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选
发布时间:2022-10-23 17:47:24作者:普门品全文网《杂阿含经》选
【题 义】
《阿含经》是原始佛教的基本典籍, 它们是以言行录的形式去记述佛陀的教化、佛弟子的修道, 以及僧团传教的情况。 其中亦有记载佛陀对外道的破斥, 从而见到当时外道学说的梗概。
《阿含经》的资料相当丰富, 举凡四谛、十二因缘、五蕴、无常、无我、八正道等原始佛教的主要教义, 都差不多完全包括在内。 它的基本内容, 在第一次结集时大致已经确定, 当时没有文字记录, 而仅靠口传, 「阿含」便是传来的意思。 《阿含经》经过了数百年师弟间的口口相传, 到了西元一世纪左右才写成文字, 编纂者因应经文的主旨和篇幅的长短, 把《阿含经》分成《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和《增一阿含经》四部。 其实各个部派都有自己所传来的《四阿含经》, 不过编成的时间各有先后罢了。
《杂阿含经》是《四阿含经》中最早编成的, 文句杂碎, 内容简朴, 保存了早期经典的原始面貌。
这里所选的《杂阿含经》出自说一切有部, 由一千三百六十二篇简短的经文编集而成, 刘宋时由求那跋陀罗译出, 共五十卷。 本课选录其中四经, 分别显示出原始佛教对宇宙人生和修道解脱的基本看法。
【译 者】
求那跋陀罗〈三九四 ── 四六八〉, 意译「功德贤」。 中天竺人。 本属婆罗门阶级。 他初学小乘, 后来改学大乘, 对大乘佛学的造诣很深, 世称「摩诃衍」〈大乘〉。 他于刘宋文帝元嘉十二年〈西元四三五年〉到达广州, 文帝派人把他迎接到首都建康〈即今南京〉。 他召集了七百多位徒众, 由宝云传译, 慧观执笔, 先后译出《杂阿含经》、《大法鼓经》、《胜鬘经》、《楞伽经》和《央掘摩罗经》等百多卷。
第一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捺仙人住处鹿野苑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四圣谛: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
『若比丘于苦圣谛已知已解;于苦集圣谛已知已断;于苦灭圣谛已知已证;于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如是比丘,名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善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二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因缘法及缘生法。』
『云何为因缘法?谓此有故彼有。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所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
『(云何缘生法?)谓缘生故,有老、病、死、忧、悲、恼、苦。此等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尔。法不离如,法不异如,审谛真实不颠倒。如是随顺缘起,是名缘生法。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是名缘生法。』
『多闻圣弟子,于此因缘法、缘生法,正知善见。不求前际:言『我过去世若有若无?我过去世何类?我过去世如何』不求后际:『我于当来世为有为无?云何类?何如?』内不犹豫:『此是何等?云何有此?为前谁终?当云何之?此众生从何来?于此没当何之?』若沙门、婆罗门,起凡俗见所系:谓说我见所系、说众生见所系、说寿命见所系、忌讳吉庆见所系,尔时悉断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是名多闻圣弟子于因缘法、缘生法如实正知、善见、善觉、善修、善入。』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三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观。』
『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受、想、行、识。厌故不乐,不乐故得解脱。解脱者,真实智生。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四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尔时尊者阿难亦在彼住。有异婆罗门来诣尊者阿难所,与尊者阿难共相问讯慰劳。
问讯慰已,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难:『欲有所问,宁有闲暇为记说不?』
阿难答言:『随汝所问,知者当答。』
婆罗门问:『尊者阿难,何故于沙门瞿昙所,出家修梵行?』
阿难答言:『婆罗门,为断故。』
复问:『断何等?』
答言:『贪欲断,瞋恚、愚痴断。』
又问:『阿难,有道有迹能断贪欲、瞋恚、愚痴耶?』
阿难答言:『有。谓八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婆罗门言:『阿难,贤哉之道!贤哉之迹!修习多修习,能断斯等贪欲、恚、痴。』
尊者阿难说是法时,彼婆罗门闻其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分 析】
第一经 本经是记述佛陀在鹿野苑, 为五比丘介绍四圣谛的内容和它的重要性, 指出只要于苦圣谛能知能解; 于集圣谛能知能断; 于灭圣谛能知能证; 于道圣谛能知能修, 必定可以成就阿罗汉果, 得到解脱。 〈有关四圣谛的内容, 可参考本册第六课。〉
第二经 本经是记述佛陀在竹林精舍, 向僧众讲解因缘法和缘生法的经过。
因缘法是一切事物存在和生起的法则, 而缘生法便是在这法则下所产生的事物。 至于因缘法的内容, 是说众生和世界都不外是条件的存在, 亦即经中提到的「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此无故彼无, 此灭故彼灭。」 这是说众生和世界的存在都有它的因和缘, 有了「此」的因和缘, 才有「彼」的果; 如果「此」的因和缘消失了, 则「彼」的果也会坏灭。 「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这是就因缘的流转方面来说的, 即是由因生果, 而果又作别的因, 这样因果相续, 永无穷尽。 以十二因缘来说, 便是由无明缘行, 以至有生和老死。 「此无故彼无, 此灭故彼灭」是就因缘的还灭方面来说的, 即是因消解了, 果亦随着不生。 以十二因缘来说, 便是由于无明灭而引致行灭, 以至生和老死都灭。 因此, 如果我们随顺因缘法去流转的话, 便会生死轮回, 如果了解因缘法还灭的道理, 便可以截断生死的长流, 获得清净解脱。 可见觉悟因缘法是第一要紧的事, 也就是佛陀要把它「为人演说, 开示显发」的缘故。 〈有关因缘法和缘生法的内容, 可参考本册第六课。〉
第三经 本经是世尊在祇树给孤独园向僧众讲解「五蕴无我」的思想, 显示从观察无我的真义, 以至得到解脱的修行历程。
「我执」不单造成人我的纷争、社会的罪恶, 更是生死轮回的根源。 在本经里, 佛陀教导弟子先观察五蕴构成的「我」是苦的、无常的, 进而反省到五蕴所构成的「我」并没有独立不变的实体存在, 于是便不会五蕴贪恋执着, 从而生起真实智慧, 达到解脱的境界。 〈有关五蕴的内容, 可参考本册第六课。〉
第四经 本经是由多闻第一的阿难陀尊者, 向一位外教的僧侣阐释佛弟子为甚么要出家修道, 目的是要藉着修习八正道来断除烦恼。
求解脱是人生当务之急, 然而要获得解脱, 便非讲求修行的方法不可, 如果离开修行而去夸谈解脱是毫无意义的。 因此, 在四圣谛中, 道圣谛的八正道才是我们急切努力的地方。 本经虽然简短, 但已充份表现出佛教重实践、求解脱的精神、〈有关八正道的内容, 可参考本册第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