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读经诵经和念佛有什么关系?
发布时间:2024-05-27 03:01:11作者:普门品全文网
诵经就是背诵,看着经文叫读,不看经文叫诵。念得很熟了,可以背下来了。诵经,要怎么诵?经里头没有意思,不要求解义,这个怎么讲、那个怎么讲,那都是你的 妄想,经没有意思,一直就念下去,念一千遍、念二千遍、念三千遍,规定一天念多少遍,一生都不间断。
诵经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修定,得到定之后就开智慧了,智慧开了问题才能解决。诵经是修定的,把自己的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给念掉,是这个意思。心里经文念得清清楚楚,没有念错、没有念漏掉,慢慢就会得定。
读经与念佛,事实上是净业行者每天都要修持的功课。以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教导净业行者要修五种正行,其中读经与念佛,都包括在五种正行之中。五种正行就是第一读诵正行,第二观察正行,第三礼拜正行,第四持名正行,第五赞叹供养正行。所以五种正行的第一读诵正行就是读经,读经一定要读自己所修学法门,根据的经典,如此才是修相应教。如果读经是修不相应教,那么解行不相应,有可能徒劳工夫,而未能有所成就。
如果修观音法门的行者,当然要读《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或是读《大乘庄严宝王经》;如果是修地藏王法门,当然要读《地藏经》;如果是修药师法门,当然要读《药师经》;如果是修学天台宗,当然要读《法华经》;如果是修华严宗,当然要读《华严经》。所以看你修哪一个法门,根据那个法门的所依经典一心读诵。
每当读诵佛经时,或者听到别人读诵佛经时,就会自觉地提醒自己发菩提心,按照佛在经中的教导真修真干,大做佛事,用佛在经中的慈悲教戒,对照自己的缺点,错误,烦恼习气,立即改正。这就是心内求法,会用,会修行,会借假修真,能修到真实功德,化解一切灾难,消除种种业障,走上成佛的菩提正道,这才是真正听懂学懂了佛经。
念佛的时候,怕妄念习气太重,一面念佛一面还是会打妄想,所以初步入门,我都叫同修读经。妄念起来了就读经,读经比念佛有效。念佛,一句阿弥陀佛念滑了嘴,妄念照打,佛照念,妄念照起,一点都不得力。但是读经就不一样,读经一打妄念就念错,所以很容易发现妄念。专心一心去读经,我们读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没有妄念,念两个小时,两个小时没有妄念。
哪一天妄念少了,真的没有了,不要念经了,念佛号,那个佛号就很有作用,念头一起来,一个佛号马上就压下去。所以最初妄念伏不住
,用读经的方法好。读经的方法还有一个好处,读经帮助你开智慧,智慧现前,你的信心增长。为什么有人念佛,念到后来退心?没有智慧。没有智慧,这句佛号念久了,念得厌烦,不想再念,就退心了,没有智慧。念佛功夫真正得力的话,得定,因为一句阿弥陀佛即是无上甚深微妙禅,会得念佛三昧,就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也就是大势至菩萨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但是读经也能得定,专心读经,心里没有妄想就得定,而且又开智慧。这个经的意思一遍一遍读,自自然然领悟,不需要去研究,不需要去想经里什么意思。许多同修都有这个经验,确确实实没有去想它什么意思,意思自然现前,那个就叫悟处。
虽然现前,不要去理它,也不要欢喜,我悟出来了,这一悟就迷了,一动念他就迷了,不要去理会它。不要去理会它,会不会忘掉?不要去理它,忘掉就忘掉,底下还会有悟处,愈悟愈深,愈悟愈广,这才是一个道理。总而言之,不能有分别,不能有执著,有丝毫分别执著是迷,不是悟。要有耐心,要能够坚持,永远不要改变,一直下去,才会得真正的受用。
所以,先读经诵经,等到妄念少了,再来念佛就得力了。但是有法师开示,以散乱心念佛,具足信愿,也会往生到西方净土。这就是蕅益大师说得,往生与否,全在信愿之有无。就是信愿持名念佛,也就是净土法门的信愿行三资粮。深信切愿,尤被强调为念佛往生的前提和关键。
藕益大师云: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是深信、切愿、力行为要耳。彻悟禅师云: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此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印光大师云: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
信,谓深信依佛言念佛求生西方必能遂愿,有信自(自心有佛性)、信他(信阿弥陀佛实有),信因信果等义。愿,谓发愿命终往生净土,至彼国得不退转回入此界度化众生。行,分正行与助行。正行指修念佛,助行指兼修礼诵供养、六度万行等。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ná mó ā mǐ tuó fó)或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