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全文网

佛教僧侣对在家佛徒有什么义务

文/赵朴初根据佛教教义和它的制度来说,出家应当是佛教徒中少数人的事。  第一、出家的动机要求真纯——即确是为求解脱、决心舍弃世间贪爱而出家修道。   第二、出家后要...
佛教僧侣对在家佛徒有什么义务

佛教人生观 九、戒除烟酒修众

九、戒除烟酒修众善    再讲智。智者,在佛法讲就是不饮酒。你看遵守佛家的不饮酒戒,高速公路上开车,省却了多少的麻烦事件!多么平安!酒一喝,坏了好多事!酒一喝,话就乱说...
佛教人生观 九、戒除烟酒修众

佛教之礼拜千佛法会

佛教之礼拜千佛法会  逢年过节,各地均有不同风俗,在佛教,佛弟子们过年的第一件大事,则是到寺院拜佛,礼赞称念"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依《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
佛教之礼拜千佛法会

佛教利乐众生除行善教化之外别

佛教的精神宗旨是兴利除弊,以大悲大智大勇从轮回的苦海中挽救一切有情众生。佛教认为众生所以在苦海中漂流受苦受难的总根源是愚昧无知的俱生无明,消除无明愚暗的唯一办法是进行教...
佛教利乐众生除行善教化之外别

佛教化懒孩子成精进如来

一时,佛在舍卫城。城郊有一大施主富如多闻天子,其妻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孩子,夫妇举行贺生仪式,取了适合其种姓的名字,精心喂养,孩子如海莲般成长起来。但这孩子特别懒惰,整天...
佛教化懒孩子成精进如来

佛教关于死亡的说法都在这里

佛教关于死亡的说法都在这里 任何一种生命都从出生之日起,就一步步向死神走去。一年年、一月月、一天天、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地寿命在减少。流失的岁月,永远不会再有。人人都像判了...
佛教关于死亡的说法都在这里

佛教信徒知多少

">摘自《鹿苑之音》江苏靖江孤山寺主办98年9月15日 第八期 据1991年《大英百科年鉴》及1994年中国佛教协会提供的资料表明:90年代初,全世界有佛教徒3亿多人。中国佛教徒有...
佛教信徒知多少

佛教之中的大乘和小乘之间有什

佛教之中的大乘和小乘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禅宗的“禅”,原是止观的意思,止观方法即禅法。早在汉末,安世高译出《大安般守意经》,小乘禅法开始传入我国;稍后,支娄迦谶译出《般...
佛教之中的大乘和小乘之间有什

佛教入世,公益当先

佛教入世,公益当先慈济400万会员只有七八百人领工资,证严法师坚持一生不受信徒供养 慈济倡导自力更生,号称拥有400万会员的组织,其领取薪水的职工不过七八百人,绝大部分的工作人...
佛教入世,公益当先

佛教为何称别人为“施主”

佛教为何称别人为“施主” 佛教对布施者敬称“施主” 施主,即檀越。佛教对布施者的敬称。指施舍财物给佛寺的人,也泛称一般的在家人。“施主”梵文音为陀那钵底,又作布施家,即施...
佛教为何称别人为“施主”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