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宙法师:此生要获得见道,究竟什么才是大乘的见道?
发布时间:2024-11-09 03:01:01作者:普门品全文网
大乘见道是由大悲心和菩提心
摄持之下证空慧
这是大乘的见道。这里修的时候,主要是靠发愿。比如一个初修行人,才出家,在没有了解修道的实际情况和困难的时候,会误以为见道十分容易获得。当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又会认为见道对自己过于遥远,会生不起欲求之心,心想:见道根本就不是这辈子的事情,根本就不用考虑。这些都不是很合适的想法。我们应该想:虽然非常的难、非常的高,但是应当发愿,应当生起希求。我们这一生如果能够尽量地从这方面的因去做的话,下一世就可以获得增上,这样是比较好的。否则,看到佛道长远,发起菩提心之后还要经过一大阿僧祇劫,而我们这辈子连入道还没有入,这样一算,就想:反正见道是肯定没希望了,那就想也不想了。想也不想的话,把我们的要求就放低了。古云:求其上者,便得其中;求其中者,便得其次;求其次者,次而又次。没有这个伟大的理想是不行的。
就像师父以前说,海公上师经常对他的弟子说“此生要获得见道”。当然,这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这样发愿:如果我这生能够见道多好!这样发个愿是很好的。在念诵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在《入行论》里面讲到,菩提心如果发起来了,有极大的功德;即使仅仅这样去串习一下、练习一下发菩提心,功德也是非常大。[1]现在我们知道了见道有如是殊胜的功德,那我们发一个随喜见道的心,起一个这样的发愿。希求获得见道,同样也是有很大很大的功德。
这里用于修持时,可以这样用发愿的方式去修,以此作为我们希求的愿境。
在《入中论》的疏里面有一段话:安住初地之佛子,由见众生皆无自性,以无自性为悲心缘境之差别,此心为度众生故,随大悲转。由普贤菩萨之大愿,回向众善。其无二相智,名曰极喜。这是解释极喜的意思。
再看海公上师的解释,“大乘见道略分三”:第一,“见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所谓见诸法实相”;第二,“见利他功德,我私过患。见平等行,无我正知”;第三,“见广大佛刹无量诸佛,莫不恒演无上菩提道行。了佛大事因缘”。这里强调的是要见无我、利他,无我是智慧分,利他是方便分。从一开始修行,就要抉择二谛,修行就是修智慧分和方便分。通过不断的抉择修习,那么在大乘见道的时候,一定是由这两分的心所摄持——由大悲心和菩提心摄持之下证空慧。这两分缺一不可。大乘见道,由于在修资加二道的时候,已经广为抉择,那就了知,修行时这两分一定是不可以分离的。
如果一个小乘的行者,相续中没有大乘的方便分的摄持;如果一个外道、凡夫这些,当然就更没有证空慧了,那是智慧分都不够。因此大乘见道的殊胜在于这两分具足。一开始修行的时候,就要抉择,这两分都不可缺少。就像鹅王的双翅一样,缺一个都不行,缺一个就飞不起来了,就不能越度生死彼岸。在见道的时候,更是以现量证得,因此是非常殊胜的。
我们在修行之初,也要这样。作为见道来讲,它是修道的因和无学道的因,又是资粮道和加行道的果。在一开始,这是我们希求的果,希求时,就知道它的因,也是要如理地去抉择这两分而得到的,我们不可能去偏废。这样我们就知道,在修行之初,如果仅仅去修禅定,是不能获得见道的;如果什么都不管,专注地只缘念某一个咒语,或者某一个所缘,或者某一句佛号,仅以此为因的话,也是不够的。或者说,仅仅通过修菩提心的方便分,那也是不行的。这样我们会对“道”产生一个正确的了解,然后循之而修,这样去修三大阿僧祇劫中的第一大劫,才会获得这样的一个果。
——《普贤行愿品讲记》宗宙法师
注解:
[1]《入菩萨行论》(如石法师译)第一品:珍贵菩提心,众生安乐因,除苦妙甘霖,其福何能量?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何况勤精进,利乐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