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解脱的技能 全方位明辨

发布时间:2022-11-25 08:50:10作者:普门品全文网

  全方位明辨

  法在每个人的心里。无论你意识到与否,它就在那里。无论你学不学,它也在那里。问题在于你能否破解。一旦学了佛陀制订的标记,就可以自己破解,好比认字读书。举例来说,婴儿不懂事,生下就哭:“哇!”那是受蕴。他吃着不喜欢的,便扔了找更好吃的,那是行蕴。长大一点时,开始记事,那是想蕴。因此法就在每个人的心里。

  那么为什么要学习? 我们学习,是为了解事物的名称,最后得把一切概念,旧的、新的、过去、未来,全部除去。那时我们就达到了涅槃。警察不换下制服穿上便装,便查不出罪犯的秘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修习戒、定、慧,才能熟悉五蕴。那就是观禅的意思。

  定力是你做的工作。内观禅是放开。你不能“做内观”[“do” insight meditation]。它是一种果。戒德为因时,定力为果。定力为因时,明辨为果。明辨为因时,解脱为果。

  *

  内观的技能[the skills of insight]不能教。至多你可以教人们修禅定,但不能教人们有洞察力。

  *

  你必须“做”,才能“知”。你必须知,才能舍。你必须先种因,那个果自然会来。

  *

  人们在日头下来回奔跑时,不知太阳真正的热度。如果你想知道天有多热,大日头底下,去田里坐上五分种,那时你才了解真正的热度。苦与痛也一样。如果心到处不停地跑,它并不真正了解苦与痛。如果想看,必须静止下来。

  *

  定力好比一面镜子,用来清楚地看自己。明辨则好比望远镜,把小的东西放大,远的事物挪近。

  *

  你必须停止找,换句话说,心必须寂止,才能升起明辨。找是无明[avijja] 。

  *

  你藉着听讲与阅读获得的理解[Sutamaya-pañña,闻所成智],好比一个人醒了,眼还不曾张开。他看不见一点光,只好到处摸索,没有确定感,有时抓对、有时抓错了。你从思考获得的理解[Cintamaya-pañña,思所成智],好比一个人醒了,还不曾离开蚊帐、洗去睡意。他的视觉模糊不清。你藉禅定获得的理解[Bhavanamaya-pañña,修所成智],好比出了蚊帐,洗了脸,把事情看个明白。这是最高等的理解。要努力培养它。

  *

  禅定要获得圆满结果,心必须发出指令。念住是执行者,协助我们的一切活动,警觉则审察着做完的结果。从四念处角度,它们称为念住与警觉。从禅那角度,它们称为寻想与评估。明辨就是从这些素质中升起的。

  明辨来自于观察因果。如果我们知道果、却不知因,那不算明辨。如果了解因、不了解果,那也不算明辨。我们必须以念住与警觉,同时一切了解这两者。这就是全方位觉知的完整意义。

  我们内心升起的全方位觉知,来自于因果,不来自书本、传言、个人臆测。假定我们口袋里有几块银币: 如果只知别人说是钱币,我们不了解它的属性。如果试验一下,放进炼炉里,看看怎样做成其它东西,那时我们才真正了解它的属性。这样的智,来自于我们自己的业[行动]。我们禅定时,这样的智有五类。我们发现自己内部,有的东西以色身元素为因; 有的以心为因; 有的因来自心、但影响色身; 有的因来自色身、但影响心; 有的因来自身与心共同作用。这样的智就是明辨。因此我们必须培养戒德、定力与明辨,从中获得智识。如果不这样做,就有无明与痴迷之苦。

  念住好比蜡烛,给心带来光明。如果夜里把蜡烛拿进屋里、关起门窗、堵住墙上的裂缝、风进不来、火焰不动,火光会更亮,我们可以看清房里的一切。关起门窗、堵上裂缝,意思是约束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使注意力不游荡出去追逐概念与想法。这叫做以念约束。我们的念住会汇集为一体。念住强大时,即刻会有果报: 那是一种心轻安感。念住坚定不移时,我们的定力会更强大。心会寂止、端正。光明以两种形式出现: 或者从我们内心、或者来自墙上反射。这便是为什么,念住是因、是辅助因素,使定力不断进步。

  因此,我们要重视这个心理素质。当我们知道某种因升起喜乐与安宁时,应当照料这些因。好比别人同我们分享食物时,不应忘记他们的好意。又好比父母把我们养大、从小照顾我们。等我们长大、在世上立足后,不应忘恩。我们必须表示孝心,始终照顾他们,报答他们的善意。只有那时,活着才有进步、不会倒退。

  因此念住好比父母。我们必须连续照料它,因为它是一切善巧素养之母。生活中得到任何喜乐,是因为有念住。因此,是念住给心带来宁静。

  坐在这里,把心带入寂止,做起来并不那么难。它看起来难,是因为我们有误解。观念有错,假设也有错。如果我们愿意去审查,理解了这一点,便会了解真相。比方说,我们以为是心去这里那里,那不是真的。那是先入之见。实际上,心始终与身在一起。好比电筒发出的只是灯光。灯泡与电筒一直在一起,只是光线闪了出去。灯泡与灯光是两回事。灯泡发光,但电筒外的光不带灯泡。心,即觉知本身,随着每一次出入呼吸与色身在一起。闪出去的觉知不是真实的。你不能把灯光放回电筒,好比一个人想抓住光柱,它不会粘到手上。

  那么如果心始终在当下,我们为什么要修定? 我们修定,是因为心里有两种火,或者说两种电: 热火是贪、嗔、痴之火; 凉火是禅那之火。如果我们懂得怎样训练心,会找到凉火。热火对我们的眼、耳、鼻、舌、身的经络是有害的。感官好比灯泡。感官的经络好比灯丝。如果它们与电流接错,会立即爆炸。与电流接对,却从不关闭,会有损耗。因此修习禅那,是因为我们要凉性电流,即禅那的凉火。凉火不伤感官,还让我们利用感官看见真相,理解我们视、听、嗅、尝、触、想到的一切。这样,心才有清凉自在。

  这就是内观的技能。形色触击眼,在触点升起概念时,我们能以明辨看清它。声音触击耳、气息触击鼻、口味触击舌、触感触击身、念头触击心时,明辨就在它们之间。这样一来,色不粘着眼、眼不粘着色,声不粘着耳、耳不粘着声,如此类推。这就是直觉洞见,或者说六处舍离,那样就能够同时放开观念与它们的对象。真正的心保持着清凉与自在,好比一股持久无害的凉火。

  不能调伏心的人,得与热火相处,拖垮内心各个部分,比如眼、耳、鼻、舌、身的经络。经络疲倦时,这些人便无明起来。他们眼力暗淡: 看见形色,不知形色的真相。这称为无觉知。他们的耳失聪: 听见声音,不了解声的真相。同样于鼻、舌、身、意。无论感受什么,他们不了解那些东西的真相。这就称为无觉知。它导致渴求与杂染,于是有苦。这就是对真相无明的意思。

  对真相无明的人,好比盲人。走到哪里都会出麻烦,以为高处之物在低处、低处之物在高处,盲人沿着平地走时把脚抬高,因为他怕绊着什么。同样,不了解真相的人,把深奥的法当成浅显的、把浅显的法当成深奥的;把高等的法当成低等、把低等的法当成高等。那是妄见。你的见有误时,修行便有误,你的解脱也有误,好比抬脚想上台阶,可是台阶却不存在。有的人想把自己放到高层次,但缺乏正确的基础。心没有一点定力。他们不停地走路、思考、想象高层次的法,结果却在原地打转。他们好比盲人想上楼梯,可下层阶梯却不存在,只好在原地踏高步。同样地,处于低层次的人,以为自己在高层次上,结果越来越往下走。越试图往上爬,越下沈。好比大象跌入泥沼,越挣扎陷得越深。

  上面所说的阶梯,便是戒德、定力与明辨。如果我们沿这些阶梯走,就会达到目标。好比一个眼力好的人,会爬实际存在的阶梯。修习了定力的人,无论睁眼闭眼,都可以了解事物,因为他们内心明亮。

  *

  “行蕴”意思是造作。我们必须研究行蕴,明确如实地了解它们。对它们也要有智慧。行蕴有两类。世间行蕴,比如利益、地位、褒扬、娱乐,这些事物升起、消逝。法界行蕴,是我们自己的色身与心理现象: 五蕴、四界、六处。这些事物也同样升起、消逝。因此,我们有它们,应当好好利用。否则它们会转过来害死我们。如果不花功夫训练,它们只停留于表象层次。不过如果训练它们,可以从中得到越来越多的价值。好比陶土,如果我们聪明,可以做成陶罐煮食。再好一点,做成瓦片盖房顶。如果涂上釉彩,会更有价值。这些都取决于我们有多少明辨,了解怎样加工,增加它们的价值。

  *

  呼吸是色身造作[行蕴],即是造作色身的因子。

  言语造作是由想法转成的言辞,话在口里,还不曾大声说出。

  心理造作是那些不涉及口头言辞的想法。你仅作思考,之后了解的那些想法。

  言语造作与心理造作很类似。在训练心智时,重要的是努力防止言语造作的升起。不管是关于过去还是未来的观念,你必须把它们都扫出去。

  *

  色身造作,即呼吸,乃是色身的当下侧面。心理造作是心的当下侧面,即构成思维的觉知。

  心的造作构成了苦的精髓。蠢人把造作当成财物。你想看见火焰,得先去除烟雾。你想看见非造作,得先去除心里的造作。

  *

  从色、声、香、味等等中获得愉悦,是感官之欲。游荡出去寻找、尚未找到喜爱之物的心态,是对缘起[有]的渴求。在当下的想法中动摇、倾斜的心态,是对非缘起[非有]的渴求。对于心的这些侧面不了解,则是无明[avijja]。

  *

  过去、未来的标签是“世间”。当下是法。不要让自己受哪怕一丁点标签的欺骗。即使稍微牵涉进去,那就是一种缘起,你必须经历更多的生老病死。

  *

  当“过去”只是一种动态、“未来”只是一种动态、“当下”只是一种动态,却不生业时,便有了解脱的技能。你可以想过去,但是心不从那个思考中尝到任何果。为了使心有离欲,你需要有技能,决定什么对当下有害,把一切欲望立即吐出去。过去不真,未来不真。如果它们是真的,必须永久存在。如果你有智慧,就不会把已经吐出的东西,又放回口里。

  *

  贪欲与渴求好比吃与咽、往里收集。离欲好比吐出、扔弃。如果去抓那些已经离开你、或者尚未来你这里的东西,那是渴求与贪欲。离欲,就好比食物碰到你的舌,你立即注意到,在吞下之前把它吐出。

  *

  佛陀还是居家人时,他曾经思考真正的喜乐来源。他问自己:“喜乐来自富有吗?”但是他看着财富,看见它有过患。于是他转向学问,学问也有过患。他转向权力,可是他看见权力包含着杀人与战争。他这样来回思索,问自己怎样才能找到真正的喜乐。最后意识到,喜乐来自苦痛,苦痛来自喜乐。世间必须这样转。事物转动时,必须有一根轴,否则怎么转? 因此,有什么在转,必定有什么不在转。他继续这样思索,直到发现了一切转与不转的来源,它就在心里。

  *

  知识有两类: 真正的知识、与仿冒的知识。真正的知识,是即使即刻与你在一起、别处哪也不去的觉知。你知道何时站着、何时躺下、说话、思考,等等。仿冒的知识,是追求标签与印象。标签是一种知识,但不是觉知本身。它们好比觉知的影子。真正的觉知,是念住当下,看见因果。这就是明辨。

  *

  依照标签、依照书本、依照人言的知识,是仿冒的知、不是真知。它好比觉知的影子。真知是你内心的觉知。它只对个人升起[paccattam ,各自证知] 。这种知不能教、不能讲。它必须从你内心升起。只有那时,你才了解什么是无常、苦、非我,什么是恒常、自在、我。而种姓智[gotarabhu-ñana] ,既见到这两方面,同时又放开这两方面。法的真相是恒法[dhammathiti],即保持不动的那部分心智。心的动态与心所,只是觉知的影子与仿冒。修习佛法时,你要的是真知。如果你不真正修行,只会得到法的影子。因此,我们应当勤修,让内心升起真知。

  §恒法[Dhammathiti]依着天性原地安住。它不变化、不动摇、不随接触到的思维对象升起、落下。它是脱离了苦与紧张的心,是依着天性安住的心。即使以各种形式思考、谈话、行动,心只有觉知。它不呈现出离真如本性变化之相。比方说,把一只杯子放在这里,没有任何人、任何东西碰它,它会在那里停十年、百年不坏。恒法之心就像那样。或者,好比写下数字1,不改成其它字,它就得是原来的1。这便是恒法。

  *

  要连续从无常、苦、非我角度作观察,不过你也得从恒常、自在、自我角度观察。你必须从两方面看事物,不只看它们的缺陷,也得看到它们的用处。不过不要让自己执着于任何一方,否则你便像个独眼人。恒常、自在、自我,不知不觉会悄悄地过来,打中你的头。

  *

\

  洞见有两方面: 一方面依我们所学的角度看,一方面朝另一个角度看。依传言看,会成为洞见的破坏因素。从另一个角度看的意思是,从不为人们所说的角度看。他们说有无常的地方,那里有恒常。他们说有苦的地方,那里有自在。他们说是非我的地方,那里有我。这便是直觉洞见。

  *

  明辨的宁静寂止,并非佛陀的目的,因为它并不真正宁静。最终的宁静,甚至高于明辨。

  *

  那些获得了超世之果的人,入流者、一还者、不还者、阿罗汉: 这些名称不是指人,而是指心。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