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黑暗时期:国王举行马祭,重振婆罗门教,大力打压佛教!
发布时间:2024-01-19 03:00:47作者:普门品全文网(北暮讲古印度文化第79期)
文|北暮
古印度历史上,各个国家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态度。比如说,佛教在孔雀王朝时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甚至被定为国教。
可是佛教在这个国家,却受到了很大的打击,甚至不得不去其他的国家避难。在古印度历史上,这段时间可以说是佛教的一段黑暗时期。
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统一了古印度次大陆,成为了古印度的“千古一王”。连年的战争让他厌倦了杀戮,阿育王晚年皈依佛教,一心治理国家。
他将佛教定为国教,并且举行了佛教史上的第三次集结。据说,他还建造了84,000座佛塔,重新整理了三藏真经,派遣了自己的王子和公主组成了佛教团,去周边国家宣扬佛教。这一举措,也让佛教开始逐渐走向世界。
佛教在孔雀王朝时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真正的从原来的小型集聚化,走向正规化。这也能够说明,佛教在此时得到了古印度各阶层人民的认可。
可是这样的发展并没有持续多久,佛教就迎来了他的一段动荡时期。
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普里哈多拉达被他的将军普西亚米陀杀害,自此孔雀王朝130多年的统治结束。随着孔雀帝国的覆灭,印度又回到列国割据的局面。
普西亚米陀杀了孔雀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后,建立了巽加王朝。他一改当初孔雀王朝尊佛的政策,大力扶持婆罗门教,打压佛教。
普西亚米陀作为曾经孔雀王朝的将军,他本身是婆罗门教忠实的信奉者,早在孔雀王朝还未覆灭之时,就一直想着振兴婆罗门教。他在建立巽加王朝后,从孔雀王朝手里继承了几乎整个恒河流域和西北印度的部分地区,并仍将华氏城作为都城。
当初,阿育王为了表达对佛教的支持,他将佛教定为国教。而巽加王朝的统治者却大力打压佛教,不断的扶持婆罗门教。在位期间,他三次举行象征着婆罗门教的“马祭”。
什么是“马祭”?马祭是古印度时期,婆罗门教的一种最高祭祀。每当一个国家建立之初,国王都要举行象征着王权的马祭。婆罗门教的祭司,挑选出最优秀的战马,让他们沐浴斋戒,并且点燃祭祀之火。在某一天的黎明,这些圣马被向东放行,圣马后面则跟随着国王最英勇的将士们。
圣马停在一个地方时,如果这个地方是本国领土,那么,当地的百姓就要举行祭祀仪式。如果这个地方是敌国,国王则要带领将士们,征服这片土地。直到敌国被打败或者国王战败。
马祭通常持续一年左右,在这一年间,如果国王征服了大部分领土,那么就表示国王受到了天神的祝福。直到有一天,婆罗门教祭司说:“止!”此时,国王带领着他英勇的将士们班师回朝,大宴天下,杀马祭神。
而巽加王朝的国王在位期间总共举行了三次马祭,足以可见其野心勃勃。如此大规模的举行马祭,从侧面反映了巽加王朝,对于婆罗门教的支持。
在古印度,除了极少数个例之外,一个宗教在一个国家的兴起,必然预示着另一个宗教被打压。而婆罗门教在巽加王朝的兴起,则意味着佛教在整个巽加王朝都处在极低的地位。
事实也确实如此,巽加王朝的佛教徒,根本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他们一方面,维持着自己的信仰,另一方面,躲避着国家的镇压和追杀。
此时的佛教徒越来越怀念当时阿育王统治的孔雀王朝。
他们希望整个佛教能够重新迎来当时的鼎盛。对于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我是北暮,喜欢我的文章,就点赞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