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和谐世界,从心开始” 诠释——以“三心”的思想结构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3-06-16 17:45:20作者:普门品全文网

  “和谐世界,从心开始” 诠释——以“三心”的思想结构为中心

  圣凯法师

  内容提要:本文从剖析《维摩诘经·佛国品》的“心净则佛土净”出发,强调《维摩诘经》是从实践论的角度来阐释,其思想结构是心净→行净→众生净→佛土净,从而揭示出“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的思想结构。其次,我们强调“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的主旨在于诠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关系。通过心与自然、社会、世界的“互为条件”,依外缘、内心、事理并重的互动,最后建设与实现“和谐世界”。

  关键词:心、心净、心安、心平、和谐世界、互为条件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提出“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的主题,彰显了中国佛教的深邃智慧与不懈追求的目标。“和谐世界”当今世界人民热切期盼的大目标,而佛教则为此目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现途径与方法——“从心开始”,即“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从心净、心安、心平开始,建设与实现国土净、众生安、天下平,这即是实现共同的愿景——“和谐世界”。

  佛陀施教的目的,在于建立自他共存的和乐清净的人生与世界,依现代话语的表述,即是国土净、众生安、天下平。“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从思想的逻辑结构上看,都是属于同一结构的条件句,其经典依据则可能来自《维摩诘经·佛国品》的“心净则佛土净”。因此,仔细分析“心净则佛土净”的思想结构,便能阐释“三心”的思想内涵,揭示出心净、心安、心平与国土净、众生安、天下平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建设与实现“和谐世界”提供了可能的途径与方法。

  一、行净→众生净→佛土净

  《维摩诘经》中“净土”译语的出现,是鸠摩罗什首倡,比较藏译本,相当于“国土”的意思。《维摩诘经·佛国品》在赞佛偈后,说:

  世尊!是五百长者子皆以发阿藐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顾闻得佛国土清净,唯愿世尊说诸菩萨净土之行。

  宝积的问题包括三方面:一、发菩提心的菩萨,二、愿闻佛国土清净相,三、愿世尊说菩萨净土之行,这是三种汉译相同的。声闻乘所重的,是众生的身心清净,重在于远离烦恼,而显发出自心中的无漏清净;大乘佛教不但追求众生清净,还要追求国土清净,这是菩萨利他的二大任务。

  何谓“菩萨佛土”?佛陀在《维摩诘经》中原则性地回答:“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众生有许多不同的类别;不同类别的众生,应该有不同型态的净土(佛土)。菩萨为了度化重戒众生,创建了“其地平正”的净土;为了度化重施众生,则创建了“七珍具足”的净土。修习“净土之行”的菩萨,依照他们不同的本愿,即以所化众生的不同类别,来创建不同型态的净土,所以释迦接着解释说:“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而且,菩萨创建的目的在于利益、成熟众生,即“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众生故”。菩萨与二乘不同之处,在于修习福德,福德能感世界清净,而此福德、清净世界皆为利益众生。

  《维摩诘经》在“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之后,便说到十七种修习“净土之行”的德目,前为菩萨创建净土的总原则,后为修行的具体方法。僧肇解释说:

  土之净者,必由众生。众生之净,必因众行。直举众生,以释土净。今备举众行,明其所以净也。夫行净则众生净,众生净则佛土净。此必然之数,不可差也。

  菩萨必须修习利他行,才能净化众生、成就佛土。僧肇于此指出“净土”的内在逻辑:行净→众生净→佛土净,而且这是“必然之数”,是不能有任何差错的。

  对于“净土之行”,鸠摩罗什译本有十七种,玄奘译本有十八种。十七种“净土之行”是:(1)直心,(2)深心,(3)菩提心,(4)布施,(5)持戒,(6)忍辱,(7)精进,(8)禅定,(9)智能,(10)四无量心,(11)四摄法,(12)方便,(13)三十七道品,(14)回向心,(15)说除八难,(16)自守戒行、不讥彼缺,(17)十善。但是,这十七种“净土之行”都是以一定的因行、得果关系来加以叙述,可以将鸠摩罗什、玄奘译本的句型,列表如下:

  内容提要:本文从剖析《维摩诘经·佛国品》的“心净则佛土净”出发,强调《维摩诘经》是从实践论的角度来阐释,其思想结构是心净→行净→众生净→佛土净,从而揭示出“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的思想结构。其次,我们强调“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的主旨在于诠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关系。通过心与自然、社会、世界的“互为条件”,依外缘、内心、事理并重的互动,最后建设与实现“和谐世界”。

  关键词:心、心净、心安、心平、和谐世界、互为条件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提出“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的主题,彰显了中国佛教的深邃智慧与不懈追求的目标。“和谐世界”当今世界人民热切期盼的大目标,而佛教则为此目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现途径与方法——“从心开始”,即“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从心净、心安、心平开始,建设与实现国土净、众生安、天下平,这即是实现共同的愿景——“和谐世界”。

  佛陀施教的目的,在于建立自他共存的和乐清净的人生与世界,依现代话语的表述,即是国土净、众生安、天下平。“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从思想的逻辑结构上看,都是属于同一结构的条件句,其经典依据则可能来自《维摩诘经·佛国品》的“心净则佛土净”。因此,仔细分析“心净则佛土净”的思想结构,便能阐释“三心”的思想内涵,揭示出心净、心安、心平与国土净、众生安、天下平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建设与实现“和谐世界”提供了可能的途径与方法。

  一、行净→众生净→佛土净

  《维摩诘经》中“净土”译语的出现,是鸠摩罗什首倡,比较藏译本,相当于“国土”的意思。《维摩诘经·佛国品》在赞佛偈后,说:

  世尊!是五百长者子皆以发阿藐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顾闻得佛国土清净,唯愿世尊说诸菩萨净土之行。

  宝积的问题包括三方面:一、发菩提心的菩萨,二、愿闻佛国土清净相,三、愿世尊说菩萨净土之行,这是三种汉译相同的。声闻乘所重的,是众生的身心清净,重在于远离烦恼,而显发出自心中的无漏清净;大乘佛教不但追求众生清净,还要追求国土清净,这是菩萨利他的二大任务。

  何谓“菩萨佛土”?佛陀在《维摩诘经》中原则性地回答:“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众生有许多不同的类别;不同类别的众生,应该有不同型态的净土(佛土)。菩萨为了度化重戒众生,创建了“其地平正”的净土;为了度化重施众生,则创建了“七珍具足”的净土。修习“净土之行”的菩萨,依照他们不同的本愿,即以所化众生的不同类别,来创建不同型态的净土,所以释迦接着解释说:“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而且,菩萨创建的目的在于利益、成熟众生,即“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众生故”。菩萨与二乘不同之处,在于修习福德,福德能感世界清净,而此福德、清净世界皆为利益众生。

  《维摩诘经》在“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之后,便说到十七种修习“净土之行”的德目,前为菩萨创建净土的总原则,后为修行的具体方法。僧肇解释说:

  土之净者,必由众生。众生之净,必因众行。直举众生,以释土净。今备举众行,明其所以净也。夫行净则众生净,众生净则佛土净。此必然之数,不可差也。

  菩萨必须修习利他行,才能净化众生、成就佛土。僧肇于此指出“净土”的内在逻辑:行净→众生净→佛土净,而且这是“必然之数”,是不能有任何差错的。

  对于“净土之行”,鸠摩罗什译本有十七种,玄奘译本有十八种。十七种“净土之行”是:(1)直心,(2)深心,(3)菩提心,(4)布施,(5)持戒,(6)忍辱,(7)精进,(8)禅定,(9)智能,(10)四无量心,(11)四摄法,(12)方便,(13)三十七道品,(14)回向心,(15)说除八难,(16)自守戒行、不讥彼缺,(17)十善。但是,这十七种“净土之行”都是以一定的因行、得果关系来加以叙述,可以将鸠摩罗什、玄奘译本的句型,列表如下:

  《维摩诘所说经》 《说无垢称经》

  “直心”是菩萨净土。 “发起无上菩萨心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

  菩萨成佛时, 菩萨证得大菩提时,

  “不谄众生”来生其国。 “一切发起大乘有情”来生其国。

  僧肇解释说:“菩萨心既直,化彼同自,自土既成,故令同行斯集。此明化缘相及故果报相连,则佛土之义显也”。菩萨在因地修习“净土之行”而成就众生,众生接受教化后,则亦修习“净土之行”,所以“行净则众生净”;这样,同愿、同行的众生便会一起集合在菩萨成佛的国土,所以“众生净则佛土净”。

  《维摩诘经》在十七种“净土之行”后,则有一段经文:

  菩萨(1)随其直心(2)则能发行,随其发行(3)则得深心,随其深心(4)则意调伏,随意调伏(5)则如说行,随如说行(6)则能回向,随其回向(7)则能有方便,随其方便(8)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9)则佛土净。随佛土净(10)则说法净,随说法净(11)则智慧净,随智慧净(12)则其心净,随其心净(13)一切功德净。

  这是“净土之行”的修行次第,僧肇解释说这是“行之阶渐”、“至极深广”,所以“不可顿超”,必须依从“直心”一直到“一切功德净”而修行,才是“寻之有途,履之有序”。

  净影慧远、吉藏都是依此“阶渐”的顺序,然后配合菩萨的阶位进行解释,列表如下:

  《维摩义记》 《维摩经义疏》

  (1)直心 种性已上(心无邪伪,故名为直) 外凡 十信

  (2)发行 解行心(发求出世间行,故名发行) 内凡(既有信心,则应修行)

  (3)深心 初地(信乐愍至,故曰深心) (初地已上修治地业)

  (4)调伏 二地(持戒离过名为调伏) (持戒防恶名为调伏)

  (5)如说行 三地(依闻修定) (依闻修定)

  (6)回向 四五六地(修习顺忍,趣向无生) (修于顺忍,趣向无生,名为回向)

  (7)方便 七地(修习十方便慧) (习于十方便故)

  (8)成生 七地(修无量种化众生德) (能成就众生)

  (9)佛土净 八地(修习净佛国土) (修净佛国土)

  (10)说法净 九地(辩才为人说法) (辨才为人说法)

  (11)智能净 十地(成就智波罗蜜) (成就智波罗蜜)

  (12)心净 金刚心(金刚心净) 等觉地(即金刚心)

  (13)佛果 一切功德净(佛果净) 妙觉地(行愿既圆,故一切功德净)

  净影慧远、吉藏是将十三种“净土之行”解释菩萨从初发心到成佛的过程,而智顗的解释,则与二者有所不同。智顗从通、别、圆三教来解释,依横、竖两义,依横义则一一诸行皆至金刚心,依竖义则是从浅至深;而且,智顗将此十三行摄入“观心”,这样十三个次第则成为观心的内容,并无关实际的行为。

  释惠敏在解释这一段时,引用《大智度论》的说法:“菩萨住七地中,破诸烦恼,自利具足。住八地、九地利益他人。所谓教化众生,净佛世界。自利利他深大故,一切功德具足”,七地菩萨自利具足,八地、九地菩萨自利、利他的功德深大,能够教化、净佛世界;而净影慧远、吉藏则以七地菩萨教化众生,八地菩萨净佛世界,二者在位次上有所区别。另外,引用《大智度论》:

  深心清净故能教化众生。何以故?是烦恼薄故,不起高心、我心、瞋心故,众生爱乐信受其语。教化众生故得净佛世界。如《毗摩罗诘》(即《维摩诘经》)佛国品中说:众生净故世界清净。

  菩萨因为深心清净的缘故,众生欢喜爱乐信受其语,这样菩萨自然容易教化众生,所以成就众生清净;而众生清净故,则能净佛世界,即世界清净。这样,十三种“净土之行”的前七种便可以简化成“深心清净”,即是深心清净→教化众生(众生清净)→净佛世界(世界清净),这种次第亦符合我们前面所说的行净→众生净→佛土净,“深心清净”即是“行净”。

  二、心净→行净→众生净→佛土净

  释迦说完十三种“净土之行”后,便总结说:“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便是著名的“心净则佛土净”的结论。

  首先,我们从十三种“净土之行”的排列顺序来看,“佛土净”为第九,“心净”为第十二,所以这便可能意味着内在的“心净”比外在的“佛土净”更为必要与根本,如果外在的佛土不清净,那么内在心中的烦恼便无法彻底清净。同时,从“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的思想来看,如果想让外在的世界清净无染,必须从先去除内在心里的烦恼。这样,“心净”与“佛土净”之间,便不是一种顺次的条件,而是互为条件,互为影响。

  僧肇解释这段经文说:“结成净土义也。净土盖是心之影响耳。夫欲响顺必和其声,欲影端必正其形,此报应之定数也。”僧肇是以形、影和声、响的关系,来比喻“心”与“土”的关系。窥基解释玄奘译《说无垢称经》相应的这段话:

  此释所由。诸修行者,自心严净,外感有情、器土亦净。自心不净,何得净地?所以菩萨自心清净,五蕴假者有情亦净。内心既净,外感有情及器亦净。《佛地经》言,最极自在净识为相。故识净时,佛土便净。上来但说有情为土,本所化故,不说器界。有情土净,器界自净,不说自成。

  窥基亦是反对将此段话解释成内心清净了,则净土自然成就。“心净”是一种实践论的概念,并不是存在论的概念,这是通过实践的层面,净化自心,净化众生,最后达到清净国土。如吉藏解释“心净”是“智慧之本,则是其心”;而在实践层面的“净土之行”,心为诸行的根本。

  所以,“心净”与“行净”都是指实践,心为诸行之本;菩萨为了成就众生,所以建立净土。结合上面所说的“行净→众生净→佛土净”,“心净则佛土净”的内在逻辑结构则成为心净→行净→众生净→佛土净。而且,“佛土净”是动态的、实践、动词性的概念,并不是静态的、名词性的概念,因为菩萨必须透过庄严净土并成熟众生的修行过程,这是解脱成佛的义务性条件。所以,“心净则佛土净”的完整意思是:菩萨修习种种“净土之行”,净化自己,令自己的内心清净;而且教化众生,使众生能够信受自己的教化;这样,将来成佛时,同愿、同行的有情们共同生于菩萨成佛的国土,即是心净→行净→众生净→佛土净。

  一般的理解,都只注重佛土清净是内心清净的果,而不注重“庄严净土”的菩萨行愿,这样缺乏庄严净土的应然性或义务性。菩萨清净国土的原因在于,这亦是行菩萨道的义务;从共业所感来说,佛土清净亦是内心清净的“因”,内心清净是佛土清净的“果”。杨惠南指出,“心净则佛土净”并不是简单的条件句(conditional sentence),而是双条件句(biconditional sentence),是完全正确的。

  三、“心净”之“心”的意义

  大乘佛教“心”的意义非常复杂,历代注疏对《维摩诘经》“心净则佛土净”的“心”的理解各有差异。而且,《维摩诘经·弟子品》引用《阿含经》之文:“如佛所说,心垢故众生故,心净故众生净”,并且依此而论证“一切众生心相无垢”或“心性本净”(玄奘译)的理论。在《阿含经》的本意,心清净并非积极的,而是消极意思的清净;说明心既有染污,也有清净,是采取净秽不定的空无我之立场。对《维摩诘经》的“心”的理解,智顗解释说:“四种心只是一自性清净之心,此心若显,一切佛土悉净也。”这是依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来理解“心”。但是,《成唯识论》引用《阿含经》的偈颂作为证成阿赖耶识的教证,因此窥基引用《佛地经》的“最极自在净识为相”来解释“心净”,所以,“心”即是阿赖耶识,“心净”即是清净的第八识。

  但是,《维摩诘经》从思想上说,是依《般若经》与中观的方法,而拒绝将“空”实体化,并且不承认有任何足资作为经验的事物。因此,Lamotte认为,《维摩诘经》的“心净”只是《般若经》系统的“非心之心”,而不应是如来藏或阿赖耶识。《小品般若》说:“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应如是学!不念是菩萨心,所以者何?是心非心,心相本净故。”“是心非心”是对部派佛教中,以为相续的心或与烦恼相应的心,本来是清净的见解,从根本上给以否定。《般若经》所说的“非心”,是心空、心不可得,所以说心的本性清净。依《般若经》的特点,“无心”是无变异、无分别,“无变异”即是真实的真如,“无分别”即是般若,这样“心”是虚妄分别的心心所。

  “是心非心”、“非心之心”并不是有一个非心的“心”,这是指清净、真实的如成立于虚妄、不净的心之无当中。这就意味着虚妄、不净灭时,才有清净、真实者的成立。而清净、真实者的“非心”而又称为“心”,表明虚妄、不净者和真实、清净者,或者心和无心的无异性。具有否定一方才能成立他方之关系的二者,保有这种否定对立关系的同时,二者又是无异乃至同一,这完全是矛盾的,这正是“空”的本质。“是心非心”正是从胜义“空”的立场,表达了“空”的主体性体悟。

  这样,《维摩诘经》中的“心净”应该是指般若慧,是依实践层面的“行净”而阐释;“心”则是虚妄、不净的心;“心性本净”则解释为“非心”、“是心非心”、“空寂心”等。这样的解释,是应该比较符合《维摩诘经》的原意。但是,在展开“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的思想诠释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阿黎耶识的踪迹。

  四、“三心”的思想结构

  总而言之,《维摩诘经》的“心净则国土净”不能简单解释为“内心清净了,那么佛土也就自然清净了”,其含有丰富的内在内容与严密的逻辑结构,是菩萨修行的成佛之道。菩萨为了成就众生,必须净佛国土;而且菩萨为了达此目标,则必须修习“净土之行”,化彼同自,最后同愿、同行的众生才会聚集在菩萨成佛的国土,即是行净→众生净→佛土净。从《维摩诘经》在十三种“净土之行”后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是从实践论的角度来阐释,并不是存在论的解释,所以其内在逻辑结构是心净→行净→众生净→佛土净。而且,《维摩诘经》的“心”即是虚妄、不净的心,即平常当下一念之心,而经中所说的“心性本净”即是般若系统的“是心非心”等意义,不能解释为如来藏或第八阿赖耶识。

  所以,“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的思想结构,都是心净→行净→众生净→佛土净的不同表述。但是,心净国土净”重点在于“国土”,即是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心安众生安”重点在于“众生”,即是诠释人与社会的关系;“心平天下平”则重视“天下”,即是诠释人与世界的关系。因为,“三心”是同一条件句结构的表达,所以其实现途径是相同的,其实践中心在于心净→行净、心安→行安、心平→行平;“行净”、“行安”、“行平”依“三心”的不同诠释重点,其实践的行为亦有所不同。

  五、“心”与国土、众生、天下的互为条件

  在实现“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的过程中,即在建设“和谐世界”的过程中,必须实现重于外缘的国土净、众生安、天下平,重于内心的心净、心安、心平,事理并重的究竟“和谐世界”。

  1、重于内心的心净、心安、心平

  心灵为转换自我与世界的枢纽,佛法强调自身内心的清净、安宁、和平,因为内心会引导我们趋向于合理的行为,或误趋于不合理的行为,所以内心是否清净、安宁、和平,对自然、社会、世界等自他的清净、安宁、和平有必然的关联。当然,从生命个体来说,内心的清净、安宁、和平,必然会有和平处世的表现。这样,国土的不清净,社会的不安宁,世界的不和平,却不会妨碍实现个人心地的清净、安宁、和平,这在个人的心灵上是统一的。

  在佛法中,三乘圣者同证涅槃解脱。解脱,是不受烦恼系缚,而得活泼、无拘无碍的自由自在。涅槃,梵语有消散的意味,称叹为止、息、静、寂灭、安隐,这其实是形容心与真理冥合,心地的最极清净、最极安宁、最极和平。一切烦恼的产生,无非是来自知、情、意的偏颇的分裂,导致缺乏完整性、统一性,而成为对立与矛盾。因此,心中烦恼的现起是心海的动态,如海水一样,相推相荡,不能清净,无法安宁,不能和平。所以,通过内心的净化,消除烦恼,证得涅槃、解脱,便是内心为重的清净、安宁、和平,是彻底、究竟的。

  所以,我们必须强调“三心”在内心为重的层次上,是同一的。因为,这是从正觉人生真相,断除我执为本的烦恼根源,于是由我执而起的嗔慢、贪欲、执见等,都不存在,体空无我性,内心自然清净、安宁、和平,这是佛弟子身心修持的目标。而且,从心地的清净、安宁、和平,流露出的身心活动,待人处世,亦必定会爱护自然、尊重社会、追求和平,从而在个人的内心中实现了国土净、众生安、天下平。

  2、重于外缘的国土净、众生安、天下平

  但是,我们从“三心”的思想结构中,在“心”与国土净、众生安、天下平之间已经发现了“行”与“众生”。佛法强调和乐清净的人生与世界必须建立在自他共存的基础上,因为缘起的真理揭示出事物存在于“关系”之中,所以亦是从自他关系中得到解脱自在。这样,内在的心因与外在的事缘,存在着相互的关系,这是一种“互为条件句”,“行”与“众生”的存在,正是表明了“心”与“和谐世界”之间的“互为条件”的关系。因为外缘的“和谐世界”对于内心具有极强的影响作用,对于内心的净化提供更有力的条件。

  自然界的生态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井然有序的运转,结合成和谐与完整的一体,以达成支持生命存在的目的。那么,对地球的掠夺,或任意干扰、破坏其有机整体网络;或把它看成机械,任意简化其有机体系,而使得其支持生命存在的结构解体,这样“心”的清净便会受到干扰、破坏。反之,当自然界在和谐的有序的运转时,“心”则自然容易得到清净。

  社会、世界是复杂的自他关系的组成。当社会逐渐趋向安宁,世界逐渐趋向和平,这是外缘的减少,这样内心的染因——思想的偏见、权力的我慢、经济的贪欲等也会受到限制,而且亦会自然淡薄起来。正如净土中的众生,内心因受外缘的影响,自然更容易清净,其修道则更容易成就。

  正因为自然、社会、世界的复杂的关系系统,绝对不能做到人人的内心清净、安宁、和平;反之,即使少数人能够实现心净、心安、心平,对于整体的自然、社会、世界,亦不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必须从“行”与“众生”入手,重视外缘,促进“和谐世界”的究竟实现。

  3、事理并重的“和谐世界”

\

  从佛教的究竟意义上,“和谐世界”的实现必须是外缘、内心并重,即事理并重为目标。因为,偏重于外缘的国土净、众生安、天下平,而不能落实于彻底的心地,则成为流为政治、社会的层面;偏重于心净、心安、心平,不能著力于现实自然界、社会、世界的努力与运动,即同于小乘行。所以,必须外缘与内心并重,增进自然的和谐、社会的和睦、世界的和平,则亦会增进内心的清净、安宁、和平;同样,由于心净、心安、心平,更能促进“和谐世界”的实现。所以,建设与实现“和谐世界”,是究竟的菩萨道、大乘行。

  这是基于缘起法的相关相与平等性,世间与出世间法的中道与圆融。因为,宇宙人生既然是自他共存,则真正的不清净、不安宁、不和平,都是属于生命个体的自己,但是通过“自他共存”的自然、社会、世界等关系,则会动乱于经济、法制、生活、思想、文明等方面,便会成为自然的不清净、社会的不安宁、世界的不和平。另一方面,从生命个体来说,交织于身心、自他、物我等方面,反过来会熏习自己,造成内心的不清净、不安宁、不和平。

  所以,人类的德行,必须在自然中实现内心的清净,在社会中实现内心的安宁,在世界中实现内心的和平,从利益众生中去利益自己,以“自他不二”的慈悲精神,建设与实现“和谐世界”。

  第一,依“三心”的思想结构:心净→行净→众生净,说明人类的德行,应从内向的深刻到内心的净化,使道德的心能增进扩展而完成;净化自心的“定慧熏修”、“离惑证真”,达到法的现觉,即德行的深化。由于自心的净化、安宁、和平,能够感同身受众生的苦难,于是在共同的信念与关切下,在佛陀所开示的伟大真理感召下,传播佛陀的法音,教化并成熟众生,化彼同自,从而有种“同愿同行”的共同努力与行动,即“心净则众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众生平”。

  第二,内心的清净、安宁、和平,主要是通过智慧断除无明烦恼,彻证平等空性。但是,菩萨在成佛的道路上,并不离世间,反而是净化世间而成正觉。佛法的德行,不但为自他相处,更应从自心而扩大到器世间的净化,使一切在优美而有秩序的共存中,充满生意的和谐,即是“心净则国土净”、“心平则天下平”。

  第三,建设与实现“和谐世界”,即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伟大事业,因此必须具足菩提心、空性智、大悲心,这才能完成菩萨的圣格,达成净化自己、净化众生、净化国土的究竟清净、安宁、和平。

  《维摩诘所说经》 《说无垢称经》

  “直心”是菩萨净土。 “发起无上菩萨心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

  菩萨成佛时, 菩萨证得大菩提时,

  “不谄众生”来生其国。 “一切发起大乘有情”来生其国。

  僧肇解释说:“菩萨心既直,化彼同自,自土既成,故令同行斯集。此明化缘相及故果报相连,则佛土之义显也”。菩萨在因地修习“净土之行”而成就众生,众生接受教化后,则亦修习“净土之行”,所以“行净则众生净”;这样,同愿、同行的众生便会一起集合在菩萨成佛的国土,所以“众生净则佛土净”。

  《维摩诘经》在十七种“净土之行”后,则有一段经文:

  菩萨(1)随其直心(2)则能发行,随其发行(3)则得深心,随其深心(4)则意调伏,随意调伏(5)则如说行,随如说行(6)则能回向,随其回向(7)则能有方便,随其方便(8)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9)则佛土净。随佛土净(10)则说法净,随说法净(11)则智慧净,随智慧净(12)则其心净,随其心净(13)一切功德净。

  这是“净土之行”的修行次第,僧肇解释说这是“行之阶渐”、“至极深广”,所以“不可顿超”,必须依从“直心”一直到“一切功德净”而修行,才是“寻之有途,履之有序”。

  净影慧远、吉藏都是依此“阶渐”的顺序,然后配合菩萨的阶位进行解释,列表如下:

  《维摩义记》 《维摩经义疏》

  (1)直心 种性已上(心无邪伪,故名为直) 外凡 十信

  (2)发行 解行心(发求出世间行,故名发行) 内凡(既有信心,则应修行)

  (3)深心 初地(信乐愍至,故曰深心) (初地已上修治地业)

  (4)调伏 二地(持戒离过名为调伏) (持戒防恶名为调伏)

  (5)如说行 三地(依闻修定) (依闻修定)

  (6)回向 四五六地(修习顺忍,趣向无生) (修于顺忍,趣向无生,名为回向)

  (7)方便 七地(修习十方便慧) (习于十方便故)

  (8)成生 七地(修无量种化众生德) (能成就众生)

  (9)佛土净 八地(修习净佛国土) (修净佛国土)

  (10)说法净 九地(辩才为人说法) (辨才为人说法)

  (11)智能净 十地(成就智波罗蜜) (成就智波罗蜜)

  (12)心净 金刚心(金刚心净) 等觉地(即金刚心)

  (13)佛果 一切功德净(佛果净) 妙觉地(行愿既圆,故一切功德净)

  净影慧远、吉藏是将十三种“净土之行”解释菩萨从初发心到成佛的过程,而智顗的解释,则与二者有所不同。智顗从通、别、圆三教来解释,依横、竖两义,依横义则一一诸行皆至金刚心,依竖义则是从浅至深;而且,智顗将此十三行摄入“观心”,这样十三个次第则成为观心的内容,并无关实际的行为。

  释惠敏在解释这一段时,引用《大智度论》的说法:“菩萨住七地中,破诸烦恼,自利具足。住八地、九地利益他人。所谓教化众生,净佛世界。自利利他深大故,一切功德具足”,七地菩萨自利具足,八地、九地菩萨自利、利他的功德深大,能够教化、净佛世界;而净影慧远、吉藏则以七地菩萨教化众生,八地菩萨净佛世界,二者在位次上有所区别。另外,引用《大智度论》:

  深心清净故能教化众生。何以故?是烦恼薄故,不起高心、我心、瞋心故,众生爱乐信受其语。教化众生故得净佛世界。如《毗摩罗诘》(即《维摩诘经》)佛国品中说:众生净故世界清净。

  菩萨因为深心清净的缘故,众生欢喜爱乐信受其语,这样菩萨自然容易教化众生,所以成就众生清净;而众生清净故,则能净佛世界,即世界清净。这样,十三种“净土之行”的前七种便可以简化成“深心清净”,即是深心清净→教化众生(众生清净)→净佛世界(世界清净),这种次第亦符合我们前面所说的行净→众生净→佛土净,“深心清净”即是“行净”。

  二、心净→行净→众生净→佛土净

  释迦说完十三种“净土之行”后,便总结说:“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便是著名的“心净则佛土净”的结论。

  首先,我们从十三种“净土之行”的排列顺序来看,“佛土净”为第九,“心净”为第十二,所以这便可能意味着内在的“心净”比外在的“佛土净”更为必要与根本,如果外在的佛土不清净,那么内在心中的烦恼便无法彻底清净。同时,从“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的思想来看,如果想让外在的世界清净无染,必须从先去除内在心里的烦恼。这样,“心净”与“佛土净”之间,便不是一种顺次的条件,而是互为条件,互为影响。

  僧肇解释这段经文说:“结成净土义也。净土盖是心之影响耳。夫欲响顺必和其声,欲影端必正其形,此报应之定数也。”僧肇是以形、影和声、响的关系,来比喻“心”与“土”的关系。窥基解释玄奘译《说无垢称经》相应的这段话:

  此释所由。诸修行者,自心严净,外感有情、器土亦净。自心不净,何得净地?所以菩萨自心清净,五蕴假者有情亦净。内心既净,外感有情及器亦净。《佛地经》言,最极自在净识为相。故识净时,佛土便净。上来但说有情为土,本所化故,不说器界。有情土净,器界自净,不说自成。

  窥基亦是反对将此段话解释成内心清净了,则净土自然成就。“心净”是一种实践论的概念,并不是存在论的概念,这是通过实践的层面,净化自心,净化众生,最后达到清净国土。如吉藏解释“心净”是“智慧之本,则是其心”;而在实践层面的“净土之行”,心为诸行的根本。

  所以,“心净”与“行净”都是指实践,心为诸行之本;菩萨为了成就众生,所以建立净土。结合上面所说的“行净→众生净→佛土净”,“心净则佛土净”的内在逻辑结构则成为心净→行净→众生净→佛土净。而且,“佛土净”是动态的、实践、动词性的概念,并不是静态的、名词性的概念,因为菩萨必须透过庄严净土并成熟众生的修行过程,这是解脱成佛的义务性条件。所以,“心净则佛土净”的完整意思是:菩萨修习种种“净土之行”,净化自己,令自己的内心清净;而且教化众生,使众生能够信受自己的教化;这样,将来成佛时,同愿、同行的有情们共同生于菩萨成佛的国土,即是心净→行净→众生净→佛土净。

  一般的理解,都只注重佛土清净是内心清净的果,而不注重“庄严净土”的菩萨行愿,这样缺乏庄严净土的应然性或义务性。菩萨清净国土的原因在于,这亦是行菩萨道的义务;从共业所感来说,佛土清净亦是内心清净的“因”,内心清净是佛土清净的“果”。杨惠南指出,“心净则佛土净”并不是简单的条件句(conditional sentence),而是双条件句(biconditional sentence),是完全正确的。

  三、“心净”之“心”的意义

  大乘佛教“心”的意义非常复杂,历代注疏对《维摩诘经》“心净则佛土净”的“心”的理解各有差异。而且,《维摩诘经·弟子品》引用《阿含经》之文:“如佛所说,心垢故众生故,心净故众生净”,并且依此而论证“一切众生心相无垢”或“心性本净”(玄奘译)的理论。在《阿含经》的本意,心清净并非积极的,而是消极意思的清净;说明心既有染污,也有清净,是采取净秽不定的空无我之立场。对《维摩诘经》的“心”的理解,智顗解释说:“四种心只是一自性清净之心,此心若显,一切佛土悉净也。”这是依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来理解“心”。但是,《成唯识论》引用《阿含经》的偈颂作为证成阿赖耶识的教证,因此窥基引用《佛地经》的“最极自在净识为相”来解释“心净”,所以,“心”即是阿赖耶识,“心净”即是清净的第八识。

  但是,《维摩诘经》从思想上说,是依《般若经》与中观的方法,而拒绝将“空”实体化,并且不承认有任何足资作为经验的事物。因此,Lamotte认为,《维摩诘经》的“心净”只是《般若经》系统的“非心之心”,而不应是如来藏或阿赖耶识。《小品般若》说:“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应如是学!不念是菩萨心,所以者何?是心非心,心相本净故。”“是心非心”是对部派佛教中,以为相续的心或与烦恼相应的心,本来是清净的见解,从根本上给以否定。《般若经》所说的“非心”,是心空、心不可得,所以说心的本性清净。依《般若经》的特点,“无心”是无变异、无分别,“无变异”即是真实的真如,“无分别”即是般若,这样“心”是虚妄分别的心心所。

  “是心非心”、“非心之心”并不是有一个非心的“心”,这是指清净、真实的如成立于虚妄、不净的心之无当中。这就意味着虚妄、不净灭时,才有清净、真实者的成立。而清净、真实者的“非心”而又称为“心”,表明虚妄、不净者和真实、清净者,或者心和无心的无异性。具有否定一方才能成立他方之关系的二者,保有这种否定对立关系的同时,二者又是无异乃至同一,这完全是矛盾的,这正是“空”的本质。“是心非心”正是从胜义“空”的立场,表达了“空”的主体性体悟。

  这样,《维摩诘经》中的“心净”应该是指般若慧,是依实践层面的“行净”而阐释;“心”则是虚妄、不净的心;“心性本净”则解释为“非心”、“是心非心”、“空寂心”等。这样的解释,是应该比较符合《维摩诘经》的原意。但是,在展开“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的思想诠释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阿黎耶识的踪迹。

  四、“三心”的思想结构

  总而言之,《维摩诘经》的“心净则国土净”不能简单解释为“内心清净了,那么佛土也就自然清净了”,其含有丰富的内在内容与严密的逻辑结构,是菩萨修行的成佛之道。菩萨为了成就众生,必须净佛国土;而且菩萨为了达此目标,则必须修习“净土之行”,化彼同自,最后同愿、同行的众生才会聚集在菩萨成佛的国土,即是行净→众生净→佛土净。从《维摩诘经》在十三种“净土之行”后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是从实践论的角度来阐释,并不是存在论的解释,所以其内在逻辑结构是心净→行净→众生净→佛土净。而且,《维摩诘经》的“心”即是虚妄、不净的心,即平常当下一念之心,而经中所说的“心性本净”即是般若系统的“是心非心”等意义,不能解释为如来藏或第八阿赖耶识。

  所以,“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的思想结构,都是心净→行净→众生净→佛土净的不同表述。但是,心净国土净”重点在于“国土”,即是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心安众生安”重点在于“众生”,即是诠释人与社会的关系;“心平天下平”则重视“天下”,即是诠释人与世界的关系。因为,“三心”是同一条件句结构的表达,所以其实现途径是相同的,其实践中心在于心净→行净、心安→行安、心平→行平;“行净”、“行安”、“行平”依“三心”的不同诠释重点,其实践的行为亦有所不同。

  五、“心”与国土、众生、天下的互为条件

  在实现“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的过程中,即在建设“和谐世界”的过程中,必须实现重于外缘的国土净、众生安、天下平,重于内心的心净、心安、心平,事理并重的究竟“和谐世界”。

  1、重于内心的心净、心安、心平

  心灵为转换自我与世界的枢纽,佛法强调自身内心的清净、安宁、和平,因为内心会引导我们趋向于合理的行为,或误趋于不合理的行为,所以内心是否清净、安宁、和平,对自然、社会、世界等自他的清净、安宁、和平有必然的关联。当然,从生命个体来说,内心的清净、安宁、和平,必然会有和平处世的表现。这样,国土的不清净,社会的不安宁,世界的不和平,却不会妨碍实现个人心地的清净、安宁、和平,这在个人的心灵上是统一的。

  在佛法中,三乘圣者同证涅槃解脱。解脱,是不受烦恼系缚,而得活泼、无拘无碍的自由自在。涅槃,梵语有消散的意味,称叹为止、息、静、寂灭、安隐,这其实是形容心与真理冥合,心地的最极清净、最极安宁、最极和平。一切烦恼的产生,无非是来自知、情、意的偏颇的分裂,导致缺乏完整性、统一性,而成为对立与矛盾。因此,心中烦恼的现起是心海的动态,如海水一样,相推相荡,不能清净,无法安宁,不能和平。所以,通过内心的净化,消除烦恼,证得涅槃、解脱,便是内心为重的清净、安宁、和平,是彻底、究竟的。

  所以,我们必须强调“三心”在内心为重的层次上,是同一的。因为,这是从正觉人生真相,断除我执为本的烦恼根源,于是由我执而起的嗔慢、贪欲、执见等,都不存在,体空无我性,内心自然清净、安宁、和平,这是佛弟子身心修持的目标。而且,从心地的清净、安宁、和平,流露出的身心活动,待人处世,亦必定会爱护自然、尊重社会、追求和平,从而在个人的内心中实现了国土净、众生安、天下平。

  2、重于外缘的国土净、众生安、天下平

  但是,我们从“三心”的思想结构中,在“心”与国土净、众生安、天下平之间已经发现了“行”与“众生”。佛法强调和乐清净的人生与世界必须建立在自他共存的基础上,因为缘起的真理揭示出事物存在于“关系”之中,所以亦是从自他关系中得到解脱自在。这样,内在的心因与外在的事缘,存在着相互的关系,这是一种“互为条件句”,“行”与“众生”的存在,正是表明了“心”与“和谐世界”之间的“互为条件”的关系。因为外缘的“和谐世界”对于内心具有极强的影响作用,对于内心的净化提供更有力的条件。

  自然界的生态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井然有序的运转,结合成和谐与完整的一体,以达成支持生命存在的目的。那么,对地球的掠夺,或任意干扰、破坏其有机整体网络;或把它看成机械,任意简化其有机体系,而使得其支持生命存在的结构解体,这样“心”的清净便会受到干扰、破坏。反之,当自然界在和谐的有序的运转时,“心”则自然容易得到清净。

  社会、世界是复杂的自他关系的组成。当社会逐渐趋向安宁,世界逐渐趋向和平,这是外缘的减少,这样内心的染因——思想的偏见、权力的我慢、经济的贪欲等也会受到限制,而且亦会自然淡薄起来。正如净土中的众生,内心因受外缘的影响,自然更容易清净,其修道则更容易成就。

  正因为自然、社会、世界的复杂的关系系统,绝对不能做到人人的内心清净、安宁、和平;反之,即使少数人能够实现心净、心安、心平,对于整体的自然、社会、世界,亦不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必须从“行”与“众生”入手,重视外缘,促进“和谐世界”的究竟实现。

  3、事理并重的“和谐世界”

  从佛教的究竟意义上,“和谐世界”的实现必须是外缘、内心并重,即事理并重为目标。因为,偏重于外缘的国土净、众生安、天下平,而不能落实于彻底的心地,则成为流为政治、社会的层面;偏重于心净、心安、心平,不能著力于现实自然界、社会、世界的努力与运动,即同于小乘行。所以,必须外缘与内心并重,增进自然的和谐、社会的和睦、世界的和平,则亦会增进内心的清净、安宁、和平;同样,由于心净、心安、心平,更能促进“和谐世界”的实现。所以,建设与实现“和谐世界”,是究竟的菩萨道、大乘行。

  这是基于缘起法的相关相与平等性,世间与出世间法的中道与圆融。因为,宇宙人生既然是自他共存,则真正的不清净、不安宁、不和平,都是属于生命个体的自己,但是通过“自他共存”的自然、社会、世界等关系,则会动乱于经济、法制、生活、思想、文明等方面,便会成为自然的不清净、社会的不安宁、世界的不和平。另一方面,从生命个体来说,交织于身心、自他、物我等方面,反过来会熏习自己,造成内心的不清净、不安宁、不和平。

  所以,人类的德行,必须在自然中实现内心的清净,在社会中实现内心的安宁,在世界中实现内心的和平,从利益众生中去利益自己,以“自他不二”的慈悲精神,建设与实现“和谐世界”。

  第一,依“三心”的思想结构:心净→行净→众生净,说明人类的德行,应从内向的深刻到内心的净化,使道德的心能增进扩展而完成;净化自心的“定慧熏修”、“离惑证真”,达到法的现觉,即德行的深化。由于自心的净化、安宁、和平,能够感同身受众生的苦难,于是在共同的信念与关切下,在佛陀所开示的伟大真理感召下,传播佛陀的法音,教化并成熟众生,化彼同自,从而有种“同愿同行”的共同努力与行动,即“心净则众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众生平”。

  第二,内心的清净、安宁、和平,主要是通过智慧断除无明烦恼,彻证平等空性。但是,菩萨在成佛的道路上,并不离世间,反而是净化世间而成正觉。佛法的德行,不但为自他相处,更应从自心而扩大到器世间的净化,使一切在优美而有秩序的共存中,充满生意的和谐,即是“心净则国土净”、“心平则天下平”。

  第三,建设与实现“和谐世界”,即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伟大事业,因此必须具足菩提心、空性智、大悲心,这才能完成菩萨的圣格,达成净化自己、净化众生、净化国土的究竟清净、安宁、和平。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