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生经》讲记 第三讲 如法求财
发布时间:2023-07-27 02:30:50作者:普门品全文网
《善生经》讲记 第三讲 如法求财
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想:学佛以后要淡泊名利,怎么这部经里尽教我们去求财?因为佛教徒也是人,佛教徒也需要有生活资源。生活资源要通过诚实的劳动来取得,所以《优婆塞戒经》上面讲,在家的善男信女受了三皈五戒以后,成了优婆塞、优婆夷,要先学世事,就是要先学世间的生产技能。一个不通世事的人怎么学佛呢?怎么谋取生活的资源呢?所以受了优婆塞戒以后要先学世事,把生产的知识技能学好了,就能如法求财,远离前面所讲的六种过失。
佛告诉我们在家信徒要通达世事,如法求财,做一个诚实的劳动者,作为一个人就可以自强自立,这是学佛成佛的基础。不能够自强自立,怎么能够成佛呢?所以,真正的佛教是非常积极、非常现实的,是非常切合时世的,是完全能够指导我们的生活与工作的。
1
今天开始讲不如法求财的第二种“非时求财过”,另一个版本的《善生经》上说是“行为放荡”。意思是不检点,或者不按照正当的时间和方式求财。
己二释非时行过
“居士子!人非时行者,当知有六灾患。云何为六?一者不自护;二者不护财物;三者不护妻子;四者为人所疑;五者多生苦患;六者为人所谤。
居士子!人非时行者,不经营作事,作事不营,则功业不成,未得财物,则不能得,本有财物,便转消耗。”
“不自护”就是不能保护自身。不在应当做事的时间在外面找工作,就很可能不安全。经典上讲的情况,反映了佛陀那个时代也有不安全感,否则也不会说出这些话。我们要顺着正常的时间去作息、去工作,如果不是在正当的时间,就会产生这六种过失。六种过失在另外一种译本是:第一不护自身,第二不护财货,第三不护子孙,第四常自惊惧,第五诸苦恶法常自缠身,第六喜生虚妄。概括性更强一些。
在非正常的时间去劳作,不但伤害身体,还要为人所谤。一个人深更半夜在外面,会受到人们怀疑。本来你在外面没有干什么坏事,别人会想这个人怎么搞的,深更半夜在外面偷偷摸摸,人家就会怀疑你,会生诽谤,有损于自己的形象和名誉。我们佛教徒时时刻刻检点自己,就会树立良好的形象。
2
己三释酒放逸过
“居士子!若人饮酒放逸者,当知有六灾患。云何为六?一者现财物失;二者多有疾患;三者增诸斗诤;四者隐藏发露;五者不称不护;六者灭慧生痴。
居士子!人饮酒放逸者,不经营作事,作事不营,则功业不成,未得财物,则不能得,本有财物,便转消耗。”
这条是讲饮酒的六种过失。酒里含有乙醇(酒精),抑制大脑高级功能,而出现“假兴奋”现象,会使我们丧失理智。一个人丧失了理智就很可能做出违犯法律、违背道德的事情。饮酒是在家的五戒之一,当时所说的酒,仅仅指具有麻醉作用的饮料,现在应该还包括种种使人丧失自控能力的食物、毒品等在内。一切麻醉品都不应该吸食。饮酒上了瘾,就会损耗钱财,导致疾病,经常会因为失去自控能力而打架斗殴,这些都是很普遍的社会现象。有的居士就对我说,她老头不喝酒还可以,喝了酒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你念经他也骂,你拜佛他也骂,弄不好,把你的菩萨给摔了。真有这样的事。
饮酒经常产生种种过失,特别是第四条隐藏发露。家里秘密的事情,不愿让人家知道的事,喝醉了酒都说出来了。家里存了多少钱,说出来了,人家就跟你借,不借又得罪人。
五者,不称不护。没有人说你好,和你站在一边。饮酒之徒,所有的人都讨厌,谁会说你好、维护你呢?常喝酒的人本有的智慧日益减退,增长愚痴。喝酒本身就是愚痴,一个人清清楚楚的不好,喝得酒气熏天的有什么好处呢?所以佛教很多地方都说到喝酒的过失。往往持戒很清净的人,一旦喝了酒就可能把杀、盗、淫、妄全犯了。
佛经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受了五戒的优婆塞,因为喝醉了酒,觉得没有下酒菜就去偷邻居家鸡来杀了吃,犯了盗戒和杀戒。后来邻家主妇来找鸡,他回答说没有看见,不但如此,他因醉酒见色起心而犯邪淫戒,强暴了人家。因为喝醉酒,结果把前面四条戒都犯了。饮酒可能导致犯其他的戒,有种种过失。饮酒的人不能正正当当地经营事业,所以未得的财不能得,本有的财物也会日渐损耗。这是不言而喻的。
3
己四释近恶友过
“居士子!若人亲近恶知识者,当知有六灾患。云何为六?一者亲近贼;二者亲近欺诳;三者亲近狂醉;四者亲近放恣;五者逐会嬉戏;六者以此为亲友,以此为伴侣。
居士子!若人亲近恶知识者,不经营作事,作事不营则功业不成,未得财物,则不能得,本有财物,便转消耗。”
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应该亲近善友,远离恶友。善友和恶友在佛经上称为善知识、恶知识。“知识”就是相知相识的人。现在不是也有这样的话吗?“相识满天下,知己能几人?”相知相识的人、知心朋友、知己,和佛经上说的“知识”近似。一个人经常亲近善知识,就好像走在雾露当中,衣服自自然然就变得湿润了,善知识的言传身教能够影响我们的身心修养。从佛法的角度来讲,善知识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外护善知识。从外围来关心帮助我们,使我们能安稳修道。比如说支持佛法的居士,就是我们的外护善知识,没有大家的护持,我们就不可能在这里安稳修道。
二、同行善知识。大家都在一起共学共修,相互帮助,相互策励,就是同行善知识。把个人融化于大众,在大众的勉励、警策之下,个人的修行才容易进步。
三、教授善知识。就是指能够阐说正法,能以身作则,能时时刻刻警策自己的善知识。比如每个人的依止师、教授师、皈依师,都叫教授善知识。
善知识在对待善友方面应能做到如下七点:1.难与能与,2.难作能作,3.难忍能忍,4.密事相告,5.逆相覆藏,6.遭苦不舍,7.贫贱不欺。真正的善知识,在我们有困难的时候,就要难与能与。在需要帮忙的时候,就要难作能作。朋友之间发生误会时要难忍能忍。打你一下,侮辱了你,作为善知识要能忍耐,等对方火气下去以后再加以劝导。
密事相告,就是说做生意有什么好消息、好行情,赶快告诉朋友,共同发财;可能会有发生损财的危险,你事先知道了也要快告诉朋友,使他不受损害。好事情要同喜,不好的事情设法让对方尽量避免损失。
逆相覆藏。每个人都会有一些隐私是不愿意别人知道的,虽然也有“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的格言,但要真正做到还是不容易。你不说我的丑事,我也不说你的丑事;家里有多少股票、多少黄金,这些不想让人知道的事,要懂得为朋友保密。
遭苦不舍,所谓患难与共。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这样的酒肉朋友不能要。学佛的人不能像世俗人一样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我本人遇到过遭苦不舍的人,也遇到过翻脸不认人的人。
我有位同学是江西人,比我大二十岁,把我当小弟弟一样。我划了右派,人人都远离,谁都不敢沾边,但这位同学有一天开生活会,说昨天晚上做梦梦到了净慧,在那里劳动蛮辛苦。这一下完了,你怎么跟右派分子这么好的关系,做梦都梦到他?怪他没划清界限,遭到了大家的批判。现在这个人还在,叫戒慧法师。
也有反面的例子,你好的时候,大家都挺好,一旦划了右派,于是陈年老账,不是逆相覆藏,而是吹毛求疵,本来是隐藏在毛里看不见的,还要把毛吹开把那一点点东西指出来。这样的事太多了,不能再讲了。一讲就不好,认为我对那些对我有意见的人还耿耿于怀。这只是想用这些事来说明世间的人情冷暖,倒不是我耿耿于怀,倒要感谢人家,从他的本意来讲也许是为了我好,但有时牵强附会太多了,就不好了。
贫贱不欺。朋友之间也可能是有钱的人与没钱的人做朋友,也可能是两个人有钱时是朋友,但后来有一个忽然一下子穷了,不应该看到人家贫穷就轻贱人家,贫富都一样,越是穷越是需要人来帮助。
从这件事来讲善友的标准,完全是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说的,并没有说到怎么说法、教化。但是这七件事非常实在,是做人的根本。把这七件事做好了,就是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希望大家能把它记下来,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什么人才是真正的朋友,以此为标准与人交朋友。
4
亲近恶友有六种灾患:一者亲近贼。与恶友亲近等于天天和强盗在一起。二者亲近欺诳。与恶友在一起没有诚实可言,天天在欺骗你、诳惑你。三者亲近狂醉。恶友就像疯子和酒鬼一样,和这种人在一起有什么好处呢?四者亲近放恣。恶人一定言行不检,与这些人在一起滋长放逸。五者逐会嬉戏。哪里有好玩的,恶友就会带你到哪里去,今天去卡拉OK,明天去歌舞厅,反正不会带你到增长善法的地方去。六者以此为亲友,以此为伴侣。与这些放逸、不检点、不诚实、不中肯的恶人做朋友,一定只有失败,没有成功。
另一个《善生经》译本上,对这六件事的说法稍有不同,一是方便生欺,二是好喜屏处,把你叫到没有人的地方,说一些不正经的事情。这两个译本各有所长。
跟恶友在一起,肯定不能正正经经地经营事业,未得的财物则不能得,已有的财物便转消耗。
己五释喜妓乐过
“居士子!若人喜伎乐者,当有六种患。云何为六?一者喜闻歌;二者喜见舞;三者喜往作乐;四者喜见弄铃;五者喜拍两手;六者喜大聚会。
居士子!若人喜伎乐者,不经营作事,作事不营,则功业不成,未得财物,则不能得;本有财物,便转消耗。”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过分地耽于娱乐,就会荒废正业,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有的人将录音机挂在身上,听流行歌曲,喜闻歌;有的人吃了晚饭没什么事就到歌舞厅去。“喜见弄铃”,铃代表种种乐器。“喜拍两手”,有时唱起歌来情不自禁地一边唱一边打着拍子。这些都是放逸的表现。
己六释懒惰过
“居士子!若有懒惰者,当知有六灾患。云何为六?一者大早不作业;二者大晚不作业;三者大寒不作业;四者大热不作业;五者大饱不作业;六者大饥不作业。
居士子!若人懒惰,不经营人作事,作事不营,则功业不成,未得财物,则不能得,本有财物,便转消耗。”
太早不能作,太晚不能作,太冷不能作,太热不能作,太饱了不能作,太饿了不能作,懒惰的人总有借口。这实际上就是懒汉的写照。画漫画的根据这个意思来画懒汉一定很生动。
5
现在要讲丁二重颂。
用韵文的形式把前面说的道理加以归纳叫做重颂。佛经有各种文体,基本的文体有两种,一种是长行,一种是偈颂。偈颂又分为两种。复述长行内容的是重颂;与长行的内容无关的叫孤起颂。《金刚经》有两个颂即是孤起颂,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就是孤起颂。经分为十二部,是从经文的体裁和内容来划分的。比如说长行、重颂就是从体裁来分;未曾有、无问自说等等,是从内容来分。佛说法的时候,大家听了产生了一种未曾有的感受,所以叫未曾有。“长行、重颂、颂偈、孤起、无问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俱成十二名,广如《大论》三十三。”在《大智度论》三十三卷里广说十二部经的意义。长行、重颂、颂偈、无问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就是十二部的名目。
丁二重颂
于是,世尊说此颂曰:
“种种戏逐色,嗜酒喜作乐。
亲近恶知识,懒惰不作业,
放恣不自护,此处败坏人。
行来不防护,邪淫犯他妻,
心中常结怨,求愿无有利,
饮酒念女色,此处败坏人。
重作不善行,狠戾不受教,
骂沙门梵志,颠倒有邪见,
凶暴行黑业,此处败坏人。
自乏无财物,饮酒失衣被,
负债如涌泉,彼必坏门族。
数往至酒炉,亲近恶朋友,
应得财不得,是伴党为乐。
多有恶朋友,常随不善伴,
今世及后世,二俱得败坏。
人习恶转灭,习善转兴盛,
习胜者转增,是故当习胜。
习升则得升,常逮智慧升,
转获清净戒,及与微妙止。
昼则喜睡卧,夜则好游行,
放逸常饮酒,居家安得成。
大寒及大热,谓有懒惰人,
至竟不成业,终不获财利。
若寒及大热,不计犹如草,
若人作是业,彼终不失乐。”
把上面这六件事又分别加以警策,进一步指出它的过患。
印度的经书基本上是以偈颂的形式记录下来的,这种方法有助于记忆。那时候没有印刷术,没有纸张,经书要记录下来非常困难。我国古代记载文字最早是甲骨文,把文字刻在乌龟壳上,所以文字非常简练,现在很难读得懂。后来用刀子在削光了的竹子上刻字,叫竹简。孔子读书“韦编三绝”,把串竹简的牛皮绳子翻断了三次。“韦”就是熟牛皮绳。后来才发明了纸,把文字记录在纸上。一直到唐朝才发明了印刷术。现存最早的印刷品是一本《金刚经》,那已是中晚唐时期的事了。印度记录经文文字,是用铁笔刻在贝叶上,要用很大的功夫,不但难以刻写,而且分量很重。玄奘去印度取经,自己背不动,就找一些骆驼或者马把经书驮回来。白马寺的名称就是由白马驮经而来。现在一部大藏经一个人就可以拿得动,因为字小,可古时几十匹马才驮得动。所以印度人用颂文这种方法来帮助记忆。
各个民族最古老的时候,要流传记载什么东西,都是用韵文的形式把它流传下来。中国有《古诗十九首》,有《孔雀东南飞》,还有其他民族最古老的传说,都是以民歌的形式记录下来的。有很多乡下老太婆,一个字也不认得,但她能够记很多民歌和民歌里的一些故事情节。我就认识一位老太太,她一个字也不认识,但要她唱歌,她可以唱三天,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都能唱下来,记忆力很好。有许多盲人,从小就盲了,后来学说书,就是靠记忆、背诵。
佛经上讲,古时候的比丘吃了饭只有两件事,一是读诵,一是禅思。读诵什么呢?师父带徒弟,师父教几句,徒弟就反复地读,记忆下来;第二天师父又教几句,把记忆里的东西教给徒弟,佛经就是这样传下来的。大家现在看佛经到处都是,给我一本吧,一大包带回家去,但在古代要得到一本佛经可难了。这个过程不是一年两年,不是一代人两代人,是非常艰难的。大家想想看,佛灭后五百年时间佛经才有文字记录,古代的出家人为了流传佛法,就靠记忆的办法,把佛说的三藏十二部流传下来。
在缅甸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恶王不信佛法,要毁灭佛法。大家没地方托钵化饭。当时有两个和尚,平时生活有点儿不检点,但能背诵三藏、精通三藏。所有和尚都宁肯自己不吃饭,攒下来给这两个和尚吃,希望他们能活下来。尽管他们犯了戒,但他们肚子里有宝贝,他们能活下来,三藏十二部就保存下来了。古代的人就是这样重法。我们也一定要珍重法宝,也要读诵,不要以为有书可以看,忘记了就去找书,上早晚课也不背,就找个课诵本来念。
古人想了种种办法延续佛法,保存佛的法身慧命。为什么把经书刻在石头上?就是防止在佛法灭亡时,或遇到恶因缘要毁灭佛法时,纸和木头可以一把火烧掉了,所以把经书刻在石头上,藏在山洞里封死,万一佛法遭到破坏,山洞里有。古人为保存佛法、保存真理,不惜一切代价,不但是埋在地底下,挖下去十几米深,把石头一层一层垒起来,埋了很多泥土,上面还要用座塔将它压住。古人就是这样来保存佛法。从讲重颂、记忆,讲保存佛法的重要性,牵涉到这些问题,无非是要大家懂得珍惜佛法、珍惜佛经、珍惜法义,把佛法真正付诸实践。
6
“颠倒有邪见”,“颠”就是头,树的顶端叫颠,人站立起来就是顺,就是不颠倒。本来是有善有恶,有因有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就叫顺因果。如果否认因果规律那就是颠倒。这里讲颠倒,主要是讲佛法见地上,有因有果,有善有恶,有业报,承认这个观点就是顺因果,不承认就是颠倒。坚持没有因果,没有业报,没有善恶,没有今生前世,就是邪见。
邪见一共分为五种: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身见是以身为常,执着身体是可以常住不坏的。但它不可能长生不老,有生必有死。边见,就是有无、断常二边。执有来否认无,执无来否认有,执常来否认断,执断来否认常,都是偏执在一边,不是中道之见。佛法主张中道之见。见取见就是用不正确的世界观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处理问题。
戒禁取见就是坚持一些不如法的戒条。在印度有持鸡戒的,就是戒禁取见。什么叫持鸡戒呢?大家都知道鸡冷的时候一只脚站在地上,一只脚收起来。印度的外道修苦行,也学鸡的样子。
佛所说的戒,是解脱戒,代表了人间正当合理的道德准则,代表了世出世间的功德和利益。我们每天念《怡山发愿文》:“十缠十使,积成有漏之因;六根六尘,妄作无边之罪。”五种邪见就属于十使里的五利使,贪、嗔、痴、疑、慢叫五钝使。五利使是见解方面的,坚持邪见危害虽然很大,但是一旦觉悟了也能很快地断掉,所以叫利使。所谓利使就是很明显的错误,很容易察觉到。钝就是迟钝,有了错误还不一定能认识,在断的时候也很难,非常隐晦。烦恼的断除,是先断五利使,后断五钝使。按照佛教修行的次第,见道位断五利使,修道位断五钝使,断五钝使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因为恶习不是一天两天积累起来的,要断掉它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断得了的。
地狱、恶鬼、畜生三途是黑暗的,是黑业;持五戒,守十善,是升天成佛的基础,是一天一天走向光明,是白业。日本净土宗就是把世间与佛法譬喻为二河白路,一边是水,一边是火,只有中间是一条白路,不能偏离一点,偏到右边掉到火海,偏到左边掉到水海里去,唯一正确的路就是一条白道。从白道走过去,就能从烦恼的此岸,走到解脱的彼岸;或者说从娑婆世界的此岸,走到极乐世界的彼岸。
“清净戒”有不同的层次。比如说,在家居士受了三皈依,就应当时时刻刻忆念三宝,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受了五戒的,如法守持,点滴不犯,也是清净戒。受了在家菩萨戒,能条条落实,也是一样。清净戒有不同的层次和要求。不要都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在哪个层次达到了要求,就是哪一个层次的清净戒。比如说比丘只能守五戒就不是清净的;作为优婆塞、优婆夷,能够守五戒就是清净的。
“微妙止”,“止”就是禅定。在另外一个译本的《善生经》上说,如法守持五戒就能得到初果。《优婆塞戒经》讲,能把在家菩萨戒的六重二十八轻守好,就能证到三果。早期佛教认为在家人修行的最高果位就是证到三果罗汉。
最后四句:“若寒及大热,不计犹如草,若人作是业,彼终不失乐。”讲一个人要做出一番事业,必须战胜一切困难。这困难有来自自然界的,来自社会的,来自人际关系的,来自家庭的,我们不要计较它,不要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应该像小草一样,寒也如是,热也如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如果我们能够以这样的精神去做事,就不会动摇,就会有利益、有幸福。
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想:学佛以后要淡泊名利,怎么这部经里尽教我们去求财?因为佛教徒也是人,佛教徒也需要有生活资源。生活资源要通过诚实的劳动来取得,所以《优婆塞戒经》上面讲,在家的善男信女受了三皈五戒以后,成了优婆塞、优婆夷,要先学世事,就是要先学世间的生产技能。一个不通世事的人怎么学佛呢?怎么谋取生活的资源呢?所以受了优婆塞戒以后要先学世事,把生产的知识技能学好了,就能如法求财,远离前面所讲的六种过失。
佛告诉我们在家信徒要通达世事,如法求财,做一个诚实的劳动者,作为一个人就可以自强自立,这是学佛成佛的基础。不能够自强自立,怎么能够成佛呢?所以,真正的佛教是非常积极、非常现实的,是非常切合时世的,是完全能够指导我们的生活与工作的。
1
今天开始讲不如法求财的第二种“非时求财过”,另一个版本的《善生经》上说是“行为放荡”。意思是不检点,或者不按照正当的时间和方式求财。
己二释非时行过
“居士子!人非时行者,当知有六灾患。云何为六?一者不自护;二者不护财物;三者不护妻子;四者为人所疑;五者多生苦患;六者为人所谤。
居士子!人非时行者,不经营作事,作事不营,则功业不成,未得财物,则不能得,本有财物,便转消耗。”
“不自护”就是不能保护自身。不在应当做事的时间在外面找工作,就很可能不安全。经典上讲的情况,反映了佛陀那个时代也有不安全感,否则也不会说出这些话。我们要顺着正常的时间去作息、去工作,如果不是在正当的时间,就会产生这六种过失。六种过失在另外一种译本是:第一不护自身,第二不护财货,第三不护子孙,第四常自惊惧,第五诸苦恶法常自缠身,第六喜生虚妄。概括性更强一些。
在非正常的时间去劳作,不但伤害身体,还要为人所谤。一个人深更半夜在外面,会受到人们怀疑。本来你在外面没有干什么坏事,别人会想这个人怎么搞的,深更半夜在外面偷偷摸摸,人家就会怀疑你,会生诽谤,有损于自己的形象和名誉。我们佛教徒时时刻刻检点自己,就会树立良好的形象。
2
己三释酒放逸过
“居士子!若人饮酒放逸者,当知有六灾患。云何为六?一者现财物失;二者多有疾患;三者增诸斗诤;四者隐藏发露;五者不称不护;六者灭慧生痴。
居士子!人饮酒放逸者,不经营作事,作事不营,则功业不成,未得财物,则不能得,本有财物,便转消耗。”
这条是讲饮酒的六种过失。酒里含有乙醇(酒精),抑制大脑高级功能,而出现“假兴奋”现象,会使我们丧失理智。一个人丧失了理智就很可能做出违犯法律、违背道德的事情。饮酒是在家的五戒之一,当时所说的酒,仅仅指具有麻醉作用的饮料,现在应该还包括种种使人丧失自控能力的食物、毒品等在内。一切麻醉品都不应该吸食。饮酒上了瘾,就会损耗钱财,导致疾病,经常会因为失去自控能力而打架斗殴,这些都是很普遍的社会现象。有的居士就对我说,她老头不喝酒还可以,喝了酒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你念经他也骂,你拜佛他也骂,弄不好,把你的菩萨给摔了。真有这样的事。
饮酒经常产生种种过失,特别是第四条隐藏发露。家里秘密的事情,不愿让人家知道的事,喝醉了酒都说出来了。家里存了多少钱,说出来了,人家就跟你借,不借又得罪人。
五者,不称不护。没有人说你好,和你站在一边。饮酒之徒,所有的人都讨厌,谁会说你好、维护你呢?常喝酒的人本有的智慧日益减退,增长愚痴。喝酒本身就是愚痴,一个人清清楚楚的不好,喝得酒气熏天的有什么好处呢?所以佛教很多地方都说到喝酒的过失。往往持戒很清净的人,一旦喝了酒就可能把杀、盗、淫、妄全犯了。
佛经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受了五戒的优婆塞,因为喝醉了酒,觉得没有下酒菜就去偷邻居家鸡来杀了吃,犯了盗戒和杀戒。后来邻家主妇来找鸡,他回答说没有看见,不但如此,他因醉酒见色起心而犯邪淫戒,强暴了人家。因为喝醉酒,结果把前面四条戒都犯了。饮酒可能导致犯其他的戒,有种种过失。饮酒的人不能正正当当地经营事业,所以未得的财不能得,本有的财物也会日渐损耗。这是不言而喻的。
3
己四释近恶友过
“居士子!若人亲近恶知识者,当知有六灾患。云何为六?一者亲近贼;二者亲近欺诳;三者亲近狂醉;四者亲近放恣;五者逐会嬉戏;六者以此为亲友,以此为伴侣。
居士子!若人亲近恶知识者,不经营作事,作事不营则功业不成,未得财物,则不能得,本有财物,便转消耗。”
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应该亲近善友,远离恶友。善友和恶友在佛经上称为善知识、恶知识。“知识”就是相知相识的人。现在不是也有这样的话吗?“相识满天下,知己能几人?”相知相识的人、知心朋友、知己,和佛经上说的“知识”近似。一个人经常亲近善知识,就好像走在雾露当中,衣服自自然然就变得湿润了,善知识的言传身教能够影响我们的身心修养。从佛法的角度来讲,善知识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外护善知识。从外围来关心帮助我们,使我们能安稳修道。比如说支持佛法的居士,就是我们的外护善知识,没有大家的护持,我们就不可能在这里安稳修道。
二、同行善知识。大家都在一起共学共修,相互帮助,相互策励,就是同行善知识。把个人融化于大众,在大众的勉励、警策之下,个人的修行才容易进步。
三、教授善知识。就是指能够阐说正法,能以身作则,能时时刻刻警策自己的善知识。比如每个人的依止师、教授师、皈依师,都叫教授善知识。
善知识在对待善友方面应能做到如下七点:1.难与能与,2.难作能作,3.难忍能忍,4.密事相告,5.逆相覆藏,6.遭苦不舍,7.贫贱不欺。真正的善知识,在我们有困难的时候,就要难与能与。在需要帮忙的时候,就要难作能作。朋友之间发生误会时要难忍能忍。打你一下,侮辱了你,作为善知识要能忍耐,等对方火气下去以后再加以劝导。
密事相告,就是说做生意有什么好消息、好行情,赶快告诉朋友,共同发财;可能会有发生损财的危险,你事先知道了也要快告诉朋友,使他不受损害。好事情要同喜,不好的事情设法让对方尽量避免损失。
逆相覆藏。每个人都会有一些隐私是不愿意别人知道的,虽然也有“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的格言,但要真正做到还是不容易。你不说我的丑事,我也不说你的丑事;家里有多少股票、多少黄金,这些不想让人知道的事,要懂得为朋友保密。
遭苦不舍,所谓患难与共。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这样的酒肉朋友不能要。学佛的人不能像世俗人一样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我本人遇到过遭苦不舍的人,也遇到过翻脸不认人的人。
我有位同学是江西人,比我大二十岁,把我当小弟弟一样。我划了右派,人人都远离,谁都不敢沾边,但这位同学有一天开生活会,说昨天晚上做梦梦到了净慧,在那里劳动蛮辛苦。这一下完了,你怎么跟右派分子这么好的关系,做梦都梦到他?怪他没划清界限,遭到了大家的批判。现在这个人还在,叫戒慧法师。
也有反面的例子,你好的时候,大家都挺好,一旦划了右派,于是陈年老账,不是逆相覆藏,而是吹毛求疵,本来是隐藏在毛里看不见的,还要把毛吹开把那一点点东西指出来。这样的事太多了,不能再讲了。一讲就不好,认为我对那些对我有意见的人还耿耿于怀。这只是想用这些事来说明世间的人情冷暖,倒不是我耿耿于怀,倒要感谢人家,从他的本意来讲也许是为了我好,但有时牵强附会太多了,就不好了。
贫贱不欺。朋友之间也可能是有钱的人与没钱的人做朋友,也可能是两个人有钱时是朋友,但后来有一个忽然一下子穷了,不应该看到人家贫穷就轻贱人家,贫富都一样,越是穷越是需要人来帮助。
从这件事来讲善友的标准,完全是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说的,并没有说到怎么说法、教化。但是这七件事非常实在,是做人的根本。把这七件事做好了,就是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希望大家能把它记下来,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什么人才是真正的朋友,以此为标准与人交朋友。
4
亲近恶友有六种灾患:一者亲近贼。与恶友亲近等于天天和强盗在一起。二者亲近欺诳。与恶友在一起没有诚实可言,天天在欺骗你、诳惑你。三者亲近狂醉。恶友就像疯子和酒鬼一样,和这种人在一起有什么好处呢?四者亲近放恣。恶人一定言行不检,与这些人在一起滋长放逸。五者逐会嬉戏。哪里有好玩的,恶友就会带你到哪里去,今天去卡拉OK,明天去歌舞厅,反正不会带你到增长善法的地方去。六者以此为亲友,以此为伴侣。与这些放逸、不检点、不诚实、不中肯的恶人做朋友,一定只有失败,没有成功。
另一个《善生经》译本上,对这六件事的说法稍有不同,一是方便生欺,二是好喜屏处,把你叫到没有人的地方,说一些不正经的事情。这两个译本各有所长。
跟恶友在一起,肯定不能正正经经地经营事业,未得的财物则不能得,已有的财物便转消耗。
己五释喜妓乐过
“居士子!若人喜伎乐者,当有六种患。云何为六?一者喜闻歌;二者喜见舞;三者喜往作乐;四者喜见弄铃;五者喜拍两手;六者喜大聚会。
居士子!若人喜伎乐者,不经营作事,作事不营,则功业不成,未得财物,则不能得;本有财物,便转消耗。”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过分地耽于娱乐,就会荒废正业,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有的人将录音机挂在身上,听流行歌曲,喜闻歌;有的人吃了晚饭没什么事就到歌舞厅去。“喜见弄铃”,铃代表种种乐器。“喜拍两手”,有时唱起歌来情不自禁地一边唱一边打着拍子。这些都是放逸的表现。
己六释懒惰过
“居士子!若有懒惰者,当知有六灾患。云何为六?一者大早不作业;二者大晚不作业;三者大寒不作业;四者大热不作业;五者大饱不作业;六者大饥不作业。
居士子!若人懒惰,不经营人作事,作事不营,则功业不成,未得财物,则不能得,本有财物,便转消耗。”
太早不能作,太晚不能作,太冷不能作,太热不能作,太饱了不能作,太饿了不能作,懒惰的人总有借口。这实际上就是懒汉的写照。画漫画的根据这个意思来画懒汉一定很生动。
5
现在要讲丁二重颂。
用韵文的形式把前面说的道理加以归纳叫做重颂。佛经有各种文体,基本的文体有两种,一种是长行,一种是偈颂。偈颂又分为两种。复述长行内容的是重颂;与长行的内容无关的叫孤起颂。《金刚经》有两个颂即是孤起颂,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就是孤起颂。经分为十二部,是从经文的体裁和内容来划分的。比如说长行、重颂就是从体裁来分;未曾有、无问自说等等,是从内容来分。佛说法的时候,大家听了产生了一种未曾有的感受,所以叫未曾有。“长行、重颂、颂偈、孤起、无问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俱成十二名,广如《大论》三十三。”在《大智度论》三十三卷里广说十二部经的意义。长行、重颂、颂偈、无问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就是十二部的名目。
丁二重颂
于是,世尊说此颂曰:
“种种戏逐色,嗜酒喜作乐。
亲近恶知识,懒惰不作业,
放恣不自护,此处败坏人。
行来不防护,邪淫犯他妻,
心中常结怨,求愿无有利,
饮酒念女色,此处败坏人。
重作不善行,狠戾不受教,
骂沙门梵志,颠倒有邪见,
凶暴行黑业,此处败坏人。
自乏无财物,饮酒失衣被,
负债如涌泉,彼必坏门族。
数往至酒炉,亲近恶朋友,
应得财不得,是伴党为乐。
多有恶朋友,常随不善伴,
今世及后世,二俱得败坏。
人习恶转灭,习善转兴盛,
习胜者转增,是故当习胜。
习升则得升,常逮智慧升,
转获清净戒,及与微妙止。
昼则喜睡卧,夜则好游行,
放逸常饮酒,居家安得成。
大寒及大热,谓有懒惰人,
至竟不成业,终不获财利。
若寒及大热,不计犹如草,
若人作是业,彼终不失乐。”
把上面这六件事又分别加以警策,进一步指出它的过患。
印度的经书基本上是以偈颂的形式记录下来的,这种方法有助于记忆。那时候没有印刷术,没有纸张,经书要记录下来非常困难。我国古代记载文字最早是甲骨文,把文字刻在乌龟壳上,所以文字非常简练,现在很难读得懂。后来用刀子在削光了的竹子上刻字,叫竹简。孔子读书“韦编三绝”,把串竹简的牛皮绳子翻断了三次。“韦”就是熟牛皮绳。后来才发明了纸,把文字记录在纸上。一直到唐朝才发明了印刷术。现存最早的印刷品是一本《金刚经》,那已是中晚唐时期的事了。印度记录经文文字,是用铁笔刻在贝叶上,要用很大的功夫,不但难以刻写,而且分量很重。玄奘去印度取经,自己背不动,就找一些骆驼或者马把经书驮回来。白马寺的名称就是由白马驮经而来。现在一部大藏经一个人就可以拿得动,因为字小,可古时几十匹马才驮得动。所以印度人用颂文这种方法来帮助记忆。
各个民族最古老的时候,要流传记载什么东西,都是用韵文的形式把它流传下来。中国有《古诗十九首》,有《孔雀东南飞》,还有其他民族最古老的传说,都是以民歌的形式记录下来的。有很多乡下老太婆,一个字也不认得,但她能够记很多民歌和民歌里的一些故事情节。我就认识一位老太太,她一个字也不认识,但要她唱歌,她可以唱三天,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都能唱下来,记忆力很好。有许多盲人,从小就盲了,后来学说书,就是靠记忆、背诵。
佛经上讲,古时候的比丘吃了饭只有两件事,一是读诵,一是禅思。读诵什么呢?师父带徒弟,师父教几句,徒弟就反复地读,记忆下来;第二天师父又教几句,把记忆里的东西教给徒弟,佛经就是这样传下来的。大家现在看佛经到处都是,给我一本吧,一大包带回家去,但在古代要得到一本佛经可难了。这个过程不是一年两年,不是一代人两代人,是非常艰难的。大家想想看,佛灭后五百年时间佛经才有文字记录,古代的出家人为了流传佛法,就靠记忆的办法,把佛说的三藏十二部流传下来。
在缅甸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恶王不信佛法,要毁灭佛法。大家没地方托钵化饭。当时有两个和尚,平时生活有点儿不检点,但能背诵三藏、精通三藏。所有和尚都宁肯自己不吃饭,攒下来给这两个和尚吃,希望他们能活下来。尽管他们犯了戒,但他们肚子里有宝贝,他们能活下来,三藏十二部就保存下来了。古代的人就是这样重法。我们也一定要珍重法宝,也要读诵,不要以为有书可以看,忘记了就去找书,上早晚课也不背,就找个课诵本来念。
古人想了种种办法延续佛法,保存佛的法身慧命。为什么把经书刻在石头上?就是防止在佛法灭亡时,或遇到恶因缘要毁灭佛法时,纸和木头可以一把火烧掉了,所以把经书刻在石头上,藏在山洞里封死,万一佛法遭到破坏,山洞里有。古人为保存佛法、保存真理,不惜一切代价,不但是埋在地底下,挖下去十几米深,把石头一层一层垒起来,埋了很多泥土,上面还要用座塔将它压住。古人就是这样来保存佛法。从讲重颂、记忆,讲保存佛法的重要性,牵涉到这些问题,无非是要大家懂得珍惜佛法、珍惜佛经、珍惜法义,把佛法真正付诸实践。
6
“颠倒有邪见”,“颠”就是头,树的顶端叫颠,人站立起来就是顺,就是不颠倒。本来是有善有恶,有因有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就叫顺因果。如果否认因果规律那就是颠倒。这里讲颠倒,主要是讲佛法见地上,有因有果,有善有恶,有业报,承认这个观点就是顺因果,不承认就是颠倒。坚持没有因果,没有业报,没有善恶,没有今生前世,就是邪见。
邪见一共分为五种: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身见是以身为常,执着身体是可以常住不坏的。但它不可能长生不老,有生必有死。边见,就是有无、断常二边。执有来否认无,执无来否认有,执常来否认断,执断来否认常,都是偏执在一边,不是中道之见。佛法主张中道之见。见取见就是用不正确的世界观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处理问题。
戒禁取见就是坚持一些不如法的戒条。在印度有持鸡戒的,就是戒禁取见。什么叫持鸡戒呢?大家都知道鸡冷的时候一只脚站在地上,一只脚收起来。印度的外道修苦行,也学鸡的样子。
佛所说的戒,是解脱戒,代表了人间正当合理的道德准则,代表了世出世间的功德和利益。我们每天念《怡山发愿文》:“十缠十使,积成有漏之因;六根六尘,妄作无边之罪。”五种邪见就属于十使里的五利使,贪、嗔、痴、疑、慢叫五钝使。五利使是见解方面的,坚持邪见危害虽然很大,但是一旦觉悟了也能很快地断掉,所以叫利使。所谓利使就是很明显的错误,很容易察觉到。钝就是迟钝,有了错误还不一定能认识,在断的时候也很难,非常隐晦。烦恼的断除,是先断五利使,后断五钝使。按照佛教修行的次第,见道位断五利使,修道位断五钝使,断五钝使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因为恶习不是一天两天积累起来的,要断掉它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断得了的。
地狱、恶鬼、畜生三途是黑暗的,是黑业;持五戒,守十善,是升天成佛的基础,是一天一天走向光明,是白业。日本净土宗就是把世间与佛法譬喻为二河白路,一边是水,一边是火,只有中间是一条白路,不能偏离一点,偏到右边掉到火海,偏到左边掉到水海里去,唯一正确的路就是一条白道。从白道走过去,就能从烦恼的此岸,走到解脱的彼岸;或者说从娑婆世界的此岸,走到极乐世界的彼岸。
“清净戒”有不同的层次。比如说,在家居士受了三皈依,就应当时时刻刻忆念三宝,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受了五戒的,如法守持,点滴不犯,也是清净戒。受了在家菩萨戒,能条条落实,也是一样。清净戒有不同的层次和要求。不要都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在哪个层次达到了要求,就是哪一个层次的清净戒。比如说比丘只能守五戒就不是清净的;作为优婆塞、优婆夷,能够守五戒就是清净的。
“微妙止”,“止”就是禅定。在另外一个译本的《善生经》上说,如法守持五戒就能得到初果。《优婆塞戒经》讲,能把在家菩萨戒的六重二十八轻守好,就能证到三果。早期佛教认为在家人修行的最高果位就是证到三果罗汉。
最后四句:“若寒及大热,不计犹如草,若人作是业,彼终不失乐。”讲一个人要做出一番事业,必须战胜一切困难。这困难有来自自然界的,来自社会的,来自人际关系的,来自家庭的,我们不要计较它,不要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应该像小草一样,寒也如是,热也如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如果我们能够以这样的精神去做事,就不会动摇,就会有利益、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