慈。能看无明病。 性恶者。常与舍心相应。名不看病。又复示现病行。
(庚)第十畜杀具戒
若佛子。不得畜一切刀杖弓箭矛斧斗战之具。及恶网罗罥杀生之器。一切不得畜。而菩萨乃至杀父母尚不加报。况杀一切众生。不得畜杀众生具。若故畜者。犯轻垢罪。
矛者。长枪。罥者。所以羁禽兽足。杀父母尚不加报。举重况轻。 此是性遮二业。杀之方便。且结轻垢。随害物时。更结杀罪。 七众同犯。斗战具。旧开国王王子。余杀生器。道俗皆制。 大小共。 开遮者。或劝人戒杀。若买若化其器而藏举之。毁坏弥善。 果报如杀戒中说。 理解者。前三教观行。皆是杀理之具。 忏悔者。畜事具。作法。畜理具。须一心无生。 修证者。初果以上。永舍事器。圆住永舍理器。 性恶者。正以圆顿止观为究竟杀具。
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下六度品中广明。
此总结第一段十戒。悬指广文也。
(庚)第十一国使戒
若佛子。不得为利养恶心故。通国使命。军阵合会。兴师相伐。杀无量众生。而菩萨尚不得入军中往来。况故作国贼。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利养恶心。明非和合息诤因缘也。尚不得入军中往来者。军中喧杂。非佛子所行之处。举轻以况重也。国贼者。孟子云。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贼是害义。兴师相伐。必害于民。民为国本。害民即是害国也。 此是性遮二业。正制为利养故。作此相害因缘。随事随语结轻。若嗔怒因缘。自属杀戒。若贪夺宝物因缘。自属盗戒。 七众同犯。 大小俱制。 开遮者。如隐峰飞锡止兵。图澄占铃息难等。 果报者。交扇失欢。得上品两舌恶口报。杀戮取利。得上品杀盗报。 理解者。无明国。不可交通。烦恼军。往来得罪。 忏悔者。事使。作法。理使。无生。 修证者。初果以上。不为事使。四教分证。不为理使。 性恶者。或为事使。即如图澄等。或为理使。则方便破无明国。善巧摧烦恼军。又于无明国里出入。烦恼军中往来。以度众生。
(庚)第十二贩卖戒
若佛子。故贩卖良人奴婢六畜。市易棺材板木盛死之具。尚不应自作。况教人作。若故自作。教人作者。犯轻垢罪。
贩卖良人奴婢。则有眷属分离之苦。贩卖六畜。则为杀害之缘。市易棺材板木。则必利人之死。教人作者。或为我作。或令自作。皆得罪也。 此亦性遮二业。希利损物。乖于慈心。事事结罪。若偷贩生口。卖畜令杀。咒人令死。以售棺材。别犯盗罪杀罪。 七众不全同。在家畜耕牛等非犯。然据善生经。须先作净施。然后受戒。否则得失意罪。 大小俱制。 开遮者。买畜放生。施棺给贫。 果报者。眷属分张。多病短命。 理解者。取果行因名贩卖。偏真涅槃名死具。又不达性具之理。别图积功累德。别求中道。皆名贩卖。 忏悔者。事贩。作法。理贩。须一心无生。 修证者。初果以上无事贩。圆人无理贩。 性恶者。分离无明眷属。断绝十二生因。尽法界众生。市以无缝棺材。所谓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
(庚)第十三谤毁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无事谤他良人善人。法师师僧。国王贵人。言犯七逆十重。于父母兄弟六亲中。应生孝顺心。慈悲心。而反更加于逆害。堕不如意处者。犯轻垢罪。
恶心者。嗔恼之心。欲前人陷没也。无事者。无见闻疑三根。父母兄弟六亲者。大士视一切人。皆如父母兄弟六亲也。 此是性遮二业。六缘成罪。一无罪。二无罪想六句。四犯。二非犯。三谤毁心。正是业主。四所说过。七逆十重等。五所向人。向同法谤同法。或向外人谤外人。故轻。若向外人谤同法。自属重戒中摄。六前人领解。随语随人结罪。若说实。非犯。以恶心说。亦犯轻垢。 七众同。 大小共。 惟遮不开。 果报如妄言恶口中说。 理解亦如重戒中说。 忏悔者。事谤。作法。理谤。无生。 修证者。初果无不实谤。三果无恶心说实。圆人无理谤。 性恶者。方便说此性恶法门。谓佛是究竟大贪等。
(庚)第十四放火焚烧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放大火烧山林旷野。四月乃至九月放火。若烧他人家屋宅城邑僧坊田木。及鬼神官物。一切有生物不得故烧。若故烧者。犯轻垢罪。
恶心者。恣情任意。不知慎重也。四月至九月。一往约多寒国土言之。若少寒国土。尤须审察时宜也。烧他屋宅等者。谓因不慎。放火而误及之。若为损他故烧。自属盗戒等流罪摄。一切有生物不得故烧者。放火非为烧生。有必伤生之势。故专制四月乃至九月。远防杀缘。若为杀故烧。自属杀戒中摄。今结云若故烧者。明非慎重而偶误也。 此是遮业。四缘成罪。一非时。二非时想。三不慎心。四正放火烧。 七众同。 大小共。 开遮者。在家为耕种等业。出家为除妨害。择时慎烧。无犯。 果报者。不慎则有误杀之业。 理解者。放见思火。烧真谛理智。放无明火。烧中道理智。 忏悔者。事烧。作法。见思烧。四种无生。无明烧。须次第一心二种无生。 修证者。初果断事烧。四果断见思烧。佛断无明烧。 性恶者。放三智火。烧尽法界三惑窟宅。
(庚)第十五僻教戒
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恶人。六亲。一切善知识。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刚心。于三十心中。一一解其次第法用。而菩萨以恶心嗔心。横教二乘声闻经律外道邪见论等。犯轻垢罪。
佛弟子。单指内众。外道恶人。单指外众。六亲。通内外众。一切善知识。谓交游往还。素相亲善者也。应教解义理使发菩提心者。繇解义理。始堪发心。不同盲修瞎炼也。又解义不发心。增长狂慧。发心不解义。增长无明。教之使之。令知真解真修也。恶心者。概欲令人入于偏邪。嗔心者。偏恼此人。不以正教。横者。枉其根性。不称机宜。明非应病与药也。 教以外道。性遮二业。教以二乘。惟是遮业。恶心嗔心。是染污犯。无知根智。非染污犯。 七众同。 大小不全共。同者。同不得教以外道。异者。小乘本习小。非犯。 开遮者。用随情说。逗彼机宜。乃至示同外道等。 果报者。以外教。得邪见报。以小教。障大菩提。以大乘教。自他俱利。 理解者。除一乘妙法。皆名邪小。故曰自此以前。我等皆名邪见人也。 忏悔者。教事邪小。作法。教理邪小。须一心无生。悟一心无生法已。为实施权。开权显实。以正入邪。引邪归正。无所不可。 修证者。初果无邪教。出假无小教。圆人无理内邪小。 性恶者。徧用一切邪小法门。摄一切机。又究竟邪小。即究竟一乘。
(庚)第十六为利倒说戒
若佛子。应好心先学大乘威仪经律。广开解义味。见后新学菩萨。有从百里千里来求大乘经律。应如法为说一切苦行。若烧身烧臂烧指。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佛。非出家菩萨。乃至饿虎狼师子。一切饿鬼。悉应舍身肉手足而供养之。然后一一次第为说正法。使心开意解。而菩萨为利养故。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谤三宝说者。犯轻垢罪。
好心者。上求下化之心。先学者。自利利他之本。威仪者。化导之轨范。经律者。进修之门户。广开解义味者。致广大而尽精微。明非浅近粗疎而已。烧身臂指供养诸佛。与众生同悲仰而上求佛道之极致也。舍身肉手足供饿鬼虎狼等。与如来同慈力而下化众生之极致也。先为说此如法苦行以大其心志。坚其誓愿。然后一一次第为说正法。谓随问而说。不颠倒说。不邪谬说。故能使其心开意解。此诚先学菩萨之职任也。应答不答。则不一一说。倒说。则不次第。谤三宝。则非正法。又倒说即名为谤。所谓说法不当机。所说为非量也。 此是遮业。不先学是一过。不正说又一过。为利。是染污犯。无知机智。非染污犯。 七众同。 大小共。小乘依小法教人。亦不得隐没义理。 开遮者。知机故不说。或为断邪命而诃苦行。破愚执而谈理行。 果报者。为利。则邪命所摄。倒说。则谤法等流。 理解者。不知四悉檀因缘。皆名倒说。 忏悔者。事倒。作法。理倒。无生。 修证者。初果无为利心。出假具知根智。圆观晓了四悉。 性恶者。一切法倒。一切法正。以正相入倒相。以倒相入正相。
(庚)第十七恃势乞求戒
若佛子。自为饮食钱财利养名誉故。亲近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恃作形势。乞索打拍牵挽。横取钱物。一切求利。名为恶求多求。教他人求。都无慈心。无孝顺心者。犯轻垢罪。
自为者。明非为三宝等。为饮食乃至名誉。明非为道也。恶求者。威逼故非善。多求者。无厌故非少。教他者。教人为我求。如遣使作书之类。 此具性遮二业。盗戒之等流也。或将本觅利。或荐书强化。皆属此戒。若非分陵夺。自属盗戒。又戒本经云。多欲不知足。贪著财物。是染污犯。亦此戒摄。 七众同犯。 大小俱制。 开遮者。为三宝。为病人。为众生。如法营求。非犯。 果报者。乞求。则妨道恼他。不乞。则正命清净。自他俱利。 理解者。二乘横取真。藏通菩萨横取俗。别教横取中。 忏悔者。事取。作法。理取。一心无生。 修证者。初果断事取。圆观伏理取。圆住断理取。 性恶者。横于九界逼取佛界善根。横于二十五有逼取真常我性。
(庚)第十八无解作师戒
若佛子。应学十二部经。诵戒者。日日六时持菩萨戒。解其义理。佛性之性。而菩萨不解一句一偈。及戒律因缘。诈言能解者。即为自欺诳。亦欺诳他人。一一不解。一切法不知。而为他人作师授戒者。犯轻垢罪。
大士以传法度生为正务。故应学十二部经以为度生之本。而戒经尤大士之根本。故应日日六时诵持。令其精熟。然不但诵文而已。又必解其义理。佛性之性。谓先悟本源自性清净。为无作戒所依体性。即依此无作戒。还为成佛种子。是知自性清净者。正因佛性也。菩萨戒者。缘了佛性也。全一性以起二修。全二修而成一性。故名佛性之性。犹云诸佛本源佛性种子也。不解一句等。举轻况重。盖凡夫浅智。谁能法法全通。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斯无过咎。设但不解一句一偈。及戒律少分因缘。而不肯阙疑。诈言能解。即为内乖己心而自欺。外误前人而诳他。何况一一戒律皆不解。一切佛法皆不知。则自且从师求学之不暇。岂可为他人作师授戒哉。 此是遮业。受戒不学。是一过。妄欲作师。又一过。随事结罪。 七众者。旧云。比丘比丘尼犯。余五众无作师事。未制。今按善生经中。在家菩萨亦得畜在家弟子。似亦同制。然在家虽畜弟子。无授戒事。故云不犯耳。 大小乘俱制。义疏曰。大乘为师。必是出家菩萨。具足五德。一持戒。二十腊。三解律藏。四通禅思。五慧藏穷玄。什师所传。融师笔受。流传至今。此其正说。次地持云。必须戒德严明。善解三藏。堪能发彼敬心。方可从受。不尔得罪也。四分律曰。五法不成就。不得授人具足戒。不得与人作依止师。不得畜沙弥。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脱。五解脱知见。又不能教人坚住此五。又成就五非法。不得授人具足戒。与依止。畜沙弥。一无信。二无惭。三无愧。四懒惰。五多忘。又五。破增上戒。破增上见。破增上威仪。少闻。无智慧。又五。不瞻视病。不方便住处。不能破疑。不教舍恶见。减十岁。又五。不知犯。不犯。若轻。若重。减十岁。又五。不知教授弟子增上威仪。增上净行。增上波罗提木叉。白。羯磨。又五。不知增戒。增心。增智慧。不知白。不知羯磨。一一反上者。得与人授具足戒。得与依止。得畜沙弥。僧祇律曰。十法成就。听度人出家受具。一持戒。二多闻阿毗昙。三多闻毗尼。四学戒。五学定。六学慧。七能出罪。能使人出罪。八能看病。能使人看病。九弟子有难。能送脱难。能使人送。十满十岁。是名十事听度人出家受具足。下至满十岁。知二部律亦得。受依止者亦尔。萨婆多律摄曰。满足十夏。方住师位。复须成就五法。一知有犯。二知无犯。三知轻。四知重。五于别解脱经。广能开解。于诸学处创结随开。若遇难缘。善知通塞。常诵戒本。能决他疑。戒见多闻。自他俱利。威仪行法。无有亏犯。具如是德。名亲教师。繇其亲能教出离法故。若虽近圆。于诸学处。不识重轻。设六十夏。仍须仗托明德。依止而住。若师小者。惟除礼足。自余咸作。此即名为老小苾刍。不得与他出家。及受近圆也。智旭曰。传法度生。乃名报佛恩德。此戒不是禁人作师。只是责人无解耳。堪嗟末世。颠倒多端。或驾言度生。谬为师范。不解而诈称能解。门庭高设。我相炽然。或懒学律法。退不为师。或宗教自负。藐视律门。竖我慢幢。则诃毁戒学。贪收徒众。则仍授戒名。昧心厚颜。莫此为甚。又或谬谓大乘融通。不须小律。讵知小不兼大。大必兼小。如河不纳海。海必纳河。若不大小并学。那名菩萨比丘。故今略引声闻师德。用裨大士芳规。观者幸勿厌其繁琐。 开遮者。为白衣授终身五戒。及六斋日授八戒法。皆悉无犯。然亦须知五戒八戒义趣。又八戒法。若无比丘比丘尼。则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亦得授之。五戒法。设无出家五众。则在家二众亦得授之。 果报者。佛藏经云。身未证法而在高座。身自不知而教人者。法堕地狱。 理解者。未真见谛。总名无解。 忏悔者。无教门解。须作法。并善学。无入理解。须无生。 修证者。观行相似位人。有教门正解。分证位人。有入理真解。 性恶者。一切法本不可解。忘情绝解。乃为法界之师。
(庚)第十九两舌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见持戒比丘。手捉香炉。行菩萨行。而斗遘两头。谤欺贤人无恶不造者。犯轻垢罪。
恶心者。嗔彼前人。欲令斗诤。或嫉彼贤善。欲为妨恼也。手捉香炉。聊举善行之一事。斗遘两头。谓交扇令造诤端。此虽说实犹犯。况谤欺耶。 此具性遮二业。六缘成罪。一众生。二众生想。应以持戒不持戒六句分别。二稍重。四稍轻也。三两舌心。正是业主。四说过。无论实与不实。五所向人。若向无戒人。自属重戒。若泛向同法。非彼亲友。自属第十三谤毁戒。今正以斗遘为念。的向彼之亲厚。故实与不实皆犯。若欲向此人。误向彼人。结方便罪。六前人领解。语语结罪。 七众同。 大小共。 开遮者。菩萨戒本云。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为恶友朋之所摄受。亲爱不舍。菩萨见巳。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力随能。说离间语。令离恶友。舍相亲爱。勿令当受长夜无义无利。如是以饶益心。说离间语。乖离他爱。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果报如第六重戒中说。 理解者。说有说无为两舌。说真说俗为两舌。说边说中为两舌。 忏悔者。事中两舌。须作法。有无两舌。四无生。真俗两舌。后二无生。边中两舌。惟用一心无生。 修证者。初果无事两舌。圆人无理两舌。 性恶者。随情随智为两舌。一切实一切不实等亦是两舌。
(庚)第二十不行放救戒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律。福资亡者。得见诸佛。生人天上。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以慈心故。总修三种慈心也。一生缘慈。即观六道皆我父母。二法缘慈。即观地水火风是我身体。三无缘慈。即于生生受生之中而悟不生不灭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者。以此三慈开示于人。救护。则解其现在苦难。教化讲说。则拔其未来苦因。令不受未来苦难。又救是拔苦。度是与乐也。得见诸佛生人天上者。见佛闻法。恒于人天类中修道。永离畜生难处。方名究竟放救也。 此是遮业。四缘成罪。一苦众生。二苦众生想。三无慈心。若欲救而力不逮者。至心为称佛名。或为说法。以作救慧命之缘因。不犯。四坐视不救。随事结罪。不救身命。是一过。不救慧命。又一过。 七众同犯。 大小不全共。小乘不救眷属有罪。余非所制。大士弘慈。一切悉救。 惟遮不开。 果报者。不救则失三慈法利。救则成就三慈法门。 理解者。见外凡杀真谛。二乘杀俗谛。权教杀中谛。而不放救。 忏悔者。不救事杀。须作法。不救理杀。须无生。 修证者。慈心三昧成。常行事理二救。 性恶者。或不救事杀。如古人谓猪子云。正两脚时不挣。今既四脚。挣向何处。或不救理杀。杀尽安居。自作教他。宁惟不救。又从而助之。
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如灭罪品中广明一一戒相。
此总结第二段十戒。亦悬指广文也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卷第五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卷第六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注
菩萨比丘温陵道昉订
(庚)第二十一嗔打报讐戒
若佛子。不得以嗔报嗔。以打报打。若杀父母兄弟六亲。不得加报。若国主为他人杀者。亦不得加报。杀生报生。不顺孝道。尚不畜奴婢。打拍骂辱。日日起三业。口罪无量。况故作七逆之罪。而出家菩萨。无慈心报讐。乃至六亲中故报者。犯轻垢罪。
不顺孝道者。被他杀害。必有夙因。快意报讐。重增未来怨结。非所以爱死者也。尚不畜奴婢者。举轻况重。然出家人。总不得畜。在家得畜。但不应非理打骂耳。七逆罪者。如孟轲云。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去自杀惟是一间。今我为父报讐。彼复结讐于我父。又种将来害父之因。故报讐即可名七逆也。结云出家菩萨者。意显在家菩萨。犹得兼用王法。以直报怨。出家断不可矣。 此是性遮二业。既伤慈忍。复结来怨故也。五缘成罪。一是讐。二讐想有六句。初二句轻。谓讐作讐想讐疑而行嗔报。二句稍重。谓非讐而作讐想讐疑。二句更重。谓非讐非讐想。讐非讐想。而行嗔打。即第九重戒摄也。三有报复心。四行嗔报事。五前人领纳。谓受其打骂。结轻。若害命。结归第一杀戒。在家菩萨。以直报怨。凭断事官依律决判。无有私情。若打若杀。皆不犯。或私行报复。或贿赂求托官府。过分治罚。一一刑辱。结轻。害命。结重。又戒本经云。若菩萨于他起慊恨心。执持不舍。是染污犯。亦可此戒兼制。又菩萨怨不宜报。恩则宜报。故戒本经云。受他恩惠。以慊恨心。不以若等若增酬答彼者。是染污犯。若懒惰懈怠。非染污犯。不犯者。若作方便而无力。若以方便令彼调伏。若欲报恩而彼不受。 七众同犯。 大小俱制。 惟遮不开。 果报者。报则相讐相害。更无休息。不报则解怨释结。永无讐对。 理解者。见思尘沙无明为讐。以空假中观破之为嗔报。若了达烦恼即菩提。则无嗔报。亦名以直报怨。 忏悔者。事报。作法。理报。一心无生。 修证者。初果无事报。圆住无理报。 性恶者。破烦恼怨。杀无明贼。
(庚)第二十二憍慢不请法戒
若佛子。初始出家。未有所解。而自恃聪明有智。或恃高贵。年宿。或恃大姓高门。大解。大福。大富饶财七宝。以此憍慢。而不咨受先学法师经律。其法师者。或小姓。年少。卑门。贫穷。下贱。诸根不具。而实有德。一切经律尽解。而新学菩萨。不得观法师种姓。而不来咨受法师第一义谛者。犯轻垢罪。
初始出家者。明其染法未深。未有所解者。无佛法中正解。既染法未深。未开正解。则更不宜憍慢。而惟其染法未深。未开正解。往往易生憍慢也。自恃凡有七事。一恃世间聪智。二恃位高。三恃年尊。四恃门族。五恃大解。六恃大福。七恃富财。其法师者。小姓则非大姓。年少则非年宿。卑门则非高门。贫穷则非富财。下贱则非有位。诸根不具则非聪明大解而实有德。是有真修。经律尽解。是有正解。解行双美。何得更论种姓。今不来咨受。其过何如。 此是性遮二业。慢如高山。法水不住。失传化之益。乖参学之方。四缘成罪。一法师。二法师想六句。二重二轻二无犯。三憍慢心。正是业主。与前第六嗔患为异。四不咨受。随所应咨不咨结罪。又戒本经云。轻说法者。不生恭敬。嗤笑毁呰。但著文字。不依实义。是染污犯。亦此戒兼制。 七众同。 大小不全共。小乘于应请者。而憍慢不请。则犯。余惟不得憍慢。不制悉请。大乘求法为务。一切应请。一切不应憍慢。 惟遮不开。 果报者。憍慢则失正法种。顽愚陋劣。重法则智慧开明。菩提增长。 理解者。一切诸法中。悉有安乐性。不善用观。横于其中取一舍一。就所舍处。不能于中如实观其法性。名憍慢不请。 忏悔者。事憍。作法。理憍。一心无生。 修证者。初果无事憍。圆住无理憍。 性恶者。天上天下。惟吾独尊。不见世间诸天及人。堪受如来迎接礼拜者。假使佛为起迎。令彼即时头破七分。
(庚)第二十三憍慢僻说戒
若佛子。佛灭度后。欲以好心受菩萨戒时。于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当以七日佛前忏悔。得见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应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虽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若先受菩萨戒法师前受戒时。不须要见好相。何以故。是法师师师相授。故不须好相。是以法师前受戒时即得戒。以生至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内无能授戒师。得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而要见好相。若法师自倚解经律。大乘学戒。与国王太子百官以为善友。而新学菩萨。来问若经义律义。轻心恶心慢心。不一一好答问者。犯轻垢罪。
师师相授不须好相者。以其展转传来。即是如来嫡胤。亦是法身常住。故律藏云。持律之人。是人补佛处也。生至重心者。谓视师如佛也。不得好相不名得戒。明自誓受戒如此之难。生至重心便乃得戒。明从师受戒亦复不易。既受得已。请问先达。先达岂可忽之而不好答乎。轻心者。忽彼来人。恶心者。悭吝嫉妒。慢心者。自恃福慧也。 此亦性遮二业。乖接引教训之道。四缘成罪。一求法人。二求法想。三憍慢心。四僻说出口。语语结罪。 七众同犯。皆得说法故。 大小乘共。小乘亦不许僻说故。 惟遮不开。 果报者。悋法则愚痴。憍慢则陋劣。不悋不憍。则功德智慧以自庄严。 理解者。有修有证。皆名憍慢。不知四悉因缘。皆名僻说。 忏悔者。事慢僻。作法。理慢僻。一心无生。 修证者。初果断事中慢僻。圆住断理中慢僻。 性恶者。我为法王。于法自在。随智随情。种种僻说。
(庚)第二十四不习学佛戒
若佛子。有佛经律大乘法。正见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学修习。而舍七宝。反学邪见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昙杂论一切书记。是断佛性。障道因缘。非行菩萨道者。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经律大乘法者。通指菩萨藏也。正见者。万行之解。正性者。正因之性。正法身者。正果之性。邪见者。通指下文诸法。二乘堕于偏空。外道执其谬计。俗典仅谈世务。阿毗昙。即二乘论。杂论。即外道论。一切书记。即俗典世论也。断佛性者。二乘焦菩提之芽。外道刳正觉之种。障道因缘者。内惑正解之因。外乱正修之缘也。 一向习小。惟是遮业。非染污犯。一向习外。性遮二业。是染污犯。不犯者。若上聪明。能速受学。若久学不忘。若思惟知义。若于佛法具足观察。得不动智。若于日日。常以二分受学佛经。一分外典。又菩萨比丘比丘尼。不学声闻毗尼。亦犯轻垢。故戒本经云。若菩萨。于如来波罗提木叉中。毗尼建立遮罪。护众生故。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广。同声闻学。何以故。声闻自度。乃至不离护他。何况菩萨第一义度。又复遮罪住少利少作少方便者。菩萨不同学此戒。谓一者从非亲乞衣。二者受自恣与。三者多受鉢。四者自乞缕令织。五者卧具坐具。六者金银。惟此六戒。声闻遮其自为。菩萨开其为他。则其余二百四十四戒。皆须同学明矣。设不学不持。则既犯比丘戒。亦犯菩萨戒。厥罪比声闻加一等。以是菩萨比丘。不同菩萨沙弥等故。即菩萨沙弥。亦须同学十戒。并威仪法。以非菩萨优婆塞故。若不学不持。比声闻沙弥亦加一罪。盖七众受此菩萨戒时。即举五戒。十戒。六重六随。二百五十戒等。一切转为无尽戒体。皆为菩萨之所应学。故经文但云学二乘阿毗昙者犯罪。不言学毗尼者犯罪。以毗尼乃大小通途。原不单属二乘故也。 七众同制。各有所急。比丘先习此经。及二部律。尼先此经。及尼具戒。式叉先习此经。及二六法。沙弥男女先习此经。及十戒威仪。在家先习此经。及优婆塞戒。余力方许徧习。 大小不全共。同者。同以本法为急。亦同不得习外。异者。大不学毗尼犯。小不学此经非犯。 开遮者。示同邪小以诱接之。 果报者。一向习小。障菩提。习外。堕爱见。 理解。忏悔。修证。同第八戒。 性恶者。邪小究竟即大。
(庚)第二十五不善知众戒
若佛子。佛灭度后为说法主。为行法主。为僧坊主。教化主。坐禅主。行来主。应生慈心。善和斗诤。善守三宝物。莫无度用。如自已有。而反乱众斗诤。恣心用三宝物者。犯轻垢罪。
说法主。即今法师。行法主。主清规者。亦可律师。僧坊主。知安居房舍等事。即今直院。教化主。劝人作福业者。坐禅主。知习禅事。如僧堂首座之类。行来主。知乍到客情事者。今名知宾。慈心者。和诤守物。能与一切人乐也。 此是遮业。不善灭诤。随事结过。不善守物。随用结过。若三宝互用。自属盗戒。若发起诤事。别得性罪。 比丘比丘尼全犯。余五众未知僧事。不犯。设充职事。亦犯。 大小俱制。 惟遮不开。 果报者。不善灭诤。得破僧方便罪。不善守物。招贫穷困苦报。善和善守。则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观解者。不能和融事理。不知善守法财。 忏悔者。不善知事。作法。不善知观。无生。 修证者。无疑解脱。能和事诤。能守事财。圆初住。能和理诤。能守理财。 性恶者。兴般若兵杖。与一切法战。是名乱众斗诤。等赐诸子白牛大车。是恣用三宝物。
(庚)第二十六独受利养戒
若佛子。先在僧坊中住。后见客菩萨比丘来入僧坊舍宅城邑。若国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处。及大会中。先住僧应迎来送去。饮食供养。房舍卧具。绳床木床。事事给与。若无物。应卖自身及男女身。割自身肉卖。供给所须。悉以与之。若有檀越来请众僧。客僧有利养分。僧坊主应次第差客僧受请。而先住僧独受请。而不差客僧者。僧坊主得无量罪。畜生无异。非沙门。非释种姓。犯轻垢罪。
菩萨。谓大士众。比丘。谓声闻众。皆应有利养分也。国王宅舍。谓王所造立安僧宅舍也。应卖自身等者。举重况轻。谓卖身割肉。尚应供给。况本皆有分之利养耶。 此具性遮二业。以僧次请僧时。凡在界内者。皆应有利养分。而今不差客僧。乖施主心。贪利独受。是盗戒之等流也。四缘成罪。一有客。谓应得利养分者来在界内。二有客想六句。二重二轻二无犯。三独受心。正是业主。四差竟。据义疏云。若知僧次的至彼人而不差者。且犯轻垢。以临差时。界外或更有来者。尚未专有分故。若差竟而别与余人。余人自知未应受请。而受得施主家食(贝+亲)。五钱入手。与差者同结重罪。畜生无异。又客来不与僧中物分。不起迎接。亦此戒兼制。同犯轻垢。 比丘比丘尼全犯。余五众未知僧事。不犯。或有时受差分食。若偏厚偏薄。偏有偏无。皆犯轻垢。善生经云。僧中付食。若偏为师选择美好过分与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 大小乘俱制。 惟遮不开。 果报如慈悲道场忏法广明。 理解者。不以大乘法普化一切。名独受利养。 忏悔者。独受事养有二。若但犯方便轻垢。须作法忏。若已得五钱入手。结重。失菩萨戒。须取相忏。独受理养。须一心无生忏。 修证者。初果不独受事利。圆住不独受理利。 性恶者。尽十方是个自己。安有第二人同受供养。
(庚)第二十七受别请戒
若佛子。一切不得受别请利养入已。而此利养。属十方僧。而别受请。即是取十方僧物入已。及八福田中。诸佛圣人。一一师僧父母病人物自己用故。犯轻垢罪。
即是取十方僧物入已等者。以施主修福。法应普徧平等。一切利施。本通十方僧众。繇汝别受。令彼十方不得利养。远有夺取十方之义。又八福田。并有应得僧次利养之义。如佛或应迹为僧。余可知也。 此是遮业。令施主失平等心。十方僧失常利施。故制。三缘成罪。一是别请。若有僧次一人同受。不犯。二别请想六句。二重二轻二无犯。又或请受戒说法。或知此人非我则不营功德。皆无犯。三受竟结罪。 出家五众同犯。在家无受利养事。善生经云。若优婆塞。受招提僧卧具床座。得失意罪。亦应此戒兼制。 大小不同制。小乘遮别众食。若四人中有一人是僧次者。不犯。不遮别受请。 开遮者。戒本经云。檀越来请。若至自舍。若至寺内。若至余家。若施衣食种种众具。菩萨以嗔慢心。不受不往。是染污犯。不犯者。若病。若无力。若狂。若远处。若道路恐怖难。若知不受令彼调伏。若先受请。若修善法不欲暂废。为欲得闻未曾有法。饶益之义。及决定论。若知请者为欺恼故。若护多人慊恨心故。若护僧制。解曰。此乃率众受供。非别受也。又云。有檀越以金银真珠摩尼瑠璃种种宝物。奉施菩萨。若嗔慢心。违逆不受。是染污犯。舍众生故。懒惰懈怠。非染污犯。不犯者。若知受己。必生贪著。或施主生悔。或施主生惑。或施主贫恼。若知是三宝物。是劫盗物若知受己。多得苦恼。所谓杀。缚。讁。罚。夺财。诃责。解曰。此则受以为众。非自享也。 果报者。既远有夺取十方之义。亦是盗戒等流。 观解者。受入空请。是别于俗谛。受出假请。是别于真谛。受但中请。是别于二谛。 忏悔者。受事别请。作法。受理别请。一心无生。 修证者。别初住。圆初信。不受事别请。别初地。圆初住。不受理别请。 性恶者。法界妙供。念念自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谁能共之。
(庚)第二十八别请僧戒
若佛子。有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及一切檀越请僧福田求愿之时。应入僧坊问知事人。今欲请僧求愿。知事报言。次第请者。即得十方贤圣僧。而世人别请五百罗汉菩萨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若别请僧者。是外道法。七佛无别请法。不顺孝道。若故别请僧者。犯轻垢罪。
次第请即得十方贤圣僧者。以凡圣难测。不应妄生分别故。七佛者。一毗婆尸佛。或云维卫。此翻胜观。二尸弃佛。或云式弃。此翻为火。三毗舍浮佛。或云毗舍婆。或云随比。或云随叶。此翻徧一切自在。此三世尊。皆在过去庄严劫出世。四拘留孙佛。或云拘楼秦。此翻所应断。五拘那含牟尼佛。此翻金寂。或翻金仙。六迦叶佛。此翻饮光。七释迦牟尼佛。或云释迦文。此翻能仁寂默。亦翻能儒。此四如来。皆于贤劫出世。经中处处每引七佛证义。以其并在此土。又近在百小劫内。长寿天皆曾见也。不顺孝道者。不遵佛训。轻慢众僧。 此是遮业。分别是田非田。其心狭劣。不顺平等法门故也。据声闻律。若僧次中请得一人。余别指名请求。非犯。此或应同。若一概于僧次请。弥善。 七众同。 大小共。 开遮者。如亲师取友。则善须简择。如欲说法授戒。化导众人。择其才德俱优者请之。非犯。 果报者。别请。则违平等无相法门。失广大圆满福德。不别请。则一滴投海。顿同海体。 理解者。知对待妙。不知绝待妙。轻藏通别教之法。而别尚圆教。是别请义。 忏悔者。事别请。作法。理别请。须以一心融四无生。 修证者。初果无事别请。圆信无理别请。 性恶者。于十法界中。别令各得佛界之利。
(庚)第二十九邪命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为利养。贩卖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男女。解梦吉凶。是男是女。咒术。工巧。调鹰方法。和合百种毒药。千种毒药。蛇毒。生金银毒。蛊毒。都无慈愍心。无孝顺心。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恶心者。明非见机益物之心。为利养共列七事。一贩色。二作食。三占相解梦。四咒术。五工巧。六调鹰。七毒药。 此是性遮二业。然惟贩色毒药二事。兼有性罪。余但遮罪。又今时养鹰。多为捕猎。此亦性罪。或属损害众生戒摄也。毒药且就和合时结轻。若害物时。随结杀罪。调鹰亦尔。又出家人四邪。五邪。八秽。皆此戒兼制。四邪者。一仰口食。谓仰观星宿。推步盈虚等。二下口食。谓种植田园等。三方口食。谓干谒四方。交结权贵等。四维口食。谓医卜杂伎。种种营生等。五邪者。一现奇特相。二自说功德。三卜相吉凶为人说法。四高声现威令人敬畏。五说得供养以动人心。八秽者。一田宅园林。二种植生种。三贮积谷帛。四畜养人仆。五养系禽兽。六钱宝贵物。七氊褥釜镬。八象金饰床。及诸重物。 出家五众全犯。在家除贩色调鹰毒药三种。其余如法自活。不犯。又善生经云。若优婆塞须田作者。不求净水及陆种处。得失意罪。亦可摄属此戒。净水者。谓无虫水。陆种者。陆生谷麦等。不须用水。致伤虫也。 大小俱制。 开遮者。出家人或偶用占相咒术工巧。随机诱物。令入佛道。非希利心。亦复无犯。咒术是治病救难所用。故大小两乘。亦通有之。 果报者。缁门警训云。今时讲学。专务利名。不耻五邪。多畜八秽。但随浮俗。岂念圣言。自下坛场。经多夏腊。至于净法。一未沾身。宁知日用所资。无非秽物。箱囊所积。并是犯财。慢法欺心。自贻伊戚。学律者知而故犯。余宗者固不足言。谁知报逐心成。岂信果繇因结。现见袈裟离体。当来铁叶缠身。为人则生处贫穷。衣裳垢秽。为畜则堕于不净。毛羽腥臊。况大小两乘。通明净法。倘怀深信。岂惮奉行。 理解者。不知性具。而取果行因。积功累德。名为贩卖。不达无作道灭。名为作食。不证自心现量。名为占相。不知开权显实。名为咒术。未达无功用道。名为工巧。有所取攫。名为调鹰。偏真偏俗但中法门。名为毒药。 忏悔者。事邪。作法。理邪。一心无生。 修证者。初果无事邪。圆住无理邪。 性恶者。如维摩经中三堕受食。是为究竟邪命。又置毒乳中等。
(庚)第三十经理白衣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经理白衣。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作诸缚著。于六斋日。年三长斋月。作杀生劫盗。破斋犯戒者。犯轻垢罪。
六斋日者。每月六日。谓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若遇月小。则二十八。二十九也。此六日者。初八。二十三。四天王使者巡行世间。简察善恶。十四。二十九。四天王太子巡视世间。十五。三十。四天王躬行世间。若见修善者多。则诸天欢喜。保护国界。若见修善者少。则诸天愁忧不乐。国界多灾。故佛制在家男女。不论但三归者。受五戒者。受菩萨戒者。遇此六日。悉应于一昼夜受持八戒斋法。以不非时食。正名为斋。以不杀等八戒。共助成之。故名八关戒斋。谓以八戒及斋。关闭情欲。作出世正因也。八戒者。一不杀。二不盗。三不淫。无论邪正悉断。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著香华鬘。不香涂身。七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八不坐高广大床也。年三长斋月者。毗沙门天王分镇四洲。正月。五月。九月。镇此南洲。故佛制在家男女。尽此一月。受持斋法如上也。此戒旧名不敬好时。义疏云。三斋六斋。并是鬼神得力之日。此日宜修善。福过余日。而今于好时亏慢更犯。随所犯事。随篇结罪。此时此日。不应不知。加一戒。一云七众俱制。皆应敬时。二云但制在家。年三月六。本为在家。出家尽寿持斋。不论时节。(文)今观经文语势。却似从出家人边结过。故易科为经理白衣。大意谓出家人法。宜诱诲白衣。令得解脱。令持斋戒。而反说空行有。为其经理。乃至于六斋三斋好时。不能使其作福修善。反令作杀盗等事。岂非以身谤三宝乎。 此是遮业。但从经理白衣结罪。所云杀生劫盗。破斋犯戒。自是俗人之事。非出家人教其为之。但既有通致男女等事。未免为杀盗等而作远缘。故推极于此。而显其不应耳。若实教其杀生劫盗。兼得性业。自属杀盗戒摄。 出家五众全犯。一切时中。不得经理白衣也。在家二众。已受菩萨戒。不敬好时。亦犯。善生经云。若优婆塞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养三宝。得失意罪也。余时如俗法嫁娶等。不制。若杀生劫盗。破斋犯戒。自随事别结。 大小俱制。 惟遮不开。 果报者。经理白衣。亦属邪命如前说。又不敬好时。则诸天愁忧。能招灾异。敬好时。则诸天欢喜。护国降祥。 观解者。于真谛外别缘俗谛。名经理白衣。不知人命在呼吸间。名不敬好时。又不知十世古今不离当念。介尔一念横徧竖穷。名不敬好时。 忏悔者。事犯。作法。理犯。一心无生。 修证者。初果无事犯。圆住无理犯。 性恶者。同流九界。名经理白衣。坐断三世。名不敬好时。
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制戒品中广明。
此总结第三段十戒也。
(庚)第三十一不行救赎戒
佛言。佛子。佛灭度后。于恶世中。若见外道。一切恶人。劫贼。卖佛菩萨父母形像。及卖经律。贩卖比丘比丘尼。亦卖发菩提心菩萨道人。或为官使。与一切人作奴婢者。而菩萨见是事已。应生慈悲心。方便救护。处处教化取物。赎佛菩萨形像。及比丘比丘尼。发心菩萨。一切经律。若不赎者。犯轻垢罪。
恶世者。正大士兴慈运悲之时。方便救护者。尽其心力。不得隐忍坐视也。 此是遮业。四缘成罪。一应赎境。谓尊像经律僧人等。二应赎想六句。二重二轻二无犯。三无救赎心。力不及者。非犯。四令彼亵辱。随事结过。设力不及而漠不关心。亦犯。 七众同。 大小不全共。小乘不赎父母得罪。余不见制。大士弘护为任。一切应赎。 惟遮不开。或如法流通经典。不犯。 果报者。不救则失于二利。救则具足二严。 理解者。不知性具。名卖三宝。方便开示。令知性具。名为救赎。 忏悔者。事不救。作法。理不救。须一心无生。 修证者。圆初信。别初住。通见地菩萨。藏事度菩萨。皆能尽力行事救。圆初住。别初地。皆能尽力行理救。 性恶者。正欲以法界三宝。强售法界中人。
(庚)第三十二损害众生戒
若佛子。不得贩卖刀杖弓箭。畜轻秤小斗。因官形势。取人财物。害心系缚。破坏成功。长养猫狸猪狗。若故养者。犯轻垢罪。
刀杖弓箭者。损害之具。轻秤小斗者。欺诳之具。短尺亦是其类。又以重秤大斗长尺取入。亦同此制。然但约畜用。故结轻耳。若移换诈取。令前人不觉者。自属盗摄。因官形势者。行于逼夺。以威力伤慈结轻。若取非其有。亦是盗摄。系缚者。损其肢体。破坏成功者。毁其成业。猫狗能伤鼠类。猪终归杀。已上诸事。皆非慈心者所应为也。 此具性遮二业。随事结罪。 七众同犯。善生经云。若优婆塞为于身命。若作市易。斗秤卖物。一说价已。不得前却。舍贱趣贵。斗秤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应语令平。若不如是。得失意罪。解曰。在家尚尔。况出家乎。 大小俱制。 惟遮不开。 果报是杀盗等流。 理解者。凡外损真。二乘损俗。藏通损中。别损二谛。 忏悔者。事损。作法。理损。无生。 修证者。初果无事损。亦不损真。出假不损俗。别向不损中。别地圆住不损二谛。 性恶者。损九界。成佛界。佛亦不立。则具损十界。
(庚)第三十三邪业觉观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观一切男女等斗。军阵兵将劫贼等斗。亦不得听吹贝鼓角。琴瑟筝笛箜篌。歌呌妓乐之声。不得樗蒲。围棊。波罗塞戏。弹棊。六博。拍毱。掷石投壶。牵道八道行城。爪镜。蓍草。杨枝。鉢盂。髑髅。而作卜筮。不得作盗贼使命。一一不得作。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恶心者。明非见机益物。直是邪思邪觉也。共列五事。一斗诤。二娱乐。贝者。螺也。七弦为琴。二十五弦为瑟。筝者。竹身。十三弦。箜篌者。竹身。二十四弦。三杂戏。樗蒲。即今赙钱。波罗塞戏。即今象棋。弹棊者。汉宫人妆奁戏。六博。即今双陆。拍毱。即今踢毬。掷石投壶者。古用石。今用矢。牵道八道行城者。纵横各八路。以棊子行之。西域戏也。四卜筮。爪镜。即圆光法。蓍草。即是易卦。杨枝。即樟柳神。鉢盂。即搅水碗法。髑髅。即耳报法。五使命。此五皆属邪业。 盗贼使命。性遮两业。余惟遮罪。随事结轻。又戒本经云。若菩萨懒惰懈怠。耽乐睡眠。若非时。不知量。是染污犯。不犯者。若病。若无力。若远行疲极。若为断彼故。起欲方便。摄受对治。性利烦恼更数数起。亦可此戒兼摄。 出家五众全犯。在家供养三宝。得作妓乐。出家不得自作。亦听使白衣作。又投壶本于礼记。蓍龟本于易书。在家亦应无犯。 大小俱制。 开遮者。或见机益物等。又出家人欲决疑虑。自有圆觉经拈取标记法。占察经掷三轮相法。及大灌顶经梵天神策百首。可依用之。 果报者。观则妨废正道。失二世利。不观则离诸掉悔。定慧易生。 观解者。除不思议妙观。皆名邪觉。 忏悔者。事邪。作法。理邪。一心无生。 修证者。三果无事邪。别地圆住无理邪。 性恶者。历三性观察。徧觉一切邪业中实相。
(庚)第三十四暂离菩提心戒
若佛子。护持禁戒。行住坐卧。日夜六时读诵是戒。犹如金刚。如带持浮囊。欲度大海。如草系比丘。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发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轻垢罪。
金刚者。能坏一切。不为一切所坏。浮囊者。渡海之具。喻出涅槃经。草系比丘者。佛世有一比丘。途中被贼劫夺衣物。虑其鸣众来追。兼欲害命。内有一贼知比丘法。谓余贼言。不必杀之。但以生草系其手足。彼戒不伤草木。自弗动耳。贼如言系之。比丘守戒。宁死不移。贼去已远。后有行路人来。方解其系。今明大士护此菩提心戒。亦应如声闻之护律仪。宁死莫犯也。 起二乘心。惟是遮业。念念非染污犯。起外道心。性遮二业。念念是染污犯。 七众同。 大小不全共。同不得起外道心。二乘是其本习。 开遮者。若权入二乘外道。为化彼故。 果报者。一念二乘心。亦障菩提。一念外道心。亦障出世。惟念念菩提心。能臻三种不退。 理解者。除一乘皆邪小。如前说。 忏悔亦如前说。 修证者。圆初信。别初住。通见地。藏初果。永不起外道心。行不退位。永不起二乘心。别地圆住。永不起理中邪小心。 性恶者。念念观外道二乘境。即是不思议境。成就究竟外道。究竟二乘。
(庚)第三十五不发愿戒
若佛子。常应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愿得好师。同学善知识。常教我大乘经律。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使我开解。如法修行。坚持佛戒。宁舍身命。念念不去心。若一切菩萨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
愿者。缘心善境。希求胜事之谓。常应发者。所谓非是一发。惟应数发。令菩提心相续不断也。一切愿者。总指十愿。一愿孝顺父母师僧。二愿得好师。三愿得同学胜友。四愿教我大乘经律。五愿解发趣。六愿解长养。七愿解金刚。八愿解地。九愿如法修行。十愿坚持佛戒。盖心地法门。戒为其本。不持佛戒。何繇进趣。故结愿持戒也。 此是遮业。若无大愿。难尅大果。应发不发。随时结过。 七众同。 大小异。小乘若不愿速出生死。希求人天后有相续。亦犯责心罪。 惟遮不开。 果报者。不发。则失决定胜益。相续而发。则能得佛灭罪。如发趣心中说。 理解者。未得行不退。容有间断时。 忏悔者。数数发愿。令菩提心不断。即名为悔。 修证者。行不退人。不离大愿以自庄严。 性恶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不应法界更求法界。
(庚)第三十六不发誓戒
若佛子。发是十大愿已。持佛禁戒。作是誓言。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复作是愿。宁以热铁罗网。千重周匝缠身。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一切衣服。复作是愿。宁以此口吞热铁丸。及大流猛火。经百千劫。终不以此破戒之口。食于信心檀越百味饮食。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卧大流猛火。罗网热铁地上。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百种床座。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受三百矛刺身。经一劫二劫。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百味医药。复作是愿。宁以此身投热铁镬。经百千劫。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千种房舍屋宅。园林田地。复作是愿。宁以铁锤打碎此身。从头至足。令如微尘。终不以此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恭敬礼拜。复作是愿。宁以百千热铁刀矛。挑其两目。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视他好色。复作是愿。宁以百千铁锥劖刺耳根。经一劫二劫。终不以此破戒之心。听好音声。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刃刀。割去其鼻。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贪嗅诸香。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刃刀。割断其舌。终不以此破戒之心。食人百味净食。复作是愿。宁以利斧。斩破其身。终不以此破戒之心。贪著好触。复作是愿。愿一切众生。悉得成佛。而菩萨若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
誓者。必固之心。勇猛自矢。期于不退。愿以导其前。誓以驱其后。又愿以进德修善为力用。誓以防非灭恶为功能也。十大愿者。指前戒中十愿也。作誓有十三节。共为五科。初一节为欲染之誓。如律中云。猛火刀山。但伤一期身命。女人淫染。堕地狱中。受无量苦。兼伤法身慧命。故宁投刀火。不作非梵行也。夫男女居室。犹为世间正法。尚严此誓。况黄门男子。逆理乱常。又何必言。有谓女色罪重。男色罪轻者。诚为恶见。大佛顶经云。先恶魔师。与魔弟子。淫淫相传。真地狱种子耳。又经云。劫初无男女二相。因食蠲秽。二相乃生。因有二相。展转染爱。遂为胎生之始。然初不闻有男淫也。减至寿五百岁时。方有非法淫起。此淫一起。罪恶斯剧。顿减为二百岁。繇此观之。男色之罪。重于女色明矣。故律及阿含之中。佛因野火炽然。为诸比丘说此诸誓。其根熟者。顿断惑染。其未熟者。惧罪舍戒。佛不止之。诚不欲其坏法门也。乃至二果圣人。见惑已断。淫习现前。还俗娶妻终不破戒。盖如法舍戒。将来尚可出家。倘根本一破。则终非道品。且何忍于圣贤幢相之中。而作此鄙秽哉。此誓出家菩萨之所全发。在家菩萨。惟于邪淫境发。正淫非所断也。是故今时出家菩萨。大须自审。倘此习本轻。或虽重而善自调制。便可安处僧伦。若烦恼习强。不能自抑。快哉舍戒。慎莫破戒。以舍戒还俗。则现在虽失比丘沙弥之位。尚为菩萨优婆塞。将来亦尚可为沙弥比丘。倘一破戒体。则菩萨戒。比丘戒。沙弥戒。优婆塞戒。无不尽破。乃至一日一夜八关斋戒。皆悉不任更受。纵令菩萨戒法。得有见相重受之科。而见相一事。谈何容易。思之思之慎之慎之。次五节为供养之誓。信心檀越。本为供修道人。破戒受供。苦报必剧。此乃誓不破戒。非誓不受供也。有谓信施难消。遂欲自营生业。不思饮水践土。独非国王之供养乎。既无救于破戒之罪。又更犯邪命之愆。诚可悲也。次一节为恭敬之誓。此亦誓不破戒。非誓不受拜也。有谓戒德多亏。遂乃低身答拜。甚至礼天神。敬白衣。既无救于破戒之罪。又更败坏出家仪式。亦愚惑也。次五节为六根之誓。约五根对五尘。皆以破戒之心为主。即意根为政也。食人百味净食者。前以破戒受人供养而言。此以邪心贪著滋味而言。当知贪著滋味。即名破戒心也。后一节为度生之誓。 此是遮业。为防退心。触境不发。随事结过。 出家五众全犯。在家无受供事。但有六根度生之誓。 大小不全共。同者同前四誓。律及阿含。皆广明之。异者。小乘不制第五度生誓也。 惟遮不开。 果报者。不发。则失决定不退之益。随发。随得坚固进趣之益。 理解者。未证位不退。前四誓或有间时。未证行不退。第五誓或有间时。 忏悔者。数数发誓。令正愿不退。即名忏悔。 修证者。位不退人。前四誓净。行不退人。第五誓净。 性恶者。不动法界。何誓可发。又誓染法喜妻。誓披忍辱衣。誓食禅悦法喜食。誓卧法空座。誓服四教药。誓游解脱园。誓受自性礼。誓观法界妙色。誓听圆顿好音。誓嗅法身妙香。誓餐法食妙味。誓受八自在乐触。誓令一切众生得不般涅槃际解脱门。
(庚)第三十七冒难游行戒
若佛子。常应二时头陀。冬夏坐禅。结夏安居。常用杨枝。澡豆。三衣。瓶。鉢。坐具。锡杖。香炉奁。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形像。而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头陀者。从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时中。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如鸟二翼。若布萨日。新学菩萨半月半月常布萨。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若诵戒时。当于诸佛菩萨形像前诵。一人布萨。即一人诵。若二人三人至百千人。亦一人诵。诵者高座。听者下座。各各披九条七条五条袈裟。若结夏安居时。亦应一一如法。若行头陀时。莫入难处。若恶国界。若恶国王。土地高下。草木深邃。师子虎狼。水火风难。及以劫贼。道路毒蛇。一切难处。悉不得入。头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是诸难处。皆不得入。若故入者。犯轻垢罪。
常应二时头陀者。春秋调适。游行化物。无妨损也。头陀。或云杜多。此翻抖擞。有十二法。皆是远离胜行。圣所称叹。一在阿兰若处。二常行乞食。三次第乞食。四受一食法。五节量食。六中后不饮果蜜等浆。七粪扫衣。八但三衣。九冢间住。十树下止。十一露地坐。十二但坐不卧。冬夏坐禅者。大寒大热。常应静坐。结夏安居者。夏行尤为妨道。故须结制九旬也。杨枝所以净口。澡豆所以洁身。三衣者。一僧伽梨。名上衣。二郁多罗僧。名中衣。三安陀会。名下衣。瓶有三种。一净瓶。贮水供饮。二随用瓶。贮水洗手。三触瓶。贮水洗大小便处。鉢者。具云鉢多罗。此翻应器。谓体色量。三皆应法。体用瓦铁二物。不得用金银铜木七宝等。色以油麻熏成。量则随其腹量分上中下。最大不过三升。最小不过升半。坐具者。梵名尼师坛。此云随坐衣。所以护身护衣护卧具也。锡杖竖贤圣之标。香炉修清净之供。漉囊为救物之具。手巾为除垢所需。刀子长不过三指。阔不过一指。所以便用。火燧为防热食。兼为除冥。镊子为拔鼻毛。绳床随处栖息。皆百一所需中物也。经契一心。律规三业。佛像标心极果。菩萨形像托志真因。既皆切于日用。亦可即事表法。故以如鸟二翼喻之。彼不知法义。惟汲汲以十八物为务者。固非大士弘规。倘竟高谈名理。而脱略事相。恐亦非佛本意。必事理俱备。庶二翼无损耳。布萨但举新学者。久学菩萨。自不待言也。披九条七条五条袈裟者。九条即僧伽梨。七条即郁多罗僧。五条即安陀会。此但指比丘比丘尼言之。若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止许用缦条衣。名为无缝袈裟。在家二众。于诵戒及入坛时。亦得用无缝衣。余时不得。然善生经云。若优婆塞。不储畜僧伽梨衣鉢钖杖。得失意罪。此特制令储畜。非制令日用。又僧伽梨等。即缦条之服。加以三种法号。所谓无缝三衣。不同比丘之九条七条五条也。一一如法者。如法具十八物。及如法诵戒等。 此是遮业。正制冒难游行。兼制备十八物如法诵戒。盖冒难游行。恐致天逝。在危生念。所丧事重。大士虽宜为法忘身。岂应不慎招损。譬诸儒者。虽有杀身成仁之事。亦云知命者不立岩墙下也。三缘成罪。一难处。谓恶国界等。二难处想六句。二重二轻二无犯。三正游行。发足后步步结轻垢罪。或先非难处。正游时难事忽起。此亦非犯。余十八种物应备不备。随事结过。半月诵戒。或不诵。或虽诵而不如法。亦随事结过。 七众同犯。善生经云。若优婆塞。险难之处。无伴独行得失意罪。准此。则设有事缘。多伴同往。非犯。又云。优婆塞若犯国制。得失意罪。亦应此戒兼摄也。 大小不全共。同者。同不得冒难游行。异者。大士制十八物。声闻惟制六物随身。谓三衣。坐具。鉢。及漉囊。余非所制。大士一人布萨。即一人诵。声闻须有四人以上。方差一人高坐而诵。若三人二人。即相向布萨。若惟一人。即心念布萨。具如律中。未受具者不宜先知。故不委明。然西域诸寺。大小异居。震旦国中。大小杂住。则布萨仪式。亦须略明。今共出六意。一通列九众。二别论戒次。三明诵戒人。四明所诵法。五明所用界。六明广略仪。一通列九众者。若论半月诵戒通途轨式。则应男女各别。男以比丘为主。沙弥优婆塞随听。女以比丘尼为主。式叉摩那沙弥尼优婆夷随听。此则僧尼各有界限。不容混杂。若有他缘偶集。如比丘尼等来请教诫。优婆夷等来兴供养。正遇诵菩萨戒。彼既曾受。亦可随听。则一切比丘坐竟。次比丘尼。比丘尼竟。次式叉摩那。次乃沙弥。次沙弥尼。次出家优婆塞优婆夷。次在家优婆塞优婆夷。出家者名近住。在家者名近事。此九众位次。断不容紊。又须男女有别。不起讥嫌也。二别论戒次者。即于九众各自类中。复依受戒先后。次第而坐。然西域大小异居。大乘即依菩萨戒次而坐。小乘即依比丘戒次而坐。今大小杂居。则诵菩萨戒时。方依大乘戒次。诵比丘戒时。仍依僧腊。不得以大夺小。故释签云。菩萨在小乘众。还依小乘戒次而坐。在大乘众。则依大乘戒次而坐也。又其人先受比丘戒。后受菩萨戒者。即用比丘戒腊为菩萨戒腊。以受菩萨戒时。则比丘戒一切转成无尽戒体故。若其人先受菩萨戒。后受比丘戒者。于大乘中。则依菩萨戒次。于小乘中。仍依比丘戒次。不得以菩萨戒腊。作比丘戒腊。以菩萨戒。非关住持僧宝数故。故辅行云。若先小后大。则开小夏以成大夏。若先受大。后受律仪。在小则依小。在大则依大也。比丘尼众。亦复如是。若沙弥沙弥尼等。小乘惟论生年。大乘须论菩萨戒次。近住近事。亦复如是。三明诵戒人者。若九众俱现在前。必须菩萨比丘高座而诵。余皆默听。若无比丘。惟有八众。必须菩萨比丘尼一人诵之。若无比丘比丘尼。惟下七众。必须菩萨式叉摩那一人诵之。若并无式叉摩那。必须菩萨沙弥一人诵之。若更无沙弥。必须菩萨沙弥尼一人诵之。若更无沙弥尼。必须菩萨近住男诵。若近住男亦无。则菩萨近住女诵。若近住女亦无。则菩萨近事男诵。若近事男亦无。则菩萨近事女一人高座而诵。其余菩萨近事女。下座默听也。问。设有比丘而不能诵。尼反能诵。乃至有近事男而不能诵。女反能诵。则如之何。答。经云。若受菩萨戒。不诵此戒者。非菩萨。非佛种子。安得受戒而不能诵耶。问。初受戒人如何。答。既初受戒。未能诵戒。即不得远离师友。问。设有因缘。不得与师友相近。如何。答。平时许展转反从下众学熟。至诵戒时。必须上众登座。问。平时展转从下众学时。还得称为师否。答。前戒比丘。得称后戒比丘为阿阇梨。亦得一切事以师礼。唯除礼足。从沙弥学。亦复如是。若从三女众学。更须消息。令勿生讥嫌。若从近住近事学者。不得称师。如佛世给孤长者。恒为新学比丘授法。反礼比丘之足。即其例也。问。比丘不得礼白衣者。何故维摩经中。新学比丘礼居士足。答。此是古佛化现。为欲浚发大教。偶示弹斥。且入三昧。令识宿命。豁然还得本心。故不得不破格礼足。非可援为常例。又如萧梁之时。有傅大士。乃是弥勒现身。亦非余诸凡圣所得借口。今但当以给孤为式。是故白衣说法。此诚无过。亦非佛法衰兆。倘称白衣为师。则大成非法。真衰相矣。四明所诵法者。西域既大小异居。小惟诵比丘戒。大乃兼诵比丘菩萨二种戒法。先诵比丘戒时。菩萨沙弥。菩萨优婆塞等。俱不得听。后诵菩萨戒时。则七众俱应随听。今大小杂居。应作三种分别。一者此中若惟小乘。自依律法。不必更论。二者若惟大乘。或有比丘沙弥净人同住者。比丘或四人。或过四人。先作白诵比丘戒竟。次唤沙弥净人。同听诵菩萨戒。比丘若三人二人。先相向三说布萨竟。次唤沙弥净人。同听诵菩萨戒。比丘若惟一人。先自心念布萨竟。次唤沙弥净人听菩萨戒。若无比丘。惟有沙弥净人同住。即自诵菩萨戒。此亦还如西域常式也。三者若有大小乘比丘沙弥净人杂住。先遣沙弥等出。但与小乘比丘和合布萨。若四人以上。作白。若三人二人。相向说竟。次遣小乘比丘出。唤菩萨沙弥。菩萨净人。同听诵菩萨戒。次唤小乘沙弥。为说十戒。次唤小乘净人。为说五戒。然沙弥十戒。及优婆塞五戒。律无诵法。云栖诵戒式中。乃先诵之。于理无违。于事有益。今准律中自恣之法。比丘比丘尼自恣竟。方唤小众自恣。以此为例。则于诵具戒毕。然后唤沙弥净人。为说十戒五戒。似更妥也。又所诵戒法。若依此经。则先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若地持中。别出菩萨戒本经一卷。正是半月诵戒之本。共列四重四十一轻戒相。其根本四重。及饮酒等。自属具戒十戒五戒中摄。故不重出。惟出菩萨增上律仪。实与此经互为表里。以彼四重。即此经之后四重故。以彼四十一轻。但与此经开合次第稍殊。而开遮持犯之致更明析故。藏中先后共有六译。惟谶师所译最善。故今辑在后集。半月半月。似应诵此戒本。但必先作比丘布萨。次唤沙弥为说十戒。次唤净人为说五戒。然后遣出未受菩萨戒者。而比丘沙弥净人次第坐听。弥为确当。高明者幸酌行之。五明所用界者。菩萨比丘。仍用比丘法中所结大界。尼亦如是。沙弥随属比丘。无别界法。听比丘诵。不得别诵。余二女众。属比丘尼。亦复如是。在家二众。若无事缘。宜至僧中听诵。若有事缘。各于家中自诵亦得。若至僧伽蓝中。即须随僧听诵。亦不得别诵也。设师是小乘比丘。沙弥弟子是菩萨者。师自行比丘事。弟子亦自尽其沙弥之职。至诵戒时。先听其师为说十戒。次离师见闻之处。自诵菩萨戒法。或有近处诵菩萨戒者。白师而往听之。六明广略仪者。比丘戒之广略。具如律中。兹不复论。若但大乘众者。无难。即须全诵比丘菩萨二种戒本。设有难缘。略说比丘戒。广说菩萨戒。难事若迫。二俱略说。若大小杂居者。设有难缘。应广说比丘戒。略说菩萨戒。难迫。亦俱略说。若惟有菩萨沙弥净人。则惟诵菩萨戒法。设遇难迫。或但说重戒。或但云。今十五日说戒。各各正身口意等。随时斟酌皆得。若无难缘。总不得略说也。 开遮者。或为求法。或为度生。冒难非犯。 果报者。遇难。多作退道因缘。不游。堪使身心进道。 观解者。见思尘沙无明为恶国。亦名贼。亦名水。亦名火。亦名师子毒蛇虎狼。 忏悔者。冒事难。及不备物。不诵戒。不如法诵。皆作法。冒理难。须无生。 修证者。得五通人。无难事怖。得三智者。无三惑怖。 性恶者。徧入事理二难以度众生。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卷第六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卷第七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注
菩萨比丘温陵道昉订
(庚)第三十八乖尊卑次第戒
若佛子。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不问老少。比丘。比丘尼。贵人国王。王子。乃至黄门。奴婢。皆应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次第而坐。莫如外道痴人。若老若少。无前无后。坐无次第。如兵奴之法。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后者后坐。而菩萨一一不如法次第坐者。犯轻垢罪。
如法有二种。一通论七众。二别论戒次。坐有二时。一诵戒时。二平时。皆不得紊乱也。不问老少亦二义。一即通论七众义。二即别论戒次义。一通论者。谓百腊比丘尼。不得于初夏比丘前坐。设比丘尼受菩萨戒亦经百腊。犹故不得于初夏小乘比丘前坐。况是菩萨比丘。以比丘是上众故。式叉摩那虽生年百岁。或菩萨戒已经百腊。总不得于大小乘比丘比丘尼前坐。以未是僧数故。沙弥虽生年百岁。或菩萨戒已经百腊。乃至不得于小乘式叉摩那前坐。沙弥尼虽生年百岁。或菩萨戒亦经百腊。乃至不得于小乘沙弥前坐。优婆塞虽生年百岁。受菩萨戒亦经百腊。乃至不得于小乘驱乌沙弥尼前而坐。况复沙弥及比丘等。故善生经云。优婆塞若在比丘沙弥前行。得失意罪。当知彼约行结。坐亦有罪。此约坐结。行亦有罪也。二别论者。如比丘比丘尼众。皆须兼论大小二种戒次。在大则大。在小则小。万万不得以大夺小。故文殊应阇王之请。尚须固逊迦叶。然后暂居其先。则平时之不乱戒次明矣。其余五众。惟各自论菩萨戒次。不论生年。斯易可知。言比丘比丘尼贵人等者。谓先叙七众尊卑定分。后乃各就其类。自叙戒次也。比丘叙戒次竟。然后尼叙戒次。不言余三众者。省文耳。贵人。即通指国王王子等。对黄门奴婢贱人言之。此等虽则同名在家二众。又须各以类分。盖王子虽受菩萨大戒。既未出家。仍不得居君父之先。故又自为一类。乃至者。超略之辞。意显长者宰官婆罗门居士等。别为一类。以此辈人。就世法中。或叙爵叙齿叙德。原无定局。故今惟当叙戒。然西域复有国王师事婆罗门者。又当别论。今则通约未出家人。固不得紊乱君臣名位也。其或此国王子。与彼国之王。相为师友。或王子未登王位。亦与婆罗门长者居士等相为师友。皆当别论耳。黄门奴婢。又必自为一类。不得混在贵人类中。盖黄门于出家法。属重难摄。断不得入比丘沙弥之列。奴婢属轻遮摄。若主人与姓。得受比丘沙弥等戒。即入比丘沙弥位中。便在国王前坐。今则虽受菩萨大戒。仍未脱于奴婢。故须别为一类。不得紊乱主仆贵贱之名分也。一一者。正结指通别二种。皆须如法。及二种时。皆须次第坐也。问。君臣父子主仆。既同受菩萨戒。犹须各为一类。何故律中。臣先受具。王后受具。便为下座。子先受具。父后受具。便为下座。仆先受具。主后受具。亦便为下座耶。答。比丘戒法。现出世相。非世法之所摄故。君若不听。则臣不得出家。父母不听。则子不得出家。主人不听。则奴不得出家。既君父主人。听许出家。一出家时。便永舍臣子奴婢名位。故君父主人。后设受具。即以彼为上座。若君父主人在家。亦即以彼为尊者福田。所以五天竺国。出家人法。设见君父主人。均称檀越。而君父主人。见彼既出家之臣子奴婢。必皆头面顶礼。彼出家者。必直受之。万无答拜之仪。此不但佛世为然。唐时玄奘义净等师。亲至西干。目覩其事。故父母反拜。的的无可疑怪。而莲池和尚以答拜释之。不过一时解谤之权巧。非确论也。若夫菩萨戒法。通于世出世间。不坏俗谛。故虽受菩萨戒。君仍是君。臣原是臣。父子主仆。亦复如是。若欲乱其名位。而统叙戒次。则世法不成安立矣。问。若一出家时。永舍臣子奴婢名位。岂非无君无父。正被儒者所讥。答。但舍虚名。不舍恩义。故律制比丘。应尽心尽力孝养父母。若不孝养。则得重罪。乃至佛母涅槃。佛尚亲手举柩。又比丘身处山林。故无事君之礼。倘受王供养。与王亲善。亦须随事纳忠。此即不废世间忠孝。而况如法修行。弘通至教。令天龙欢喜。护国护民。令过现父母。同离苦海。此更成就出世忠孝。然则大忠大教。孰过出家。有此大义。必不容更论小小虚名虚位矣。问。菩萨戒法。不坏俗谛。此理诚然。如前所云在大则大。在小则小。亦可例云在真则真。在俗则俗。今出家人。既受菩萨戒法。则见君父主人。亦可还同俗法否。答。前云在大则大。在小则小者。以大小虽殊。总称比丘故也。今欲例云在俗则俗者。汝不复为菩萨比丘沙弥。竟为菩萨优婆塞耶。若汝实为菩萨优婆塞者。便不复入沙弥比丘之数。云何又得徧同大小二众叙戒次耶。若欲以优婆塞身。杂入沙弥比丘之列。则大坏出世之相。既菩萨戒不坏世相。岂可反坏出世相耶。不知世出世相。皆名俗谛建立。皆不可坏。故出家菩萨。仍行出家仪则。在家菩萨。乃顺在家仪则。此即名为通于世出世间。谓之在真则真。在俗则俗。亦皆得矣。问。菩萨大戒。受之尽于未来。申之极于佛果。可谓至尊至胜。至妙至大。何故受此戒者。尚不许乱世间名位。而出家戒法。受之不过尽寿。申之不过罗汉。反可安受君父主人之礼拜耶。答。论广大。则莫若菩萨戒法。论尊重。则莫若出家律仪。盖是圣贤幢相。出世芳标。僧轮所系。佛法所关。不但堪受君父主人礼敬。亦已堪受四王帝释之礼。亦已堪受梵王之礼。亦已堪受大千界主摩醯首罗之礼。又不但比丘比丘尼也。虽沙弥等。亦可受君父主人礼敬。以君父等虽受五戒。及菩萨戒。 故居家。未断正淫。不若沙弥全断淫欲。永离生死苦因故。以君父等虽于年三月六。受八戒斋。不如沙弥尽寿不非时食。永离生死增上缘故。以君父等虽受五戒。及菩萨戒。犹得著香华鬘。香油涂身。歌舞倡伎。作及观听。坐高广床。惟于斋日。暂尔戒之。不如沙弥皆永舍故。以君父等虽受五戒。及菩萨戒。并于年三月六。受八戒斋。犹得畜金银宝物。如法营利仰事俯育。不如沙弥依僧而住。离妨道法。威仪正命。皆悉极清净故。故但令如法出家持戒。虽受君主父母天龙鬼神礼敬。诚无过咎。且令君父等增长福聚。功更难思。倘无出家实德。纵反礼君父天神。亦何救于破戒之罪。但坏乱佛法威仪。增其过谬耳。嗟嗟。末世出家。有名无义。若僧若俗。皆悉纽于见闻。安于陋习。为说正法。谁当信者。聊述旧章。令人稍知出世遗轨也。又此出世轨式。即是菩萨戒中所出。亦皆摄入菩萨戒中。故菩萨戒得称广大。兼具尊重之义。若欲废此七众定位。则既无尊重之仪。亦失广大之义矣。问。出家戒法。既尔尊重。何故法华经中。常不轻比丘通礼四众。授记作佛。答。此是圆解初开。庆而且愍。观彼时机。应以大乘缘种而强毒之。故作此破格行门。非是通途轨式也。倘实可通行。则世尊昔时既繇此得净六根。便当以此法教示四众。岂有悋惜之心。而大小律门。并制僧不拜俗。当知大有所关。且小律仅云不应反礼白衣。语犹平易。至于大乘经律。则云菩萨坐时。见王长者起者。得罪。若先加趺。见王长者跪者。得罪。若先衣不整。见王长者检容整服者。得罪。若王长者说恶语时。随意称赞者。得罪。观其辞峻旨严。比小律而更甚。倘亦悬见末世之中。白衣习气日傲。缁门体态日卑。故设此厉禁。希挽回其万一乎。然则在家菩萨。好心受佛戒者。必应尊敬出家大小乘众。纵令破戒无戒之俦。亦不可慢。须如象王之于猎者。罗刹之于罪人。方名敬佛敬戒。而出家菩萨。必应善学善行大小律仪。以膺人天礼敬。庶几不辱僧体。堪为福田。固不得徒事谦恭。尤不得但恃堂堂僧相。空腹高心。增长我慢。滥叨贤圣之标。正恐人身未可长保。袈裟一失。厥苦方深。幸相与痛勉之。 此是遮业。三缘成罪。一非次。谓通别二种。二非次想六句。二重二轻二无犯。三正坐。坐者及使坐者同犯。随一一坐结罪。 七众同。 大小共。 开遮者。如文殊迦叶应阇王请。又下座或沙弥等说法。则登法座。 果报者。不敬戒律。远离正法。依戒相敬。出生胜益。如往昔雏猴及象因缘。具载经律。 理解者。十乘观法不次第现前。名乖法次。 忏悔者。事乖。作法。理乖。无生。 修证者。善持大小毗尼。知事中次第。善修四教观慧。知理中次第。 性恶者。生佛平等。有何次第。故文殊为然灯佛师。仍侍释迦。一心一切心。一观一切观。复何次第。故佛顶云。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庚)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
若佛子。常应教化一切众生。建立僧坊山林园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禅处所。一切行道处。皆应立之。而菩萨应为一切众生。讲说大乘经律。若疾病。国难。贼难。父母兄弟和尚阿阇梨亡灭之日。及三七日。四五七日。乃至七七日。亦应讲说大乘经律。一切斋会求愿。行来治生。大火所烧。大水所漂。黑风所吹船舫。江湖大海罗刹之难。亦读诵讲说此经律。乃至一切罪报。三恶八难七逆。杻械枷锁。系缚其身。多淫。多嗔。多愚痴。多疾病。皆应讲此经律。而新学菩萨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建立僧坊等。制令修福。讲说大乘等。制令修慧。 此是遮业。随力应修。遇缘当为而不为。一一结罪。除力不及者无犯。此即戒本经所谓住少利少作少方便也。若慊恨心。是染污犯。懒惰懈怠。非染污犯。 七众同。 大小不全共。声闻夏安居时。应修房舍。余时不制。大士一切时中。应修福业。 开遮者。或常修禅诵等一切胜业。无暇他营。 果报者。不修则失二种庄严。修则菩提资粮。任运增长。 理解者。不知性具缘因。名不修福。不知性具了因。名不修慧。 忏悔者。修即是悔。 修证者。行不退人。满足事修。念不退人。满足理修。 性恶者。无福慧法可修。无人修于福慧。
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梵坛品当广明。
此总结第四段九戒也。
(庚)第四十拣择受戒戒
若佛子。与人受戒时。不得拣择。一切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无根二根。黄门奴婢。一切鬼神。尽得受戒。应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坏色。与道相应。皆染使青黄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卧具。尽以坏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国土中国人所著衣服。比丘皆应与其俗服有异。若欲受戒时。师应问言。汝现身不作七逆罪不。菩萨法师。不得与七逆人现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尚。杀阿阇梨。破羯磨转法轮僧。杀圣人。若具七逆。即现身不得戒。余一切人尽得受戒。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六亲不敬。鬼神不礼。但解法师语。有百里千里来求法者。而菩萨法师。以恶心嗔心。而不即与授一切众生戒者。犯轻垢罪。
不得拣择者。不应拣于品类。谓国王乃至鬼神。尽有佛性。尽可随类行菩萨道。故尽得受戒也。而亦有二事应拣。一是形仪。二是业障。应教身所著袈裟等者。教令拣形仪也。梵语袈裟。此云染衣。亦云坏色。亦云卧具。乃出家衣服之都名。青黄赤黑紫色者。律制三种坏色。谓青。黑。木兰。今制五种。按弥沙塞部。若青色衣。以黑木兰点作净。黑衣。点以青及木兰。木兰衣。点以青黑。是名坏色。今亦应尔。比丘皆应与俗服有异者。正明比丘及比丘尼。体是僧宝。故特为制三种田衣。永异凡俗。其式叉摩那等五众。惟须坏色。不得滥同比丘也。应问现身不作七逆罪等者。教令拣业障也。七逆业成。定堕无间。所以正障戒品。前生非复可知。亦复不为戒障。故但问现身也。父者。此身是其遗体。若义父等非逆。母者。此身从彼而生。若嫡庶等非逆。和尚者。比丘有二种。一十戒和尚。二具戒和尚。比丘尼有三种。一十戒和尚尼。二式叉摩那受六法和尚尼。三具戒和尚尼。皆不得以比丘为之。式叉摩那有二种。一十戒和尚尼。二六法和尚尼。沙弥沙弥尼皆一种。即授与十戒者也。阿阇梨者。比丘有五种。一十戒阇梨。二受具时教授阇梨。三受具时羯磨阇梨。四依止阇梨。乃至与依止仅一夜。五教读阇梨。乃至从受一四句偈。或说其义。比丘尼有七种。加受具时比丘僧中羯磨阇梨。及六法阇梨尼。式叉摩那有三种。一十戒阇梨。二六法阇梨。三教读阇梨。沙弥沙弥尼各二种。一十戒。二教读。优婆塞优婆夷各三种。一受五戒阇梨。二受八关戒斋阇梨。三教读阇梨。又若并取受菩萨戒阇梨。则七众各加一种破羯磨僧者。极少有八人同住。皆是比丘。四人四人。各自为党。于一大界之中。别说戒。别作种种羯磨。破转法轮僧者。下至九人。一人自称佛。诱彼四比丘别从其教。余四比丘守正不从。分作二部。不论界内界外。但令非法说法。如提婆达多等。名破法轮。圣人者。小乘四果。大乘发趣以上也。夫不拜父母国王。不敬六亲鬼神。而但解法师之语。则其待法师者何重。百里千里而来。则其求法之心何切。此而不授。辜负当机不太甚乎。恶心嗔心者。明非见机益物之心。一切众生戒者。明此大戒。本是一切众生所应同受。不似比丘及沙弥戒。须择品类授也。 此是遮业。四缘成罪。一是受戒器。谓非七逆。又形仪如法。二堪受想六句。二重二轻二无犯。三有拣择心。谓或恶其下贱。嗔其贫乏等。正是业主。四令不得受。随所拒人结罪。若知不堪受者。非犯。菩萨戒羯磨文云。若诸菩萨欲授菩萨戒时。先应为说菩萨法藏。摩怛理迦菩萨学处。及犯处相。令其听受。以慧观察。自所意乐。堪能思择受菩萨戒。非惟他劝。非为胜他。当知是名坚固菩萨。堪受菩萨净戒律仪。又云。无净信者。不应从受。谓于如是所受净戒。初无信解。不能趣入。不善思惟。有悭贪者。悭贪蔽者。有大欲者。无喜足者。不应从受。毁净戒者。于诸学处无恭敬者。于戒律仪有慢缓者。不应从受。有忿恨者。多不忍者。于他违犯不堪耐者。不应从受。有懒惰者。有懈怠者。多分耽著。日夜睡眠。乐倚。乐卧。乐好合徒侣。乐嬉谈者。不应从受。心散乱者。下至不能毂牛乳顷善心一缘住修习者。不应从受。有闇昧者。愚痴类者。极劣心者。诽谤菩萨素怛罗藏及摩怛迦者。不应从受。解曰。此皆拣非法器也。岂可漫云无拣择耶。又前人本不欲受。强令受戒。亦犯轻垢。 比丘比丘尼全犯。余五众无授戒事未制。 大小不全共。小乘先许后拒则犯。不许无犯。大乘接化为本。不授即犯。 开遮者。如沙门道进。求昙无谶受菩萨戒。谶不许。且命悔过。七日七夜竟。诣谶求受。谶大怒。不答。进自念业障未消。复更竭诚礼忏。首尾三年。乃梦释迦文佛授以戒法。明日诣谶。欲说所梦。未至数步。谶即惊起。口唱善哉。已得戒矣。我当为汝作证。次第于佛像前。更说戒相。此则见机利益。先不为授。虽示大怒。非恶心嗔心也。 果报者。妄拣。则得吝法之罪。失于二利。善拣。则庄严眷属。光显法门。 观解者。不历三性徧修觉意三昧。是拣择义。 忏悔者。事择。作法。理择。一心无生。 修证者。别住以去无事拣。圆信以上无理拣。 性恶者。法法皆拣则全非。更无一法可受。
(庚)第四十一为利作师戒
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时。菩萨与他人作教诫法师者。见欲受戒人。应教请二师。和尚阿阇梨二师。应问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现身有七遮罪者。师不应与受戒。若无七遮者。得与受戒。若有犯十戒者。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苦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种种异相。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是人现身亦不得戒。而得增益受戒。若犯四十八轻戒者。对首忏悔。罪便得灭。不同七遮。而教诫师于是法中。一一好解。若不解大乘经律若轻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义谛。习种性。长养性。性种性。不可坏性。道种性。正法性。其中多少。观行出入。十禅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而菩萨为利养故。为名闻故。恶求多求。贪利弟子。而诈现解一切经律。为供养故。是自欺诈。亦欺诈他人。故与人授戒者。犯轻垢罪。
教诫法师。即教授阿阇梨也。比丘戒法。于僧中受。故和尚及羯磨阇梨。皆须现在比丘为之。菩萨戒法。于十方诸佛菩萨前受。故现在法师。但得为教授阇梨。应教请二师者。谓请本尊佛为和尚。此土即是释迦。请补处大士为阿阇梨。此时即是弥勒。是名为二师也。文中以和尚阿阇梨二师为句。应问言者。即是教诫师应问。此谓未请二师之前。先应问其遮难。知无七遮。方教请二师耳。故菩萨善戒经云。十方诸佛菩萨大德听。今某甲三说时已从十方诸佛及菩萨僧得菩萨戒。说者我是。受者某是。我为某甲证人。大师者。谓十方无量诸佛菩萨僧是。小师者。我身是也。又受菩萨戒。既以本佛为和尚。补处为阇梨。亦即以十方佛为同坛尊证。十方菩萨为同学善友。今不言请尊证同学者。亦如比丘受戒。但请二师也。他经亦有备请五位圣师者。随机广略。故不同耳。犯十戒者。谓曾受此菩萨大戒而毁犯之。或曾受比丘沙弥及五戒等而破于本根。故须得见好相。若本未受戒时。作杀盗等业。止有世间性罪。不名犯戒。亦不须问。惟七逆须问耳。现身亦不得戒者。谓不许重受大戒。而得增益受戒者。谓作来生受戒胜因。对首忏悔者。谓对清净大小乘众自首其罪。誓不更造。即所谓作法忏也。若轻若重是非之相者。轻则易忏。重则难忏。是犯须忏。非犯则不须忏。倘轻罪说重。重罪说轻。犯谓非犯。非犯谓犯。不能使人决疑出罪也。第一义谛者。即是戒之体性。亦即心地之正因。常住之极果。习种性。长养性者。谓研习空观。渐次增长。即十发趣心。性种性。不可坏性者。谓分别假性。俗谛建立。故不可坏。即十长养心。道种性者。谓中道能通。即十金刚心。正法性者。谓证入圣位。即十地及等妙二觉。多少观行出入者。谓发趣则从假入空。长养则出空入假。金刚则回二边入中道。十地则从凡入圣。又习种性则空观尚少。长养性则空观乃多。性种性则假观尚少。不可坏性则假观乃多。道种性则中观尚少。正法性则中观乃多。又三观次第修习则少。若一心中修习则多也。十禅支者。即四禅所用喜乐等十支也。不解轻重是非。则昧于戒相。不解第一义谛。则昧于戒理。不解习种性等。则昧于道共定共种种差别。昧戒相。则不能决疑出罪。昧戒理。则不能启迪真信真解。昧道定差别。则不能令人修证趣入。可谓一盲引众盲矣。 此是遮业。而深坏法化。二缘戒罪。一是为利心。二摄受徒竟。戒本经云。为贪奉事。畜养眷属。是染污犯。亦此兼制。前之无解作师。过在好名。今则正在好利。名利皆生死根本。菩提大障。其罪是均。故皆结云自欺欺他。而为利者。其心益陋劣矣。 比丘比丘尼全犯。余五众无授戒事。但令为利摄受徒众。亦犯。 大小俱制。小乘师德如前说。 惟遮不开。 果报者。破坏法门。剧于恶律仪罪。 理解者。二乘为真谛利。出假菩萨为俗谛利。别向为但中利。惟圆人了达法界。无利可为。 忏悔者。为事利。作法。为理利。须一心无生。 修证者。初果以上不为事利。别地圆住。不为理利。 性恶者。普利法界。正是独利自己。从名字为利。乃至究竟为利。
(庚)第四十二为恶人说戒戒
若佛子。不得为利养故。于未受菩萨戒者前。若外道恶人前。说此千佛大戒。邪见人前亦不得说。除国王。余一切不得说。是恶人辈。不受佛戒。名为畜生。生生之处。不见三宝。如木石无心。名为外道。邪见人辈。木头无异。而菩萨于是恶人前说七佛教戒者。犯轻垢罪。
说戒者。半月半月诵戒也。除国王者。佛法付嘱国王故也。虚生浪死。故名畜生。顽然罔觉。故如木石。背觉合尘。常居理外。故名外道。 此是遮业。预向人说。则后受不能殷重。故半月说戒时。必先遣未受大戒者出也。四缘成罪。一未受戒人。谓未受此菩萨戒者。二未受人想六句。二重二轻二无犯。三有为说心。谓或为利养等。四前人得闻。从此时结罪。 七众同犯。 大小不全共。小乘一切时中。不得向沙弥等说五篇罪名。以彼若解五篇名义。便成盗法重难故也。大乘惟半月诵戒时。须遣未受者出。余时不论。如前文云。一切时中。皆应讲此经律。后文云。见一切众生。应劝受三归十戒等。故知不同毗尼藏也。又菩萨比丘比丘尼。一切时中。亦不得以五篇罪名。向未受具戒者说。而菩萨沙弥等。亦不得预知五篇名义。致成重难。永障此生受具戒也。 惟遮不开。 果报者。说则轻亵正法。不说则屏翰正教。 理解者。常住佛性。名为真戒。未悟圆宗。皆名恶人。应以余法。示教利喜。不应但赞一乘。反令众生没在苦。 忏悔者。事说。作法。理说。须于一心无生中。善达四悉因缘。 修证者。初果及别住。不犯事说。具知根智。不犯理说。 性恶者。如喜根强毒。不轻授记。即是向恶人说。
(庚)第四十三故起犯戒心戒
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毁犯圣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养。亦不得国王地上行。不得饮国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贼。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复常扫其脚迹。一切世人皆骂言。佛法中贼。一切众生。眼不欲见。犯戒之人。畜生无异。木头无异。若故毁正戒者。犯轻垢罪。
谓出家菩萨。本以信心受戒。故堪受一切供养。堪受天人鬼神恭敬。若受而故毁。便不得受一切供养。便为鬼及世人所贱。可见戒之不可毁犯如此。柰何起心。故欲毁之。虽尚未毁。先已从心结罪矣。 此是性遮二业。轻视戒律故。三缘成罪。一是犯。二犯想。三起心欲犯。念念轻垢。又戒本经云。起五盖心不开觉者。是染污犯。亦此兼摄。 七众同犯。而出家人为世福田。其责倍重。 大小俱制。小乘即所谓轻戒罪也。随所犯罪。更加一轻戒罪。大乘亦应例此。又大士执心。严于声闻也。若本无故毁心者。但随事结本罪。不加此罪。若直起此心。未犯事者。小但责心。大亦应忏。 惟遮不开。 果报者。任其故起。则障增上戒。障增上心。障增上慧。得轻戒罪。若能开觉。则戒根坚固。定慧可克。 观解者。起理外心。即名犯戒。 忏悔者。起心犯事。作法。起心犯理。一心无生。 修证者。位不退人。无犯事心。念不退人。无犯理心。 性恶者。谤诸佛。毁于法。不入众数。为与众魔共一手作诸劳侣。
(庚)第四十四不供养经典戒
若佛子。常应一心受持读诵大乘经律。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析骨为笔。书写佛戒。木皮谷纸。绢素竹帛。亦悉书持。常以七宝。无价香华。一切杂宝为香囊。盛经律卷。若不如法供养者。犯轻垢罪。
供养有五事。一受持。二读。三诵。四书写。五香华杂宝供养。剥皮为纸等。举重况轻。 此是遮业。无敬法心。故得罪也。 七众同。 大小不全共。小乘不诵持毗尼。结罪。大乘应修五事。又不供养三宝亦犯罪。戒本经云。于一日一夜中。若佛在世。若佛塔庙。若法。若经卷。若菩萨修多罗藏。摩得勒伽藏。若比丘僧。若十方世界大菩萨众。若不少多供养。乃至一礼。乃至不以一偈赞叹三宝功德。乃至不能一念净心。若不恭敬。懒惰懈怠。是染污犯。若忘误。非染污犯。不犯者。入净心地菩萨。如得不坏净比丘。常法供养一切三宝。善生经云。若得新谷果蓏菜茹。不先奉献三宝。先自受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若以残食施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优婆塞得失意罪。 惟遮不开。 果报者。慢法。则远离正法。失智慧种。敬法。则生生处处。常遇妙法。 观解者。一念不与真净大法相应。名不供养。 忏悔者。事不供。作法。理不供。无生。 修证者。初果及净心地人。无事慢。念不退人。无理慢。 性恶者。自心即法即三宝。不应以心更供于心。
(庚)第四十五不化众生戒
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见一切众生。应当唱言。汝等众生。尽应受三归十戒。若见牛马猪羊一切畜生。应心念口言。汝是畜生。发菩提心。而菩萨入一切处山林川野。皆使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是菩萨若不发教化众生心者。犯轻垢罪。
大悲心者。知一切众生。及三世诸佛。与我身心无二无别。欲拔其性德之苦。而与以性德之乐也。心念口言者。了达同体法性之力。冀令感通开悟也。 此是遮业。乖于弘誓故制。四缘成罪。一众生。二众生想。三无教化心。四不行教化。遇可化而不化。随事结过。然大士化度众生。不出四摄。一者布施。即财法无畏三种。如悭嗔杀盗等戒所制。二者爱语。即此戒制。三者利益。四者同事。戒本经中别制。此经亦属此戒所摄。戒本经云。以慊恨心不随他者。是染污犯。懒惰懈怠。非染污犯。不犯者。若彼欲为不如法事。若病。若无力。若护僧制。若彼虽如法。能令多人起非法事。若伏外道故。若以方便令彼调伏。解曰。此即利益摄也。又云。见众生所作。不与同事。所谓思量诸事。若行路。若如法兴利。若田业。若牧牛。若和诤。若吉会。若福业。不与同者。嗔恨心。是染污犯。懒惰懈怠。非染污犯。不犯者。若病。若无力。若彼自能办。若彼自有多伴。若彼所作事非法非义。若以方便令彼调伏。若先许他。若彼有怨。若自修善业不欲暂废。若性闇钝。若护多人意。若护僧制。解曰。此即同事摄也。 七众同犯。 小乘无化他义。不制。 果报者。不化则失二利。化则二利增长。 观解者。一心转教余心。名化众生。一念不与妙观相应。名为不化众生。 忏悔者。事不化。作法。理不化。无生。 修证者。行不退。常行事化。念不退。常行理化。 性恶者。三世诸佛一口吞尽。有何众生可度。
(庚)第四十六说法不如法戒
若佛子。常应教化。起大悲心。若入檀越贵人家一切众中。不得立为白衣说法。应在白衣众前。高座上坐。法师比丘。不得地立为四众说法。若说法时。法师高座。香华供养。四众听者下坐。如孝顺父母。敬顺师教。如事火婆罗门。其说法者若不如法说。犯轻垢罪。
高座者。以高卑言。上坐者。以上下言。不如法说。谓不顺说法仪式。非谓颠倒谬说也。 此是遮业。三缘成罪。一不如法。二不如法想。三正说法。若为名利。是染污犯。若忘误。非染污犯。又此且据坐言。若准律中。则人卧己坐。不得为说。人坐己立。人在座。己在非座。人在高坐。己在下座。人在前行。己在后行。人在高经行处。己在下经行处。人在道。己在非道。皆不得为说。又衣缠颈者。覆头者。裹头者。叉腰者。著革屣者。著木屐者。骑乘者。持杖者。持剑者。持矛者。持刀者。持盖者。皆不得为说。惟除为病人说法。一切不犯。 七众同犯。以沙弥等。亦许登高座故。以白衣说一句一偈义。亦应如法故。又善生经云。僧若不听说法赞叹。輙自作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亦此兼制。 大小乘俱制。 开遮者。僧祇律云。若比丘为塔事僧事。诣王及地主时。彼言。比丘为我说法。不得语令起。恐生疑故。若边有立人者。即作意为立人说。王虽听。比丘无罪。又比丘患眼。前人捉杖牵前。为说无罪。又比丘在怖畏险道时。防卫人言。尊者为我说法。虽持刀杖。为说无罪。 果报者。不如法。则令彼此皆招慢法之罪。如法。则令彼此皆有敬法之益。 观解者。坐法空座。乃名如法。 忏悔者。事不如法。用作法。理不如法。用无生。 修证者。初果以上。事常如法。别地圆住。理常如法。 性恶者。依正刹尘。俱说俱听。更何高下。
(庚)第四十七非法制限戒
若佛子。皆已信心受佛戒者。若国王太子百官。四部弟子。自恃高贵。破灭佛法戒律。明作制法。制我四部弟子。不听出家行道。亦复不听造立形像。佛塔经律。立统官制众。使安籍记僧。菩萨比丘地立。白衣高座。广行非法。如兵奴事主。而菩萨正应受一切人供养。而反为官走使。非法非律。若国王百官好心受佛戒者。莫作是破三宝之罪。若故作破法者。犯轻垢罪。
四部者。居士。居士妇。童男。童女也。不听出家行道。则断僧宝。不听造形像佛塔。则断佛宝。不听造经律。则断法宝。 此具性遮二业。障善法故。四缘成罪。一是三宝事。二三宝事想。三有制限心。四制限得成。随事结罪。 在家二众全犯。出家五众。无自在权势。设能随力非法制限。亦犯。 大小俱制。 开遮者。如弥勒昔为国王。假设非法制限。以兴正法。 果报者。制限。则得断灭三宝大罪。不制。能招弘护三宝功德。 观解者。不于一切法中显出三宝体性。名非法制限。 忏悔者。事制限。须殷勤建立三宝。理制限。须善修一心三观。 修证者。初果以上。无事制限。别地圆住。无理制限。 性恶者。不听于九界外。别别施设佛界。
(庚)第四十八破法戒
若佛子。以好心出家。而为名闻利养。于国王百官前说佛戒者。横与比丘比丘尼菩萨戒弟子作系缚事。如狱囚法。如兵奴之法。如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非余外虫。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若受佛戒者。应护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不可毁破。而菩萨闻外道恶人以恶言谤破佛戒之声。如三百矛刺心。千刀万杖打拍其身。等无有异。宁自入地狱。经于百劫。而不一闻恶人以恶言谤破佛戒之声。而况自破佛戒。教人破法因缘。亦无孝顺之心。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国王百官。指已受佛戒者。虽是同法之人。得于彼前说菩萨戒。而不得于彼前横作非法治罚也。弟子有过。但应如法治罚。不应作系缚事。如狱囚兵奴。以伤出家轨式。如念一子。喻爱之极。如事父母。喻敬之极。又念子即慈悲心。事亲即孝顺心也。 此具性遮二业。以毁辱法门故。五缘成罪。一是佛弟子。谓大小乘七众。不犯边罪。不舍戒者。二佛弟子想六句。二重四轻。虽非佛弟子。亦不应作系缚事故。但其事稍稀。故不特制。或复摄入嗔损戒中。三有治罚心。欲令前人受辱。正是业主。四所对人。谓国王百官等。同有戒者。故仅结轻。若向未受戒人治罚。自属第六重戒。五正行治罚。随事结过。 出家五众同犯。在家二众。若治罚佛之弟子。自属前戒兼制。厥罪弥甚。具如地藏十轮经中广诃。 大小乘俱制。 开遮者。恶浊世中。护持正法。比丘得藉王大臣力。兵杖自卫。如大涅槃所明。然不得非法治罚他人。 果报者。作则有破坏法门。损辱僧侣之罪。不作。则令众僧增益安乐。 理解者。不如说修行。即是破法因缘。又不知四悉檀因缘。即是破法因缘。 忏悔者。事破。作法。理破。须行解双进。 修证者。初果以上无事破。别地圆住无理破。 性恶者。破一切法无不徧。
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
此总结第五段九戒也。别释四十八轻竟。
(己)三总结
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过去诸菩萨已诵。未来诸菩萨当诵。现在诸菩萨今诵。
此总结四十八轻戒也。第二列重轻戒相大科竟。
(丁)三劝大众奉行五。初举所诵法。二嘱流通人。三明流通益。四重劝奉行。五时众欢喜。
(戊)今初
诸佛子听。十重四十八轻戒。三世诸佛已诵当诵今诵。我今亦如是诵。
(戊)二嘱流通人
汝等一切大众。若国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受持菩萨戒者。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佛性常住戒卷。流通三世。一切众生。化化不绝。
前劝受中。备列淫男淫女。黄门鬼畜等。今但言信男信女者。正显既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也。佛性常住戒卷者。此戒卷在世。则佛性因缘之义不灭。
(戊)三明流通益
得见千佛。为千佛授手。世世不堕恶道八难。常生人道天中。
略举三益。一见圣。二离苦。三得乐。义疏云。授手者。明秉戒人。与佛相邻次不远也。世世不堕。常生人天。所离所得。岂止于此。且举凡情所欣厌。以之为劝耳。
(戊)四重劝奉行
我今在此树下。略开七佛法戒。汝等大众。当一心学波罗提木叉。欢喜奉行。如无相天王品劝学中一一广明。
(戊)五时众欢喜
三千学士。时坐听者。闻佛自诵。心心顶戴。欢喜受持。
三千。谓三千世界中同秉菩萨戒者。以上大科第二正示法门分竟。
(乙)三流通益世分为二。初结示。二偈赞。
(丙)初中四。初徧结说心地品。二略举总十处说。三明所说之法。四明大众奉行。
(丁)今初
尔时释迦牟尼佛。说上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品中。十无尽戒法品竟。千百亿释迦亦如是说。
是中先结此释迦说竟。次结余释迦说竟也。
(丁)二略举总十处说
从摩醯首罗天王宫。至此道树下。十住处说法品。为一切菩萨。不可说大众。受持读诵解说其义亦如是。千百亿世界。莲华藏世界。微尘世界。
是中亦先结此释迦十处说法竟。次结余释迦十处说法竟也。微尘世界下。阙亦如是说四字。
(丁)三明所说之法
一切佛心藏。地藏。戒藏。无量行愿藏。因果佛性常住藏。如是一切佛。说无量一切法藏竟。
前五句为别。后一句为总。就五别中。又各具通别二义。心藏者。通则一切诸法。皆属于心。别则指三十心。地藏者。通则一切诸法。皆名为地。别则指于十地。戒藏者。通则一切诸法。皆名为戒。别指十重众轻。无量行愿藏者。通亦收一切法。别指六度万行。十大愿王等。因果佛性常住藏者。佛性非因非果。而因果不离佛性。故曰大乘因者。诸法实相。大乘果者。亦诸法实相。实相即佛性异名。今因亦佛性。果亦佛性。佛性常住。则因果亦皆常住。通则一切诸法。皆名因果佛性常住之藏。别则如佛性本源品等。
(丁)四明大众奉行
千百亿世界中。一切众生受持。欢喜奉行。若广开心地相相。如佛华光王七行品中说。
相相者。心地无相。具一切相。重重无尽。总别难思。
(丙)二偈赞三。初赞持法益。二序学法事。三发度生愿。
(丁)今初
明人忍慧强。能持如是法。未成佛道间。安获五种利。一者十方佛。悯念常守护。二者命终时。正见心欢喜。三者生生处。为诸菩萨友。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五者今后世。性戒福慧满。此是诸佛子。
明人者。能知如来秘密之藏。虽是肉眼。名为佛眼也。忍是安忍。即指定力。谓有慧无忍。是名狂慧。有忍无慧。是名愚定。又二乘定多慧少。不见佛性。权位菩萨慧多定少。虽见佛性而不了了。故须忍慧俱强。方为明人。方能持如是法也。诸佛护念者。一切诸佛。皆从此法出。犹如佛母。故持之者。与佛气分交接。又不持此法。则断佛种性。能持此法。则续佛慧命。故诸佛常自悯念。守护持法人也。命终时正见欢喜者。已具佛眼。则假使铁轮顶上旋。定慧圆明终不失也。生生为菩萨友者。位同大觉。真是佛子。一切菩萨。皆我同学也。功德戒度悉成就者。戒为一切功德之聚。如地悉能生养万物。今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戒品既具。则一切功德聚。悉具足成就也。性戒福慧满者。达此性戒。则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全性起修。故福由慧满。全修显性。故慧由福满。又性戒即正因理体。当法身德。持性之戒。即缘因福善。当解脱德。悟戒之性。即了因智慧。当般若德。今后世满者。从观行满。乃至究竟满也。获此五利。真是佛子。当绍佛位。故云此是诸佛子。
(丁)二序学法事又二。初观察法体。二护持戒相。
(戊)今初
智者善思量。计我著相者。不能生是法。灭寿取证者。亦非下种处。欲长菩提苗。光明照世间。应当静观察。诸法真实相。不生亦不灭。不常复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菩萨所应作。应当次第学。于学于无学。勿生分别想。是名第一道。亦名摩诃衍。一切戏论恶。悉从是处灭。诸佛萨婆若。悉由是处出。
心地法门。十无尽戒。皆如理而证。称性而修。所谓中道了义无戏论法。凡夫著有。二乘证空。皆背真因。故非种子。应当静观察者。静是止之异名。察即观之审细。止观不二。方是真修。诸法真实相者。诸法。即十界十如权实之法。观相元妄。无可指陈。则幻惑非真。虚假不实。观性元真。本如来藏。则无相不相。名真实相。清净本然。故不生。循业发现。故不灭。又循业发现。故生即不生。清净本然。故灭亦不灭。不变随缘。故不常。随缘不变。故不断。理随于事。故不一。事随于理。故不异。迷无所从。故不来。悟无所灭。故不去。如是诸法。即是一心。如是一心。即三十心十地。及重轻诸戒之体性也。悟此体性。然后方便勤庄严之。一心是正因理性。静观是了因慧性。方便是缘因善性也。又观察及持戒。皆名方便庄严。观察即理方便。名为智慧庄严。持戒即事方便。名为功德庄严。又戒品具足。全繇深信于理。而心地增进。全繇精修于事。故曰繇戒净故慧净。繇慧净故戒净。如两手互洗。决无前后。又勤方便而不静观察。则有为有漏。无所庄严。静观察而不勤方便。则枯槁空寂。无能庄严。故须于一心中。方便庄严。此是菩萨所应作事。应当次第学之。勿谓此是学事。堕在第二门头。不知称性之修。学即无学。于无学。道中。而炽然习学。虽云次第。直如空中鸟迹。不同渐次法门。还与极圆极顿之理。毫无分别。故诫令勿生分别想也。无作妙修。全同理性。名第一道。无学妙性。起于真修。名摩诃衍。摩诃衍。此翻大乘。谓运载自他。同入大涅槃城也。以是第一道。故能灭凡外二乘种种戏论。以是摩诃衍。故能出诸佛萨婆若果。萨婆若。此翻一切智智。乃一心三智究竟极果之总名也。繇第一道。堪运摩诃衍乘。繇摩诃衍。堪到萨婆若地。繇萨婆若。妙合无戏论理。梵网心地。果彻因该。理趣至此极矣。
(戊)二护持戒相
是故诸佛子。宜发大勇猛。于诸佛净戒。护持如明珠。过去诸菩萨。已于是中学。未来者当学。现在者今学。此是佛行处。圣主所称叹。
欲归一心实相。须修心地法门。欲修心地法门。须持诸佛净戒。故结劝护持戒相。以为入道进修之本也。护持如明珠者。发隐云。一洁净义。护持弗使染污。二圆满义。护持弗使残缺。三光明义。护持弗使昬暗。今更为之释成。洁净是解脱德。圆满是法身德。光明是般若德。然明净圆满。皆是珠之相德耳。于相德中。宛具三义。若复广为表彰。则明珠体是无上至宝。相乃圆满明净。用能雨物济贫。体为法身。相为般若。用为解脱。以配三聚妙戒。法喻泠然。是以三世诸菩萨所学。即是佛所行处。因果同符。安得不为圣主所称叹哉。圣主。即圣中之圣也。
(戊)三发度生愿
我已随顺说。福德无量聚。回以施众生。共向一切智。愿闻是法者。悉得成佛道。
诸佛自诵此戒。我今亦诵。名之曰随。诸佛半月半月如法而说。我今亦如法说。名之曰顺。如此随顺而说。则福聚自然无量。而不以自私。故皆回施众生。又不令众生堕在二乘三有。故共向一切智。又愿闻是法者。一历耳根。永为道种。闻已能思。思已能修。悉成佛道。盖本繇发菩提心。方受此戒。今诵此戒。仍回向菩提也。回施众生。即下化之心。名之为悲。向一切智。悉成佛道。即上求之心。名之为智。繇上求故。方能下化。繇下化故。方名上求。悲智双运。名菩提心。繇达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如心佛亦尔。故须上求。如佛众生然。故须下化。繇发此上求下化之心。故受得菩萨大戒。繇持此菩萨大戒。故能满悲智两轮。古人所谓发僧那于始心。终大悲以赴难。可谓从名字菩提。而直趋究竟菩提者矣。此偈赞共十四行。义疏之所不释。或云是诵戒既毕。结撮施愿之偈。今详文义。似虽单结戒法。亦可通结上品。以十重四十八轻戒。即能历心地位次之法。而三十心十地。即持戒人从因至果所历之位故也。亦如大佛顶经三渐次为能历。五十五位为所历。能所合称。即名六十圣位。今以能从所。则戒即心地。以所从能。则心地即戒。通结何疑。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